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言红
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是一个贯穿审美意识的教学过程,教师不应只强调语言技能,还应当帮助学生以审美的视角来理解文本及文本背后的文化象征。正如金耀基所说,大学是一个“教学机构”和“心灵的训练”场所[1]271,这也符合教育部对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英美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渗透着浓厚的审美意识,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作家诗人的内心世界,来体会不同的审美风格,来感受西方文化的批判精神,体验作品中善恶的对峙、命运的抗争、自我的追寻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使英语教学成为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共同作用的过程,网络化多媒体学习就是这种生成意义上的潜力性学习,语言知识与审美意识可以在文字与影像中双重建构。本文基于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多媒体技术对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融入,并撷取具体文本,阐释英语诗歌的网络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对文字/影像的阅读与观赏中获得审美和认知的双重效果。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理清英美文学的脉络,基本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时代背景,在把握文学史的同时也选读部分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本科学生,重点可放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上。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包括语言风格、文学修辞、思想意境以及对时代背景的理解等。阅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启知觉的同时还要开启想象,才能最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美,“所有的美都存在于知觉或想象之中。”[2]2英美文学课程既培养审美能力,同时作为二语习得的一个方面,也强化对于外语的认知,语言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并不存在冲突。每个同学由于有不同的文学素养,审美感知以及对世界的不同经验,对于文学作品的美会有不同的感受,作品对阅读者产生的移情作用也不同。但每个人都有判别美丑的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运用审美意识,体会、欣赏所学文本的韵律美、情感美、建筑美、意境美和形象美。作家们丰富多样的文字表达,敏锐的知觉有助于陶冶学生自身的审美情操,“我们都是借助在知觉上最敏锐的人们的知觉记录。这是由于一方面他们的知觉是最敏锐的,另一方面,这种知觉是被记录下来的。在这里并没有把我们自己的知觉排除在外,我们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感知去阐释,鉴赏,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修正别的知觉记录。”[2]3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解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更亲切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快地进入一种想象的领域,强化或延长移情的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能产生共通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文字与影像发生作用的一个心理基础。
另一方面,对语言的认知是一种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基于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的形成,因此图式理论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维基百科,图式是思想或行为的有组织的模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或前认知概念,它表达世界的某个方面,或组织和感知新知识的系统[3]。这个概念指出,图式实质是一种认知结构,是我们理解机制进行信息处理时所依赖的认知单元,这种结构能大大加强我们对语言理解的速度与深度,使复杂的语篇呈现出条理和逻辑。何庆华提倡的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就强调图式理论的作用,她认为教学原则应为:(1)向学生明确此次阅读的教学目标;(2)建立段落图式;(3)明确作品阅读的内容;(4)开展阅读活动,包括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生对策略使用效果的反馈;(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阅读教学课堂[4]91。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可适当修改为:(1)明确教学目标,并作好相关预习,准备背景知识的PPT;(2)了解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主题有一定了解,对篇章结构有一定把握;(3)阅读前,学生以PPT形式向同学展示所准备的背景材料;(4)开展阅读;(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老师可以博客、BBS、QQ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利用校园网提供一些共享资源。
英美文学课堂作为二语习得的场所,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习得环境是一种课堂环境,自然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鲜明差异,学习内容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认知方式,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风格适合于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同时,诗歌又是情感密度最大的一种文学形式,负载着最大密度的审美,但精炼的语言,纷繁的意象,浓缩的文化象征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笔者按不同文学体裁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统计(表1)。
表1 《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中的作家和作品统计
从表1看出,教材较为强调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课程相比有其独特内容之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感延长了对审美的感知,不同于散文类作品。笔者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为例,阐释诗歌所蕴含的美既体现在对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及坎皮恩导演的电影中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讲解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段落图式强化学生对这首诗歌的认知。
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美和把握美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抒情高手,而且还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5]130。这首诗创作于 1819 年,当时他生活困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情绪较为悲观低落,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痛苦人生的复杂心理。当时他寄寓于友人家中,一天清晨坐在树下,看到一只正在筑巢并发出婉转低呜的夜莺,在灵感的驱使之下,不到3小时诗人就完成了这首英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诗人试图在想象中忘却现实的烦忧,随着夜莺的美妙歌声进入一个欢乐和理想的世界。然而,随着歌声逐渐隐去,诗人又从美好的幻境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但思维还萦绕在刚才的幻觉中,他还在困惑于刚才的心理变化:这究竟是幻觉,还是醒着的梦?声音消逝——我究竟是梦,是醒?诗歌在两个问号中结束,但它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中却充盈着对理想的美的追求。
在预习《夜莺颂》时,对诗人济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主流思潮,个人经历,他的哲学思想及写作风格都应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一些他擅用的修辞手段也需要提前掌握,如通感(Synaesthesia),典故(Allusion),隐喻 (Metaphor)。济慈擅长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写作,读者要体会到他诗歌的妙处自然也应知晓通感这种手法的精微,如“Tender is the night” (夜色温柔)、“Soft dark”(柔软的黑暗)等,可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使用。典故中,大量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营造出神秘神圣的宗教氛围,也渲染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他对形象、意境和音韵的锤炼对后世的唯美主义都有着较大影响,这是语言图式方面的准备。济慈本身贫穷坎坷的经历,多病的人生,短暂生命中对美的热切追求,以及 “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主题方面的内容图式,诗里的夜莺象征着欢乐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的原则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诗歌应是美的体现,而美是真实的,诗人应以最完美的艺术手法来描绘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因此,他精致的诗句中渗透着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类崇高思想的敬仰。这首诗歌从想象到现实,又从现实到想象,从历史到当前,迂回循环的结构形成了诗歌的段落图式。学生理解到这三个图式后,便能较好地把握这首诗了。可参考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心》,这部传记片视角锐利,从它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一生,其中有男主角朗读《夜莺颂》及其它作品的片段,从诗人吟诵的作品中可直观欣赏到诗歌的格律节奏美。如同诗人的作品,这也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觉,也充分带动和满足视听触嗅味觉的电影。影片每一个细节提供的丰富感觉相互牵扯和碰撞,璀璨情诗让全片的浪漫华丽色彩热烈燃烧,男主角细腻温婉的情感唯美又不流于伤感、不陷于欲望,是一部新派文艺剧情片的典范,本片入选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第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蓝与紫激烈冲撞的画面自有其独到之处。在观看画面时,学生不但从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画面、音乐、音响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还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6]。多媒体画面艺术是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思想与创意、情感和美感等的综合艺术体,其功效是使多媒体教学能产生完美的认知活动,整体提升教学境界。其具体体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等现象或过程中,促进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7]。同时,对三个图式的认知也有益于对作家审美精神的理解。
当然,这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音员,课堂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意。同时,多媒体课件常会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或是内容编排主次不分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也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中,它的核心观念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教学方式、工具怎样改变,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二是提高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做出的课件乏味无趣,不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课堂活动,整个课堂都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如果教师无法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不但不能使多媒体技术造福学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时加入一些活动、开放性话题、头脑风暴、练习题等等,鼓励学生讨论发言,而非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可让学生做一个限时 PPT,学生制作的PPT也体现出不同个性,他们针对不同的文学主题、文学人物所选用的色彩、图案也是他们审美意识的一个体现,体现出他们的思想、创意、情趣和美感。这样,由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来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就增加了互动性,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达到文字/影像的双重审美与互证认知。
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日臻成熟,文学课堂如果适当加以利用,学生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影像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而引入图式理论更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将作品语言、思想、意境的美与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阐释统一起来,将文字/影像作为互证认知与双重审美的必要因素,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会大有裨益。
[1]冯智文.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鲍桑葵.美学史[M].彭盛,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3]http://www.wikipedia.com.
[4]何庆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习得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5]雷体沛.西方文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6]论影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M].中华励志网,2010-06-20.
[7]张伯邑.多媒体教学中画面艺术的功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