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员工积极性提升

2012-08-15 00:48:59李登凤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积极性价值观精神

李登凤

(1.安徽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安徽 淮南232001;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南232001)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人是企业中最大的资源,而管理企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组织文化潜移默化对人产生影响,使组织成员朝着既定的组织目标靠拢。企业文化作为维系企业运行的精神力量,能够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和道德纽带,并且能够通过其纽带作用,有效激发企业成员的持续创新精神,优化企业的各种资源配置,使企业的各种因素统一协同发挥出最大效应,保持企业长久发展并实现企业的各种经营目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 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得到全体员工认同的、共通的文化现象。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都是一种内在约束。管理企业首先依靠企业制度,制度不完善的就要靠文化约束,从内容上来看,它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反映在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上;从作用上来讲,它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比如企业文化里包含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都对组织成员有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它由四个层面构成,包括理念文化层、企业的制度文化层、企业的行为文化层、企业的物质文化层,其中理念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延伸,是企业在经营行为中必须坚持的、努力让全体员工信服的信条;制度层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制度的形式给予固化;行为层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员工行为中的反映。物质层是企业价值主张的物的表现,比如标语、手册甚至日常办公用品,都是企业价值主张的有效载体。

二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人类通常在评价满不满意的时候,最主要的是会有心理对比,即所付与所得是否公平合理,如果认为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公平、不合理,就会不满意,从而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通常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等。得到的回报主要包括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员工评价其回报的维度,除了受到个人变量,比如年龄、收入水平、所处的职位、工作年限、学历等方面的影响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员工对于以下方面的评价:对工作的评价,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的安全性、工作的作业方式、工作的强度、工作的难度等方面;对收入和报酬的评价,包括对自己付出劳动后自身得到的报酬和福利的评价,还有就是自身与同事得到的报酬比是否公平的评价,以及自己的工种与其他工种之间报酬是否公平的评价;对自身成就的评价,包括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物质成就包括因为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物质方面的改善,精神成就是指在某个岗位上的价值实现感、归属感;对企业人际关系的评价,包括企业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人与人之间是否和谐相处等;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平合理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及自身发展的评价,包括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对自己在企业里有没有发展的评价。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核心宗旨是不是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工作条件如何。包括工作的环境,工作安全性,工作的强度,工作难度等;报酬和福利是否公平合理;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公平;员工在企业里能否得到自我实现,包括能否得到发展。要想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就要最大可能的使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 企业文化视角下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对策

(一)通过企业文化精神层的建设来提升

1 让员工广泛参与,提高其积极性

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不是管理人员自己想出来的口号,应该能够体现大多数员工的愿景。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了解他们对企业价值观、使命以及企业经营哲学的看法。只有让他们广泛参与,企业的价值观使命和经营哲学才能更容易被员工认同,同时员工被尊重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 建设与价值观相匹配的企业环境

如果企业已经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建立与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企业环境。比如提出“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那么企业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应该以此为准则。企业提出的口号应该和企业实际的行动一致。只有员工认为企业宣传的理念和实际感受到的一致时,才会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提高其满意度及工作积极性。

(二)从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来提升

制度文化是企业核心理念在各种规章制度上的体现。它包括企业的各种道德行为准则和各种规章制度,是企业精神文化得以实现的通道。要想让企业的精神层得到实现,就必须将精神文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满意度。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比较良好,它肯定会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体系,通过这个制度体系来传达企业文化,并逐步改善和发展企业文化。让员工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企业文化而不是空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定到执行会更客观,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一切为了职工,为了一切的职工,而不是为了部分职工。需要真正从员工的利益出发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薪酬分配制度要科学合理,绩效评估制度要公平公正,监督机制要合理完善,员工晋升发展的通道要公平合理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

(三)从企业文化的行为层来提升

1 在科学合理评估制度的保障下,树立企业的示范样本

企业中,企业的领导层以及企业中的各种模范人物的行为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企业的价值和精神,所以在评估某些领导以及选择一些模范人物时,必须是经过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估的,领导及模范的行为应该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吻合,能够被企业主流人群认同,对员工的行为确实有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员工才会认同或效仿。要利用企业的宣传平台对这些被多数员工认可的模范人物和模范行为进行大力的宣传,让这些示范样本真正体现并影响员工的行为,让员工从内心感受好的好在何处,差的差在哪点上,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效益和职工的满意度。

2 加强沟通

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现实运行过程中的反映,它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作风、精神面貌及人际关系上。企业的行为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建设做的比较好的,其企业的行为应该表现为上进、和谐的、每个员工都可以在工作中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这就要求员工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通过这种交流沟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目标,并往同一目标努力。要加强沟通就要求组织成员间友好和谐交往;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上下级、同级间的有效沟通。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环境会让员工受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工作归属感也会加强,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3 企业要体现大气包容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

对于有些与企业领导层或企业的价值观持有不同意见的员工,企业要有一定的包容心态,不要一棒子打死,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看看能否寻找到对企业建设有帮助的信息,并且通过这种比较、融合形成更多员工可以接受的理念行为及价值观,提高更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 从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提升

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主要包括企业标识,企业歌曲、企业提供的产品、设施条件等。企业通过物质层的建设,能够使员工产生工作归属感,从精神层面激励员工,能够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职工的自豪感,从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1]李垣.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周明建,叶文琴.组织对员工的忠诚,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忠诚感与员工绩效[J].软科学.2006,(3):119-121.

猜你喜欢
积极性价值观精神
我的价值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