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转换

2012-08-15 00:46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文化

陈 玲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除部分研究型高校外,多数院校已经进入向应用型发展的阶段,大学教育正在实现由理论向应用的转型,面对快速发展的应用型进程,古代文学这一理论性的课程表现出了诸多与实践性不适应的方面,完成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转换,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社会适应性,成为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应用型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当代性转换的内涵与特点

1.应用型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当代性转换的内涵

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转换是指增强该课程的社会适应性,面对社会需求适时地做出调整,促进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全民的精神素质,加强传统理论与当今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程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们更关注于当下,对于历史的关注与回顾在慢慢被消解,虽然主流意识领域在提倡回归与返古,但学习主体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反思习惯日趋彰显。而古代文学对行为主体的改变却体现在长效性上,这种错位亟待教学领域内的改革,即注入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鼓励学习主体在自我认知上的探索,使古代文学的教学个性表现在时间以及空间形态发生改变后的随之变化。基于上述认识,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应该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树立面向现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能贴近社会实践,使古代文学从远离社会现实的故纸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仅仅从某一文体、某一文人的角度来传授,那么知识的传授容易趋向刻板化,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部分内容只作为大脑中的某一独立的点存在,不易与其他知识点发生联系,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中如能做到与时俱进的话,便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将《三国志》中的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和搬上屏幕的电影《赤壁》三者进行横向比较,可以让学生感性和直观地认识历史、历史演义、影视文学呈现同一题材不同的可信度和观察视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教师主导地位的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进行此种教学实践,而教师主导地位的充分发挥与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2)确立服务职业、满足事业的教学思路

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观念从过去的“要我学”发展成“我要学”,根本出路在于知识汲取的实效性。“我注六经”的目的最终归于“六经注我”,理论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给实践以指导,这就需要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主体本身的职业需求,立足于其所学专业,授课过程中要有专业针对性,满足不同专业对该学科的要求。如同是古代文学教学,面对新闻学专业的授课需偏重在古代文化上,而面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授课则偏重在文言文的使用和运用上。故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一定要以学习主体为核心,满足其未来的职业需要。

(3)构建以知识为基点、以精神为灵魂、以思维为根本的培养模式

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一体两翼的方针,一体即以知识的传授作为本体,了解古代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以及文学传媒,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网作为课程传授的基点。两翼即一方面弘扬中华传统的美德与文化精华,另一方面通过历史上各种现象的分析与探究,培养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知识面广、精神状态积极、具有高效思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向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模式。

2.应用型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当代性转换的特点

(1)时代性

新的历史阶段必然会要求教学内容随之调整,时代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教学理念变化的根源,而对于环境的变化,古代文学教学中要做到主动适应,主动适应包含适应和引导两个环节。一方面,社会环境、社会需要是一种变量,因而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盲目地适应,应该有选择,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另一方面,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无序、困惑和矛盾,往往需要通过精神力量进行强有力的引导,这种引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上的各色文学现象的剖析、各种文学潮流的介绍,以以史为鉴的方式从中总结出适应当代的有效经验,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主体观念;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传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即既能创造社会价值,又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人才;三是通过传统文化的辐射,影响并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艺术地生活。只有通过这种既适应又引导的主动适应,才能发挥该课程的作用、体现该课程的价值。

(2)地域性

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定位偏重于民族性、整体性,从宏观着眼,从大处切入。但在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多元化、区域文化抢救日趋迫切化的今天,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该融入更多的地域元素,培养学生的乡土自豪感,承接乡土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并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其内涵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从地域文化的背景来阐释古代文学演进过程中的规律。古代文学的教学可以从地域文化的背景出发,走文、史、哲、地相结合的路线,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例如构成中国文学“风骚”传统的《诗经》和楚辞明显的差异性就可以从地域文化找源头,《诗经》是现实主义文风的典范,而楚辞却浪漫而激情,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南北方地域的差异。再如,《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即《诗经》中搜集了15个地区的民歌,这些民歌的不同风格亦可以从地域角度寻找突破口。所以,用地域意识来关照诸多的文学现象,一方面合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对于乡土的亲切感与归属感。

第二,重视地方自身的资源优势。地域文学的教学有鲜明的趋同性和认同感,故身处其地的地方高校,可以将当地的文化资源与传统注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出凸显地方色彩的特色古代文学精品课程。例如笔者所处安徽,这里有丰富的旅游文学作品,故教学过程中如能以安徽古代旅游文学作为副线,一方面可以补充文学史介绍过程中易忽视地方特色的缺憾,另一方面可以建构起安徽文学的研究体系。所以,充分发挥地方自身的资源优势,关注地域特色,不仅有助于系统发掘古代作家作品的传承关系及不同特点,而且还能有效地解释某地或某省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展现地域文学独特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文化利导,可加速区域旅游、文化、经济全方位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多赢的目的。

(3)复合性

古代文学教学需要有大的调整与变化,因为保持原先单一的学科内容,单一的民族文化背景,是无法满足应用型教学的需要的。必须做到打破学科与文化的界限,变单一为复合,变孤立封闭为广泛开放。复合性的内涵如下:一方面,打破学科限制,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基础,广泛地引进、吸收、渗透、吸纳其他学科的东西,诸如考古学、心理学、传播学、接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以突破单一学科内容的限制与规范;另一方面,实现跨文化教学,跨文化教学可以将古代文学的知识放到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文学中去比较,既可相互阐释,也可论证。通过此方式,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又可以在比较和阐释中让学生既了解世界又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4)针对性

针对性指的是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即古代文学教学大纲的编订、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材的选择是否切合与适应社会需求、专业需求、学生个体需求。即课程内容的制定既要适应、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又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充分就业和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正因如此,针对性应该包涵以下方面:第一,针对社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以市场为导向,科学预测各专业对该课程的需求程度,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集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合理的运用。第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该学科的多层次需求拟定不同的授课内容,专业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学生汲取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在授课过程中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进行相应改变和调整;第三,针对教育对象水平的差异性,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打造教育的个性化。

二、应用型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当代性转换应避免的误区

1.理念性误区:过分强调应用性,忽视基础理论的教学

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学习的。如果在古代文学改革的过程中,过度强调应用性而忽视基础的理论教学,是过犹不及的改革方式。只有技能的学习,而没有理论的学习,不能称为成功的学习,文化才能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古代文学的理论学习过程实则是一个学理、悟理、证理的过程,因为它涵盖了三个层面的学习,即基础层、中间层和提高层。基础层指的是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经典作品、作家风格等是学生应该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中间层是思维训练层,在对文学现象发生原因的追问、文学发展规律的探讨、文学风格的归纳抽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着知识的吸纳而不断增强。提高层主要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理论概括,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性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见,古代文学理论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没有基础的理论教学,一切将无从谈起。

2.方法性误区:过分强调现代化转型而忽视传统教学的优势

(1)避免先进的教学手段给教学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教学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如给学生学习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或者海量信息的链接,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教育的技术性不等同于技术的教育性。视听艺术毕竟不等同于古典文本本身。古代文学教学不仅仅需要图音效果,更需要文字文本,即能从文字的字里行间中寻找出文学的张力与魅力,这些都是图片和影像所无法取代的。图片与影像的长处在于给人更多的直观感受,而文字的魅力则在于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中,而一千个观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存在于观者的眼中,故过多的图片和影像会降低学生对原著的深度阅读,文字带来的快感会被取消了。故如果无视文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用大量的图片和音像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将被扼杀,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看了热闹却学得贫乏。

(2)避免影像传媒对教学的错误诱导。

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就是文字的影像化视频化,视觉文化的极大普及取代了原有的文字质感,学生从适应阅读纯文学的纸质文学作品到转向适应观看影视艺术。随着大量古典名著的影视化,通过影视作品了解文学原典成为学生在学习文学原典之前的首要引导因子,即对原典的第一印象很多时候是影视作品带给学生的。但影视艺术在改编过程中有时会存在着编剧个人的主观阐释,或因市场收视率的需要,不得不在某些方面人为的背弃原著,造成观众的误读。如鲍鹏山先生与《孔子》电影剧组的论争,其实质为史与戏的论争,从戏的角度来看,改编无可厚非,但从史的角度来看,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读。基于此,面对来势汹汹的影像传媒,教师可以利用其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影视艺术与文字文本进行比较,讨论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自觉地引导学生读原著,选择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篇章、段落进行赏析、讨论,让学生仔细体会文字文本的独特魅力。

3.前沿性误区:过分强调世界性而忽视古代文学的民族性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全球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所以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提倡跨文化教学,强调把中国传统文学放到世界范围内去研究和探索。但是在比较过程中,容易陷入忽视本民族民族性的误区。如中国古典神话的教学,可将中西方神话进行比较,但有学生觉得西方神话比中国古典神话的内容更为精彩,然后开始否定本民族文学的成就,此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挖掘中西方神话背后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历史本源,树立民族自豪感。所以跨文化教学与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和个性,更要注意保持古代文学自身的民族性。古代文学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如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展现中和之美的中庸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这些都是熔铸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它们的确不同于西方文学中“以友善和理想主义为基础的更为宏阔的人类视角,它能够让我们真正勇敢地毫不退缩地直面一切的罪恶。”[1]21中华民族精神以更为宽和的仁者形象出现,这也是民族之魂,通过古代文学民族性的彰显,能保持一个民族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以承传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协调,既要拓展学生视野,又要保持本学科的民族性,不能厚此薄彼,应统筹兼顾。

4.范式性误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教学的平等性

“当代大学生对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了解都比较少,这就使古代文学教师较之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容易走上一言堂的道路。[2]178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革除一言堂,教师将会是改革的对象之一,强调教师不再是教学主体,而是教学主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是教育界的基本观念。主导,即引导、诱导、开导,学生的认知把握、感悟体会、甚至兴趣与努力方向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殊不知,过分的强调教师主导,会忽略教学的平等性。教学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应强调教与学的平等性。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关注学生的意向性。对于意向性,是指行为如果是由规范支配的、或者说是取向于规则的话,就把它称为意向性的。规则或规范不像事件那样发生,而是根据一种主体间承认的意义而有效的。规范具有这样一种语义内容,也就是意义,一旦进行意义理解的主体遵守了这些规范,它就成为他的行为的理由或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论的是行动。其行动取决于规则的行动者的意向,与该规则的这种意义相符合。只有这种取决于规则的行为,我们才称为行动;只有行动我们才称作意向性的。通过学生的“意向性”,可以完成学生对老师的塑造,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结 语

在应用型的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转换已经是势在必行。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所谓危机,是古代文学教学确有与时代脱节、现实脱节的环节,所谓机遇,即古代文学教学宜进行当代性转换,古为今用,将古典之精髓融入当今大学生之所学、所需、所用。

[1]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M].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4.

[2]华君武.高校教育改革初探[M].长沙:岳麓书社,2007.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文化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