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权威树立:基于非制度化层面的思考

2012-08-15 00:46葛金国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制度化权威教育

张 强,葛金国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教师权威在教育中的意义举足轻重,人们从多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见仁见智的意见,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它们大多是制度化层面上的思考。为避免单一制度化层面讨论的片面性,从教师素质完善——教师文化范导的视角,阐明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获得途径,以期帮助人们另辟蹊径,探讨教师权威树立的非制度化建构。

一、教师权威的实质及其由来

关于权威,可以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审视。权威是一种影响人们行为的能力,它植根于人类活动的社会性。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所必需的,而不管社会组织以及生产和产品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1]226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一方面揭示了权威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尽管权威是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意味着权威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具体的能力,它抽象而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权威自身不能单方面发生,它是以他人的服从为前提的。

从权威的催生或“由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制度化赋予的权威,这种权威是由一定社会的职位所附带的,即权力性影响;另一种则是由非制度化的因素所产生的权威,这种权威是权威持有者自身所具有的非权力性影响,即威信。无论是权力性影响还是非权力的威信,都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活动需要权威吗?当然。教育中的权威是“对于外部世界引路人(父母或老师)为了孩子的幸福和茁壮成长,可以参照他(或她)所继承的道德责任,代表孩子来行动。”[2]82这是从文化传承角度探讨教育中权威存在的必要性的。它是将学生看作未成熟的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成人给以引导,这时以引导学生稳健步入成人社会的教师,就充当了权威者的角色。

在这里,教师权威作为权威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它是指由社会赋予的及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威望、有支配作用的力量。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有人将教师权威定义为:“权威意味着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之间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它表现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信赖、认同和服从。”[3]9

显然,教师权威的树立不仅有赖于制度的赋予,同时也需要非制度化层面的构建。制度化给予教师行使权威以“合法性”的来源,为教师行使权威提供制度的保障;非制度化构建为教师获取影响提供“合理性”,并提供具体可行路径,让教师能够在取得和行使权威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合情合理”。

二、制度化背景下教师权威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教师权威树立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制度化的影子。所谓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4]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是上一辈向下一辈传递的过程。教师在这种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权威树立的方式也是一种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过程。这种方式在历史上曾做出过不朽的贡献。随着人们智力水平和知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制度化的教育开始遭遇挑战;由此而产生的教师权威观,也突显出其不合理的因素。

(一)教师成为知识权威的把持者

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把持者,古来有之;最典型的是西周的“学在官府”:其具体表现就是,“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学,而民无学。”[5]17-18这时知识的拥有者只是政府部门,而教师是政府的代言人,享有很高的威信。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容怀疑。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传“道”的,他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全盘地接受“道”,所以教师讲的就是真理,没有讨论的余地。不少教师根本不管学生能否听懂、看懂,只是一味强迫灌输、督责课诵。若有犯规违纪,轻则斥责,重则鞭挞绳缚。中国古代学校中体罚盛行,“不打不成才”的错误观念十分普遍。结果,学生视学校为牢笼,视读书为畏途。中国古代是很少有学生不“怕”教师的。[6]469

时至今日,尽管人们都在倡导平等,但事实上在许多中小学,学生对教师及其知识还是不敢质疑的。笔者曾从事校外辅导,当我们发现他/她作业的错误并指出时,一般情况下他们毫不犹豫地否定原来答案,而当某个答案是任课老师给定时,那么即便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敢随便改动。在前一种情况下,辅导教师也是知识权威,他们认为笔者说的肯定是正确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略显为难,但最后还是选择遵循自己的任课老师。尽管如此,无论是辅导教师还是任课教师,都能很容易成为学生的知识权威。在传统课堂中,那些喜欢对教师提出质疑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捣蛋”的,那些被指出错误的教师常常为维护自己权威,也会运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狡辩。这样一来,客观上不利于学生们批判精神的养成。由此,教育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目标,往往流于形式主义,口惠而实不至。

(二)教师成为道德权威的垄断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不能没有权威,但教育不能成为“威压”: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反过来讲,学生一定要以教师为其行为的楷模,则是不合理的。这就涉及到“有权威”和“成为权威”的问题。因为教师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学生之间起到一种桥梁作用。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具有一种良好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要教导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过去的弊端主要是将教师权威推向极端。曾有小学生在作文中提出他的困惑:平时老师教育他们要文明礼貌、有修养,可有一天,当他路过菜市场时惊讶地发现这位老师正和一菜贩为价钱破口大骂。为此,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开始对老师的教导产生怀疑……中小学教师面对的大多是未成熟孩子,可塑性强,思想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果教师利用道德权威将他们纳入固定模式之中,那么这将不利于养成他们的健全人格。

(三)制度化带来教师权威的异化

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当教师也不错,待遇相当于公务员,有国家制度保障,工作比较稳定。”一些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就有这样的感叹:“现在好工作不好找,先考考公务员,如果不行就去当教师……”还有一些教师私下开办辅导班,生源主要是本班学生。对此家长也很无奈:“现在老师多厉害,孩子毕竟在他们班上。不去上辅导班行吗?”而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无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学生身心特点,满足于“镇”住学生,教学基本上是“满堂灌”,布置大量作业,整个教学只是根据考试指挥棒转。[6]470这都与教师曲解并一厢情愿行使权威有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师重教是值得提倡的,但同时也是有条件的并需要警惕的。其中需要警惕之一的是,教育仅仅诉诸于制度化,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果?需要警惕之二的是,制度化本身有没有负作用,会带来何种不利影响?上述种种现象,正是制度化教师权威带给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这种对教师权威的错误解读,玷污了教育本身的纯洁和教师形象的高大。

三、非制度化层面下教师权威的建构

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往往不能离开其对立层面的思考。既然单从制度化层面构筑教师权威会有种种弊端,我们何不从僵死的体系之外另辟蹊径呢?在这里,就是非制度层面的权威建构——我们希望,它既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又不是对它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师权威建构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再限于课堂、甚至不局限在学校围墙之内。

(一)教师自身学识修养的提升

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应对自身学识有一定要求。知识的复杂性和无穷性决定了学习永无止境。学生由于处在身心尚未成熟阶段,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尚不完善,还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所需习得的知识还要靠教师传授。于是“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如今多媒体技术发达,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呈现多元化,“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时代已成过去,“一桶水”远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这时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并让自己成为 “自来水”。而知识水平的高低,恰恰是教师权威树立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从而树立教师在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新加坡有一个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小孩不笨》。其中展现了一位尽职的华语教师,他千方百计提高学生们的华语水平。但他在对待学生学习生活中有一些不合理的处事方式,使他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反而激发学生逆反心理而产生一系列不愉快结果。《大学》中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7]180想教育别人,先要反省自己;无论要求别人做什么,都要自己首先作出表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也有其选择的权利,教师在施教中要尊重主体的选择性。其实不仅如此,即使是“己所欲”,也应慎施与人。人是不同的,并且“人各有志”,自己的想法只代表自己,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否则,对他人包括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强加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势必会扼杀他们可能存在的、天才般的思想。那样的话,说得严重些是对教育的一种犯罪。作为教师,要想具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应用心对待每次教学,用爱去关注每位学生;将教书育人看成毕生的事业。只有这样的权威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生也才会从内心接纳教师的权威。

(三)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古代“师道尊严”到当今倡导 “尊师重教”,教师权威已在国人心中扎根。所谓“灵魂设计师”、“园丁”之类的称谓,无不是把学生视为教师加工的对象。对教师的尊重,固然重要,但把这种不对等关系绝对化则是缺乏理性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基础上。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角色身份,彼此构成独特的社会关系:这意味着,在社会关系意义上师生天然是不平等的,但在人格关系上却是平等的。作为人的存在,教师需要爱,学生也需要爱;教师需要被尊重,学生也需要被尊重。[8]5从文化角度来看,教育领域中的不同当事人,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都携带着看不见的“文化行李”,导致各个当事人个体乃至群体间的文化差异与碰撞。[9]14师生关系所以会出现各种紧张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他们从属于各自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只有正确引导,我们才能整合师生间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分歧,实现师生和谐共处,使教师能真正做到“威而不猛”,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师生和谐人际关系使学生自觉尊重教师的权威,乐意接受“被教育”。

(四)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某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大海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会干死的。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并注视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则故事虽然简单,但它蕴含的哲理十分深刻。同样的道理,用在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教师,我们直接教授的学生总是有限的,我们也不能保证他们都成为栋梁之材,他们将来是否成才与教师利益似乎也无大关联。但是,我们是否用心关爱他们,则是非同小可的,有时起到决定性作用。每个学生,都是渴望被关爱的,你的一个肯定眼神或许能调动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奋斗的决心!自然,一个真正心怀学生、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这是不言而喻的。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对于处在浮躁奢华世界中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敬畏自己的职业。

总之,基于非制度化层面的思考,教师权威与其说是被赋予,不如说是靠教师自己去争取。当我们用心对待教师称谓时,用行动去诠释教师职业含义时,教师权威自然而然就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了。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制——教育机会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白艳.后现代教师权威的解析及现实意义[J].教育学术月刊,2009(7).

[4]李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推进:显性制度化与隐形制度化[EB/OL].http://lw.3edu.net/22ll/lw-102390.html,2012-07-12.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葛金国.论中国教育的历史传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2(4).

[7]孔丘,孟轲,等.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8]石中英.“师生关系平等”的一点反思[J].中国教师,2005(7).

[9]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制度化权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