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彦林,汪 莉,尹树华,张 伟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红色微博”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付彦林,汪 莉,尹树华,张 伟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红色微博”的出现开启了高校党建工作发展新的一页,受到诸多党务工作者的关注。文章从“红色微博”的来源入手,分析了它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为其应用提出了建议。
红色微博;大学生党建工作;应用
在信息网络化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校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微博在国内的迅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微博正日益受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当前高校最热门、时尚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与“红色思想”相结合,建立“红色微博”,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红色微博”的来源及其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1],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获取、分享的平台,属于多种媒介功能融合的产物。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与其“粉丝”群体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网页等方式向自己的微博主页发布简短的文字信息和多媒体内容,如图片、影像、声音等。
近年来,微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仅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青年大学生素来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纷纷开始创建、关注微博,微博日渐成为高校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主题多样的微博中,一种以党的建设为主题,宣传红色精神的微博悄然兴起,并逐渐为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这种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校党建工作实践于一体的高校网络微博新形式即是“红色微博”[3]。此后,“红色微博”便开始在我国各高校茁壮成长,如:2011年4月,华中农业大学[4]携手新浪网建立我国高校首个以党建为主题的网络教育阵地——“红色微博”,在短时间内发表微博近900条,参与者超过2400人;2011年11月,安徽团省委建立了团省委学校部、高校团委、院系团委、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四级联动的高校团组织红色微博体系[5],截至目前,安徽高校共建立微博641个,其中校级团委微博191个,院系团组织微博142个,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微博188个,班级团支部微博120个,粉丝达53万人。
“红色微博”作为虚拟学习型社区,是党员与党组织沟通的桥梁,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新阵地,党组织工作交流、思想碰撞、特色服务和活动组织的新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它的出现拓宽了党建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增加了教育的即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红色微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发挥它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广大党务工作者积极探索。
(一)“红色微博”是党建工作的“学习源”
“学习文件”、“大会报告”等传统学生党员学习形式稍显僵化;“专题学习”、“调查研究”、“讲座沙龙”等形式虽是党组织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诸多限制,也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学生党员的个性发展需求。“红色微博”可以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新源泉,它可对党员“一课一讨论”、民主生活会、思想汇报、民主评议等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益补充。学生在浏览“红色微博”获得学习、生活信息的同时,也接受了党建知识,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小范围、大视野、少转发、多原创”的“红色微博”语境下,形成了一种“红色微博文化”,使微博参与者更加积极主动,对不关注微博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从而使高校思政工作者,学生党员,普通学生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
(二)“红色微博”是党建工作的“交流区”
微博与传统媒体和博客、论坛等新媒介相比,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微博上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便携式设备登陆“红色微博”,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及知识,及时以“微汇报”的形式与“粉丝”交流,分享自己所学、所思、所感。此外,微博将传统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平等地位的交流,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模式,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平等交流,利于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心灵交流,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红色微博”是党建工作的“展示台”
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微博将支部基本信息、开展的活动、取得的成绩等各方面定期向“粉丝”加以展示,同时也能更好地接受他们的监督;支部党员也能将近期的思想汇报、心得体会、取得的成绩、所做工作等拿到“展示台”上“晒一晒”,以便督促他们更好地注意自身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
(四)“红色微博”是党建工作的“资料库”
微博具有收藏功能,可对每个党员的信息汇总形成一份真实有效的资料。微博内可以将党员的基本资料,思想汇报,个人成绩,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转正时间、入党介绍人、考察人等信息添加收藏,形成一份完整的支部党员基本信息“资料库”,长期保存,需要时可随时查看。还可将每个党员、积极分子的心得体会、发表的建议、开展的讨论加以整理,形成一个真实的思想反映“资料库”,备案存档后可供组织考察,也可作为教育素材。
(一)瞄准学生需求,清晰定位“红色微博”
清晰定位“红色微博”是其创建的根本,也是关键所在。当前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他们个性独立,思想活跃,同质性强,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基于此,高校党建工作者要根据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精神文化需求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有效引导,清晰定位“红色微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核心价值体系,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色思想”渗透到微博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吸引“粉丝”关注,大力推广“红色微博”
宣传推广“红色微博”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红色微博”把党员教育从“有形”拓展到“无形”,但往往“无形”的东西则容易被学生忽视。据调查[6],对82所“211”高校官方微博进行分析,发现微博原创内容中(截至2011年2月),新闻宣传类和信息公告类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37%和27%,而最受“粉丝”欢迎的内容则是风物景观和微博箴言。可见高校微博中“红色文化”还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推广力度还不够。因此,需加大高校“红色微博”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党员支持、建设微博,普通学生访问、参与微博,通过提高点击率,扩大“红色微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步营造良好的“红色微博文化”氛围和学习体系。
(三)强化管理队伍,特色规划“红色微博”
“红色微博”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特色设置是其创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微博设置上看,可开设“领导寄语”、“微汇报”、“连载身边党员故事”、“微博荣誉厅”、“党建文萃”、“党员晒一晒”、“讨论交流”等几个版块,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发人深思的文字、赏心悦目的图片为主体内容,图、文、声、像并茂,让其生动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版块从不同层次、方面、角度形成多元化的信息源,使之成为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红色家园”。从微博管理上看,它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而言需要更严格的监督和约束,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微博管理制度,选拔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数量足、结构好”的党员管理队伍。一方面强化微博管理,严把信息上传关口,防止不良信息传入;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约束提升党员的自觉性、自律性和政治觉悟,做到不发布、不转载、坚决抵制不良信息。在“红色微博”的管理上做到管理与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共同构筑微博“防火墙”。
(四)建立激励机制,及时维护“红色微博”
及时维护更新“红色微博”是建立优质微博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高校“跟风”开设微博,而不及时更新维护,导致出现诸多形同虚设的“僵尸微博”。建立优质“红色微博”的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微博工作者的积极性,二是发布素材的质量。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可根据不同版块的特色,制定相应信息发布大纲,通过微博信息发布频率、发布质量、表现形式、反响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微博工作者,对于表现优秀者可纳入评优体系,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也可举办“红色微博达人”评选活动,定期通过微博点击率和评价率评选出优秀微博工作者,授予“红色微博达人”荣誉称号,以提高他们发布信息积极性,增强“红色微博”活力。
总之,“红色微博”是一个新生事物,绝非朝夕之功就能一蹴而就,它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载体正在被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应用到党建工作中。“红色微博”的应用能否将我国大学生党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党支部特色活动立项项目)
[1]百度百科-微博[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2]李雪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7-25.
[3]刘瑶婷.用“红色微博”构建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1,(11)60-61.
[4]王磊.安徽构建高校团组织微博联动体系[N].中国青年报,2012-02-26,(1).
[5]关桓达,王平样.80后90后的红色微博[N].光明日报,2011-04-07,(5).
[6]陈帆帆.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建设探析调查研究 [J].2011,(9):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