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专科大学教育的透视与启示

2012-08-15 00:49:04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专科办学韩国

汪 建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韩国专科大学教育的透视与启示

汪 建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韩国专科大学(类似中国的高职学院)教育紧扣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发展壮大,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逐步成为支撑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韩国已经进入专科大学教育时代。韩国专科大学十分重视以人为本,按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和对接国家产业发展开展自主化、特色化、国际化办学。透视韩国专科大学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特点,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韩国;专科;教育;透视;启示

2011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高职院校校长海外培训”(VELT),到韩国研修了20天。研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仁川市大林中韩海外研修院集中学习一个星期,学习内容主要是听取中国和韩国教育部领导、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参赞、韩国教育专家和韩国企业界人士的报告,了解中韩教育领域交流与发展、全球化时代大学创新与国际化、韩国专科大学论证和评估制度、韩国专科大学政策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期间,参观了仁德大学、才能大学等高校。第二阶段,重点对位于首尔市的明知专门大学进行了考察,详细了解其在学校发展、行政和教学管理、特性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借鉴其经验。第三阶段,对汉拿大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学习。同时,与韩国首批由政府选定的教育国际化据点大学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就中韩高职(专科)大学之间展开国际合作进行了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了校际间合作协议书。通过这次在韩国的研修,笔者对韩国专科大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办学特色有了比较一定的了解,拓宽了国际视野,增长了见识,受到了诸多启示。

一、韩国专科大学教育发展简介

韩国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50万。2009年统计,韩国共有本科和专科大学344所。大学分为四种类型:1、综合性大学(含师范和医学)184所,学制4——6年,可授博士学位。2、产业大学(也称工业大学)13所,学制4年,可授博士学位。3、专科大学(也称专门大学,类似于中国的高职学院)146所,其中2所国立(政府管理的大学),8所公立(地方自治团体主办,不归政府管理),其他136所为私立(财团举办)。学制2——3年,占全国高考录取比例36%。4、广播电视大学1所。韩国专科大学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65——1979年。战后重建所需,政府确立了出口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纺织、印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技术型工作需求量很大,催生专科大学教育的发展。

稳定发展阶段:1979-1989年。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以专门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得到迅速发展,专科大学猛增到127所。

调整改革阶段:1989——现在。因韩国自然资源十分缺乏,韩国政府提出,国家的工业发展要转为技术立国,要实施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战略。1996年建立了专门大学学位授予制度,经政府批准的专业可以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实行校名自由化,并设立专升本制度。2006年,专门大学与四年制大学统一待遇(同享国家公务员薪资制度)。同时,校企协作、产学结合共育人才得到巨大发展。

2011年,韩国专科大学的在校学生数为50.9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1998年为 66.3%;2000年为 79.4%;2004年为77.2%,2008年为85.6%。远远高于本科学校的就业率,足见专科大学的发展前景好。韩国专科大学教育协议会会长李基雨博士认为,“韩国已经进入专科大学时代!”

韩国政府十分注重运用财政手段,引导专科大学自觉调整办学方向,促使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全面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对产业人才的需求。政府投入的教育资金完全与各种教育项目挂钩,为了争取教育项目,专科大学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韩国政府鼓励专科大学走“特色化”、“国际化”发展之路。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所有高校实施《大学特色化》政策,把“大学特色化建设”列为评估五大指标体系之中。政府在对高校的评估过程中,把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聘请外籍教师作为硬性指标,实行了“一票否决”,要求学校必须有国际化的办学视野,积极开拓国际化教育的空间,并在财政上设立了专项支持。

近年来,韩国政府逐步强化了对专科大学的评估,以严格区别学校优劣,评估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供社会参考。专科大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当明细,但与中国不同,它没有校园面积、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等硬件指标要求。评估重点是在学校特性化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教育方面的拓展情况。

韩国政府评价大学的主要指标是:学生就业率(仅指参加了劳动保险的就业学生人数)、学生充员率、产业收入及投入教育的情况、教授率、学生奖学金是否足额下发给学生、学分管理指数、学费上涨率等。通过评价,在全国评选出前80名大学,政府每年给予每校约20亿元韩币(1000元韩币约合6元人民币)的财政资助,其他学校一分钱的政府资助也得不到(不含其他专项财政支持)。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产学协力人才培养。1963年,国家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开始制定产学合作政策。1973年,产学合作正式写入法律。韩国政府教育科学部专门设有产学合作科。1973年,开始以劳动部为主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韩国政府颁布的《职业训练法》、《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法律规定,企业有义务积极协助学生进行了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要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政府、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的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均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相应的税金。通过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育人。

当前,韩国专科大学发展上面临两大突出问题:

第一、韩国上大学的费用相当昂贵。本科大学学费每年800万到1000万韩元,合4.8万至6万元人民币,专科大学学费为500万到700万韩元。高额学费已经引起学生及社会的强烈不满。韩国政府正在要求高校降低学生学费,国会也在讨论大学学费削减问题。

第二、韩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不到千分之一,排世界最后几位。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低生育水平导致生源减少,2010年62万高中毕业生,有60万人上了大学。据统计,2020年后高中毕业生将降为每年30万人左右,许多大学面临倒闭关门。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相当大,生源竞争激烈。因此,韩国政府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各校非常注重自我包装和宣传,正在努力扩大向国外招收留学生。

二、韩国专科大学的办学特点

(一)办学自主权得到充分尊重。韩国专科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决定学校的建设、发展与未来。韩国大学的校长(称为总长)权力较小,一般只有建议权、推荐权,人事、财务、基建、采购等涉财事项都由董事会决定。法律规定教育是公益事业,财团不得从学校取得办学收入。政府不干涉学校事务,但通过财政政策来支持、引导高校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只占全国GDP的0.6%,但政府按项目对学校进行资助,防止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没有获得政府项目的高校甚至一分钱财政资金也得不到,所以,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办学,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项目,按国家的要求为产业和社会发展服务,普遍成为韩国专科大学的自觉行为。

(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十分重视优秀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是大学教学质量的保证。韩国专科大学教师绝大部分是来自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极少有大学毕业后直接被聘到大学任教的。明知专门大学规定,教师必须是具有至少3——5年企业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的高水平人才。为了稳定优秀教师,韩国实行学校自授职称的制度。学校可以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每年的教师评价考核结果,对连续工作2年、4年、5年的博士,直接从专任教师授予助教授、副教授、教授职称,获得教授职称的为学校终身员工,依法享受一切待遇。如果教师辞职到其他学校工作,其职称作废,须从零开始。实施这一制度使能力强的教师极少有随意跳槽的现象。二是重视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上课,必须每年展示自己的专业作品,拿不出专业作品的教学考核要扣分。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自觉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汉拿大学每年举办各专业的教学成果展示会(专利、专业作品等),并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每一位教师的收入和福利。学校对优秀学科和优秀教学成果的转化给予重点支援。为了培养教师动手能力,规定教师每年要到企业去实习研修,回来后要写出报告。三是强调教师应是多面手。教师兼职学校行政工作成为韩国专科大学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学校许多行政和管理工作都是由教师兼任(如教务长、学工处长等),大多数学校无副校长,企划室主任十分重要,相当于中国的常务副校长,管事很多很杂。如明知专门大学的企划室主任就承担着院办、人事、财务、监察、宣传、审计、产业管理等部门的职能。一人多岗,既承担教学又兼职行政工作,淡化了专职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有利于促进学校每一位教师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知和把握。四是教职员精干高效。生师比一般为30:1左右,如永进专门大学:学生8575名,教职工297名。明知专门大学学生约8700人,教职工310人。才能大学学生3471名,教职工201名。汉拿大学学生4572名,教职工202名。由于教职员队伍精干高效,人人工作量饱满,因而教职员个人收入普遍很高。

(三)学生教育和辅导。普遍推行教授(指全部专任教师)终身辅导制度。如明知专门大学规定,新生进校后,每个专任教师负责30个学生的在校教育、辅导和终身辅导(类似于中国高校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遇到任何事情均先找自己的辅导教授咨询,辅导教授必须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教授每周要将30个学生约在一起,至少进行一次集中面谈,计一个课时,由学校付酬。对教授进行个别谈心,学校不付报酬。教师必须用计算机记录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信息以及每次教育辅导的详细情况,便于学校考核。学生毕业后,辅导教授仍有义务负责学生的终身咨询和辅导。这种全员参与的教授终身辅导制度,使教育和服务学生成为学校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调动了每一个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积极性。

(四)招生就业工作。招生与教务捆绑、联动效果好。韩国专科大学的招生工作均由教务处统筹,没有设置独立的招生处。各系各专业的招生数量与各系、专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挂钩。因此,各系招生压力很大。一方面会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吸引考生报考,一方面会全员参与,积极主动地进行招生宣传和生源发掘。在韩国,学生充员率(即学生实际保有人数与政府要求在校学生人数之比率)是衡量一个大学、一个系、一个专业办得优良与否的综合性指标,办学质量差必然导致充员率低。因此,校、系、科都十分重视提高学生充员率,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受社会欢迎的职业人才,增强办学的社会美誉度来吸引考生,提高新生报到率,防止学生中途退学。翰林圣心大学规定,系、科生源充员率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90%,则学校撤此系、科,该系、科的教职工则面临被解聘(失业)的结局。汉拿大学则规定,在对教职工的奖金进行核定时,如果本系学生的充员率超过90%,则全系教职工均可以人人定为A等——相当于集体奖励。若是低于90%,则一定要分为A、B、C三等。对评为C等的教职工,学校给予一段时间观察,促其改进,改进仍不达标则予以警告,直到解聘。学生的就业主要是依靠系科辅导教授指导和推荐。由于韩国专科大学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学生毕业后大多能够获得社会认可,能够较快地找到合适工作岗位。

(五)教学过程。普遍推行特性化教育,十分重视实习实训。办学特色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已经成为韩国专科大学的共识。以务实为中心的特性化教育课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来设置课程体系,仁德大学规定,每年要举行两次教授与企业法人的见面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共同探讨应开设哪些课程和如何开发课程,以防止课程内容不能在企业实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特性化教育使课程的实用性更强,职业岗位针对性相当明确,学即能用。因此,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实习实训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明知专门大学规定的理论授课与实习实训课时比例为各占50%。每年派出学生去企业实习1到4个月不等(依学制不同而定)。为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韩国专科大学的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完成30小时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不完成者不能毕业。

(六)实习实训。重视实训实习的真实环境创建,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实战演练过程。各校舍得投入巨大资金,完全按照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创建实习实训场所。如汉拿大学护理实训室设备十分完备,可以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各种实习需要。该校的产科实训室,购置了全套的产科用设施和设备,仅一个智能化机器病人价值就达一亿韩元(合600万元人民币)。这个产科实训室可以满足给妇产科病人进行体检和动手术所需的一切医疗条件,完全是一个真实的产科手术室。明知专门大学的烹饪专业实训室,设备高档、设施齐全,学生到此能够学到真本事。因此,该校烹饪专业学生争相被各大酒店抢走,年年供不应求。该校花费重金购买了一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仪器用作学生实习,而这种先进的仪器在全国也仅有三台。学生实习成绩均由学校聘请校外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评分确定。才能大学规定: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学分外,还要依专业不同请相关企业来校组织笔试,笔试合格才能毕业。每年各校都要举办学生学习成果(实习作品)展示会,学生若没有自己的学习成果参加展示则不能毕业。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分为学期实习和寒暑假实习两种形式,均可以获得实习课程的学分(西方国家规定只有学期实习才能获得学分)。实习时,一般由企业给实习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校的指导老师通过巡查的方式来监督学生的现场实习过程与实习质量。韩国专科大学每年会举行大学生创意、设计、技能的展示会,邀请企业人士参加点评。获奖的学生往往会立即被用人单位选走。所以,韩国大学生十分热衷于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与学习成果,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七)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完备,方法科学。重视教师的业绩考核,汉拿大学规定,教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教师考核一般包括三大内容:①教学业绩。包括授课情况、课前准备、自我开发能力,学生活动指导、实习指导、论文指导情况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内容很细,每一项都有对应分值。教学质量评价完全由学生来评价,没有领导评价和同行互评。评价时,把学生分为两类,成绩好的一类的平均分为该老师的评价基准分,奇高奇低的学生打分会被删除,以保证评价公平。学生如果不完成对自己的上课老师的评价,则无法查询和打印自己的学业成绩单。②研究业绩(学术科研)。指标设置很细,论文、著作、课题、专利等每项均有分值,可操作性很强,基本上没有主观评价。③社会服务业绩。在韩国专科大学,教师的职责决不仅限于上课和科研,教师必须走出去,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包括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区服务、为学校服务,在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教师必须与3—5个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企业资源为学校办学服务,包括生源发动、终身学习、实训联系、产学互动、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捐赠设备、推荐学生就业等。大林大学将教师与当地企业是否有活跃的交流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

(八)学生管理。管理与优质服务一体化。与中国大学不同,韩国专科大学的学生基本不住在学校(仅有极少数留学生或优秀生可住校),所以,学生管理的职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辅导与服务。学业成绩优异是学生申请校内居住的主要审批依据,实质上是学校对优秀学生的一种特殊奖励手段(学生在校内居住比在校外租住要便宜得多)。淑明女子大学提出:大学像公司,校长是CEO,教职员工是公司职员,学生是顾客,是衣食父母。因此,学校要好好善待“顾客”和“父母”,学生在学校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和周到的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知识和真本领是天经地义的。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做到:让“顾客”满意、让“父母”感动!这种把学生当成“上帝”的办学理念很了不起。学校推行仆人式管理理念与人性化管理措施,使管理融于优质服务之中,处处能使学生感受到温馨、和谐、方便,从而密切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九)学生奖学金。项目多,效果好。韩国政府规定,用于学生的奖学金不得低于学校学费总额的9.6%。奖学金由学校学生工作处负责评定。奖学金名目繁多:有学习成绩奖、专项活动奖、表现奖、生活困难奖学金等,还有勤工俭学、政府奖学金以及校外企业设立的奖学金。以明知专门大学为例,在校学生8700人,校内奖学金就有18种,校外奖学金还有16种,仅2010年发放学生奖学金就达83亿韩币,约合4900万元人民币。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在学校获得众多的奖学金,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形成优良的学风。

(十)产学合作与学生就业。为产业和学校全方位合作构建关系紧密、范围宽广的平台。韩国专科大学极为重视产学合作、共育人才的工作,一般采取组建“产学协力团”来推动紧密性全方位宽领域的校企合作。各校均成立了产学协力团,校企合作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良性互动,胶着发展。与学校签订产学协力合作协议的企业被称为“家族企业”,一方面学校为家族企业排忧解难,包括合作攻克生产的技术难关,订单式培养人才,免费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按企业需求培养和提供合格的毕业生等。另一方面家族企业为学校提供服务,包括捐赠教学实习设备,合作开发课程,参与专业建设,提供实习实训场地,派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进行专业实习实训指导和实习实训成绩的考核评定,接收毕业生就业等等。韩国专科大学的这种产学协力、校企合作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和战略性互利共赢,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非常适合专科大学的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十一)教育国际化。积极应对生源减少的严峻形势,加快推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2010年韩国政府在146所专科大学中选定了五所作为国际化教育的据点大学,2011年又选了四所大学,政府给予这些国际化教育据点大学财政专项支持,鼓励专科大学广泛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在国内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海外生源市场,采取诸多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学生来韩国求学。韩国各专科大学非常重视学校的自我包装和特色宣传,甚至在很多细节方面都特别讲究,会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韩国政府推行专科教育国际化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一大批懂得韩国语言、了解韩国文化、掌握职业本领的外国人才,然后,包安排工作,输送到世界各地的韩资企业,以解决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韩国企业人才短缺之困难。显然,这是韩国政府支持韩国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引导韩国专科大学教育直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服务的表现。

三、几点启示

(一)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旗帜,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定位和发展十分重要。“寻找自我的大学”、“设计未来的大学”、“动手动脑,从无到有”(仁德大学),“变化中的大学、变化中的大学人、变化中的教育”(汉拿大学),“使学生幸福的大学”(淑明女大),这些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变革和创新的韩国专科大学的办学理念昭示我们,大学教育必须始终围绕培养人、服务人,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而努力创造一切条件。学校要牢固树立学生是“顾客”,学生是“上帝”的理念,围绕学生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处处让学生满意、真正让学生在学校学有所得、习有所成,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天经地义的职责。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忽视学生权益、漠视学生合理要求的现象,在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少、服务差,矛盾和冲突时常发生,难以让学生和学生家长满意。这是一种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办学短视行为,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必须高度重视特色化办学。高职教育(在韩国称为专科大学教育)的最大生命力在于其特色化办学。不仅办学理念、开设专业、师资队伍素质和结构要特色鲜明,而且要求培养人才的过程也要具有独特性。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中国的高职学生已经习惯于用外在的、别人的观念和思想运用于自己,这不是由心灵再生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教育要在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离开了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前,中国高职教育中充斥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职业的教育被反复强化,人文主义教育却被束之高阁。应该将专业教育和人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个性鲜明而又身心完整、具备特殊职业才干而又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要凸显现代职教特色。要从岗位调查入手,认真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构建教学体系。从必需够用的原则出发,可以考虑将性质相近的课程合并,将基础理论与理论应用的课程合并,删减理论过深、要求过高的内容,使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所需相结合。专业课一定要加强岗位针对性与能力实用性,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职业能力特色鲜明的高技能型人才。

(三)注重大学的自我包装与特色宣传。一所大学办得再好,教育教学质量再高,如果忽视了自我包装和特色宣传,同样不利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应该舍得花本钱,组建专门机构,调集精干力量,认真做好学校的自我包装与特色宣传,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自我包装不是造假骗人,而是要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凝炼出来,把学校的办学优势认真发掘出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展示给社会,让社会所熟知。在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源竞争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尤显重要。

(四)重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对象是独立的、鲜活的、变化着的人。著名教育家张楚廷认为,学校就其直接的办学目的而言是为着学生的,学校首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教职员工中,“教”字第一;师生员工中,“生”字第一。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服务的对象,要摒弃封建式的家长思维,克服功利主义的思潮,按照教育规律去办学,使教育回归本真,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摇篮。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条件、生活设施、后勤保障服务以及学生精神生活方面要为学生办实事,切实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只有努力让每一位“顾客”(学生)满意和感动,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吸引力。

(五)重视制度创新,苦练内功,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要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形成面向市场办学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体系,建立并实施效率型的管理制度、精细化的管理程序、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和以团队为中心的队伍成长体系、持续的激励机制和敏捷的市场响应体系。大学校长和领导层要从传统领导向服务领导转变。服务领导是一种新型的领导形态,它强调的是一种服务的精神取向,它是使命感的高度表现,来自于内在动机的激励,是一种自我期许、挑战和承诺。借鉴国内外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强化制度管理理念,善于运用利益机制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建立淘汰机制,让每一个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教职员工都能感受到工作上应有的压力,保持必要的工作紧张度,才能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潜能和创造性。如果大多数教职工都感觉每天的工作过于轻松,这样的大学是缺乏活力和效率的。

(六)充分重视非学校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非学校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三大块:公共职业培训(指国家、地方政府和公法人培训所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企业内职业训练(层次多样,形式灵活地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和认定职业培训(是由社会福利法人或非营利法人等进行的职业培训)。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高职院校发挥社会功能的具体表现。非学校系统的职业教育可以成为学校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学校应大力开展在职职工和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组织有创业愿望的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其 他人员进行创业能力培训。重视开展非学校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拓宽多元化生源渠道,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学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七)按照社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是其内部运行的必然结果,而对高职院校的评价主体则是社会。高职院校应转变人才评价观念,变学校评价为社会评价,及时获取社会对人才类型、规格和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学生在学校期间真正掌握安身立命的实用技术,以确保学生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要注意建立企业评教的长效机制,形成以企业评价为中心,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多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开放性评价体系。高职学院要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及需求变化莫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实习实训。尤其要建立由产业界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标准认定、课程以及教材开发中的指导作用。建立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数据库,对教师教学业绩实行动态化、数据化管理,将毕业生调查反馈信息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

(八)要站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战略高度,切实抓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引入行业和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过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高职院校要坚持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推进校企合作、产学协力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注意改变松散性、局部性、间断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拓宽校企合作的内容或领域,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实质性紧密合作,形成长期互利互惠、取长补短、胶着发展、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项目研发为载体的联合攻关机制和以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为主体的培训工作机制,是扩大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共同建设具体项目,达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行为目标同一,文化融通、互利互惠,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1]高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大纲及新增亮点[J].麦可思研究,2002(2):18-29

[2]崔国良.张伯岑教育论著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陈向平.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通讯.2006(10):23-25

[5]陈雁,程宜康.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审视高职院校的责任[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88-89

Perspective and Enlightenment of Specialist College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

WANGJia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410100,Hunan)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Korea specialist college education(similar to China's tertiary vocational college)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which has been through three stages ofevolution,and has gradually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support the South Kore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Currently,Korea has entered the era ofspecialist college education,what’s more,Korea specialist colleg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eople-oriented,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students'needs and docking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specialty,international schools.Bythe perspective of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s ofeducational philosophy,school management,teachingprocess in the Korea specialist colleges,you can get manyuseful insights.

South Korea;specialist;education;perspective;enlightenment

G648.1

A

1671-5004(2012) 03-0123-04

2012-5-10

汪建(1958- )男,湖南津市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专科办学韩国
韩国“第一步”
环球时报(2022-08-06)2022-08-06 15:16:03
聚焦韩国大选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6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在韩国走马观花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