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分析模块论及句法分析策略对花园路径现象的解释

2012-08-15 00:52赵静
关键词:句法花园语义

赵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外语系,湖北 武汉430079)

句法分析模块论及句法分析策略对花园路径现象的解释

赵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外语系,湖北 武汉430079)

花园路径现象是一种局部的语言歧义现象,涉及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该现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句法分析模块论和句法分析策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并对模块论和后封闭策略、起码连接策略进行评析。

花园路径现象;模块论;句法分析策略

语言理解过程是心理语言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花园路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GPP)作为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Bever提出并对其进行界定:对一个句子按常规方式理解,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1]这种现象就是花园路径现象,多年来一直为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所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花园路径现象”(GPP)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实证研究极少,仅晏小琴她采用了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对GPP的整体加工过程进行了定性研究,对比分析歧义句的正确和错误加工情况,发现歧义句加工引起了明显的花园路径效应和不同程度的加工困难。除晏小琴外的大部分研究都是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研究是对“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蒋祖康第一次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他从心理语言学,语法分析和功能结构分析三个角度对GPP的研究进行了归纳,程秀苹、袁平也从心理语言学,语法分析和认知分析三方面对GPP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第二类研究从认知学的角度对GPP进行探析,刘国辉、石锡书、李瑞萍、康慧从认知角度运用图式理论对GPP进行重新解读;王云、郭智颖第一次尝试用认知语言学里的原型范畴理论和竞争模型理论GPP的成因作了分析;黄碧蓉则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来解释了GPP;杜家利运用“细读方法”对语句中的GPP进行了认知心理学的阐述。

第三类研究是从句法分析和处理的角度来解释GPP。王冬玲,张殿恩都以Bever,Kimball,Frazier&Fodor等人提出的几种重要的句法处理模型和策略为基础对GPP进行研究;吴红岩探讨了如何利用优选句法理论来解释GPP;孙肇春运用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理论对GPP现象进行了解释;姜德杰和尹洪山从语义、句法和语用的综合角度对GPP进行了解读。

第四类研究侧重于对GPP进行分类,各个学者对其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曲涛、王准宁将GPP初步分为宾语主语歧义,动词歧义等五类并做了语法和心理语言学角度的解读;田正玲、吴先少、王利琳在分类时都提到了由词汇的多重意义造成的歧义;尤肖南也在句法层面对GPP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即GPP是由省略连词that和逗号造成的。

此外还有学者分析讨论了GPP的正面效应,认为其在取得滑稽幽默表达效果的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还有学者注意到了汉语的GPP现象并做了初步的研究。

GPP在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为心理语言学家和语言学家所关注。最初多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展开讨论,Bever从认知结构入手,提出了一个分等级的标准图式体系,Kimball也提出了GPP形成的七原则,之后他又结合句法和语义对GPP进行了认知心理的解释。

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学者开始借助语法分析,并将成分分析与功能结构分析相结合对GPP进行解释,如Weinberg就从功能结构的角度解释了GPP中的 “最小挂靠原则”,Pritchett阐述了花园路径现象和语言处理的语法基础,Sturt和Crocker提出了功能结构单向确定理论。

近年来,又有学者如Townsend,Bever提出应该采用综合的策略来研究花园路径现象。

由以上国内外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目前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对花园幽径句的研究较多,且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心理语言学角度中句法分析模块论及句法分析策略对花园路径现象进行解释。

二、句法分析模块论对花园路径现象的解释

Fodor在《大脑的模块性》这一著作中对模块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语言理解的过程进行了阐述。根据Fodor的观点,语言理解总的来说是很多不同的模块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模块只负责完成理解一个特定方面。模块论认为词汇激活过程是迅速、专一、自动的,且不受到以前的或并行的信息的影响,即这些模块运行方式是即时的,各个模块只负责一方面的工作,在听到自己的母语时会自动地将一连串的声音看作是有意义的语言信号,从而将其同其他的声音区别对待,此外这些模块过程在信息上是包裹起来。[2]

Forster的模型是较早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处理有三个不同的独立系统。第一个是词汇处理器,它在语音输入或正字法的基础上激活一些词项,然后词汇处理器的输出就传到下一个系统——句法处理器。处理器从词汇输出中抽取信息,对句子进行分析,产生表层结构表征。最后是消息处理器,它把语言表征转换成表示语义意图的要领或意义结构。他认为每一个系统都是独立工作的,不受上一级系统的影响。[3]也就是说句法处理器只负责句子的句法加工,将句法功能赋予组成句子的单词或词组,找出它们之间的句法关系,从而获得句子的表层结构。在其对句子进行即时处理的过程中不受语义、一般性知识的影响。

Mitchell[2]P143进行了一项自我监控阅读作业的实验,受试在实验中要求阅读由两部分组成的句子,在确信已理解第一部分后按下按钮显示第二部分,并记下处理时间。

(1)After the child had sneezed the doctor....

(2)prescribed a course of injections.

(3)After the child had visited the doctor....

(4)prescribed a course of injections.

句(1)中的sneezed从语义上来说不能有直接宾语,是不及物动词。而句(3)中的visited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实验发现,处理句(4)比处理句(2)要花更多的时间,说明被试被迫在句末对句(3)重新做出解释。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实验结果是,受试在(1)上花的时间长于(3),这说明受试首先将sneezed理解为及物动词,之后又重新将它分析作不及物动词。即受试在理解(1)、(3)句时都出现了GPP,表明语义因素并未参与到句子的句法分析中。否则,语义因素就能够提醒句法分析器不要将sneezed分析作及物动词,从而避免在句(1)中出现花园路径现象。

除了语义因素外,一般性知识也不参与句法处理器的在线加工过程,Rayner,Carlson和Frazier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观察了受试在阅读以下两个句子时的眼睛固视:

(5)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6)The performer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从一般性知识或现实世界事件的合理性 (plausibility)来说,(5)句中的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比 (6)中的The performer sent the flowers…更加合理,应把 (5)句中的The florist作为sent的施事,但看到时was才发现理解错误,但(6)句则不会引起误解,应把The performer作为sent的受事,因为演员不会送花给别人。然而Rayner等发现,受试在阅读(5)、(6)时都出现了眼睛的回溯,表明两个句子都存在花园小径现象,即句法处理器在其在线处理过程中并没有考虑一般性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模块论与互动论一样,都认为非语言因素参与了语言理解的过程,只是这些因素是在语言因素作用完毕之后才起作用的。

模块论认为语言的理解至少牵涉到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第一个是输入系统,由许多模块组成,其功能也是以模块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二个是中央处理过程,用于接受输入系统初步的处理结果,并进一步运用语境和世界知识来对其进行评估、修改,最终得出语言所传递的语意信息,这一过程以互动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句子在线加工的过程本身是模块性的,但离线处理过程却是互动性的。[2]P139-140

三、句法分析策略对花园路径现象的解释

根据模块论的观点,我们听到的每一个词首先激活句法处理方面的策略,这些策略使得我们更容易将听到的词附在最近的句子成分上,而不是前面的某个句子成分上,或重新构建一个成分,[4]这就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句法分析策略,即后封闭策略和起码连接策略。

后封闭策略认为,只要符合语法人们都将新项目依附在当前的成分上。[3]P362(也就是说句法处理机制应该允许新进入的语言成分成为正在处理的句子结构的组成部分,使用这种策略可以减少工作记忆负担。如句(7):

(7)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seems like a very short distance to him.

虽然jogs a mile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但根据后封闭策略,这一结构必须暂时保持“开放”的状态,只要符合句法,就应该允许后面的成分进入这一结构,从而避免歧义的发生。Frazier和Rayner考察了受试在阅读句(7)时的眼睛固视,研究发现受试的眼睛固视在后面几个词的时间长于前面几个词,说明受试对短语“a mile”有所误解,造成了GPP,需要在后面作一些修正。[3]P363

起码连接策略认为当新进入的语言成分可以挂靠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时,应该选择已经确定的节点作为挂靠对象,并使树型结构保持最少数量的节点。如句(8):

(8)I kissed Joan and Mary laughed.[5]

名词Mary可以挂靠前一名词Joan,与其构成一个名词短语,也可以挂靠后面的动词laughed,形成一个主谓结构,但根据起码连接策略,Mary应理解为是和Joan属同一名词短语结构中的成分,而不是尚未确定节点的主谓结构,这一挂靠关系使我们无需新的节点,从而保持了最少的节点数,但这恰恰引导我们走上“花园路径”。

然而这两个策略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句 (9)I knew Jack failed to come for no reason.不产生GPP。根据“后封闭策略”和“起码连接策略”,Jack应作knew的宾语,但Jack同时又能充当新从句的主语,因此在对句(9)进行重新分析和处理后就能避免GPP。这就是Frazier和Rayner后来提出的“复原”原则,他们认为某些独立的句法处理原则可以“复原”最初句法处理上的错误,使重新分析和重新处理不会造成额外负担,例如出现可以充当新从句主语的名词成分时,重新分析和处理就能使其合理化。[6]

但蒋祖康[7]指出这一补充的独立原则也有其缺陷,如在句(10)The man pushed through the door fell.中,出现fell时无法找到能充当其主语的名词成分,不能合理“复原”进而造成GPP。而且即使有能充当新从句主语的名词成分,如句(11)After Mary mended the sock ripped again.中,虽然the sock是可以充当新的从句主语的名词成分,却依然无法“复原”句(11)最初的错误分析,这种情况也有可能造成GPP。

也有学者从语言功能知识的角度出发[6]P47认为“后封闭策略”和“起码连接策略”注意句法、语义和语境结合,从语言功能出发提高了读者“外在显能”,但对语义和语境两面性的阐述缺乏系统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razier和Rayner的理论并不能全面和无例外地解释所有的花园路径现象。

四、结语

花园路径句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理解途径,一般来说人们采用的是能解决问题的最快速最有效的策略。本文从模块论和句法分析策略的角度对其做出了解释,心理语言学家提出的后封闭策略和起码连接策略和模块论是一致的,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强调同时使用词汇知识、语篇及上下文等来理解句子的互动论。不同的句法分析策略和模式及其对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语言的内在规律,人类大脑的语言处理机制和语言的理解过程,但这些策略和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与缺陷,许多深层问题还有待于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解决。

[1]王云,郭智颖.花园路径现象认知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0.

[2]马明.论句子句法加工过程的模块性[J].东北大学学报,2004,(2):139.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65-366.

[4]David W.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20.

[5]曲涛,王准宁.浅析花园幽径现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8):22.

[6]杜家利.“细读方法”对语句“花园路径现象”的指明作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

[7]蒋祖康.“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48.

猜你喜欢
句法花园语义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爱护小花园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