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思想对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借鉴

2012-08-15 00:48:59吴新平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者职业院校

吴新平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 徐州221116)

美国人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更是被西方学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其撰写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虽然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内容主要是涉及企业管理,但管理学中的一些共性以及他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卓越理念,值得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借鉴。

一 关于对班主任责任的认识

德鲁克认为,仅将管理者定义为“对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是不够的,管理者应该是“对企业的绩效负有责任的人”。所谓绩效,就是合理使用资源(人员、设备、原材料等)。据此分析,在职业学校,班级相当于德鲁克所说的企业,学生相当于企业中的人员,班级的绩效应该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职校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它不仅是对班级负有一般管理责任的人,更是对班级的“绩效”负有责任的人。这说明,班主任管理班级,不纯粹是应该对学生负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合理地激发、利用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最终促进他们每个人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班主任应该实现的“绩效”,即根本职责所在。

所以,班主任不应简单的满足于遵照各项管理制度,循规蹈矩地进行日常班级管理,片面认为“学生无事,班级太平”就是工作负责,而应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专业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在把握班级每个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潜心投入到班级工作中,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开展引导工作,促进每个人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成才,这才是真正有责任心的、负责的班主任。正如德鲁克所说,企业管理必须始终将经济绩效放在首位,管理层只能以它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与权威性。班级管理也然。

二 关于班级管理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当前,各职业院校鉴于生源整体质量不高等不利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管理工作,建立了班主任工作考核为主的各项管理制度,而且,还不断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具体管理人员的考核,这无疑是正确的。由此,职校班主任面临学校考核和学生难管的上、下双面压力,工作竞争激烈。有的班主任为在班级竞赛和班主任考核上取得理想名次,只顾眼前,不顾管理的科学性与长远性,只知班级管理上对学生施以重压,对违纪者轻则批评、喊家长,重则处分、开除。工作缺少耐心,方式、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学生不服,甚至是班级学生流失,把学生推向了社会,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在上述管理方式下,班级管理可能会取得一时较好的效果,但往往会陷入困境,师生关系紧张,班级秩序混乱。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必须权衡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必须既有利于当前,又有利于根本的长期目标和原则,他即使不能把这两个方面协调起来,至少也必须使之取得平衡[1]。并且,德鲁克把上述任务看作是管理者的两项核心要务之一,由此可见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职校班主任要注重权衡班级管理工作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应从根本上舍弃个人名利观念,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切实遵循教育的规律,以理性的思维,着眼于工作“绩效”(班级长期利益),着眼于班级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班级短期利益着手,注重以人为本,协调安排,踏实、稳步的开展工作,切忌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三 关于调动学生开展班级自我管理

德鲁克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理人必须实施目标管理,这是德鲁克给经理人的忠告。从根本上讲,目标管理是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这些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促使被管理的经理人用目标和自我控制来管理,也就是说,自我评估,而不是由外人来评估和控制。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员工有成就感也是德鲁克认为的管理者的三项任务之一,它不仅重要,也是一种衡量组织绩效的尺度。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启示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改变“班主任指手划脚当导演,几个班干部忙忙碌碌当主角,绝大部分学生互不关心当观众”[2]的管理形式。班级管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建设、具体管理过程及最终的自我评判。这样,班级管理的客观标准和目标由师生共同设定,学生认可度高,班级管理才易于实现。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应注重摆正师生间的位置,不高高在上,不低估学生的能力,更要敢于打破一些短期的考核压力,甚至是利益上的追逐,班级管理敢于放手,相信人人都有才,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好办法、好途径,做到通过民主管理实现自我管理,通过自我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使员工有成就感”,才能真正取得班级管理理想效果。

四 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著作中明确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管理被人们称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3]

目前,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不高、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及其转换的快速化、学生思维活跃但识别能力不足等因素,给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地冲击和困难。如果我们陶醉于过去的管理成绩,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过去再合理、再成功的学生管理经验可能都会变得不堪一击。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随时出现的各种学生管理新情况、新问题。这也完全符合德鲁克关于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的思想,因为改革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做好学生管理改革创新工作,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敢于创新,不断摸索、创造当今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或新方法。二是职业院校领导者应具有持续创新的理念,大力支持学生管理人员工作创新,为他们的工作提供长久而稳定的软、硬件支持。历史上许多改革毁于一旦,究其原因,就是当改革遇到各种阻力的时候,领导者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而信心动摇,造成改革创新半途而废。同时,领导者要容许学生管理工作者创新的失败,不能仅仅看重个人一时的管理考核结果,给理想一点时间,给成功一点时间。三是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实践必须结合校情,不能照搬照抄某地区、某校或是某人的经验。德鲁克主张的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的思想说明,任何成功的管理在于自己实践总结,他人或地区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抄,否则不是真正的有效管理。由此,笔者想到了被称为“当代孔子”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其教育管理经验曾经被许多地区、学校、老师采用,但往往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外,其他教育名家的经验传播也大抵遇到同样命运,这应该与学习者未透彻理解管理的实践性本质密切相关。看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本地的“和尚”能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解决现实问题更重要。所以,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大力鼓励校本研究。

总之,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以人为本的管理本体论,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价值观,以时间为核心的管理本质论,以目标管理、自我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目标论[4],在职业院校当今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特别是在一些职业院校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管理的情况下,将企业管理文化渗透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学习借鉴。

[1]徐剑.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EB/OL].(2005-11-3)[2012-07-25].http://wenku.baidu.com/view/261ae8d0360cba1aa811da74.html.

[2]郑海山.“小组合作管理”机制与良好班风的形成[J].中国德育,2011,(4):45.

[3]杨松桃.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高校后勤改革的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2008,(3):93,95.

猜你喜欢
德鲁克管理者职业院校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4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8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02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