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仰生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总体来看,还存在许多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现路径,对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创新人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提供的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技能劳动者1.12亿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比2009年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其中还不包含现有的存量缺口440万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未来十年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地方政府培养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要求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研究并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的入学率已大大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使人才质量的竞争日趋明显。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才,让行业和企业接受,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方面必须考虑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及时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适应行业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才能赢得发展机遇。因此提高质量,增强社会适应性,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校改革的方向,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滞后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教育界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认可比较一致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但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很好地理解高职教育在技术与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仍然强调课程本位,忽视能力本位,使高职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教育”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没有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质提出质量标准。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不能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严重,这种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教育资源紧缺制约着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加,学校教育资源短缺已制约着创新人才目标的实现。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的先进性要求较高,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满足基本教学的实训设备无法按照学生比例增加,实训基地的资源条件建设比较薄弱,难以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懂得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还必须具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教师要承受满负荷的教学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创新教育,难以保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少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教师自身知识老化、缺乏创新意识和素养,并没有一支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一是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即专业设置应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出现了培养目标不明确、市场调查不充分、与社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创新,没有体现出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缺乏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课程,过于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技能教育,基础课知识更新不快,学科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教材适应性不够强,专业课的课程资源不够丰富,跟不上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等,种种现象表明课程知识体系的优化和更新还不能适应学生建构创新智能结构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岗位创新能力。三是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考核体系,考核方式单一,多数是以卷面分数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缺乏过程性和多样性的考核;考试内容也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讲授的范围,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树立“过程”重于“结果”的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要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立足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知识、能力和品质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不仅考虑学生当前的就业能力,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建院)从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高度研究出台了《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专业群为基础,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推行辅(副)修专业制,强化公共基础课、优化技术平台课、精炼专业方向课,合理序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达到满足不同基础学生发展的需求,努力构建高职教育“技能专长+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优化专业体系和创新课程体系。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专业集群。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的就业率,也关系到为企业和行业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因此,专业设置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紧紧围绕企业、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紧贴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开设或调整专业,构建专业集群,形成专业体系。江苏建院通过对接行业、对接区域、对接市场,紧紧围绕建筑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构建了7个建筑类专业集群,4个现代产业类专业集群,3个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和1个矿山建设类专业集群,形成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数量适宜的专业体系,解决了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构建创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江苏建院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全学程课程分为“四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基础平台、职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四大平台,公共基础必修(限)课、素质教育选修课、职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拓展限修课、毕业实践项目必修课六个模块,通过文化基础知识、艺术理论熏陶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倡导,促进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力及创新力。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聘请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参与开发学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将职业岗位技能融入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使学生所学内容与工作过程全面接轨,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双证融通”,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的作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可以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较大提升。高职院校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根据培养创新人才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要按市场化、产品化、项目化要求,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内涵要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集成、共享、开放”的原则进行建设。积极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与装备,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运作,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目前,江苏建院建有建筑设计院、工程监理公司、环保设备工程公司等5个校办实体,这些实体已成为学生工学结合的主要场所。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搞好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企业要选择企业资质较高、技术装备较好、企业信誉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校外实训基地按市场化进行建设,形成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作机制。江苏建院已与知名企业先后建成了“龙信学院”、“中南学院”、“中煤建设学院”等13个企业学院,并建有20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紧密地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确保有充裕的实践岗位供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创新人才,要求教师队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老师具有过硬的实践指导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江苏建院通过实施“教学业务能力培训”、“访问工程师”、“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出国进修学习制度等,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提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的比例,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打造专兼结合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搭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平台。为了鼓励教师创新和拔尖,江苏建院还实行了学术假制度,即在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期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优秀的8名专业带头人给予每人5000元的学术假奖励,对考核优秀的30名骨干教师的前50%给予每人3000元的学术假奖励。学术假奖励主要用于支持教师暑假期间参加学术交流、外出讲学、专题研究等活动,旨在开拓专业教师学术视野,接触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科研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五)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一是要实施学分制改革,推动教学管理体系创新。为主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充分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江苏建院从2012年起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是在确定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贯彻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现代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后便可以毕业,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要把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从专业学习和考试成绩,还应从思想道德修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综合考核,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岗位需要为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可以把技能考核与鉴定融合在一起,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考核和鉴定,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创新型高素质、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质量要求。
[1] 崔海军,刘荣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
[2] 唐鼐.对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3] 付春生.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
[4] 杨蒙山.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枣庄学院学报,2011,28
[5] 张建钢.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浅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6] 朱晨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
[7] 冯仰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