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显新
(淮北师范学校,安徽淮北 235100)
新课程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程显新
(淮北师范学校,安徽淮北 235100)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德育结构的新要素,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应成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德育工作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力求从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等方面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实效性
在新的时代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当今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强、行为习惯不良;特殊生活背景如离异家庭、困难家庭较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人主义,各种原因又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现象。尤其是中职学生,不良心理表现更加突出:有明显的厌学情绪;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善于与人交往,孤独、抑郁、自我封闭;有的学生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有自责倾向;有的学生过分敏感,常为一些小事而烦恼;有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遇事易怒,易冲动;还有的学生有恐惧感等等,这些不良心理状况导致一些有逆反心理或有其他心理障碍的学生,很难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实践证明,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可见,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得益彰,有机整合两种教育,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那么,在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整合“德育和心育”以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目的呢?笔者认为: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是以社会道德规范学生行为的过程,这是“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带有明显的规范性和养成性。“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它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结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帮助和启发教育对象的过程,“心育”是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激活自我完善的欲求,提高学生对社会适应性的由内向外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德育”与“心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传统的德育理念过于强调两者的区别,认为德育和心育是彼此独立,并列存在的不同学科,导致德育与心育相脱节。而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看,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德育结构的新要素,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应成为新形势下解决德育工作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而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锁”功能,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系列工作之一,由德育管理部门来负责统筹协调。这样,既有利于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又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推进。可见,为提高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整合德育和“心育”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但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的有用之人。在教育内容上,德育侧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注重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和个人利益,尤其是一些学校思想教育内容枯燥、贫乏、没有吸引力,教育方式生硬,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缺乏“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甚至有些学校以智育代替德育,没有专职机构抓德育,造成学校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教育者态度强制生硬,方法不合理,空洞说教。再加上校园生活单调,学校管理严格,个别学生思想压抑无从释放,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偏激片面地看问题,逆反心理强烈,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抵触、甚至抗争,导致传统的道德说教难以深入人心,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应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和荣誉感,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看作是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作为德育工作的新内容在实践中加以整合。例如: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结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这样,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可以使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防止传统教育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现象,学校应该由同一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因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两者终极目标一致,内容互相交叉,方法上可以相互补充。因此“以心育德”,突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可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效果。
传统德育一般采用知识传输型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活动引导等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方法简单,学生被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地位不对等。这种强制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钥匙”功能,要求教育者把心理疏导的方法引入德育工作,注重对青少年心理的疏导,运用宣泄法、心理倾诉法、行为训练法、共同探讨法、角色模拟法、情景设置法等等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课、社团组织活动课、课外活动实践课以及校园广播之声等多种途径开展以学生活动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心理体验中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同时,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以平等的地位,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排解他们的忧虑和困难,学生会放下包袱,主动敞开心扉,乐意接受老师的辅导和建议,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是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佳互补模式。德育最终落在“行”字上,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情”字上下功夫,情是内在的感受,行是外在的表现。行以情为基础才能持之以恒,情以行为结果,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要实现“情与行”的最佳结合,德育工作者只有认真借鉴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树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探究德育工作的新内容,践行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迈上新台阶。
G631
A
1671-8275(2012)01-0089-02
2011-12-05
本文系安徽省省级课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项目编号 :JG7220)阶段性研究成果。
程显新(1968-),女,黑龙江庆安人 ,淮北师范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之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