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

2012-08-15 00:46王丹彤王二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网游文化遗产博物馆

王丹彤,王二杰

(浙江师范大学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背景

时代在进步,同时代的各种事物——理论、思想、技术、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等等,一切也都以同幅度的步伐前进,处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各种文化的革新是不自觉发生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充当了文化传承者不自觉进行“革新再传承”的无形助推力。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更高更快更强的变化催生了民众接受接纳能力的快速性,而以影响力为生存食粮的文化之间的冲突逐渐变为革新速度的竞争。

“遗产”本身就是一个富含保护与包涵意味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理念诞生于这样一种背景——政治稳定,社会大同;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被较为辩证地认清,一种文化形态不必去通过压制或毁灭另一种文化形态也能够得以很好很安定地生存与发展;安定繁荣的社会经济为了不让自己流于空洞与肤浅,迫切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同样繁荣的社会文化存在;在公正平等的前提下,非物质文化中生存空间狭窄且生存力相对较弱的个体单纯依靠自身不足以顺利传承,他们强烈寻求庇护。

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全球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跨国广播电视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发明和普及,促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系统,[1]196-202使人类跨入了全球网络时代。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实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文化对经济贡献的软实力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非物质文化也在亦步亦趋地向前发展,但因其本身传承形式的局限性和囿于传统的发展惯性,以及各种外在消极因素的存在,其传承发展力不从心的状况日渐凸显。“尊重传统,沿袭传统”的号召并没有给予非物质文化传承以精奇有力的骨骼,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在民间秘传的“口传心授”方式已远远地被融合了现代科学的高级传承形式抛在后面。真正的科学,亦可以借此研究网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规律。网络传播的高效快捷在文化传承传播领域有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如何发挥网络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略尽绵薄之力,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依据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保护与传承的途径探索

不可否认,网络在西方发达国家向世界各地倾销其文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民族地域特色的丧失,成为“文化霸权主义”的“幕后黑手”。

然而,唯物主义历史观警示我们: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规律讲“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待矛盾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因此,做事情不但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抓次要矛盾。如果将“全球网络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矛盾本体,那么其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贡献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其导致的文化霸权主义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自然应该注意扬益抵害。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不论从网络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与国民生活中的贡献来看,还是从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底,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1.9%。这是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一举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2]网络显然是作为朝气蓬勃的新事物存在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普遍陷入传统文化、民族地域特色丧失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本身的局限性,而是作为新事物的网络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网络发展的旧环境、旧体制。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相信发展中国家对网络的不适应只是暂时的,在经历一个辩证的否定环节后,网络一定会在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发挥自身优势。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使社会科学成了一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主要传承方式,这是它在历史长河中易于被湮没的主要原因。各种文化讲求一脉相承,非物质文化尤甚。异于可以物刻笔录的物质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就显得异常小心翼翼。积极研究网络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的可行途径势在必行。

(一)积极创办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它的繁荣发展是网络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网站不但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效快捷地实现网络资源的虚拟集中和共享,而且,随着网络多维化趋势的发展,图像、语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们通过网站可以获得更加生动立体的知识体验。

随着2006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正式开通,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相继建成并陆续投入非遗宣传保护工作。从现阶段各地非遗网站建设情况来看,网站的核心主题包括三大部分:一是非遗工作的动态,二是各级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及介绍,三是学界对于非遗的研究及解读。[3]120-125第二部分属于非遗网站的数据库建设,留待后文作单独分析。

目前的非遗网站几乎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办,这样一来,难免给非遗的各项工作打上深深的行政烙印。不可否认,政府部门在非遗网站建设及维护上具有职能、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优势,但是在非遗工作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前者即非遗传承人,他们深深地根植于民间社会,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最有发言权。试问:非遗网站的建设如何能缺少他们的建言献策?后者则主要指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商界人士等处于外围的社会群体,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完全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行政资源、专业的知识和保护技术、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和传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当前的非遗网站建设中,唯有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得以参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优势未能充分调动。

现有的非遗网站,其版面布局、栏目设置以及网页风格都高度雷同,模式化特点十分严重,这无疑是行政体制管理下的必然产物。诸如 “新闻动态”、“政策法规”、“传承人”、“保护名录”等版块几乎是各地非遗网站的共同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众多,不同的区域和民族都有风格各异的非遗文化,各省、市、自治区应当深入分析本地区非遗特点并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创办出具有地方风格特色的非遗网站。网络是一个开放、共享、没有文化边界的场域,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开辟一个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平台尤为重要。实现非遗网站的地方化十分必要,只有从地方的认同感上构建起来的传播平台才具有生命力。[3]120-125非遗来自民间,自然要用民间的土壤给予补养。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不但可以加深公众对非遗知识的了解,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而且可以通过公众的反馈信息,更好地组织非遗网络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职能。因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和传承,必然要创办优秀的非遗网站。

(二)创办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的数字化是非遗网站构建的基础。[3]120-125数字博物馆,顾名思义,应当是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就国内最具权威的非遗网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二者并列的做法来看,非遗博物馆与非遗网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事实上,数字博物馆除了以网络作为其表现形式外,其功能之强大、资料之完整与传统博物馆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数字博物馆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藩篱,参观方便快捷。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众多,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相对分散,人们很难了解到跨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便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其中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都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对实体博物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提升和频繁更换,并以丰富的音频、视频和多媒体资源作支撑,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为人们提供生动直观的非遗影像资料和视听资源。第三,数字博物馆能在教育区域建立专家定期讲座和专题教育节目以及配合学校课程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料,进行网络远程教学,使知识的学习更为方便、深入和系统。针对目前的非遗进校园等非遗与教育领域的互动活动,数字博物馆这方面的优势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第四,由于没有物理空间的限制,数字博物馆能在不同栏目和页面之间穿梭连接,无论是参观展览、欣赏藏品,还是浏览新闻、活动资讯或是参与学习讨论,都非常方便,有绝对的自主权。最后,数字博物馆能利用论坛、留言版、公众信箱等发表意见和建议,相比实体博物馆展厅的“观众留言”和观众调查,更为客观、真实并体现对个人意愿的尊重。

基于网络博物馆的以上特点,我国目前的非遗数字博物馆很难称得上“名至实归”。建设名副其实的非遗数字博物馆首先要解决两大挑战:一是技术层面的,二是管理层面的。数字博物馆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宽,需要把海量数据存储、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图形图像检索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在管理上,数字博物馆将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展示等各阶段,遇到一系列诸如工作组织管理、知识产权、安全等大量尚待解决的管理问题。[4]29-33我国目前的非遗网站数据库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三)加快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目前国内很多研究都将其与网站、数字博物馆混为一谈。而从国内最权威的非遗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单列为一个系统的做法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应该是非遗网站或非遗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各级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信息介绍等。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各大非遗网站数据库建设仍以文本资料和静态图像为主,音频、视频和多媒体资源的储备及共享非常缺乏,人们很难通过这样空洞的数据库系统对鲜活生动的非遗项目获得形象深刻的认知。再者,各大非遗网站数据库建设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忽视”现象十分普遍,让人深感痛惜。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大多非遗网站对传承人仅草草列出名字了事,他们的个人生平及传承谱系、授徒传艺等情况受众无从了解。[3]120-125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87万项之多,大体分为10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建立资料库、数据库,将这些数据保存起来,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传播,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资源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5]54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完善,可以为非遗网站提供强有力的后台资源支持,音频、视频和多媒体资源的储备及共享,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信息,获得更加鲜活生动的视听资源。

(四)精心打造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游产业

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游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活跃在各国的经济文化领域。相比网站、数据库、数字博物馆等其他网络传播方式,网游的受众主要集中于十几岁的少年到二三十岁的青年这一部分群体中。从目前网游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程度及受欢迎程度来看,它的影响力确实不容小觑。近年来,报纸、新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游不能自拔的报道,但这仅仅只是网游产业的一个侧面,不能以偏概全,忽略网游产业在传承非遗文化中的优势。其实,优质的网络游戏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在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新人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网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游产业首先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壮大发展,我国的网游产业现在还处在初步阶段。不能否认,国产网游业正在发展,但我国的网络游戏在世界网游业中的地位甚微,对青少年的吸引程度也很低。[6]60-63“新浪中国网游排行榜”最近的2011年度网游排名显示:魔兽世界(欧美)、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国产)以及洛奇英雄传(日韩)位居前三。虽然前三名欧美、日韩以及国产网游三足鼎立、胜负难分,但令人欣慰的是,前10名网游中国产网游竟占了7个。这足以说明,国内网游业的发展已渐入佳境,至少在国内的支持率已开始日渐攀升。虽然国内网游业暂时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比如,国产网游的题材主要以网络仙幻小说、武侠小说为主,这样一来,游戏的主题思想就难免略显消极虚幻,缺乏积极向上的号召力。而游戏设置中也存在很大一部分回合制结构,需要玩家一步步升级完成,这样自然会使游戏中充斥些许暴力,难免会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健全。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教育题材可以为网游所用。可以精选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网络游戏的主题,以故事脉络作为贯穿游戏的主线;取民间音乐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借鉴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非遗项目设计游戏中的道具、服装等;再结合民间节日、社会礼仪、民俗风情等精心设计游戏中的具体细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将传统文化知识贯穿其中,寓教于乐,设计出一部分优质的集知识性、策略性与休闲性于一体的精品网络游戏。当然,在游戏设计中,回合制结构也并非不能采用,大可以把游戏中的“打斗过关”升级为“知识过关”,这样不仅保存了游戏主角的能量值,还可以使玩家无形中牢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

(五)广泛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空间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网络多维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网络应用的新形式不断涌现。从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来看,多种多样的技术都可以用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网络游戏弹窗是广泛应用于网络游戏宣传推广中的一种技术,相信大家都有此体会:打开某些网站,便会有接二连三的网络游戏宣传窗口跳入眼帘。必须承认,网络弹窗技术在网络游戏推广中确实功不可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技术,将其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比如,可以把制作精美的非遗项目的动态宣传视频,链接在国内点击率较高的各大新闻、学习等网页中,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通过网络弹窗欣赏美轮美奂的民间舞蹈、戏曲,精彩的民间杂技和竞技,以及民间故事拍成的富含深刻教育意义的小短片,这不失为一个促进非遗传承、调剂大众生活的好方法。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普及应用,上网学习、浏览网页已经不再是电脑的专利。智能手机不但小巧轻便、方便携带,而且上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信息获取上相比电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目前,中国戏曲协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推出的“戏曲彩铃”项目就是传统文化和技术的结合,再如手机学国学,这些都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6]60-63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萃,更是最急需保护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在非遗的具体宣传推广中,“戏曲彩铃”、“手机学非遗”这种利用手机网为媒介的传承方式完全可以应用于非遗知识的推广过程中。

四、结 语

毋庸置疑,相比以往的文化传承方式,网络的高时效性、多维性、及其强大的存储功能在信息传递上具有绝对优势,它不仅能够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速度,促进非遗的普及,还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让人们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非遗。

既然网络在非遗传承中具有如此强大的优势,那么发挥其在非遗传承中的先锋作用势在必行,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这一载体走向世界。

[1]王真慧,龙运荣.网络时代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6).

[2]华东.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互联网普及率首超全球水平[EB/OL].http://it.sohu.com/20090113/n261725984.shtml,2009-01-13.

[3]阙跃平.论行政保护情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构建[J].文化学刊,2011(6).

[4]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6).

[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曹学娜.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J].理论探索,2010(6).

猜你喜欢
网游文化遗产博物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博物馆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亲子协力击败网游成瘾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露天博物馆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