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进。由保护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保护各种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建筑与环境,再进而保护与人们当前生活还休戚相关的历史各地区及至整个城市;由保护物质实体发展到非物质形态的城市传统文化——愈加深广、复杂的保护领域。这种历史回归的现象反映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也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共识。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随着高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城市建设,传统的城市风貌逐渐消失,城乡历史文脉的延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天,我国面临着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历史上最为严峻的困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亟需法律和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但更需得到全社会最广泛的共识。而这种共识的形成完全有赖于全社会对于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简要阐述个人观点。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人类文明的最大特征之一便是文化传承。人类在自身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知识,大多数不再通过生物基因遗传的方式遗传给下一代,而是通过传授和学习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从此,人类终于突破了生物进化的规律,获得了比其他任何一种物种通过遗传突变的方式要快成千上万倍的进化速度。正是有了这种能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从动物的本能行为中异军突起,获得了本质性的解放,最终成为地球生命圈的主宰,成为世界的主人。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不断叠加,这便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沉积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行为正是人性之所在。
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遗产,正是这种文化沉积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将城市与建筑称为“石头的史书”。透过人类所创造的城市物质文明,我们可以看到文明进化的过程,可以更加珍惜我们自己创造的文明,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承文明,并创造新的文明。对于我们前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其存在的价值,更不应该带着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前人所留给我们的文化品质的优劣。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接过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并把它完整地传给下一代。而我们这一代的智慧,必然是在人类世世代代智慧的启示下所产生,并成为人类智慧的一点点增量一道为文明的后代所继承。因此保护好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便是保护好人类的文明,也是为我们的后代保护好我们这一代所创造的文明作出示范。
人类的文明正是通过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得以薪火相传,永不熄灭。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好我们文化遗产既是保护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从而也就是保护好人类的文明使之不会中断。
人类的另一重要特质之一是我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历史记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特性。可以说,对历史记忆的需求正是人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人类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便是唤起这种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城市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当我们的生活空间中留存有这样的物质载体时,我们便能从中获得记忆,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因此,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正是成熟了的人类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
不少人认为对于城市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乃至一切古物的喜好是一种不太健康的至少是不太阳光的怀旧情怀所致。其实,怀旧正是人性中历史记忆特性的表现。只会生活在记忆中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失去记忆的人更是病态的人。对历史记忆的偏好不是物质生活富裕群体休闲生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正常健康人应该具备的人性基本素质。人类的精神生活同时包含着对于过去的记忆和对于未来的畅想,而这种记忆与畅想的同时存在恰恰是人类创造自身文化的动力。
20世纪的中国曾经是一个以破旧为荣的世纪,从战争的残酷破坏到人为的砸烂历史旧物,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文化的浩劫。今天,当一个新兴的强大民族在世界上重新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历史记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修复我们曾经失去的记忆而努力。只有一个有能力完整修补并面对我们的记忆的民族才真正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生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和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其标志之一是学会了将不同时空中形成的文化积累放在当今同一个时空中来学习和欣赏。这使得今天的人类文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更加丰富多彩。所谓文化的先进性绝不是指时间顺序上后来的文化比先前的文化更先进,先进文化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对先前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加倍保护,正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性的重要内涵之一。
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正得益于这一全球化的经济格局。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导致并加速了对传统多样性文化的强烈冲击。原有的传统文化遭遇史无前例的忽视,随着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充分商品化的当代“品牌”文化大有取代原本多样的传统文化之势。全世界吃同一个品牌的食品,穿同一品牌的服装,唱同样的流行歌曲,看同样的国际大片。中国更是在一片“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走向文化形式的空前同质化。城市面貌“千城一面”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真正的现代化应该是多元文化共生的现代化。今天的世界更加认识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今天的中国更体会多元文化的迫切。曾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不仅不应在我们手中失去,更应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
人类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人类文化的延续性是人类自身仍然充满生命力的标志。人类无法承受文化中断所带来的痛苦。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战争或其他形式的人祸对文化带来的损伤或毁灭,都被我们看成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保持文化的延续使之不受损伤,并使之发扬光大,也是人类正义的象征。生活的过分突变在带给我们短暂的兴奋之后往往更多的是心灵失落的痛苦。我们对生活的稳定性的祈求远远多于对生活变化的祈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生活空间,亦即城市风貌更应被小心延续而不是人为断裂。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延续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方面。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让那些宝贵的文化遗存得到保护,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不被人为打断。也许我们既有的物质生活空间最终要不断被新的所取代,新旧更替也必然是物质世界的存在规律,但因为这一物质世界是被我们人类文明所创造,我们的感情就必然要求它长寿而延绵不断。因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层含义还在于应该尽可能让我们的城市空间表现出它的连续性。城市面貌应该连续性发展而不是跳跃性发展。不屑城市面貌的历史传承而热衷于 “旧貌变新颜”的刺激的人是一种病态的人。
再换一个角度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绝大多数建筑遗产,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质遗存。今天人类发展的理智已让我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旧建筑的利用和再利用也是节约地球资源的重要举措。通过有限改造,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让那些已经失去原始使用价值的建筑产生新的功能,注入新的生命,无疑是我们对待现存城市最理性的选择。
1 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2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3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事实上,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建筑文化遗产的生命在于被使用。建筑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在合理恰当的使用过程中得到展现。那种认为旧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新理念的观念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一座新的建筑并不真的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总是更能够满足功能的需要。建筑的躯壳并不一定与其中的使用功能一一对应,旧建筑经过适当改造同样可以很好地满足新的功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经过改造的旧建筑会更加适合新的功能,比如经过适当改造的旧厂房就特别受到文化创意产业的亲睐。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上海的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倡导这样一种乐于“变废为宝”的城市改造而反对完全“破旧立新”的城市改造。城市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同时又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了城市的文脉。
1986年,上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1990年上海市正式公布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后,10年间上海共公布了4批优秀历史建筑。与此同时,上海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成片区域保护工作。2003年,上海正式颁布《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进一步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并正式将成片保护区域命名为“历史文化风貌区”(图1)。对于成片区域保护,全国有各种不同名称,较为统一的名称为“历史街区”。而上海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其内涵更加强调历史街区的“文化”和“风貌”,也就是说,更加强调城市历史风貌的文化整体性和连续性。
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反映了上海非常强烈的多元文化特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风貌保护区中,既有外滩这样的典型欧洲古典文化(图2),也有衡山路-复兴路这样的法式文化(图3);既有提篮桥这样的犹太文化,也有多伦路这样的近代进步文化;既有龙华这样的佛教文化,也有老城厢这样的市井文化;既有中心城区西方殖民文化,又有郊区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充分体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多元与文化交融特征。
在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中,不仅强调历史建筑的单体保护,更强调城市整体风貌的保护。在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编制中对构成文化风貌特色的各个要素包括历史建筑、街区肌理、空间布局、街道尺度、环境绿化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不但提出切实的保护要求,同时还要求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延续和强化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并满足城市自身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的内在需求。例如,为保证历史风貌区原有的街道尺度和界面在城市建设与更新中得以延续,允许建筑密度、建筑退界、后退红线、绿化覆盖等方面突破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如建筑密度偏高、建筑连续展开面偏长、绿化覆盖率偏低等,以保证原有的城市肌理得以延续、城市文化的载体得以物质传承。
上海还最早提出了风貌道路的保护,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从文物意义的建筑单体保护拓展到街道。与单体建筑相比较,街道对于人们保持对城市意象、历史文化记忆更加直接;但同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更,尤其是汽车交通时代的到来以及街道沿街建筑经济商业价值的提升,街道往往是城市更新中率先受到改造的部分。随着街道的拓宽、店面的改造,街道的历史风貌荡然无存。尽管街道风貌整体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上海市还是在保护体系和对象中明确增加了“风貌保护道路”这一重要部分,切实划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并确定了其中66条为整体“永不拓宽”道路(图4,图5),并随后对街道的沿街风貌、道路铺地、行道树风格等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街区整体风貌进行研究和管理。
同时上海还将保护建筑的范围由1949年以前建成的近代建筑扩大到包括产业建筑在内的所有3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也就是说,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依据不仅针对“古代”或“近代”,而是更加突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任何时代的城市建造行为,是要其具有足够高的文化品质,那么就必将会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只要历史在延续,文化就不会中断,今天的文化创造必然成为明天的文化遗产。惟有这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会不断地沉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不会仅仅局限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的保护,而是完整、连续的历史文化的保护。这一保护思想使得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为科学,更加符合历史文化保护的本质含义。
近年来,上海又出现了大量利用改造旧厂房、旧仓库乃至于老式石库门里弄而成为现代创意产业园区的浪潮。由上钢十厂厂房改造而成的上海雕塑艺术中心,由工部局宰牲场改造而成的“1933”创意园区(图6),由啤酒厂转身而成的展示馆,由石库门里弄演变而成的田子坊,成功案例举不胜举。
上海的保护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更有挑战。在政府和全民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仍面临巨大的阻碍。在高品质历史建筑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同时,那些建筑质量较差而文化意义却很大的历史建筑往往未受到足够重视;在越来越多的人谈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城市的整体面貌的历史意义与文化意义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城市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长远利益之间还总是存在着博弈。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决于法律制度的健全,取决于政府和社会管理的到位,更取决于全民意识的彻底转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不是物质生活富裕了之后才能有的奢侈需求,不是政府用来装点门面的政绩点缀,更不是为了“开发”经济才想起来“古为今用”的摇钱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需要,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正义的表现。我们这一代人绝不应成为让后代唾弃的一代。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加倍努力。
4 衡山路
5 新华路
6 “1933”创意园区(原工部局宰牲场)
References
[1]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R]. 2002.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 Regulations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Area and Remarkable Historical Buildings Protection in Shanghai[R]. 2002.
[2] 伍江,王林.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WU Jiang,WANG Lin. The Compi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Areas[M]. 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Press,2007.
[3]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RUAN Yisan,WANG Jinghui,WANG Lin. The Protection Theory and Planning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M]. 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Press,1999.
[4] 阮仪三,丁枫. 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06(2):6-9.RUAN Yisan,DING Feng. Some Thoughts on the Strategy of Protect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Metropolis of Shanghai[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06(2):6-9.
[5] 黄琪. 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J]. 上海城市规划,2007(5):44-48.HUANG Qi.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Shanghai[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07(5):44-48.
[6] 张松. 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J]. 上海城市规划,2011(4):44-52.ZHANG Song.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Feature and Creation of City Image in Shanghai[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1(4):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