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严凤英与马兰的黄梅戏表演艺术风格

2012-08-15 00:53陈云燕
关键词:严凤英马兰表演艺术

陈云燕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简论严凤英与马兰的黄梅戏表演艺术风格

陈云燕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严凤英和马兰是黄梅戏剧种最杰出的两位表演艺术家,她们的表演自然质朴、自成一体,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两人在表演风格上既有各自的个性色彩,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继承关系。

严凤英;马兰;表演艺术风格

每一位戏曲演员都会在长期的学习和舞台实践中,从无论是声音特点、唱腔特色、舞台表演等方面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固定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个性色彩。而且这种个性色彩必然是受到时代、社会、环境、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是在纵的继承和横的借鉴基础上不断创新,又受到一定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制约的。严凤英与马兰是黄梅戏剧种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两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

一、严凤英的表演艺术风格

严凤英的唱腔艺术是其表演艺术中最具魅力、最独特的部分之一。而她的唱腔艺术又始终坚持把“情”字放在首位的原则,形成她声情并茂,委婉圆润的唱腔艺术特色。除了在唱腔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外,严凤英舞台表演上同样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难忘,形成了她“细腻真实、”“形神兼备”的表演艺术特色。严凤英塑造的舞台人物形形色色、各具神采,而要塑造好这些形象,必须对所演人物的性格、感情深入开掘,并转化为舞台动作。在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时,严凤英抓住角色的性格基调,注意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情绪记忆”与角色融为一体。这里,她仍然从“情”字入手,体会角色的感情,揣摩角色的内心所想,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和想象,把角色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演了出来。已故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谈到严凤英的表演和唱腔时说:“严凤英的表演和唱腔,贵在具有真实的感情,她的唱腔、眼神、身段、脸上的表情,举手抬步,一举一动,一声一腔,充满人物的真实感情,正是因为有情,才能感人,才能抓住观众……像严凤英这样的演员,演任何一个角色,既能出戏,又能出情,才能算上一个受观众欢迎的演员!”[]大师的一席话,点透了严凤英表演艺术中以“情”字贯穿始终的最主要的表演特色。

“创造性的运用程式”是严凤英表演艺术的又一个特色。她看到黄梅戏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表演程式不多的不足之处,在舞台表演上,她一边向京、昆剧等积淀丰富的戏曲剧种学习借鉴,以丰富自己的表演,一边根据人物性格的特点对表演程式进行创新改革,让程式为表现人物服务。正像马可说的,“戏曲的发展,在服从表现生活需要前提下,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又吸收外来成分,这是一种客观规律。不继承传统,就成了无源之水,会脱离群众;不吸收新的成分,就成为沙漠地里的河流,也会耗尽、干涸,最后都是使得这一剧种萎缩,甚至消亡。”[2]命运多舛的生活经历,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认真刻苦的长期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虚怀若谷,博采众家的学习精神,构成了严凤英表演艺术形成独特风格的基本要素。她沙甜的美好音色,声情并茂的唱腔艺术、形神兼备的人物刻画以及创造性的程式运用构成了她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个性,成为众多黄梅戏爱好者最喜爱的演员之一。

二、马兰的表演艺术风格

马兰的嗓音条件并不十分优越,这在以唱为主的黄梅戏表演艺术中显然是不占优势的。虽然她的唱法比较本色,但声音有磁性,演唱朴实大方。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能把戏剧内容与演唱技巧统一起来,寻求恰如其分的表达人物复杂情感的演唱方法,创造角色所需要的音乐形象,这是不少声音条件远胜于马兰的演员所不能及的。马兰的这种把演唱技巧与戏曲内容统一的唱法在《红楼梦》中宝玉的唱腔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特别是最后一场的“哭灵”唱段中,马兰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的创造中,演唱技巧成为服务于音乐形象创造的手段,更多的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上着手,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马兰的戏路比较宽,舞台表演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她在艺校学过青衣,演过老旦,反串过小生,为她后来塑造各种角色行当的舞台人物奠定了基础。纵观马兰的黄梅戏表演艺术,成熟、独创的舞台人物塑造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特色。如果说《女驸马》中的冯素贞有前辈艺术家严凤英的模本可以参照,但接下来的李碧翠、张玉良、贾宝玉都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借鉴的依据,完全靠自己的创造。马兰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新角色,在理解和观察上下大功夫,无论是演张玉良,李碧翠、还是海云花、贾宝玉,她都阅读大量的资料,潜心揣摩,细心研习,开掘人物性格,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力图找到创造角色的突破口,塑造富有个性色彩的舞台形象。无论是外在泼辣、锋利,内心善良、乐观的李碧翠;敢爱敢恨,柔情似水的红杏;还是独特叛逆、性格复杂的贾宝玉,这些人物在严凤英的时代尚未出现,马兰必须把这些个性复杂、形象立体化的角色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她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捕捉人物性格中不同色调的火花,扣紧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瞬间流程”[3],把这些富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形象用唱腔和表演成功的展现在舞台上,使得她的舞台表演艺术具有更强的时代感。

三、马兰对严凤英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严凤英与马兰作为黄梅戏两度兴盛的代表人物,在表演艺术上有着不可割裂的继承关系。严凤英作为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她的表演艺术、特别是唱腔艺术在形成独特风格并得到公认后,成为黄梅戏女声表演、唱腔的代表模式。文革一场浩劫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黄梅戏表演事业陷入了瘫痪境地。文革后,黄梅戏从禁锢中解放出来,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马兰像所有艺术家的成长一样,从模仿开始。她模仿严凤英的表演,模仿严凤英的唱腔,这在她的第一部戏《女驸马》中表现的最为充分。严凤英的表演、唱腔深深影响了文革后第二代黄梅戏演员,她的影子在这些青年演员的身上隐约可见。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中国古代的声乐典籍也认为:“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因此,模仿不应成为目的。从根本上说,我国戏曲表演传统向来重视树立个人的风格,虽然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表演程式上都有必要的继承、传递关系,但强调表演的“个性”依然是戏曲表演传统的主旨。马兰登上舞台之际,正是我国文艺界从“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反映在戏曲创作中,塑造个性化的、富有光彩的舞台形象成为戏曲演员的新追求。与严凤英等前辈艺术家相比,马兰在表演艺术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单纯的模仿显然更不能适应新时期对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新要求了。马兰的艺术悟性高,在具备了一个优秀演员所需要的专业资质后,她更多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自然走向自觉,利用所学加上自己在表演上的独创意识,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神采、光彩照人的舞台形象。她的表演在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优秀表演的传统上,更强烈的体现了新时代、新社会对黄梅戏表演艺术提出的新要求,更符合新时代、新社会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趣味。“她的表演足以代表二度辉煌的黄梅戏女性演员的最佳表演水平。

严凤英与马兰的表演艺术各具风格、自成一体,她们都注重借鉴吸收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都把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时代特点进行了有机结合,都为促进黄梅戏表演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梅戏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她的发展和改革。而且,社会在进步,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问题。因此,研究严凤英、马兰黄梅戏表演艺术风格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由对两人表演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不仅窥探了黄梅戏旦角演员的表演特色,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黄梅戏剧种变革与发展等相关问题的深深思索。

[1]杨杰.严凤英与黄梅戏[J].黄梅戏艺术,1997(1).

[2]马可.戏曲音乐表现现代生活的一些问题[G]∥音乐建设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5.

[3]安徽省艺术研究所集体编撰.黄梅戏通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J805

A

2095-0683(2012)01-0153-02

2011-12-26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W060ZD)

陈云燕(1977-),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校 秋晨

猜你喜欢
严凤英马兰表演艺术
铜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严凤英
堡中堡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青年严凤英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先生艺术成就座谈会内容纪要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我帮爷爷放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