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菁芸 夏丽萍
地名,作为各类地理实体的名称,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广泛使用的一种公共信息,具有使用面广、使用频率高的特性。同时,地名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体现城市形象的一种隐性资源。地名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名管理的井然有序,相当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城市文明和城市管理的概貌。
地名和地名管理涉及的对象非常广泛,涵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自然或人工地理实体。按其类型划分,地名可大致分为以下六大类:省、市、区、县、乡、镇、街道等行政区划的名称;山丘、河流、湖泊、岛屿、礁、沙洲、滩涂、海塘、江堤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等特定功能区域的名称;道路、轨道交通的站线、铁路的站线、桥梁、机场、港口、长途客运汽车等市政交通设施的名称;公共绿地、公共广场、游览地等公共空间的名称;建筑物(群)、人工建造物等建、构筑物的名称。
城市地名的重要性,可以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实用指位价值,这是地名最基本的功用。《说文解字》云“地名者,从地也,万物所陈列者”。地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符号和信息载体,它最初的功能在于区别甲地和乙地。城市中各种类别和层次的地名,形成空间集聚的指位信号,客观上显示出地域空间的方位系统。第二,历史文化价值,这是地名深层次的功用。名举可扬一方之秀。城市地名,不论是历史地名,还是当代新形成的地名,因其使用的长久性,都会体现出不同时期城市生产生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历史背景、人物事件、风物民情、传说掌故、宗教习俗、地理景观等方面的特点和个性,表征出特定时代社会、历史、民族、地理、语言等方面的印记和追求,形成鲜明的地名文化效应。
上海在其自然演变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地名,附着和记存了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开埠至新中国成立时期形成的“徐家汇”、“静安寺”、“十六铺”、“大世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人民广场”、“淮海路”、“天山新村”;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天地”、“世纪大道”、“陆家嘴绿地”等。这些地名已经成为上海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
所谓地名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区域内,结合地名的历史、现状及特点,着眼城市长远发展要求,对各类地名的音、形、义方面所进行的符合地名法规与规范要求的整体设计。地名规划是保护地名资源、弘扬城市文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城市地名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速和建设范围的扩张,城市地物不断更替,地名的数量不断激增。城市地名命名、地名保护和地名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逐步凸显,主要表现在地名命名不甚规范、地名文化内涵缺失、地名管理时序滞后等方面。
(1)城市地名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近年来,一些地名(尤其是居住区、建筑物地名)命名的申报源头日益多样化,申报主体多为各类不同的开发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开发商对于各自项目的命名有其自身的诉求。若不对地名命名的基本规则加以规范,常会出现名实错位、名不副实、随意取名的混乱现象。如城市区划名称、著名地域区片名称(如上海的虹桥、外滩等)不在普遍认同的范围内,被随意滥用于居住区、建筑物的专名中;企业单位名称、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产品商标名称被随意冠入具有公共属性的地名中(如宜宾机场改为五粮液机场);以贪大求洋的宣传词、格调低下的广告词、刁钻古怪的组合词代替城市地名,等等。
因此,随着地名命名观念的不断变化和新问题、新矛盾的产生,地名命名的相关规则需要在国家地名管理相关法规和规范的基础上,不断作出充实和完善,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关。
(2)城市地名的文化性有待提升
由于大规模的旧区改造,许多能体现城市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失去了继续沿用的条件。据统计,上海静安区现行20多个区片地名中,随着成片改造而被湮没的将达到10余处。有价值的历史地名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无端湮失,地名文化无法传承下来,实在可惜。在一些城市新开发、新建设的地区,新生地名往往在命名之时缺乏精心推敲和成熟设计,造成地名分布杂乱无章、文化品位低下庸俗、命名主题跟风趋同、命名采词浮夸异化的现象。比如,进入新世纪后,各地纷纷以“世纪”为专名命名广场或道路。上海浦东有一条“世纪大道”和一个“世纪广场”,许多县级小城市也以同名命名了等级并不高、规模并不大的相应地物。
因此,保护历史地名文化,丰富地名特色内涵,优化城市地名环境,亟待成为地名规划和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地名命名的时序性有待优化
目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多数城市的地名命名管理工作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在一个地区的规划编制阶段,设计人员往往基于设计需要,给规划新辟的城市道路或地块赋予一个临时的暂用名(或称之为规划技术代码),这种非标准地名并没有考虑命名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具体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这些城市规划中的暂用名、工程建设的立项名被频繁使用(包括新闻媒体对城市建设的宣传报道中),有些暂用名甚至已深入人心。待项目竣工正式投入使用时,地名管理部门的正式命名工作方才启动,经批准的标准地名与大家已经习惯的暂用名会产生种种冲突,极易出现“一地多名”的混乱现象,也给日常使用带来了许多麻烦。
因此,地名命名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导致了“先建设、后命名”的滞后性、“建一地、命一名”的盲目性和部门自行定名的随意性,地名的命名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为使城市地名管理更加规范、合理、有序,民政部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开展了城市(或某一区域)地名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些地名规划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具体命名类
这类地名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对规划区域内的地理实体(重点是城市道路)进行具体命名,如《天津市环城四区环外道路地名规划》(2012)、《厦门新站地区道路命名规划》(2009)等。根据已编制和审批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由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负责另行编制城市规划范围相对应的地名规划,并另行进行申报和审批。该类规划通过对道路命名规范性、文化性、识别性、整体性的引导,强化命名主题和采词文化研究,对现状或规划的高速公路、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等进行地名梳理和标准化命名,以形成层次分明、便于使用的道路地名系统。天津的道路地名规划分2个层次进行编制和管理:重要性道路(规划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公路、快速路、跨区域的主干道)由地名总体规划确定具体命名,由市地名管理部门统一审批、管理。一般性道路(除重点外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由地名详细规划确定具体命名,由区地名管理部门审批、管理。
(2)规范引导类
这类地名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城市地名命名、地名保护、地名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要求,提升地名文化内涵,如《东莞市地名总体规划》(2007)、《杭州市地名总体规划》(2010)等。《东莞市地名总体规划》由东莞市地名办公室主持编制,是全国地级市中较早完成的地名总体规划。该规划以《东莞市城乡总体规划》为依据,建立起指导城市未来地名工作的整体框架。规划把过去习惯认定的“地名规划就是地名命名、更名方案”,从“主题”变成了“子项”,成为地名规划内容的一部分。规划重点聚焦在对全市各类地名的通名系列、各镇地名的专名采词、地名文化保护、地名调整优化、地名标志导向等提出基本要求,同时明确了市与镇(东莞市是不设区的地级市)2个层级的地名规划层次,以保证总体规划要求的有效落实。
(3)命名与引导兼具类
这类地名规划兼具了上述两类地名规划的特点,在明确地名工作相关规范引导建议的基础上,也进行各类地理实体的命名工作,如《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2009),《镇江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10)。该类地名规划一般由规划设计部门和地名管理部门协作完成。《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①明确深圳全市地名命名和使用的规范性要求,做到一地一名、名实相符、含义健康、用词规范;②建立地名命名分区指引,根据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功能分区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6个地名区块,确定各区块的命名主题和采词要求;③突出历史地名文化保护,明确对“上步”、“草埔”等老地名的保护原则、方法和派生使用的要求;④对街区、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线、开敞空间等较重要的地理实体提出具体的命名、更名或沿用方案;⑤明确全市需保护历史地名的名录。
就目前所进行的有限的城市地名规划来看,各地地名规划的编制实践在理念、主体、程序、主要内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改变了以往地名命名工作仓促的弊病。规划从历史与现状、全局与局部、系统与层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地名的规范性和文化性问题,提升了城市地名的整体性、科学性水平。然而,各类地名规划实质上都是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城市规划审批通过后,通过另行编制规划的方式开展的。虽然地名命名的内容是紧紧围绕城市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方案进行的,但是,这类地名命名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同时尚未将这类地名规划作为法定城市规划之后一个强制性的规划来制定和实施。因此,地名命名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之间虽进行了“衔接”,但尚未做到“同步”,仍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地名管理“先建设、后命名”的滞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地名先于城市建设而进行命名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城市建设有序的一种体现。只有地名命名与城市规划真正“同步”,才能掌握城市建设中产生新生地名的主动权,实现地名的超前管理,更好地发挥地名规划的价值和作用。由于地名命名工作必须在城市建设现状基础上,以城市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方案为蓝本,遵循地名分布规律,对规划区域内的各类地物制定一个或反映其历史文化特色、或反映其功能特点、或是憧憬向往美好未来的名称,因此,地名命名与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可以将地名命名工作纳入各个层次的法定城市规划之中(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子项内容,做到同步编制、同步审批、同步实施和同步修改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使城市新生的各类地理实体,在先期的图纸绘制、规划上报、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即统一启用地名规划的标准名称,并一直使用下去。这样的名称质量高、生命力强,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也能为后期的地名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地名规划是实施地名超前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地名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等观点,已逐步形成共识,并得到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就地名规划的定位而言,如同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设施、绿化等系统的规划与管理一样,地名规划应成为城市规划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城市规划相配套的专项规划,并形成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有效互动、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提升城市地名整体的规范性和文化性、实现地名管理的有序化和科学化,除了将地名命名工作纳入法定城市规划以外,还需要着实对地名命名规则加以规范,对城市地名文化加以挖掘,这些工作需要各层次规划的有效衔接才能完成。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还是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方案,若将这些地名规范与引导的内容全部纳入法定城市规划中,会造成规划中地名相关内容的“喧宾夺主”,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作为城市规划范畴内派生出的新内容,为了实现地名规划内容上的完整性、空间上的全覆盖以及时间上的长效性,必须理顺地名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建立更加完善、科学、有序的地名规划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地名规划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的完整系统,使地名规划和城市规划始终保持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地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地名管理工作一般属于民政部门的业务范畴,地名规划融入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在上海,自2008年“规土合一”行政机构调整之后,城市地名管理部门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一个业务处室,适应了地名管理融入到城市规划管理流程的客观需求,也为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规划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组织管理的条件。
依据地名管理需要、城市地域特点、城市规划阶段等因素,结合上海市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尝试建立“分类型、分层级”的地名规划体系,共同形成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图1)。
(1)依据地名管理的需要“分类型”
1 上海地名规划体系设想框架示意图
依据上海城市规划与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关系,从地名规划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出发,将城市地名规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地名专项规划”和“纳入城市规划的地名规划”。
“地名专项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为“纳入城市规划的地名规划”的编制提供前瞻性的控制和引导。规划内容侧重于地名空间布局引导、命名主题文化研究以及地名命名、保护或优化工作的原则要求,不涉及具体地名的命名。“纳入城市规划的地名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以相应层次的地名专项规划为依据,在全市各个层次的法定城市规划中具体落实地名的命名,做到同步编制和审批。
(2)依据城市地域特点、城市规划层次“分层级”
上海城市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建设热点多,难以通过一个层次的地名专项规划来实现对全市各个区域、各种类型的地名工作的有效引导。因此,依据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市区分工”的特点,结合地名管理需要,可将“地名专项规划”分为3个层级。一是上海全市层面的地名专项规划,主要做到宏观上把握全局,将全市地名的规范和引导进行通盘考虑,突出全局性和整体性。二是各区县层面的地名专项规划,主要做到中观上承上启下,落实全市地名专项规划要求,对区县地名文化的深入挖掘,突出特色性与差异性。三是重点地区层面的地名专项规划,主要做到微观上突出重点,例如对世博会、迪士尼、虹桥等重点地区的地名工作进行重点引导。通过“分层次”编制地名专项规划,实现地名规划整体与局部有效衔接和协调统一。
法定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因此,纳入城市规划的地名命名工作宜根据这一原则作为这两个城市规划阶段的强制性内容,对各阶段规划所确定的、相应层级的内容进行命名。例如,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干河、轨道交通线路、城市级公共绿地等主要的地理实体的命名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城市支路、支河、社区级公共绿地等次要的地理实体应该同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上位规划中的地名命名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动,也是下一阶段地名命名时的基础地名条件。
根据地名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设想,各类型、各层次、各阶段地名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主要内容如下:
(1)地名专项规划
上海市地名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宜包括:在全市层面研究地名空间布局引导,明确现状地名特征、地名空间布局框架、可利用命名资源、地名命名主题引导、地名专用采词文化引导等内容;明确全市各类地名命名规则;明确全市历史地名文化保护的原则要求;明确全市地名调整和优化工作的原则要求等。
在全市地名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中心城地名专项规划和郊区区县地名专项规划,在中心城或区县层面深化研究地名空间布局引导的相关内容,明确区县现状地名特征、可利用命名资源、地名命名主题引导、地名专用采词文化引导等内容。
在某些城市发展重点地区可单独编制重点地区地名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规划范围内地名命名主题引导、地名采词文化引导等内容。
(2)纳入城市规划的地名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分区规划和郊区区县总体规划,中心城编制单元规划和新城、新市镇总体规划中纳入地名命名的内容。以相应层次的地名专项规划为指导,以功能区域、市政交通设施、河流湖泊、公共空间等地名类型为重点,明确相应层次地名对象的具体命名方案。如功能区域名称、骨干道路名称、轨道线路名称、主要河流名称等。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纳入地名命名的内容。以规划范围所在区域的地名专项规划为指导,以道路、河流湖泊、公共绿地、公共广场等地名类型为重点,明确控规层次地名对象的具体命名方案。如城市支路名称、公园绿地名称、城市支河名称等。
文化聚力,地名传承。重视地名这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将逐步实现地名文化的特色发展,更好地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上海地名规划体系的构建是基于上海地名管理需要和城市发展特点而进行的初步设想,还有待大量的地名规划实践加以完善和丰富。
References
[1] 杨卫丽,杨洪福. 编制地名规划之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17-20.YANG Weili,YANG Hongfu. Research on Geographic Name Plan[J]. Urban Studies,2007(1):17-20.
[2] 薛光. 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之我见[J]. 中国地名,2006(2):36-37.XUE Guang. I See the City Place Name Planning Work[J]. China Place Name,2006(2):36-37.
[3] 赵琪. 城市地名规划的编制原则[J]. 北京规划建设,2007(5):88-91.ZHAO Qi. Compilation Principles of City Place Name Planning[J]. Beijing Planning Review,2007(5):88-91.
[4] 范今朝,黄吉燕. 城市地名规划及命名规则[J]. 城市问题,2005(1):2-5.FAN Jinzhao,HUANG Jiyan. Urban Planning,Urban Place-name Plan and Urban Place-name Regulation[J]. Urban Problems,2005(1):2-5.
[5] 陈初才. 城市规划和城市地名规划[J]. 城市规划,1989(3):58-59.CHEN Chucai.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Placename Plan[J]. City Planning Review,1989(3):58-59.
[6] 张清华. 试论地名规划中“四极”的矛盾与和谐[J]. 中国地名,2006(6):132-133.ZHANG Qinghua. Discussion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Harmony of Toponymy Planning“ Quadrupole”[J]. China Place Name,2006(6):,132-133.
[7] 白雪茹. 突出文化引领,提升城市品质——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地名规划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11(6):90-95.BAI Xueru. Strengthen the Culture Guiding in Regulatory Planning,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Cities[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1(6):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