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

2012-08-15 00:51张丽选
山西建筑 2012年29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服务

张丽选 周 勇

(1.重庆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重庆 400045; 2.西藏自治区交通厅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西藏拉萨 850000)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一个以外延发展为主,向更注重内涵建设与发展转变的重要时期。而后勤管理在高校中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服务和保障的重任。近些年来,高校后勤工作经过恢复、整顿和改革,对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落后的后勤管理观念而导致管理结构不合理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出现后勤管理竞争能力差,后勤员工素质偏低,不适应科学管理的要求等众多问题。因此,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成为教育事业迫在眉睫的重要措举。但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则首先应从运行模式、服务内容、资产管理、发展趋势等方面着手改革。

1 运作模式——“社会化发展”

后勤管理与后勤事务的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是后勤工作的核心。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几十年一贯制,未从根本上进行过改革。高校承担了物资、医疗、膳食、宿舍、运输、修缮、水电及环境绿化等后勤服务工作的投入及管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后勤服务的摊子也越铺越大,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越来越多。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管理不讲效益、投入不计产出、支出不计成本等,致使后勤管理机构混乱、官多兵少、职责不清、子吃卯粮以及资金浪费等不良面貌,给高校管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不同,使得国外高校后勤运作与我国存在许多差异,而他们的许多管理方式、观点,特别是其社会化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现国外高校主要有三种后勤管理模式,即“学校直接参与”的英、美模式;“专门机构负责”的德、法模式;“高校与专门机构共同举办”的日本模式[1]。以上高校管理模式中均体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参与,体现了专门机构负责型和自办与引进结合型的高校管理模式。但根据我国的国情、校情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而是要灵活应用,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法则和教育规律的特点合理设计管理组织,建立以学校领导为主,招商引进企业为辅,按照精简高效、引进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一步一步来实现社会化,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后勤服务体系。将我国高校后勤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型、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知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2 服务方针——“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意义。高校作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场所,人类社会中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由于现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大使命,则高校后勤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即“以生为本”。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以人为本”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就是要以学生自由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的,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班子给予重视,此外还需要得到后勤管理人员的认可和支持。由于后勤管理人员与学生也有着频繁的交往,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托学生和服务学生。而且要求管理人员的着眼点不仅要放在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上,还要努力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3 资产管理——“可视化运营”

我国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后勤实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又不交占有使用费,学校对这些资产的控制弱化,若管理不好,控制不严,极有可能加速国有资产的流失。

针对高校资产问题,首先应对高校后勤占用的大量国有资产(如房屋建筑物、设备等)进行评估和产权界定;然后,要认真建设“后勤资产管理平台”,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汇总处理形成信息管理链,对各个部门资产使用情况、收益情况等进行统计管理,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进行考核,对于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资金纳入这个后勤管理的大平台;最后,对于引进后勤公司占用高校的国有资产时,应按市场同行业水平收费,也应该按规定交纳资产使用费,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定期对资产进行统计管理,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高校可视化资产管理制度,使后勤实体对国有资产承担起保值增值责任。

4 发展趋势——“内涵式发展”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也是着眼于高校组织内在的价值功能和潜力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指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内外部资源,挖掘现有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3]。

后勤工作“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已普遍为人认同,但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往往被人忽视。后勤管理者的品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勤管理者的品德、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规范,可以说后勤管理也是一种社会教育。因此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内涵和素质能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管理,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要以建设高校后勤管理文化为核心,推进后勤管理工作自身的内涵建设;同时,努力创新服务体制,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准,促进高校内涵建设与发展。此外,按照内涵建设的理念和要求,结合高校后勤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树立、强化“三服务、两育人”,即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科研服务,坚持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核心价值理念。

由于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务内容和对象都具有特殊性,决定了后勤管理和服务不能单纯采取常规的、刚性化的模式和手段,而应当把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更灵活性、更具有适应性、更富人性化地将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推向更合理、更科学、更具有内涵的新阶段。

5 结语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应当全面贯穿党的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相关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政策与法规,参照国外高校后勤的运行经验,建设以“社会化发展”为主导、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资产可视化”为方针、以“内涵式发展”为奋斗目标的高校后勤管理企业制度。共同构筑服务高校、面向社会、参与竞争、富有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1] 谢 沣.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8):14-16.

[2] 张 慧.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106-108.

[3] 黄志鸣.高校内涵建设与后勤管理改革创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116-118.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