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文 吕洪波 夏庆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龙南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3)
120例患者均经纤维内窥镜确诊。胃镜下见:胆汁返流量多,幽门口松弛,关闭不全,胃窦部蠕动较弱,胃粘膜充血水肿,尤以窦部明显。部分病例还可见皱裂肿胀,胆盐沉着和粘膜糜烂伴小出血点。所有病例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返流性胃炎的诊断条件。入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铝碳酸镁组和西沙必利组,每组60例,2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统计处理采用SPSS 1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1)临床症状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按轻重记分:无症状0分;症状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分;症状较明显且持续存在,影响心情,2分;症状重,影响生活,难以坚持正常工作,3分。痊愈:症状全部消失,总积分下降≥95%;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总积分下降≥80%;有效:症状好转,总积分下降50%~8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2)胃镜检查痊愈:胃黏膜象基本正常,可有轻度浅表炎症,胃液清,幽门口无胆汁返流。显效:胃黏膜充血水肿基本消失、胃液淡黄色、胆汁返流明显减少,程度分级下降2个梯度;有效:胃黏膜像有所好转,胆汁返流减少,程度分级下降1个梯度;无效:黏膜炎症无改善,幽门口仍见黄绿色的胆汁返流,与治疗前胃镜检查对比无好转。
铝碳酸镁组:吗丁啉10mg,每日3次,奥美拉唑囊20mg,每日2次,铝碳酸镁1.0g餐后嚼服,1d4次。西沙必利组:予西沙必利15mg,每日3次;雷尼替丁0.15g,每日2次,饭前30min口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
通过胃镜检查和临床症状分析,对2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比较,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从临床症状还是从胃镜检查的结果来看,铝碳酸镁组的疗效均高于西沙比利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病症的胆汁返流性胃炎126例病人,给予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胃镜下可见胃粘液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黏膜上有胆汁瘀斑、粘膜充血、粘膜下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变脆或糜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即可确诊为本病。126例病人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28~68岁,平均48岁,我们对所有病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
表1 2组病例的疗效比较
126例病人中胆囊炎58例,占46%;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原因不明者32例,占25.4%;胃切除术后26例占20.6%。126例病人中68例Hp阳性。
胃切除术后胆汁返流入胃是常见现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发生症状,其发病原因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排空障碍:返流液在胃内滞留时间长,pH升高,残胃中需氧菌及厌氧菌更易生长,这些细菌可使胆盐游离而引起胃粘膜炎症,从而出现症状。(2)胆酸成分改变Gadacz发现胆酸成分正常者不发生症状,而去氧胆酸明显增高者常有症状。(3)胃液中存有细菌:有症状患者的胃液中都有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假单胞菌,使用强力霉素可减轻症状;而无症状者的胃液中均无细菌存在。(4)胃液中钠浓度:钠浓度超过15mmol/L者易发生胃炎,而钠浓度低于15mmol/L者无胃炎。胆汁返流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本组126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病人中,胃术后占20.6%,胆囊炎病人占46%,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原因不明占25.4%。本组胆囊疾患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达46%,表明胆囊疾患是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方法很多,多数用促胃动力药、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三联治疗。本研究显示: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有效率>98%,治愈率也高于西沙必利组和联用组,且患者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和维持疗效的首选药。
[1]陈兆.32例临床疑似小儿胃炎的胃镜观察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2):135.
[2]黄智龙.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激素测定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6(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