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部,浙江 宁波 315800)
《尔雅·释亲》父系称谓语应用考释
李 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部,浙江 宁波 315800)
《尔雅·释亲》父系亲属称谓表现了古代“男性本位”的家族观念,《释亲》中的13个亲属称谓,有的从古至今一直沿用,有的使用较少而指称模糊,有的随着时代发展,由确指变成泛指。这主要是古代家族规模的变迁、家庭观念的改变、词义范围的扩大和缩小等原因造成的。
尔雅·释亲;称谓;家族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和叫法,同时,亲属称谓也是以本人为轴心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尔雅》作为我国最早以词义系统和实物分类编排,沟通“正统语言”与其他普通语言之间词义关系的语言学专著,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释亲”作为《尔雅》19章重要的一部分,是古代先民对家族成员人际亲疏关系的全面阐释。
在阶级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男子一直在社会中居于中心地位,表现在家族成员相互关系的构成中,更是发挥着家庭凝聚的核心作用。唐·孔颖达对《尔雅》中亲戚注解:“亲指族内,戚指族外”[1]121。这就表明在古代社会,族内成员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同宗者。《尔雅·释亲》“父为考”表示父系家族是以我(本世)为中心,同时又介绍其他家族成员,“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1]116-117等,诸如此类的亲属称谓共 13 个,表示父系亲属称谓共13代:一世·高祖王父——二世·曾祖王父——三世·王父——四世·父——本世·我——一代·子——二代·孙——三代·曾孙——四代·玄孙——五代·来孙——六代·昆孙——七代·仍孙——八代·云孙。在语言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男性称谓语在文献典籍中呈现出不同的使用情况。
《尔雅·释亲》中从一世“高祖父”到四代“玄孙”等八种称谓(称谓“我”除外),在先秦文献典籍和语言用例中多次使用,历经汉唐,其词语意义范围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
例1.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例2.以吉祭易丧祭,明日,衤付于祖父。(《礼记·曲礼上》)
例3.夏,五月壬午…以辄不受也,以辄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三年》)
例4.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史记·夏本纪》)
例5.封故大司马搏陆侯霍光从父昆弟曾孙阳、宣平侯张敖玄孙庆忌、绛侯周勃玄孙共皆列为列侯。(《汉书·平帝纪》)
例6.高祖曾祖烈为柱国、太保、都督徐兖等十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隋国公,谥曰康。(《隋书·高祖本纪》)
例7.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父亲张裼…曾祖父敬琬,任绥州刺史。祖父敬忻,任同州掾。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旧五代史·梁书·卷十八》)
例8.高祖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寘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宋史·苏轼传》)
例9.列圣有差,夫子…魏武帝玄孙曹叔良住双峰山宝林寺,人呼为双峰曹侯溪。(杜甫《太清宫赋》)
例10.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从高祖到玄孙等8个男性亲属称谓,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献和文史用例中。两千年来,这些称谓语词义变化不大,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频繁使用,其所指代的人的身份也比较清楚,不会产生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是我们后代考证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2]79-80。
在古代家族成员的繁衍过程中,越往后代发展,关系也越疏远,于是“昆孙”、“仍孙”等父系称谓语在文献典籍中出现甚少,即使偶尔出现也因为和高祖相隔甚远而不被史官重视,词义所指也就模糊不清了[3]29。
例11.孔张,君之昆孙,子孔之后也。(《左传·昭公十六》)
例12.此帖流于智永,右军仍孙也。(赵彦卫《云麓漫钞》
例13.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也。(《旧唐书·白居易传》)
例11中,《左传》记载的“君”实指的是郑襄公,而“子孔”乃是郑襄公的哥哥。《尔雅·释亲》曰“昆,兄也”。例句中的“昆孙”实际上是个偏正短语,即“哥哥的孙子”。因此,“孔张,君之昆孙”意思是“孔张是郑襄公哥哥的孙子”,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叫的侄孙。而《释亲》中的昆孙是七代孙,这样看来,《释亲》中的昆孙和例11的昆孙其实是同字异词,意义完全不同。
据《尔雅·释亲》“仍孙”所指应是第八代孙,例12中,“右军”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此智永当属王羲之的第八代孙,但事实并非如此。《辞海》(修订本,1979年版)释“智永”曰“中国南朝陈、隋书法家,名法极,生卒年不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羲之七世孙,出家为僧,人称永禅师”。另按东晋人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智永生于陈隋年间(陈朝,557年 -589年;隋朝,589年 -618年),两人之间相差200多年。按照古人早婚,30年一代人的习俗,智永也应该是王羲之第八代或者更远的子孙,这表明亲属称谓语古今差异较大且指称较为模糊。诸如此类的现象同样见于例13,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建生士适,士适生志善,志善生温,温生鍠,鍠生季庚,季庚生居易”,由此可推知,白居易应该为白建的第七代子孙,即《尔雅·释亲》所述的“玄孙之孙,来孙之子”,也就是“昆孙”,而不是例13所说的“仍孙”。
古代家族成员到了第九代以后,与始祖的关系更加淡化,再加上由于受词义范围扩大或缩小的影响,古人常用“云孙”(第八代孙)泛指后代。
例14.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掬泉弄月清啸罢,却折玉井秋风莲。(陆游《镜湖西南有山作短歌》)
例15.今年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
例16.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尔雅·释亲》:“仍孙之子为云孙。”从本身算起应该是第九代孙。但因为与始祖所处时代相隔甚远,后代一般用它泛指远孙。晋代郭璞注“言轻远如浮云。”在先秦文献典籍中,很少看见“云孙”确指的用例。上文三个例子出现年代较晚,都是泛指后代。尤其例16用“云孙”与“始祖”相对,暗含后人的意味更加明显。
此外,古人在称谓后人时,一般以“玄孙”为基点,称呼后代为“玄孙之x”或者“第x代孙”等,这一点在《史记》、《汉书》、《宋书》等中古史书中表现的较为普遍。
例17.后二岁,莽白太皇太后立孝王玄孙之曾孙沛郡卒史音为梁王,奉孝王后。莽篡,国绝。(《汉书·文三王传》)
例18.帝乙。汤之玄孙之孙也。此帝乙即汤也。殷录质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后汉书·明帝五家要说章句》)
例19.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彭祖系黄帝之第八代孙,陆终之第三子。(《史记·楚世家》)
例20.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七代孙也。(《旧唐书·高祖本纪》)
由此可见,在古人心目中,家族成员到了“玄孙”之后,便被忽略,如确要记载,便以“玄孙之x代(世)”替代。宋人编著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对古代家族的记述如下: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这表明玄孙是“九族”的最终下限,九族之外,与始祖关系疏远。这应该也是古代刑法“株连九族”中“九族”要被惩戒的原因。
关于亲属称谓,戴昭铭在《文化语言学导论》论述道:亲属称谓语“是人类社会特定人际关系和特殊身份角色的称呼,这些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10。通过研究考释文献语言用例中的父系亲属称谓语,不仅能为后代研究考证历史提供佐证,而且能反映一定语言环境中社会的人伦关系和特殊文化。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十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沈镇高.《尔雅·释亲》续议[J].镇江师专学报,2000(1).
[3]卢国屏.尔雅语言文化学[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9.
[4]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Reflections on Patrilineal Kinship Terminologies in Erya Shiqin
LI Yong
(Ningbo Polytechnic,Ningbo Zhejiang 315800)
The addressing of patrilineal kinships in Erya Shiqin reflects traditional conception about male-based family values,among 13 deferent addresses of kinships in Erya Shiqin,some of them still prevail at present,some are rarely used and its meanings has been getting more and more ambiguous,some concrete kinship terminologies have been turned into generic ones.Those alterations are mainly due to the variations of family sizes,the evolution of family values and the enlargement and shrinking of word meanings.
Erya Shiqin;kinship terminologies;genealogy
H028
A
1673-8861(2012)01-0062-02
2011-10-20
李勇(1974-),男,湖北襄阳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六书”学、古文字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课题(编号:NZ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