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格 陶金良
淮南市位于淮河以南,地势平坦,地貌单元属淮河一级、二级阶地,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层属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形成,下伏三叠系砂岩,覆盖层厚度一般10m~25m。淮河二级阶地主要为粘性土沉积;淮河一级阶地以粘性土沉积为主,夹粉细砂层。
由于地层地质条件较好,地基土为老粘性土,承载力较高,对于一般的多层、小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多采用天然地基,对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基岩埋藏浅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岩埋藏深度较大、人工挖孔成孔难度较大时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近几年,也有高层建筑采用素混凝土桩、CFG桩复合地基获得成功。
预应力管桩(PHC)技术是预应力技术与离心制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桩身混凝土强度高,耐压耐锤击性好,穿透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造价低,经济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标准化程度好;管桩规格多,桩径、桩长可调节性强,配桩方便;施工文明,现场整洁,环境污染小。基于上述优点,管桩基础备受客户青睐,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作者在淮南某住宅小区3幢18层高层建筑中,率先在淮南地区使用PHC管桩基础。
住宅楼,18层,高55.4m,框架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基础埋深2.50m,基础底面平均压力330 kPa。
场地位于淮河一级阶地之上,覆盖层以粘性土沉积为主,夹粉细砂层。下伏三叠系砂岩埋深一般17m~20m。地基土分布特征见表1。
本场地对工程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③2细砂层的承压水,顶板埋深8.1m ~8.5m,底板埋深一般10.6m ~11.3m,本次勘察钻孔和场地内饮用水井观测资料,稳定水位埋深为1.5m~2.5m,稳定水位标高为 24.8m ~26.0m,承压水头高达 5.5m ~6.0m,水量较大。
表1 地基土分布特征
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墙下、承台下布桩,采用φ500mm、壁厚100mm的PHC管桩,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取3 300 kN,单位工程布桩数量74根。
PHC管桩施工有静压法和锤击法两种,相比而言,锤击法有较强的穿透力。对于本工程,为充分发挥PHC管桩的结构强度,提高单桩承载力,选择全、强风化砂岩为持力层。桩基施工需穿透③2细砂层,该层呈密实状,厚度2.5m ~2.9m,ps=16.5mPa;穿透⑤粘土层,该层呈硬塑~坚硬状,含姜石,厚度5.1m~6.0m,ps=5.4mPa。两层厚度较大,强度高,沉桩阻力大,为顺利成桩,提高成桩速度,保证成桩质量,采用锤击法成桩,选择60 kN柴油锤。
桩停锤标准要求按锤击贯入度和桩端设计标高双重控制,要求桩端进入全、强风化砂岩至少0.50m,贯入度达到5cm/10击~8cm/10击。按上述指标控制,施工桩长一般为17.00m~17.80m,桩端入土深度19.20m~19.80m。与勘察资料相比,桩端进入全风化层在0.5m以上,最深处已达强风化层顶部。
施工过程记录不同深度的累积锤击数、最后贯入度,桩穿过②粘土层时的贯入度为20cm/10击~30cm/10击,桩端穿过③2细砂层时贯入度达到3cm/10击~5cm/10击,桩端进入⑤粘土层时贯入度为12cm/10击~20cm/10击。
工程桩施打过程中,少部分桩沉桩阻力大,桩头打碎,未达到预计桩端标高被迫停锤,但施工有效桩长在15.50m以上。
由于地基土强度高,承台下布桩,平面布桩数量相对较少,施工过程无明显的挤土效应。工程采用两节桩,连接方法为焊接。
施工结束20 d后进行桩基检验、检测,其中桩体质量检测采用小应变法,100%检查,桩体质量完整性良好,Ⅰ类桩占95%,Ⅱ类桩占5%;单桩承载力采用静力载荷试验方法确定,抽检四根桩,其中三根为施工正常桩,桩长17.0m以上,一根为有效桩长较短的桩,最大载荷3 300 kN,沉降量5mm~10mm,均未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
从地层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特点等考虑,本工程可采用的地基基础形式有PHC管桩基础或钻孔灌注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基础以中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的嵌岩桩,桩端入土25.0m左右,提供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单柱单桩;PHC管桩基础以全、强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时,桩端入土19.0m左右,承台下布桩,组成多桩承台。
按场地地层、地质条件,本工程中18层高层建筑,采用PHC管桩基础时单位建筑面积的桩基费用为36元/m2,比钻孔灌注桩基础节约40%以上。
中风化基岩埋藏较浅时钻、挖孔灌注桩、墩基础经济性较好,全、强风化岩埋藏较深时PHC管桩基础会更合理。
另外,相对于钻孔灌注桩基础,PHC管桩基础可提供较高的承载力,提高施工工效,缩短基础工程施工周期,降低基础工程造价,无泥浆排放等环境问题。
淮南市地层地质条件较好,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从已有工程经验,PHC管桩基础适用于覆盖层厚度相对较大的高层建筑,对于强、中风化基岩埋藏较浅时,应与人工挖孔桩做技术经济对比;若采用PHC管桩基础时应以下伏全、强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充分发挥桩体强度和地基土承载能力,提高桩基工程的经济性,相应地采用穿透能力较强的锤击法施工工艺,选择大吨位柴油锤,减少锤击次数,保证桩基工程施工质量。
在市区,受环境影响,锤击法施工工艺由于噪声较大,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应推广使用大吨位静力压桩机施工。对于该区普遍分布的⑤粘土层,区内厚度一般5.1m~8.0m,最厚可达12m,有较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应积极探索、积累PHC管桩基础以⑤粘土层为桩端持力层的经验。
[1]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2]JGJ 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
[3]刘金砺.桩基工程技术进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4]高大钊,赵春风,徐 斌.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杜 强.PHC管桩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10,36(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