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纳泽
(河南大学 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期待和重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1]。“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1]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积极回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方高校必须更新育人观念,增强发展意识,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为加快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创新型人才?虽然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特质,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各国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钟秉林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2]田建国提出,一般讲创新型人才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3]王树国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或者是新思路的引领者”[4]。林瑞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全面创造性的人才,是内在的创造性得到充分揭示和开发,形成创新素质,并能产生外在创造性成果的人才。[5]程春生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6]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来定义创新型人才的。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英国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按照英国教育家纽曼的理解,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7]。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受柏林大学校长范·冯·洪堡的大学理念影响深刻。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培养“全人”,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8]美国大学教育有崇尚自由的传统。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8]哈佛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典范,已有35 位教师、38 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该校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注重培养人才在情感、智力方面的全面发展。[9]
根据上述对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个性完善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对促进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对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共同使命。
一般而言,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主管、地方划拨经费、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包括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专科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地方高校是与部属高校相对而言的,是按隶属关系对高校的一种分类。地方高校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据统计,截至2011 年5 月23 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01 所,其中地方高校1992 所,约占高校总数量的94.8%。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 世纪末开始,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地方高校发展的内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办学经费更加短缺。尽管教育经费短缺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但这一问题在地方高校显得尤为突出。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神圣使命的最主要承载者,各级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并未随扩招而同步增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发[1993]3 号)就曾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达到4%”,但这个目标迄今也没能实现。地方高校获得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中,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收入比例更低。为扩大办学空间,保证生均教育资源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弥补经费缺口,许多地方高校“超前消费”,负债前行,举步维艰。二是办学定位模糊。定位本是一个营销学的概念,指生产经营企业在目标市场上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一个与其他竞争产品相比,具有明确、独特而又恰当的位置。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一般来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遵循不同的定位,以形成差异化的人才规格。但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雷同,同质化明显,缺乏特色。办学层次上,盲目追求升级,将学校由中专升为大专,大专升为本科,学院变为大学;办学类型上,高职想办成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向变为研究型大学努力;办学目标上,追求“高水平”、“国际化”、“一流化”;专业设置上,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工科院校办文科专业,文科院校办理科专业渐成风气,越来越多的大学希望办成综合性大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专业和课程体系相似,使用统一的“规划教材”,都要求学生“宽口径、厚基础”。
另外,与办学经费密切相关的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也严重滞后。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中坚和依托力量,部属高校等高水平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多层次性,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都应该有所作为,也一定能够有所作为。事实也已经证明,一大批“拔尖人才”里可以出创新型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里面,同样可以出创新型人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思路才能有出路。与部属高校相比,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办学实力、办学能力都较弱,地方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一是主动融入观念。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系统的和多层次的,人人都可以成才,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地方高校应培育自觉与自信,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明确自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实践中所担负的责任,主动融入,勇于担当,努力有所作为。二是系统培养观念。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动互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校际、校企密切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台铺路。三是多元化人才观念。社会、行业、企业等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学生性格、兴趣、个性的差异化,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多元化,也决定了部属高校与地方大学不同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决定了地方大学的服务方向。四是多样化人才观念。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生命体,地方高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切合他们的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为其走出校园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硬实力方面较弱,但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一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将“做事”与“做人”,“知书”与“达礼”,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与历练素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优化心理品质,为学生主动、全面、和谐、独特地发展和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二是优化教学内容。人文学科有助于拓宽视野,发展想象力,形成思维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还有助于养成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对于培养创造力具有显著作用。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实际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前沿知识的补充,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引入课堂,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最新成果丰富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努力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按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思路,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例如,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互融,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传播,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友好、平等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依据课程内容和对象,分别采取理论讲授、个案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讨论、小组汇报、社会实践等办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勇于质疑问难,善于刨根问底,以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相适应,教学评价方法也要实现由单一卷面考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不需过分记忆、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实行开卷或半开卷考核;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以撰写小论文的方式来考核;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课程设计、实验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可探索和尝试同学评价、研究报告与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总之,要将考核评价的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注重研究性学习、注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面,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办学特色问题从哲学层面上理解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理念上,也可以体现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布局、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特色就是“卖点”,就是旗帜,就是核心竞争力。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以引导高校重视提炼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1]。地方高校办学资源有限,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力量,凝练特色,铸造亮点,打造品牌,充分发挥特色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办学特色与办学资源、办学定位、办学传统等密切相关,凝练办学特色既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又是办学理念的升华和升值,重在过程,重在持续不断的积累,基本目标应该是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地方高校尽管层次、规模、历史等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地方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区域文化的熏陶。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说,高校作为“生产者”,必须有效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而满足需求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和“目标顾客”。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的区别在于,地方高校要更多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更多地面向地方,立足地方求生存、谋发展。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凝练办学特色必须从身边做起,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切入点,面向地方,服务基层,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与地方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中外知名高校的办学实践也证明,只有这样,学校的办学特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持续发展的依托,才能取得更大的放射效应。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校要牢牢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1]“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1]。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是密切相关、互为一体的,地方高校必须确立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服务的宗旨,密切产学研用结合,与地方互动互融,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作为求地位。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大力支持,地方高校要把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成果与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赢得社会认可、政府支持,争取更多的研发经费、政策支持,弥补办学资源、发展要素的不足;同时,可以充分获得地方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增强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地方发展需要高校的服务,地方可以从高校获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人才、科技、文化和思想支撑,这是地方取得比较优势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保证。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美国的地方高校中曾一度出现过一种新型大学,叫相互作用大学,就是实行相互作用战略的大学。相互作用大学改变了传统大学“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以社会为中心的“他方中心论”的新观念,与大学所在地的企业界、政府官员及社区居民等外部公众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11]我国的许多地方大学在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南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的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近年来,河南大学坚持立足河南、依托河南、服务河南的方针,以社会需要带动科研,以科研服务社会、提升教学,植根中原文化沃土,努力解决制约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构想,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的论证与研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卓越贡献,有效发挥了决策智库的作用;造纸黑液碱回收绿液苛化新工艺、中国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工程、黄河流域数据中心、天气预报系统等一批研究成果也在技术创新、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河南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取得了同步发展,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四十余万名,成为中原地区人才培养高地。
开放办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形成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是《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创新点。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是许多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直接障碍,扩大开放办学对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意义重大,地方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勇于先行先试,努力开拓开放办学新境界。
开放办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国内开放,二是对国外开放。对内开放要求地方高校密切重视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师资培训、科学研究,让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特别是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外开放要求地方高校转变观念,将国际化视为现代大学的应有品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宽广深邃的视野,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为激发和孕育师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条件。正如乌利希·泰希勒所指出的,“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12]地方高校应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当然,由于自身办学实力、发展水平所限,地方高校的对外开放应立足于特色和优势,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钟秉林.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N].人民日报,2007-01-17(07).
[3]田建国.关于21 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英才高职论坛,2007(1):3-7.
[4]王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十要素”[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20-22.
[5]林瑞.论创新型人才之素质特征[J].中国人才,2008(10):28-29.
[6]程春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发展研究,2009(1):60-62.
[7]NEWMAN J H C.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Chicago: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
[8]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
[9]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07).
[10]郭平.地方高校须以服务地方为重要使命[N].人民日报,2010-12-31(07).
[11]唐斌,尹艳秋.走出象牙塔:从“威斯康星思想”到“相互作用大学”[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4):90-91.
[12]〔德〕乌利希·泰希勒,陈洪捷.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