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

2012-08-15 00:51:18张丽陈峰
山西建筑 2012年4期
关键词:成本计划管理制度流程

张丽 陈峰

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成本高、收益小;建筑施工产品耗资大、生产周期长、工程造价受地区影响差异大、不确定因素多,使其成本难于控制;企业要想在众多不利因素中求创新求发展、致力于扩大规模,就必须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适宜的管理平台,使企业的经济命脉——成本,管理精确度高、成本链上每一时间的每个工作段,甚至每一工序真正处于受控状态;信息化管理恰恰成就了这样一个平台。

目前信息化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制度执行不扎实,企业管理制度未落到实处或没有完全按管理制度执行,信息化管理视同虚设,信息化平台反映的数据不及时、不真实。

2)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年长者对新生事物适应力差,年轻人对管理制度及专业知识领悟不够透彻,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真正进入状态。

3)企业成本管理流程存在缺陷或不够严谨。

4)施工企业与软件公司在编制信息化流程时交流不够,没有充分理会对方的意图,致使操作时问题较多。

如果说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是静态的,信息化使项目成本控制由静态管理发展为动态管理,是建筑行业向科技化发展迈出的第一步、是建筑企业管理的拓展。特级企业、一级企业与专业施工企业等比较,最大的优越性应体现在严格、先进的质量体系管理及成本控制能力,所以,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真正做好信息化平台,使其为企业创造效益,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1)信息化平台需要融入多方面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施工图预算、项目的施工预算、工机料分析;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期网络计划;项目承包协议;项目生产管理人员配备计划;项目所在地或物资、设备、劳务来源地市场信息;公司历史成本计划制定、执行情况。

成本是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结晶,无技术依据的经济是纸上谈兵,是短暂的、片面的,甚至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只有根据施工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措施,准确、合理的确定切实可行的人工、材料、机械支出计划,在各实施阶段及时控制、分析,实际成本才最接近计划成本。

2)依法规范管理行为,统一职责、落实权限。严格按流程操作,定期归集成本,追溯责任,及时兑现。只有这样的动态管理才会使企业经营风险最小。

没有完善的管理流程,信息化就是空壳,并且在应用时会出现部门之间工作不交圈、工作结果无逻辑关系等,使成本信息化管理进行不下去。

建立健全项目成本控制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依据项目成本计划,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具体量化成本控制责任,分清各自的岗位职责和成本控制责任,明确奖罚条款;及时进行考核,重在落实责任,坚决兑现奖罚。有助于提高企业全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量,提高项目获利能力,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发展后劲。

公司通过测算,向项目部下达责任成本;项目部依据责任制制定具体的项目成本计划及成本降低措施;公司对项目部编制的成本计划进行审核、调整,最后共同确定成本计划;项目部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并对进度、质量、安全、新工艺、市场调查详细分工负责。

设计变更、材料、劳务费波动、政策性文件调整、工期等也是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都会直接引起项目成本支出的增减,因此,项目成本计划应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成本计划的执行和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实。

3)量身定做最适合自己的软件:不论是企业研发还是与软件公司合作,可操作性都要放在第一位。模板要根据不同工程制定,既要符合流程的逻辑,又不能过于强调关联性;软件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成本流程也会随着外界因素而变化,如招标形式、计价方式、定额等的变化也会影响成本,所以,选择一家有经验、有责任心、有能力的软件公司作为终身合作伙伴更为重要,软件也是需要不断优化的。

成本涉及到资金、工程造价、工程进度等,所以信息化软件必须便于与财务软件、工程预结算软件、技术资料软件等接轨,也可在相关软件平台基础上开发信息化软件,并且软件要有高效运行能力、占用电脑空间小,适合在多种环境下操作。

4)及时调整人员结构,大胆启用懂专业、会管理、能操作、善思考的人才。管理人员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不合理费用支出,有利于加快信息化进程。

项目成本信息化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岗位的工作,需要成本流程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岗位间的配合,也使部门间增强了团体合作概念。

对于个人来说,要接受新生事物,要“相信别人的脑子”、学会“让软件替自己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纠错和预防环节,在改进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5)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以利后期改善管理,挖掘潜力,提高最终的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信息化发展前景:计算机快速、准确的分析能力,可自动生成报表,直观反映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为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提供了可靠依据,作为企业长远的知识储备,强化预警机制,采用技术手段控制支出,强化了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

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管理创新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年轻人适应市场,信息化管理为年轻人提供了快速学习企业管理的平台,不仅节约了人、财、力,而且解决了建筑业区域跨度大、难管理的问题。

信息化为成本计算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数据库,实现了资源共享、降低了低级错误的出现率,是企业创优良工程、创安全文明工程、创品牌工程、创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1]马李栓.浅谈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11,37(6):226-227.

猜你喜欢
成本计划管理制度流程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研究和探讨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