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群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维,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图景是以“图景”为依托,以物理概念和规律为依据,与物理过程相关联的、清晰正确的动态情境.通过物理图景,可以使物理过程变得更为形象、清晰,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分析物理问题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通过对一道竞赛题的分析,阐述创建物理图景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例题】在一个开有小孔,原来不带电的导体球壳中心O点,有一个点电荷+Q.球壳内、外表面是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a和b,如图1.欲将电荷Q通过小孔缓慢地从O点移到无穷远处,需做多少功?
图1
解法一:当点电荷在球心处时,球内、外表面分别感应产生等量异号电荷,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
我们设想这样的图景,从O点通过小孔移到球壳外的电荷是一小份一小份地进行,每移动一小份电荷时,可以近似地认为空间的电场以及O点的电势保持不变;每移去一小份电荷,空间各点的电势以及O点的电势下降一个台阶.再把每小份电荷移动所做的功加起来,就是所求的总功.
设每次移动的电荷量为q(小量),且满足Q=nq,即n次移完(n很大).逐次移q,克服电场力做的功分别为[1]
则电荷Q克服电场力做的总功为
当q→0,即n→"时,克服电场力即外力做的总功为
这里没有考虑球壳中心O点的点电荷Q对移去的每小份电荷所做的功,因为移到无穷远处的每一份小电荷还要聚集成点电荷,两个过程互为逆过程,分散和聚集的全过程中做功为零.
解法二:带电系统的静电势能是在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转换而来的,其总静电能应等于诸电荷元的自能和电荷元之间的互能之和[2],它等于将带电体的各小部分移到无限远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伴随着能量转移,因此,能量转移必然通过电场对电荷做功来实现.
两个点电荷q1,q2之间的静电互能为
由上式推广多个点电荷的静电互能可得
如图2,设球壳球心处的电势为u1,为球壳两表面处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势,其大小为
图2
金属球壳为等势体,电势为u2.三部分电荷组成系统的静电能为
把点电荷Q移至无穷远处需克服电场力即外力做的功为
这里同样不考虑球壳中心O点的点电荷Q的自能,一是不需要计算,二是无法计算.
解法三:电荷分布稳定的带电体产生静电场,电场与带电体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研究表明静电能不是储存在电荷上,而是储存在电场存在的空间里,即电场具有能量[3],其静电能密度为
图3,图4为移去点电荷Q前、后点电荷Q周围空间电场的分布情况.由静电场知识可知,除球壳内外表面之间区域外,移去前、后点电荷Q周围空间电场的分布完全等同.这就意味着移去电荷Q后,空间增加了球壳内外表面之间区域的电场以及静电能,如图4中虚线所示.能量增加必然通过移动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来实现,只要求出球壳内外表面之间区域增加的静电能即可.
图3
图4
解法四:现分析移去点电荷Q前、后两状态点电荷Q周围空间电场的分布情况.设想这样的图景:前、后两状态电荷Q是一小份一小份电荷聚集而成,如图5,图6所示,每聚集一小份电荷都要克服电场力做功,除球壳内、外表面之间区域的电场为零外,其他空间的电场完全相同,克服电场力做功也相同.只是在图6中原球壳内、外表面之间区域移动电荷多做了一部分功,而这部分功就是两状态的静电能之差.
图5
图6
当点电荷移至无穷远处时,点电荷在原球壳内外表面之间区域产生的电势差为
设每次移动的电荷量为q(小量),且满足Q=nq,即n次移完(n很大).逐次移q,克服电场力做的功分别为
则克服电场力做的总功为
物理图景的创建,能把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是抽象思维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必经之路.建立物理图景,会更快、更准确地把握问题中的各种关系,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活化物理图景,能增强学生空间想象的自觉性,它几乎是求解所有的物理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有效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1 张三慧.大学物理学(第二版 第三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1~72
2 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01~107
3 郭硕鸿.电动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