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炎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1483)
高职文管类院系社会服务功能分析
——以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陆仁炎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148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如何更加有效的在推动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出成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当下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天然职能,当前许多高等职业类院校就如何进行服务社会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服务社会的形式和效果各不相同,笔者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查阅档案资料的方式,分析了高职院校文管类院系服务社会的现状和策略。
通过查阅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近五年的档案资料,该系服务社会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单位,而服务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民间团体主要是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服务次数相对较少。普通社会民众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没有进入高职院校“再培训”的意识。因此高职院校在服务的对象方面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企业。
该系与企业的合作层次较浅,大都只是停留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请企业人士到学校开讲座的层面上,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截止2012年4月共该系共与37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其中曾经接受过该系学生参观的企业有23家,曾经接受过该系学生实习或实践的企业有8家,曾经接受过该系学生就业的企业仅有5家,与该系有过订单式培养的企业仅有3家,由此可见,校企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并不高,长期以来甚至会有一些偏见,认为高职院校比普通本科院校低一个层次,导致与该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这37家企业中,仅有1家是上市公司,3家是上市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合作企业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影响力较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一个专门从事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机构,有关服务社会方面的工作一般是由老师兼职来做,有些老师认为这方面的工作学校并不纳入他们的工作量,他们做这一方面工作相当于“额外奉献”,因此,会导致有些老师不并是非常重视这一项工作,甚至应付了事。
校企合作工作越来越被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所重视,有必要建立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有专人来负责此项工作,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这个机构应定位为学校的中层管理部门,机构名称可叫作“校企合作处”或“产学合作办”,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协调其他中层管理部门或教学单位参与到校企合作工作中来。
要开拓多领略的校企合作形式,校企合作的形式不能仅仅局限在带学生参观企业之类的浅层次的形式,如开设各类订单培养班、定向培养班,邀请一些有一定行业背景和培训能力的企业到学校开设专业选修课,组织一有定规模的学生到一些大企业进行集中式、生产性、“实战”性的顶岗实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后,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2011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投资有限公司(华好集团)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华好学院,是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实践,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果。华好学院的创建和发展,进一步推动该校的改革和发展,将在该校探索“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的有利于行业(企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高职教育要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学生。高职教育的灵魂就是面向市场,当今世界,市场情况瞬息万变,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只能应市场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大胆撤消一些不合时宜、与社会需要脱节的专业,敢于设置一些新的专业,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专业、玩具专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教师这一块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但又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会产生对企业、学校、老师和学生四赢的局面。珠江三角洲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老板文化程度较低,在企业的起步阶段,凭着自己的勤劳与努力,往往能够抓住一些机遇,得到创业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这些中小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这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发展的瓶颈,这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老板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时,高职院校如果能够派出一些专业教师进驻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中。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在2011年上半年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到广东华好投资有限公司(华好集团),按照该企业员工同样的作息时间上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
目前,高职院校仍把学校的主要资源和精力投放在全日制学历教育上,而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投入相对甚少。社会在职人员再培训工作主要由所在单位或培训机构完成,高职院校没有很好的重视这一领域。高职院校本身不乏一批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好、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全的“双师型”师资对伍,他们既有企业工作经验,又懂得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因此,高职院校有能力能面向社会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社会。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学校对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为学校带来各类收益,另一方面也是高职院校对社会的回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无论是对学校来说,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种双赢局面。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教师曾多次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培训效果良好。
校企一体是指高等院校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校区及其配套的师资和软硬件设施,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校办企业。校办企业独立运营且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匹配,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作为企业的员工参与管理。校办企业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为学校提供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在服务社会,校办企业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一些高校的校办企业已经将服务社会的口号变为现实,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东软股份等一批著名高科技企业都是校办企业的典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正在筹建创业产业园和产学研中心,创业产业园约2200平方米,能同时满足500人实训,含跳蚤市场实训、仓储配送中心实训、网上开店实训、经营管理模拟实训、格仔屋实训、连锁经营实训、培训室、展厅等,将成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出一批中小企业。产学研中心将建设成与校内实训基地相结合,能让学生向社会、面向校外市场开展创业及管理的实训基地,同时也使之成为工商系的一个对外的窗口,承担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体除了专业教师之外,学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中绝大都数是大学生,他们为重大活动或重要赛事保驾护航,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他们精彩的一笔。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去各类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这个机会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青春才智奉献社会、服务群众。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1-8-30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3]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
[4]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A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for the Social Service by Art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Depart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A Case Study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LURen-ya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 511483 Guangdong)
As Article 21 ofthe National Medium-and Long-TermPlan for Education Reformand Development(2010-2020)says"universities shall keep it in mind to provide an all-around service to society",but how to effectively offer these services has become a meaty subject for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taff.Therefore,this thesis aims to propose som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ocial service by vocational colleg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vocational college;social service;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G41
A
1671-5004(2012) 03-0147-03
2012-6-4
本成果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策略研究”的研究成(课题编号:09A136)
陆仁炎(1984- ),男,江苏兴化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