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北京 100068)
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大课题。所谓“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必须具有的素质(即能掌握教学规律,有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学生管理的能力等)之外,还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熟悉生产实践,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应当是指具有本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中级(或以上)教师技术职称,又具备高级(或以上)专业技能资格的专业课教师。
近年来,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对技校专业课教师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学校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单一的只讲授理论知识或只讲授实习操作的教师已经越来越少,而“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各技工学校专业课的教学主力。因此各校已将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作为了工作的重点。
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就必须认真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组成,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可分成四大类。
第一类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一类教师一般具有大学(或以上)的学历、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高级(或以上)专业技能资格,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工厂生产实践经历;
第二类为偏重理论的“双师型”教师,这一类教师主要由走出大学校门后即走上技校教学岗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组成。这部分教师由于他们在大学中学习的主要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因而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他们接触生产实践较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生产实践;
第三类为偏重实践的“双师型”教师,这一类教师主要由来自工厂的技术骨干组成。这部分教师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工厂生产实践经历,虽然他们也取得了相关学历(大部分为非本专业学历),但他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还满足不了技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第四类为理论和实践均存在欠缺的“双师型”教师,这一类教师主要由技校的留校生组成。这部分教师虽然也具有相关学历和专业技能资格,但他们既没有经过全日制大学中正规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没有接触过生产实践,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均有差距。
只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双师型”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为此,作为学校和教师本人,在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过程中,都应付出自己相应的努力。
学校作为用人单位,不仅要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还要为他们的提高创造机会。在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过程中,学校应做到:
1.针对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虽然这一类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都较高,但这部分教师也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由于他们较长时间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对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的应用能力已经下降了。因而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的建设,为他们提供学习、提高的时间和场所。笔者认为学校既可采用走出去的方法,让这部分教师有时间、有机会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应用能力;又可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掌握最新技术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举办讲座,从而使这部分教师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针对偏重理论的“双师型”教师。这一类教师的共同特点是出了校门又进校门。来到技校后,为了满足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是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进行了相关操作技能的学习,并取得了技能资格证书,以此成为所谓的“双师型”教师。这部分教师不仅实际技能水平远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甚至对于有些专业来说,他们只是了解些皮毛。而且他们对生产实践的了解和生产知识的掌握也远远不够。学校应当效仿以前国营企业的作法建立见习制度,把他们送到生产一线去,使他们真正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切实掌握生产技术,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以强化他们对生产实践的认识。
3.针对偏重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由于这一类教师来自于生产一线,他们的操作技能以及对生产实践的了解和生产知识的掌握是过关的。但这部分教师由于他们没有经过大学中系统、严格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因而他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还是有很大欠缺的。学校应当通过联合办学等手段建立培训制度,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与本专业相匹配的专业理论知识,打牢他们的知识根基。此外,由于他们已经离开生产一线一定时间,所掌握的技术和工艺已经不是最新的,因而学校还应当通过讲座等形式,有意识地加强他们对最新技术和工艺的了解,使得他们能够满足理论课和实习课两方面跨学科的要求。
4.针对理论和实践均有欠缺的“双师型”教师。
虽然这一类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均有欠缺,但这部分教师也有他们的特点,就是年轻。因此学校在对他们的培养上更应格外重视,而不应只提要求,在形式上采用放任的培养方式。要有意识地按照学校的专业方向对他们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使之成为既有丰富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用从企业中聘请部分高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的办法,让他们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通过他们与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达到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目的。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教师本人是关键。只有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为此“双师型”教师应做到:
1.无论哪种类型的“双师型”教师都应高度重视自身素质提高的问题,要把提高自身素质与自己和学生的未来挂起钩来,要脚踏实地地为提高自身水平而努力。
2.不同类型的教师应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抓紧点滴时间,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对于教师的本职工作要热爱、要精益求精,要认真学习并勇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做到专而精。
4.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之间要加强相互交流、不断地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应能够自如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5.努力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6.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以适应社会对未来的技校毕业生具备较宽的理论知识面、较强的相关专业实践运用技能的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技校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间接地对技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技工教育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