文/闫铁力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文化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在新时期,更要善于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引导广大供销合作社职工在为供销合作事业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提升供销合作社职工的幸福指数,更好地推动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题记
文化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或者说,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可见,文化的内涵极其宽泛。
中国古代典籍《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有著名的格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美国近代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有5种需求,即生存的需求、学习的需求、工作的需求、爱人与被人爱的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里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文化的范畴。
读高中时,我曾问我们的哲学老师:“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生活?”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就是想弄明白这些道理,才考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如今我的领悟则是:“人是为了幸福而活着,人应该快乐地生活。”而幸福快乐和工作紧密相连,因为人生的最好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虽然人类还没有进入马克思所描绘的那种自由王国,工作仍然是人们生存的必然,但是在温饱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工作越来越成为绝大多数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工作着并快乐着?本文将重点围绕与“修身养性”相关联的一些问题,谈一谈对确立幸福观的思考。
幸福总是转瞬即逝——想象一下你买了一件新衣服、吃了一顿美味大餐、跟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你感到很快乐。但这些事情带来的幸福感不久就会消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很快又层出不穷,令人烦恼。我们的一生仿佛就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能感受到的幸福时刻少得可怜,令人备感珍惜。
为什么幸福感总是难以持久呢?研究幸福的专家说,与人类祖先适应环境的进化有关。
人类自古不幸福——美国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曾经登过一篇关于幸福的文章。文中追溯了人类最早关于幸福和不幸的起源,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焦虑、不幸感是代代相传的,而幸福感却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相比人们对机会和快乐的反应,人们对威胁和讨厌的事物反应更快、更强烈、更紧迫,这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进化机制。这个进化机制经过基因筛选,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我们身体里抹不去的印迹。
那么,在人类踏上现代化的今天,生存境遇得到了极大改善,我们还能找回远古时代失去的幸福基因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新科学发现,人的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中的一种“幸福基因”决定的。由于基因结构不同,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不相同。经历了千万年的磨练,我们体内的幸福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幸感的基因在过去的年代里普遍表达得更为强烈和明显而已。而今天,随着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大大增强,我们幸福感的基因将得到更强烈的表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理想的生活是合乎理性的生活。这句名言也常被译为“理想的生活是快乐的生活”。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并非感官之乐,并非鼓励人们脱离现实,沉浸在凡事都比实际要好的错觉中。
他说的快乐比较接近于“完整”,而非一般对于快乐的定义,即放纵自己,以享乐为主的感觉。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快乐”是指生活合乎理性:努力实现目标、善尽公民义务、遵守道德规范、完全融入这个世界,尤其要体验人类丰盈的爱与友谊。
在我们遭到拒绝或感到难过的时候,或许觉得人生残酷或者不公,这时可能把快乐视为人生目标,或认为快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但如此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忽略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体验:悲伤就像快乐一样,是真实的情绪。有时我们充满了幸福与喜悦。甚至沉醉在更深刻的满足感里,但这些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与负面的感觉形成对比——好比失望、痛苦、悲伤,或自觉困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
痛苦是幸福的对立面,却让我们更加珍惜幸福;悲伤是快乐的敌人,则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快乐的意义。
宇宙被盲目的物理力量与遗传性的复制现象所充斥,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没有善恶。人类也不是由上帝主导的创生过程的顶峰,而是宇宙无目的的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附带现象。于是,人生的意义就不能在人世之外去寻求,生命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在一种“本身”毫无意义的宇宙中,人类享受着从其自身生活中自己创造生命的意义的特权。感受生命的意义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很多快乐的小事都能使生活在冰冷的茫茫宇宙里的人类体味到活着的价值与乐趣。认定人生的全部价值之所在并非玄奥神秘,而是简单清晰,即就在于对现世快乐的追求与享有,对此岸幸福的抱持与感受。对于人最好的是,尽可能多的快乐,尽可能少的忧伤。
谁都不否认,趋乐避苦作为人的自然本性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事实存在。我们可以从心理观察的意义上断定,人们基于自身的本性自然会认同快乐为善的伦理原则。
快乐绝非是一种败坏的、自私自利的享受贪欲,而是一种启蒙的幸福伦理,它致力于为积极成功的生活提供建议。它提醒人们每一个人生都是有限而短暂的,凡人性化的道德都不会无视个体生命的夭折,而是鼓励他享受生活,所谓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恰恰是个体生命的可终结性使得生命如此极端的珍贵。追求快乐的要旨是教导人们如何生活以求得幸福,让人既获得肉体的感官享乐,又达致心灵的内在平静。基于一种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认定人类精神是一种自然的产物,灵魂必然具有一种肉体性的功能。精神是在需求的强制下缓慢地产生出来的,因果过程只发生在物质层面,在此物质被理解为动力。
乐于助人,愉悦利己。做好事不仅提高人品,还可能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那种解决他人燃眉之急的感受,是花钱也买不到的。通常,我们会单纯觉得做好事是为了助人解决问题,可是人们如此抉择一定有更深层的动机。
人类的行动经过无数时代的演化,某种行为除非有利于整体人类的生存,否则不会一直持续下来。除非我们也能从中获利,不然自然演化会淘汰掉一切损己利人的行为。
那么科学如何解释我们自然地做出利他行为呢?一种解释是:做好事是一种文明的利己行为。
有证据显示,接受帮助的人常会报恩,也许不是直接回报给帮助他的人,可是会把助人的行为传递下去。整个社会的关系因此变得更紧密,人人都从中获益。
乐于助人也有助于两性关系的发展。在考虑是否要发展一段感情时,无论男女都希望对方是个热心的人。如果你要和一个人相处很多年,找个热心的人十分重要,你需要在身边关心你和孩子的伴侣。
帮助他人也让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为什么做好事能让付出者产生这么强而有力的情绪呢?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演化出来的鼓励机制。好人好事将我们和所在社群里的其他人连结起来:如果你曾在路上为人捡起来手套或围巾,然后得到一抹灿烂的微笑或是一声由衷的感谢,那么你会感受到这样的连结:一波心理上的小高潮,让我们觉得这世界不再充满敌意。简而言之,我们帮助他人时会觉得很开心,心里有那种模模糊糊但温暖的感受。 为善让我们生活得更积极,提升品质和自尊。
利他主义,即放弃自己的益处以利于近亲好友。助人为乐会影响行为者的大脑,强化免疫系统。聪明的自利主义者往往表现为利他主义者:因为我们自利的最大满足存在于其延展到他人之中。
对平等的同类自然适用公平的逻辑:你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你。基于这样一种权衡,人们会选择与他人合作行事,因为这从长远来看会比不顾及他人的做法赢得更多更大的益处。反之,不善合作的短视者很快便会孤立,而陷入比善于合作者坏的境地。
同情,既可以是指与他人的同欢乐,也可以是指对他人苦难的感同身受。前者能够使我们增进自身的幸福,后者则会引发我们的痛苦,因此克服痛苦便属于我们自利的兴趣。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可以将他人之痛苦予以驱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做些什么来使这种痛苦得到减轻。我们经常通过捐助行为来减轻这种同情的痛苦感受,而这些捐助行为的背后同时蕴藏着自利的行为,这里所关涉的归根结蒂是面对他人痛苦时对自身不舒适感的一种克服。
植物失去了美艳的花朵,收获了甜蜜的果实;大地失去了鲜嫩的绿色,收获了纯洁的白雪。人类得到了物质的满足,可能会失去心灵的感动。
得到与失去,似乎是两个必然要相连的词汇,失去越多,或许将来得到的就会越多,得与失,应该是互为因果无法分离的。
孟子曾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上天是公平的,想赐给你与他人的不同的偏爱,那么将会拿走你同他人相同的优越。张海迪的先天条件与我们普通人是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她一开始就在失去,然而她懂得,上天是公平的。没有常人健康的身体,但她有远远超越于常人的毅力,她用其所拥有的,向我们每个健康的人展现着生命的奇迹。她失去了很多,得到的更珍贵。
失亦得,得亦失 。相信提起“非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丝触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重创呢?得亦失。我们太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发展了,忘记了自然的规律,我们向自然索取太多了。我们得到了可利用的资源,如鲜美的果实、美味的肉食,上天给予我们的已经很多了,但我们还不满足,还要去掠夺。在当今社会时常发生人为的破坏,但最终让我们失去的亦更多。因此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记住,不要太贪婪。
如果你在抱怨生活的艰难,不妨看看你在艰难中得到的快乐;如果你在抱怨工作的枯燥、报酬的有限,不妨想想那些失去工作的人,相比起来,你所过的,可能正是优越的生活。如果你拥有很多,那么不要被幸福冲昏了头脑,而要有失去的准备。
我们都应该懂得:有时候,得亦失,失亦得。不要渴望太多,抱怨太多,你在左边有所失去,在右边却可能得到。享受得与失的快乐,相信公平的法则。
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成功是不断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事业进步是成功,给家人快乐是成功,广交朋友是成功,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是成功。成功并不遥远,做到没有虚度此生,就是成功。
无论对哪一种类型的成功来说,最基本的衡量标准都应该是: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够让人在自主的选择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想取得成功,就要首先“做最好的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求兴趣并能发掘自身潜能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优秀的人品由开阔的心胸造就。做人的关键在于胸怀,胸襟开阔、雍容大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成大业者就是要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胸襟;如果事事工于心计、气量窄小,处处流露出小家子气,那么不但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也不会体验到任何属于自己的满足和快乐。
一旦拥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充满矛盾,身边的人也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不怀好意;只要拥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体验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轻松和愉悦,就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惬意。
有胸怀的人通常在务实、宽恕、自律、尊重、涵养等5个方面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和品质。
务实:能够接受那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人和事,而不会怨天尤人。
宽恕: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有度量容忍他人的缺点。
自律:能够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让自己失态而影响到别人。
尊重:能够接受、支持或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
涵养:不过分计较成败得失,不会因为一时一地的利益或一人一事的欲求而自乱方寸。
一个人的胸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塑造出来的,除了有意培养和训练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可以让你用善意和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可以让你抛开一切阻碍自己和他人沟通的私心杂念。
为什么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的房子越住越大,焦虑却越来越深?为什么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困惑却越来越多?这里首先有一个怎样理解完美的问题,还有是否可能追求到完美。
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陷与不足;是人,就会能力有限,就不应该去追求完美。所以,人去追求完美,就是背叛了自己的本性,踏上了一条痛苦和迷茫的歧途。承认不完美,我们不会感到羞愧,反而变得谦卑。承认不完美,我们不会变得消沉,反而会学会感恩。承认不完美,我们不会变得封闭,反而会学会宽容。
追求完美是心灵的陷阱,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很多人痛苦和焦虑的根源。只有学会包容自己的缺点,才能求得内心的安宁。
正因为有缺点和不足,我们才会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所以需要互助。别人的帮助使我们成为受助者,帮助别人使我们成为帮助者。我属于哪里?只有找到了在群体里的位置,我们才能最后找到自己,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融入”,和其他人一起融入。
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整理如下,作为本文的结语: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张明细表,其中包括健康、爱情、才能、权势、名誉、财富……
清单完成后,我十分得意地把它交给聪明睿智的长者过目,他是我当时的良师,也是我精神上的典范。
我把表单递给他,自信地说:“这是生命中最大美事的汇总,若都能拥有,我就拥有最幸福的人生了。”
那位老人的眼睛深处闪过一抹谐趣的光芒,他告诉我:“这张清单棒极了。”接着又若有所思地指出:“内容汇集得很齐全,顺序也安排得很合理。可是,年轻人,你似乎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项。如果没有这一项,那所得的种种都会成为可怕的痛苦。”
“哪一项没有列进去呢?”我问。他拿起一支红笔掠过表单,把我所有的青春美梦一笔勾销。他在表单上写了几个字——心灵的宁静。
我当时迷惑不解。许多年来我不停地追逐着我的这些梦想,却发现自己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充实和快乐。
如今我终于理解了老人的话,唯有获得心灵的宁静,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也才能不再为烦恼所扰。
——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