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晓,张继忠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商品”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化考验。诚然,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强弱是影响其能否顺利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才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高校、政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打造“个体(学生)——组织(高校)——国家(政府)”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是一组与工作和职业中的自主适应性有关的个人特质(Fugate,2004)[1]。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的复杂系统。陶晓霞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大学生获取和胜任相关工作的心理行为条件;Yorke &Knight认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被雇主聘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雇主更看重的是超越学科边界的知识;Hall[2]认为,适应能力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两个“元能力”之一。基于以上论述,结合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三个:就业心态、知识结构及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或自身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毕业后难免陷入择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冲突的漩涡中。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客观评价自我,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情况,合理地进行职业定位,以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其次,破除传统的就业观念。“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套房”,已成为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的一个生动写照。目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主要表现在:公务员考试热、研究生报考热、经济发达地区热,欠发达地区冷、基层就业冷、自主创业冷。大学生应理性对待“铁饭碗”,多关注基层服务项目,多关注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理念,实现多元化就业。随着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更应破除“一业而终”的旧观念,为自已量身制定多维职业发展路径,由追求就业保障转变为追求就业能力保障。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安身立世之本。专业知识过硬无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但是,如果大学生仅仅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局限于某一个狭窄单一领域,势必会导致就业能力弱、就业出路少。因此,大学生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广泛涉猎非专业知识,实现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才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此外,大学生还应该认识到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其主要特点是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凭借个体知识生成的循环模式在职业变迁越来越频繁的当今社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可雇佣性,提升职业再生能力,促进职业发展成功。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大学生职业适应过程的长短。由校园人到社会人职业角色的快速转换,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要素。首先,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在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招聘标准日趋理性,其不仅仅看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这就要求大学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以便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能升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快知识向技能的转变;参加社会实践学生还可以客观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了解就业环境、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贴近社会、融入社会,缩短社会化进程,大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体,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主要延用前苏联办学模式,遵循对口教育的原则,讲求与职业和岗位口径的对应性。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知识口径偏窄、知识结构不完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对“素质综合化”、“一专多能化”、“竞争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进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将提升就业能力这一理念嵌入课程设置中。高校应根据市场调研及市场细分结果,增设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与课程,以突显课程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为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相应地,用人单位也要参与到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来。英国高校就非常重视雇主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雇主以讲学的形式参与课程设置,不仅可以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高校课程建设与行业发展更为匹配,这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实践教学是以促进“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融合为手段,其宗旨是深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构成就业能力各核心素质群的体验。推广实践教学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一定措施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产学研相结合,检验教学效果,增强实践能力;也可以拓宽教师引进渠道,聘请具有丰富生产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优势互补,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基地的主流模式,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零距离对接”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在实习实训中学生通过学前参观、顶岗实习、就业实习等途径,可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动手相结合,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此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组织实践教学,如小组工作项目、短期工作安置等,切实落实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
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获取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职业发展理论,高校应开展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为启蒙期,侧重于引导学生认知职业、探索工作世界;二年级为规划期,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尽早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三年级为强化期,着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自我进行重塑;四年级为展示期,着重于求职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增大求职机会。其次,深化创业教育,拓展就业途径。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拓展专业教育的应用领域;二是改革创业教育方法,课内采取体验式教学,课外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创业实践,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注重教师资源的整合,以台湾中山大学为例[3],其摈弃了传统教育以某一任课教师绝对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师资分为理论师资和实践师资,克服了单个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创业知识的问题。
对政府而言,就业能力是一种教育和就业政策工具,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最佳实践给予了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澳大利亚教育科学训练部在2002年发布的白皮书《未来所需要的就业能力》,明确提出了全国统一的就业能力框架,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评估策略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4]。简言之,其就业能力框架要求大学生具备学习、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创新与创业等八项就业能力;其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涵盖了师资、教材、设备、教学等多个方面;其评估策略通常采用“就业能力整体评估法”对基本知识和实际能力进行评估。教学评估是高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棒。鉴于此,教育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细化就业能力培养的评估内容和标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评估就业率的高低。除此之外,教育部还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广泛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联合高校和行业专家等,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能力统一框架及就业能力培养和评估策略。
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其职业教育分为就学期间的培训和员工上岗前的培训,一系列严格的职业培训为大学生提供了准职业经历和社会化经历。法国全国设有500多个就业信息和指导中心,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包括帮助大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特点和大学要求的实习计划。日本政府专门设立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一是根据毕业生的特定需求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二是为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综合德、法、日的做法,政府应将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作为着力点构建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职业服务体系。其包括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强化其必备的职业能力;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职前培训,以确保大学生职业培训可持续发展;建立就业指导机构,设计个人职业顾问制度,为学生量身制订职业规划,提供个性化服务;实施全程化跟踪指导,从大学生入学起直至其毕业后顺利实现职业过渡,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职业困惑。
首先,制定鼓励用人单位聘用大学毕业生的的相关政策。法国政府规定,对于聘用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免收其社会福利分摊金及部分税收,并且视情况按聘用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予一定补贴。结合我国国情,中小企业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吸纳体,政府有必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采取一定的经济优惠政策,全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当前政府已经颁布了诸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享受资金扶持政策、实行税费减免优惠等相关创业扶持政策,但是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仍不够,某些政策甚至属于空头支票不能真正兑现。以美国为例[5],从新公司注册到开业只需要历时7天,经过4步审批,成立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可以是零。鉴于此,政府有必要简化创业程序,降低创业门槛,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以增强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真正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再次,政府应适时出台创造工作岗位的政策。如日本政府出台了“第九个基本就业计划”,旨在创造工作岗位和稳定就业,以平衡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间的倒挂格局。
[1]Fugate,Mel,etal.Employabiliy:a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2]Hall Douglas T.The protean career A quarter-century Journey[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3]杜运周.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方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
[4]徐中意.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5]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