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崧 黄 普 卢 柯 林 华
在上海“十二五”时期提出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发展主线的同时,上海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这既是响应党中央促进文化繁荣的总体思路,也是在转型背景下丰富和完善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内涵。国际文化大都市与“四个中心”建设从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全球经济资源配置能力(经济硬实力)两个层次共同支撑起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图1)。文化繁荣对于上海转型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首先,在经济转型层面,转型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于从长期内生动力上由既有的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在短期经济拉力上由出口和投资主导逐步转向出口、投资、消费平衡发展。对应上述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化消费本身就是城市扩大内需的重要维度,推动文化消费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文化娱乐业和消费服务业的增长;另一方面,产业升级需要创意产业的拉动,创意产业也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新亮点。
1 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解读
其次,在价值话语层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对应的国际政治、军事、文化地位仍有待提高。上海作为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门户城市,其文化繁荣无异于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开放、创新、包容、内敛的和平崛起价值观。这也有利于减少经济摩擦和政治争端。
最后,在人文魅力层面,国际大都市强调其对于全球资源的支配能力,而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则是国际大都市最珍视的资源。佛罗里达(2002)将创意阶层划分为“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新专家”两个层次,认为创意阶层喜欢选择具有包容力、多样性、开放性、自我存在感等特质的地区聚集。由此可见,城市的人文环境对于吸引和培育创意阶层,进而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伦敦皇家歌剧院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
总之,以国际大都市建设为标杆的上海,需要多元化与包容度并重的文化软实力支撑,从而在商务、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形成相互促进的综合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不仅将有力推进城市加快转型,也将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的文化助力,从而为中国建设国际文化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世界城市自1970年代末期以来,逐步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城市转型时期。在1980-1990年代,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城市其金融商务办公成为城市服务业的主导门类。进入新世纪以来,上述世界城市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下一步发展战略产业的培育重点,制订各自的文化战略,以有力的政策引导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并使文化发展战略成为城市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2000年以来,为配合布莱尔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培育,大伦敦的两任市长利文斯通和约翰逊先后于2004年、2008年和2010年推出了3份文化战略。2010年11月,大伦敦市长约翰逊颁布《文化大都市区——大伦敦市长的文化战略:2012年及其后》,提出文化是伦敦最重要的资产,伦敦要建设成为全球卓越的文化中心。同时要求文化部门利用奥运会,实施“文化奥林匹克计划”。该战略确定了12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增进文化财富和文化多样性”等6条发展思路,出台了“区域文化机构能力建设”等6项政策目标和实施举措。
纽约市是全美时尚文化娱乐的中心,按照纽约市最新的规划设想,文化创意产业将是未来就业岗位增长最快的产业门类。为此纽约市文化事务部提出的目标是“促进和保持纽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经济活力的贡献度”。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持目前繁荣的景象,让普通市民享受到这种景气的成果。总体而言,纽约在文化建设上更强调以公众为主体、市场为载体,政府更多发挥引导、管理和支援作用。
早在1999年,为了增进自身在国际市场体系中的“可辨识性”,新加坡政府就制定了新世纪文化发展战略——《文艺复兴城市》,以加大对城市文化的投资,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在经历了“艺术的全球城市”(1999-2005)和“文化产业塑造”(2005-2007)两个阶段后,2008年新加坡制定面向2015年的第三阶段计划。该计划包括卓越的文化内容、动态的文化生态和参与性的社区3个方面、10项策略,要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国际人才的活力集聚地,具有包容性与凝聚性的人口最佳居住地。
香港在“九七”回归后,逐步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再上台阶的新动力。香港文化委员会在2002年提出的文化咨询报告“一本多元,创新求变”中,指出香港文化的特色就是“一本多元”,长远的文化目标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将香港发展成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在此基础上,2005年的特首施政报告中也提出将继续巩固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服务四大支柱产业,同时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旧区更新和实施吸引精英策略作为香港转向知识经济的3项重点工作,并提出建设数码媒体中心、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提高市民文化水平、搭建政策平台等具体举措。
从世界城市的经验看,文化对于增进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和统一认识。城市政府主要通过战略引导、政策配套、措施施行和财政扶持4个层面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与繁荣。其中制定明确的城市文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意义。她们的经验对于上海制定文化战略的启示如下:
首先,应将文化战略作为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伦敦市长文化战略就属于大伦敦市长八大战略序列之一,并由空间战略作为统领和核心。战略政策的相互配合无疑有利于规划的施行。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是城市文化战略的核心内容。如香港就提出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设立文化创意产业资讯架构、发挥文化设施功能、设立数码媒体中心、举办“香港影视娱乐博览”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城市转型和结构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再次,城市文化战略需要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如新加坡在1999-2005年期间的“文艺复兴城市”第一阶段,就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在目前第三阶段计划中,提出建设一个“文化与娱乐核心区”和“国家艺术画廊”。可见,文化设施为城市文化繁荣提供必要的发展土壤。
最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文化战略最需珍视的资源。这里主要关注城市的历史建筑空间。如纽约十分重视在旧城更新和滨水区开发中对于文化功能的导入,从早期的SOHO区开发,到炮台公园建设,再到高线公园改造,都遵循这一主线,在保护城市历史遗存的同时,增进了城市的活力。
从国内外大都市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看,文化产业的创建、文化设施的完善和文化遗存的保护构成了都市文化的主题,从这3个层面探索上海文化战略的发展思路,对推动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与繁荣、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是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和主导型城市发展的新驱动力。一方面,多元文化和智力密集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巨大潜力;另一方面,经济的转型需要文化消费的拉动,产业的升级需要文化创意的服务力,而城市的品牌更需要文化魅力的彰显。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城市功能的新引擎与制高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与常规的生产活动相比,文化产业在空间上具有更强烈的集聚性和向心性的典型特征。文化产业往往倾向于寄居在城市的某些租金低廉、有艺术氛围、空间较为宽敞的地方,如艺术场所、科学园、媒体中心或旧工业厂房。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的集聚和向心使其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扩张优势。伦敦和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均表现出对废旧工业建筑的偏爱,从而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主导的城市更新模式。
上海在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时应着重关注以下一些地区:
(1)以延安路—世纪大道轴线为主要的空间发展轴线,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如人民广场地区及静安戏剧谷);
(2)依托黄浦江、苏州河沿线的工业建筑遗存,合理改造利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如莫干山路M50创意产业园);
(3)依托高等院校和高科技园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组团式布局(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4)聚焦世博园区后续开发,打造世界级标杆性的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和服务中心(如城市最佳实践区打造国际设计中心);
(5)充分利用内、中环间的工业棕地更新,借助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地区复兴(如市北工业园区的升级)。
建立适应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集群,构建辐射海内外的复合市场体系,形成参与共享的文化服务网络是上海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聚焦主要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集聚、合作联动”的具有综合示范性和引领效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要创新文化空间集聚模式,建立起空间配置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如国家级张江文化产业园,以服务平台优化空间集聚效应,增强文化投资功能,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互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张江模式。再如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集聚了研发设计类知识创新型企业800家,从业人数3.1万人,年产值达到150亿元,超过了毗邻的上海城市副中心“五角场商圈”,形成了设计研发类产业集群(图2)。按照《上海市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十二五”规划》设想,今后将建成全国一流、并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产业中心之一。该地区,以学区、园区、社区的“三区联动”,成为上海“设计之都”的核心城区。
2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空间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十二五”规划,2011)
3 文化设施的功能分类
上海博物馆
文化设施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场所(图3)。构成国际著名文化大都市的文化设施一般要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是具有在世界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悉尼的歌剧院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等);二是具有一批惠及群众、均衡设置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点;三是具有一批妥善保护的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如伦敦的西区、纽约SOHO)。
上海文化设施建设应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商业文化活力中心为载体,注重历史传承,注重城市个性,注重国际视野,突出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优化空间布局、重在能级提升,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妥善处理好“三个结合”:一是引领性、功能性与基础性、公共性相结合,更加注重重大功能项目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互促进;二是历史传承、文化个性和国际视野相结合,更加注重城市魅力塑造和城市品质提升;三是引领区域文化发展与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相结合,更加注重城市发展创新和结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相继建设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艺术中心、新上海博览中心、城市规划展示馆、世博会中国馆、世博演艺中心等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大型文化设施,对于树立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形象,及推动上海城市文化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照未来的发展目标,上海应进一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体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水准、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功能性文化设施,并形成若干高能级、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设施集聚区域,提升上海整体文化形象与国际国内影响力。其中南北向黄浦江和东西向延安路—世纪大道是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主轴线,将集聚市域重大的功能性文化设施。世博园区将成为21世纪上海最具标杆性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浦东“一轴四馆”区域将成为国际文化博览、总部经济、休闲旅游等特征的功能集聚区;浦西围绕江南造船厂等工业博览、“城市最佳实践区”等文化创意功能,建设面向市民的文化博览、博物馆群。以此“一轴一区”为依托,进一步优化中心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以品牌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特色文化产业地标为重点,强化中心城作为国际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载体。
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文化产业与商业和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有着先天的依附性,因为其行业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十分依赖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多元化的社会信息以及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区除了集聚金融、商务、商业功能以外,往往还集聚了大量的文化功能,如纽约的百老汇、伦敦的西区剧院区、巴黎的卢浮宫、东京银座的歌舞伎厅、六本木的森美术馆等。这些文化功能往往成为城市文化与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形象,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群与目光。
上海在这些方面与国际大都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公共中心的金融、商业、商务功能比重过大。因此,未来上海在构筑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时,应当有意识地注入以文化展演和文化教育为主的核心文化功能,既可以展示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又可以促进商务、商业、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综合优势;同时也有利于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土地混合使用。
如以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兰心大戏院等为依托,参照百老汇、伦敦西区等发展模式,建设环人民广场文化演艺娱乐集聚区。又如在外滩、陆家嘴等金融集聚区加强土地的混合功能使用,注入以文化展演和文化教育为主的核心文化功能,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上海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但是既有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书报亭等设施仍然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此外,公益性文化设施布局不尽合理,郊区设施数量较少、规模密度不足,服务水平远不如中心城。
在规划战略上,应当在聚焦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各类基础性文化设施布局。应结合城市人口分布、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重点,依托市级中心、城市副中心和郊区新城中心建设,按照“服务均衡、使用便利、惠及全民”的要求,形成“点面结合、网络分布”的文化设施布局体系。
市域公共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应切实改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不均衡的局面,有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向郊区新城倾斜,进一步促进新城功能提升和空间优化。要特别聚焦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等人口导入地区,建设配套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上海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大量优秀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存完好的多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是上海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富,应通过完整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赋予这些物质文化遗存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上海按照“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制度”的精神,加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在规划工作中,遵循整体性、原真性、可持续性和分类保护的原则,通过建立中心城“点、线、面”工作框架,将风貌保护对象分为风貌区(中心城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风貌保护道路(144条历史风貌保护道路和街巷)和保护建筑(四批2138栋优秀历史建筑)3个层次,并逐步将该项工作向郊区延伸,确定郊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从而为保持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的多样性奠定了物质基础。
目前,国际大都市普遍注重城市精神的塑造,使得国际大都市日益成为全球文化在空间上的代表。而具有历史底蕴的优秀建筑和历史街区无疑是承载城市精神、展现城市形象的最佳平台。丽斯(2003)在总结英国战后城市更新历程,认为在经历了战后重建、改造再开发、城市更新3个阶段后,1990年代以来进入“城市复兴”(Urban Renaissance)阶段,其核心是将空间视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老城既有的空间元素,通过功能上的重新配置,在保留传统文脉的同时挖掘出新的城市文化要素,使老城得以复兴。
上海应充分借鉴世界城市以文化设施带动城市更新的成功经验,在历史风貌保护的基础上,依托包括优秀工业遗产在内的各类物质文化遗存,注入多元化的文化活动,鼓励各类文化要素的交融交汇,带动中心城区的更新与复兴,以优秀物质遗存来展现城市文化魅力。这种建立在空间丰富性基础上的城市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不仅是吸引和留住对城市竞争力有关键影响的创意人才的主要因素,也是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先决条件。
比如上海应鼓励以M50、田子坊为代表的都市产业转型升级,将城市文化复兴作为旧区改造的重要方向之一,并在既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导入更多的文化设施要素资源。同时,有意识地通过政策引导,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教育相结合、标杆性文化设施与商业商务活动融合,逐步带动整个地区的更新改造,吸引社会投资的关注。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对于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上海正处于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遗存的复兴应当成为在空间规划领域关注城市文化繁荣的主要视角。
本文撰写过程中,感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玉鑫院长、金忠民副院长、熊鲁霞顾问对该议题的讨论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创意,同时在与同济大学唐子来教授、上海社科院花建研究员就相关议题的讨论过程中也得到诸多启发和受益,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References
[1] Sassen,S. 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M]. Thousand Oaks:Pine Forge Press,1994.
[2] Scott,A.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M].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0.
[3] Florida,R.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M]. 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 Kotkin,J. The New Geography[M]. New York:Randon House,2000.
[5] Lees,L. Visions of‘ Urban Renaissance’:The Urban Task Force Report and the Urban White Paper[M]//In Imrie,R. and Raco,M. eds. Urban Renaissance?New Labour,Community and Urban Policy. Bristol:The Policy Press,2003.
[6] 屠启宇,苏宁,张剑涛.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TU Qiyu,SU Ning,ZHANG Jiantao. Annual Report on World Cities[M]. 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12.
[7] 褚劲风. 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CHU Jinfeng.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M]. 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9.
[8] 杨荣斌,陈超. 世界城市文化发展趋向——以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为例[M]//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YANG Rongbin,CHEN Chao.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City Culture——A Case Study of New York, London, Singapore, Hongkong[M]//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Beijing:Huaxia Publishing House,2004.
[9] 石崧. 上海创意空间的崛起与城市复兴[J]. 上海城市规划,2007(3):1-4.SHI Song. The Rise of Shanghai Creative Spaces and Urban Renaissance[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07(3):1-4.
[10] 宁越敏,石崧. 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NING Yueming,SHI Song. From Spatial Divison of Labor to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Metropolitan Areas[M]. Bei Jing:Science Press,2011.
[11]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The Mayor’s Draft Cultural Strategy:2012 and Beyond[R]. 2010.
[12]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The London Plan: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R].2011.
[13] Singapoer Ministry of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Renaissance City Plan III[R]. 2008.
[14] 杨浦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十二五”规划[R]. 2011.Shanghai Yangpu Government. "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Knowledge Economy Circle around Tongji University in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R].2011.
[15]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修改论证-实施评估报告[R]. 2010.Shanghai Planning and Land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Bureau.《 Master Plan of Shanghai City(1999-2020)》Revised Argumentation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Report[R].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