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熙与中国近代化

2012-08-15 00:44周仕敏
文艺评论 2012年4期
关键词:光绪学堂广东

周仕敏

邓华熙(1826—1916年),字小赤,又作筱赤、小石,顺德龙山人,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举人,授员外郎,咸丰六年阴历十二月(1857年)到任刑部江西司,历任京师巡防处办事员、刑部郎中、江南道监察御史、大理府知府、云南府知府、云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安徽巡抚、贵州巡抚,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1903年)因病于贵州巡抚任上退休,“历官数十年,不求赫赫之功,而能持大体,吏民安之”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将届辛亥重逢乡举,获赐太子少保衔。邓华熙政治思想开明,为官风格务实,一生中多次具折呈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又在地方长官任上养士保民,并进行大刀阔斧的近代化改革。退休后,值清廷预备立宪,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乡绅,年逾八旬的邓华熙又受聘为广东谘议局筹办处首席议绅,并被选举为顺德自治研究社社长,致力于宪政制度的建设;武昌起义后,新任广州将军凤山于羊城被刺身亡,邓氏又以主席身分主持在西关文澜书院举行的各界人士大会,会议通过“决议保全广东大局议案”,决定广东自治,推进了广东的光复。1916年阴历十一月,年九十一卒,逊帝溥仪赐谥“和简”。

一、终其一生的“清流”作风

历史上的邓华熙,是一名官员,也是一位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留下诗词作品二百余首,骈散文若干,并工书擅画,于音律、中医药亦颇有心得。其中,邓氏的诗作可谓最能呈现其情操与志向。

邓氏深受儒家士大夫忧国忧民、修齐治平传统的熏陶,强调高洁德行的“清流”作风是其矢志不渝的人生圭臬;一个“清”字,也是贯穿其一生的“诗眼”。如咸丰七年(1857年)《忆途中一首》尾联:“秋曹清吏归何有,一箱书画一车轻。”同治十一年(1872年)《偶成一首》首联:“久甘清吏食欺无,家兴西曹十载余。”“秋曹”、“西曹”皆为刑部的别称,邓华熙供职刑部二十年,两诗时隔十五载,却都强调了作者两袖清风的作风。又如光绪三年(1877年)江南道御史任上作《竹》:

叶贯四时恒不改,座中佳士此为邻。虚心直节能容物,叶叶相承一个臣。

诗句也是自道“恒不改”的做人原则,而此词终稿之“叶叶相承一个臣”,原稿作“独立清风一个臣”,原稿的版本,更直白地揭示了全诗的主旨。邓华熙性情温厚,彼时又已年过知天命之年,也许是出于不愿过分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立”,显得与同僚分明对立,才改为“叶叶”句。又光绪四年(1878年)《山泉》:

汩汩来无尽,源须自远岑。出山违本色,撞石自成音。洗砚人来少,烹茶客竞寻。怀清原性在,抱一见天心。

可谓字字皆自况,句句有所指。此诗化用杜甫《佳人》诗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表达了居庙堂之高的身不由己,难免有违“清”的本色;“洗砚”、“烹茶”二句更是巧妙地讽喻了官场上好饮食私交而疏文才将略的风气;山泉水正是作者的化身,虽为“烹茶”上材,却更希望发挥“洗砚”的功用;末二句格调却又得到提升,矢志“怀清”,“抱一”终生。

邓华熙一生官运虽算平稳,却从未平步青云,与其耿直作风不无关系。他拒绝趋炎附势,对官场上的不正之风深感不满。同治十三年(1874年)《老虎矶》后二句:“难将威武屈,独惜困蒿莱。”光绪六年(1880年)《温泉补作》:“素有冰壶在抱中,温汤未浴气先融。臣心似水原来淡,讵肯趋炎拜下风。”皆是其清白廉洁心志的表白。又光绪六年仲冬,制军刘长镇奉旨到大理巡阅营伍,知府邓华熙等人负责迎送,邓氏对这种无关民生的迎来送往劳力伤财大为愤慨,于是作《送客有感》诗,其措辞在他所有诗作中可谓最为严厉:

民事从来缓不宜,未闻饯客亦虞迟。鸡鸣而起缘何事,貂帽冲寒冷不支。跸路昔年随御杖,郊亭今日送归师。牧猪屠狗何庸办,世态逢迎便合时。

作为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邓华熙却清晰地认识到出仕为官不过是“役虚名”②,面对官场歪风,时势不佳,虽有退而保节的念头,却又感激皇恩浩荡,胸怀天下,终究还是义无返顾地积极入世。他的诗作中多次出现归隐、出山、感恩等意思,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流露无遗。除前引之《山泉》,尚有如咸丰八年(1858年)《湘水行》末四句:“良期美果指潜渊,当如范蠡移家船。感恩愿效衔环鸟,悦志行歌树背萱。”同治五年(1866年)《贾岛峪》其一尾联:“少日出尘胡反俗,只留遗迹到今疑。”又其二尾联:“未能免俗君知否,出岫无心始不疑。”

邓华熙的诗品与人品可谓比较一致,其清廉、勤勉、恤民的作风,在同僚间和百姓中均有口皆碑,因此他在曾工作过的直隶、云南、湖北、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以及家乡广东,都拥有很高的声望。也正因为具有这些作为政治家的基本品质,加诸在得风气之先的家乡广东熏陶出的开明胸襟和与时俱进的头脑,邓华熙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员中坚分子。

二、陈力就列,进言不倦

自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起至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奉旨补授大理知府止,邓华熙任江南道御史仅一年半时间。然而在这短短一年半里,他向朝廷呈递了大量奏折,这些奏折内容涉及改革厘捐、旌恤烈士、赈灾抚民、厉兵缉匪等。他的意见大都得到照准执行。

早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邓华熙丁亲母忧,返乡守制,八月自九江借搭广东南海海味船南下,此船在九江已完缴厘税,至壶口县却又有关卡重复抽取,而且厘卡又存在欺诈、贪污现象。邓氏痛惜彼时全国各地水旱灾害频繁,又多遭战乱盗贼之祸,深知厘捐之弊,感叹“厘捐一日不停,则商贾一日受累。兵燹之后,元气何由而复乎?惟冀封疆大吏不惮艰难,力图别款,画止厘捐,则民力纾而康阜有素矣”③。光绪二年十一月,邓华熙便以御史身分上呈《请普免各省抽釐以益民食折》,建议“凡谷米之属,有关民食者,一概免其抽釐,俾贩运转移,畅行无阻,则民食充而民心愈固矣”。该折在同年十二月得到答复:直至次年四月止,各省暂免各卡厘金。

光绪三年三月,邓华熙具呈《请旌恤本籍阵亡殉难绅民折》,并附有关烈士事迹清单,请求朝廷对烈士予以表彰、抚恤,并准许在原籍建祠。当日,清廷下旨照准办理。同年五月,广东省北部发生严重水灾,河堤崩决,万人丧生,灾民流离失所。邓华熙于六月初六日连上二折:一为《陈奏广东水灾吁恳速筹赈抚折》,请求从速调拨钱粮赈灾,并抢修河堤;一为《请提惠济仓款办赈并免邻省入粤米厘折》,提出具体赈灾方案,请求就近提取广州城内由绅士经营的惠济义仓租息银作赈灾之用,并免除邻省入粤粮食厘捐,以降低粮价。二折建议均被朝廷采纳,由广东督抚酌度办理。

同年八月,具呈《陈奏广东盗贼情形请饬整顿捕务折》,指出广东盗贼猖獗,捕务废弛,勇丁又与盗贼沆瀣一气,对社会危害极大,建议朝廷敦促广东省严肃整顿捕务,“选士厉兵”,以擒拿各贼匪头目为首要任务,并明确奖罚,“获贼者必赏,纵贼者必刑”,下定决心,“令出惟行”,以期肃清盗贼,稳定社会。清廷对疏议高度重视,即日着令两广总督刘坤一、广东巡抚张兆栋整肃捕务。当然,广东的盗贼问题超出了清政府的能力范围,终有清一朝,也未能解决。

十二月,邓华熙又呈《请免粤西谷米至粤东抽厘折》,分析了广东缺米粮而广西缺百货,广西至广东谷米均被抽取重厘,致使广西米贩无利可图而不再东往,广东只得通过外贸采购洋米,使利益外流的形势,建议免抽广西对贩往广东米粮的厘金,由广东拨款补贴这一部分收入,广东则对贩往广西的烟草、烧酒、海味、燕窝、珠宝、玉器等货物加收厘金,实质上是将对民生必须品的抽厘转移至非民生必须品之上,既有益于平民,也无害于官府;又建议可由广西派专员常驻广东,以监督补贴拨款。本折当日便得到批准,由两广督抚筹商办理。

邓氏在御史任上的奏疏,以请求整顿厘税最为用力,他的课税改革观念,核心在于减轻平民生计的负担,杜绝腐败,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更多地集中于高级商品的产销之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近代性。而他的一系列疏议,其根本着眼点都在于发展民生与安定社会。抛开阶级立场来看,无论在何种政制之下,这样的官员都是值得表彰的。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至十二月,邓华熙在江苏布政使任上署理漕运总督职务,在署漕督任仅四个月。彼时甲午中日战争已经爆发,各处防务吃紧,九月十四日,邓氏上《添拨勇营请拨饷项摺》,奏明因原驻防淮海的湘军三营调驻江南,清江、徐州一带兵力空虚,拟招募临时步勇两营,推荐尹兴茂、李永光二人负责,一旦湘军三营回调,此二营即行裁撤;请求调拨江西、湖南、湖北三省漕项水脚津贴银量充作新营军饷。九月三十日户部奉旨依议办理,至十一月廿三日淮海筹防工作基本完成。

邓华熙之所以署理漕运总督,是因为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大寿,漕督松椿晋京祝嘏。战前,包括以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官员和主流社会舆论,对形势估计都过分乐观。《申报》在光绪二十年元月先后刊登《战必胜说》、《论日本之谋朝鲜将为俄人所误》、《论中国之兵可胜日本》等评论,其后甚至更有不少鼓吹直接讨伐日本本土的文章。④这一时期邓华熙对战争的看法未见于史载,以其谨慎务实的作风,我们可以估计他在战争结束前不会随便发表意见。但此时他已经阅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甲午战败,已返回江苏布政使任的邓华熙在最合适的时机,作出了对中国历史影响更为深远的进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六⑤日(彼时尚未签订《马关条约》),邓华熙上《敬陈管见并录呈书籍折》,阐述了自己对战败教训的总结,力主维新,并向光绪帝推荐《盛世危言》一书。光绪帝阅后对该书大加赞赏,下旨“饬总署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盛世危言》在朝中也受到不少大员的青睐,连在《劝学篇》中极力反对宪政的张之洞亦对主张立宪法、开议院的此书有“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⑥的评论。也许是受《盛世危言》的启发,亦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邓华熙对广东同乡郑观应的著作评价极高,在折中指该书“于中西利弊,透辟无遗,皆可施诸实事”,并且以其布政使身分,上奏皇帝,直陈己见,指出朝廷办洋务数十年,却仍未能张国势、御外侮,并非因为财力不逮,而是思维固步自封所致:“夫泰西立国,具有本末:广学校以造人材,设议院以联众志,而又经营商务以足国用,讲求游历以知外情,力果心精,实事求是,夫然后特其船械,来往咸宜。今中华不揣其本而末是求:无学校之真,则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无议院之设,则上下之情隔,粉饰之弊多;他如商务、技艺、教养、武备诸大端,彼所有者我所无,彼所长者我所短,习焉不察,遂至因循。际此势绌情见之秋,自无不思亡羊补牢之计。而臣犹有鳃鳃过虑者,诚恐习俗拘迂未化,或以用夷变夏为言。凡事畏难苟安,复蹈浅尝辄止之失,不思倭与我本同文之国,彼以能自得师而效著,我何难幡然变计以维新。”邓华熙主张冲破守旧思想和诸多顾虑,坚定维新变革的决心,“求明医以愈疾”,“易辙改弦”;而办学堂、兴留学、设议院、经商务、强武备等等,正是邓华熙此后政治实践的主要内容。

三、维新变法中的邓华熙

早在江苏布政使任上,邓华熙便已向朝廷明确陈述了他的维新思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七十一岁的邓氏补授安徽巡抚职务,更是有机会将其变法思想付诸行动。自是年十月廿九日到任,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初五交卸,

邓氏在皖抚任上历时不足四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六日,康有为在代江南道监察御史李盛铎草拟的《请明赏罚以行实政折》中,称赞当时全国督抚能行新政者:“陈(宝箴)、张(之洞)、鹿(传霖)为最,廖(寿丰)、邓(华熙)次之。”⑦与担任湖广总督十多年的张之洞相比,邓华熙在安徽的新政实行“次之”,实在无可厚非;但考虑到其在任时间之短,所办实事之多,后人则不能不为之惊叹。

培养新式人才是邓华熙变法主张的核心。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邓华熙上《筹议添设学堂酌拟切实办理折》,指出旧学只讲兼学,所培养出的人才业务不专,只能“敷衍多而实际少”,奏请筹办新式学堂,分科教习西学,并具体拟定了学制和财政方案。议案获批后,邓氏着手筹建求是学堂,次年春,求是学堂在旧式学堂安庆敬敷书院旧址开学。考虑到一时断绝旧学儒生的出路可能带来的社会危机,邓华熙又命人将原敬敷书院迁至城外新址扩建,依然开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邓华熙调任后,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求是学堂由二等学堂升格为高等学堂,更名为“求是大学堂”,成为安徽高等教育的发轫点,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改称“安徽高等学堂”。

除筹办求是学堂之外,邓华熙又兴办了安徽武备学堂。筹办议案于光绪二十四年奉旨通过,学堂于次年开学,选址在抚署东演武厅。安徽武备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迁至城北门外已停办的敬敷书院院址,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安徽陆军小学堂。邓氏又改革旧式军队,于光绪二十四年初,从安庆练军中挑选1000名精壮士兵,编为三营步队和一营炮队,按照德国操法进行操练⑧,并于闰三月二十四日亲自验收阵法兼考核员弁。

邓华熙还支持《时务报》、《湘学报》和《盛世危言》等书刊的传播,而求是学堂、安徽武备学堂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和安庆新军,都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虽然是邓华熙所始料未及的,然而也可算是他的新政对中国近代化作出的贡献。

经济方面,邓华熙于光绪二十三年创立的官办银元铸造局,是安徽第一所近代铸帀厂,于次年三月十三日正式开炉铸造。邓华熙又大力鼓励实业,光绪二十四年初,其下属芜湖道袁昶支持徽商在芜湖创办了安徽第一家民族资本近代航运企业——泰昌轮船公司,与当时的国际船运寡头英国太古、怡和和日本日清形成竞争关系;邓氏于光绪二十三年上《筹办农桑种植并开办桑园蚕丝请立案折》,提案获批后便委派安庆候补知州彭名保于次年正月在安庆城东门外五里庙闲置官地设立课桑园,旋即又上《谨将安庆省城创设日新蚕桑公司酌拟章程照缮清单恭呈》折,由彭名保出面投股集资创办安徽第一家蚕桑公司——日新蚕桑公司;邓氏又于光绪二十四年秋在安庆设立商务总局,在芜湖设立分局,推动采矿业的发展,在邓巡抚奠定的基础上,安徽采矿业蓬勃发展,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0年间,合共开办煤矿公司20余家。⑨

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破产。矛盾的焦点事实上是“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戊戌变法虽遭挫败,变法思想却并未遭到全盘否定,晚清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没有戛然而止。邓华熙是一位务实的和平建设者,并无参与权力斗争,与“后党”的徐桐等,“帝党”的翁同龢等,甚至被称为“康党”的康有为等人的关系均不错,在戊戌政变的振荡中也未受牵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二十六日,时任贵州巡抚的邓华熙在光绪二十年奏议的基础上,结合其几年来的变法经验,再向朝廷上呈《详议变法事宜敬陈管见折》,重申变法的必要,并分八点条陈具体变法事宜。

《详议变法》折先后介绍了俄国向西欧学习后由弱变强,英国自发展工业而富强并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过程,继而以小国日本用二十余年时间发展成“与泰西大国相埒”的强国为典型,认为日本之所以能与以前欺侮他们的强国平起平坐,是因为“凡人能振奋自强,乐取于人以为善,人必引为同志,故相与相敬而畏之,谓其强可互助也,其道同,则其势不孤,其情必洽,大抵交邻之道当如是也。”主张参考日本,循序渐进,“无欲速,无懈弛”,中国必定能实现自强。接下来的八条具体主张,则条理清晰而且办法具体:

一在“广兴学校以育人才”:培育新式人才是邓华熙一贯放在首位的变法措施,此处邓氏结合对泰西诸国学校制度的考察,“请旨饬令认真兴举实学,京师设大学堂,省会设中学堂,官厅、州县设小学堂,将旧有书院改为学堂;经费不敷者,相劝筹足,士民有捐资增广者,优予奖励;至教之之法,小学堂课普通学,中学堂课专门学,学成升入大学堂,精益求精。树以程范,优以阶资,则人自争趋实学矣”。又建议设学部大臣,总理教学事务,即参考西方近代教育部而设立的机构。

二在“变通科举”:既然改革学制,取士制度也必然要因应改革。本折指出科举“非为士人谋名利,实为国家求贤才”的本质,表示以诗文取士的传统科举制度已不合时宜,建议设立师范馆,培养教习员,供各中小学堂聘用,小学堂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获秀才资格,进入中学堂,中学堂毕业生通过考核又可获举人身分,举人中优秀者又可选送京师大学堂,毕业后通过考核者成为进士。进士“学成何科,即授以何科之职”。同时,他也为旧学老生谋后路,补充建议为“无志实学”的老生设“书判拔萃科”,酌取优者从事杂职,以使这些旧学老生“不至向隅而生怨望矣”。

三在“亲贵游历,以悉外情”:邓氏精当地指出朝中曾出洋考察的有识之士,回国后大多“置散投闲”,未能发挥其作用,倒不如派出王公大臣、贝子贝勒游历各国,增广见闻,归来后担任要职;同时派出公费留学生,允许自费留学,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根据所得文凭授职,并鼓励侨民子弟回国任职。

四在“设立军籍以储劲旅”:该条指出绿营多老弱充数,练勇多乌合之众,兵制亟待变通,提出参考西洋,实行普遍兵役制;在各州县设立乡武局,“凡邑中士农工商青年自十六至三十,曾经读书识字,身家清白,有常业,无过犯者,均准报明愿入军籍”,学习三年为“常备军”,经考核合格后退为“豫备军”,每年调操一次,三年后退为“后备军”,其中又从豫备军与后备军中选优擢升军阶;军队习洋操,练枪法,并选拔测绘、工程人才;计划以此方法实行十年之后,原来的绿营兵将便会被入籍兵将逐渐取代,“则举国皆成劲旅矣”。

五在“广兴矿务,以辟利源”:本条指出矿务可为各项事务提供经济来源,西洋各国都十分重视采矿,应在各省广办矿务,屏除各种阻挠与弊端,招商集股,设立专门的矿业学堂,并可用同样的办法兴办铁路事务。

六在“广兴日报,以益见闻”:邓华熙认为君臣士民“守锢习而不移,问时宜而不识”,对国家危害甚大,应该大办报馆,广译西书,以通情报,助时务,开民智。

七在“行钞法”:本条提出的“益上而不损下”,是邓华熙始终秉承的从政原则。实行钞法,既可使各项事业所需经费得以腾挪,又可方便民间货币流通。对于一些人反对实行钞法的理由,邓氏则认为纯属杞人忧天,西方诸国已有一套成熟的实行办法,参考其法而行即可。

八在“官宜专任,以期长治”:在最后一条中,邓氏主张量才而授职,“官可升,禄可增,而职事不可易”,使人才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又兼可防止因主管官员不熟专业而导致吏胥上下其手的弊病。

折末总结云:“以上数事,其端则在于育才以立自强之本,其要不外乎兴利以培致富之基。文纲密则吏易为奸,宜简法令以握政要;闻见隘则人无效法,宜开民智以广工商。致其效则强国利民,求其原在人存政举。”又表达对国家“因循已久,病入膏肓,倘又年复一年,愈趋愈下,欲图补救,莫挽狂澜”的担忧,再次强调“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

邓华熙的变法思想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大潮,具有鲜明的近代化色彩;其变法实践的内容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堪称当时的典范。

四、预备立宪与革命大潮中的邓华熙

邓华熙于光绪二十八年腊月(公历1903年初)以七十七岁高龄因病开缺,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正式交卸贵州巡抚篆务。然而这位老臣此后仍不自甘闲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邓氏写下《赴香港经伶仃洋望崖门》诗:

御舟联舰泛风潮,万乘危如一叶飘。大学老臣犹进讲,穷途日暮太无聊。

退休后,邓华熙回到广东,以他的资历和品格,毫无疑问是本省一名德高望重的绅士。地方绅士是清末宪政运动的骨干。在清末立宪运动与地方自治的风潮下,非官方性质的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公历1907年11月6日)在广州成立,“其宗旨是开展地方自治宣传启蒙运动和推举社员进入谘议局”⑩,由梁庆桂任社长。随后,邓华熙成为该社的名誉社员。宣统元年(1909年)初,清政府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各省成立谘议局,两广总督张人骏在广州成立广东谘议局筹办处,聘邓华熙、张振勋、丘逢甲等二十二人为议绅,八十四岁的邓华熙再次“出岫”。

在广东谘议局筹办处所有职员和议绅当中,邓华熙曾任职务最高(太子少保,巡抚,授头品顶戴),又最年长,在议绅衔名表中位列首席,参与了谘议局章程及《广东谘议局筹办处第一次报告书》的草拟。《第一次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是谘议局议员的选举,文中对选举的缘起、选举权的解释、选举人资格及选举方法等都有详细严密的阐述,并强调选举权来之不易,拥有选举权是一种荣耀:“在选举人名册内者,届初选举期,须往投票,尤不可将至贵至重之选举权抛弃。须知此种选举权利极不易得,若有一人抛弃,设又有人从而效之,将使选举议员之事不能速收效果,或遂疑广东人民程度不及他省,其为害于立宪前途非细故也,且亦非广东人民厚自期许之意也。”谘议局选举虽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却已带有明显的近代民主选举性质,而报告中出现的恐怕广东与他省相形而见绌的话语,又充分体现了地方自治的时代精神和争树全国榜样的先锋精神。

同年三月初八,顺德自治研究社成立。该社于五月初一日召开人事会议,选举邓华熙出任社长。⑫邓氏在宣统元年五月廿七日日记中有如下记载:“因顺德自治研究社开幕,举予为社长,予固辞,已蒙人见谅,惟超日为初次选举议员投票之期,予本领袖,如不待投票而归,恐招非议。”所指之投票即为谘议局议员选举。

当然,事实上大众对选举的陌生导致投票情形极为冷淡,如广州府符合选举资格的有55538人,而真正投票的仅399人,在89个投票所中,最多的一处仅收到16票,更有60处仅收到一票;即便如此,选举还存在贿赂选票的暗箱操作,一票价值40至200两。⑫公历10月,广东谘议局正式成立,选举出议员94人。

此后,邓华熙再次隐退,以诗文书画度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公历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九月初四日(公历10月25日),新任广州将军凤山刚到广州便被革命党人炸死。同日,各界人士商讨广东前途会议在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的活动地点——西关文澜书院——召开,邓华熙又临危受命,应邀担任会议主席,副主席为梁鼎芬。与会人士发言极为热烈,会议最终决定广东自治,往后一切讨论均在自治前提下进行,并于即日成立监督官吏改良政治总机关,敦促督抚实行改良。次日,邓华熙举家暂时移居香港,其日记记载:“九月初五日闻武昌失守,□□⑬大炽,影响及于粤垣,因粤疆土匪极多,事难预料,遂于初七日携同儿孙、眷属坐香港夜船,于是晚十二点钟到港……地名湾仔跑马地。”九月十八日(11月8日),广东谘议局主持召开了满汉、八旗以及绅商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正式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建立共和政体。

宣统三年十月,邓氏写下《怀古》诗:

生令怀古思悠悠,昔人过处未全尤。羽坑降卒逾刎策,秦始埋儒二世休。散财四海翘归马,铸铁咸阳胜买牛。老来无汗供驱使,肥遁难忘豢养优。

邓华熙对清朝无可挽回的覆亡深感悲哀,又表达了对自己效力一生的朝廷的感恩与痛惜。但即便如此,邓华熙对顺应时代大势的民主共和还是表示拥护和承认,在1912年往后的日记中,他采用民国纪年与宣统年号并列的做法。据邓氏后人忆述,1912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后,专程过府拜访邓华熙,对邓氏在广东政权和平移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示感谢。实际上,邓华熙由香港返回广州在1914年,如果确有孙中山到访一事,当在此后。

五、余论

在为数不多的对邓华熙的评论文字之中,一些把他归为“洋务派”,一些又将其称作“维新派”,而有关“立宪派”的材料中,也出现过他的名字——这些画地为牢的派别归类,恐怕都有所欠缺,不能对他的政治生涯作出全面的概括。占据历史研究主流多年的阶级斗争史观,通常粗暴地把旧官僚参与立宪或革命定性为一种虚伪的、投机的行为。然而,从实证角度来看,这些人往往也在和时代一起进步,其思想也往往呈现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包括退休前后,邓华熙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多年,经历了中国的半部近代史。而他的一生都在与时俱进,从一名普通的官员,到成为兴办洋务的封疆大吏,又大力主张和推行维新变法,再致力于民主宪政的建立,最后顺应潮流,拥护共和,他个人的进步始终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步,并且在推动历史的前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对清皇朝有着极深的感情,然而他的为国尽忠,并不是对清政府的愚忠,而是真正做到胸怀天下,为国家民族的前途着想。在晚清民国的众多历史人物中,恐怕很难寻找到另一个具备与他同样完整进步过程的典型。

近代史实在不是“过去完成时”或“一般过去时”,而是“现在完成时”甚至“现在进行时”。“近代化”一词源于法文“modernisation”,此词又可译为“现代化”。清末的追求近代化和当代的发展现代化,在很多情况下是理通义同的,钩起旧日被遗忘的人和事,庶几对今日亦有所裨益。

①邓又同《邓和简公简介》,引自汪军《晚清安徽巡府邓华熙史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②光绪七年《忆途中一首》诗。

③邓华熙日记,同治十二年八月十一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清代稿钞本》(第二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94。

④龚书铎《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⑤实际具折日期为三月二十四日。

⑥张之洞《盛世危言增补统编·序》。

⑦⑧⑨汪军:《邓华熙与皖江近代化》,《晚清安徽巡抚邓华熙史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104、105页。

⑩⑪宫内肇《清末广东的地方自治与顺德地方精英》,《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⑫马羽飞、程国明《(广东谘议局)禁赌声里彰民意,革命潮中成重地》,广州图书馆网站“南都广州”栏目广州史记第74期 ,http://www.gzlib.gov.cn/shequ_info/ndgz/NDGZDetail.do?id=272764,转载自《南方都市报》。

⑬日记稿本中此二字遭涂黑,已不能辨。

猜你喜欢
光绪学堂广东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和慈禧
广东舆情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Scholar and East 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