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来 郑金波宋容肖
(1.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分散化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越来越不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其弊端和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在保证农地所有权归集体、不触动现行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对农地经营权和使用权的流转进行制度创新,成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农村改革的重点追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各地探索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进一步指明了政策方向。大连向应镇城西村的农民土地股份制就是这样一种农地流转的创新探索。
1、形成背景。向应镇城西村坐落在大连市金州区东部,有3个村民小组,577户,农业人口1,409人,耕地总面积7,000余亩。向应镇不靠海,不临城,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期以来,地里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每亩地纯收入只有100多元钱。至1999年村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集体负债24万元,村干部几年开不出工资,土地上千亩撂荒。70%的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
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用什么方式把农民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在一起?经过村委会反复研究,决定先搞土地承包。村委会与61户农民签订了293亩土地承包合同,加上村里撂荒的400余亩土地,村委会干部带领少部分农民,建起了大连向应现代农业园区,开始发展订单农业。一时间,城西村花卉、蔬菜等订单农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产业优势日益凸现,村民也一次性得到了固定的租金和承包金。
为了便于和外商签订单以及加强村一级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连结,2001年城西村正式成立大连向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224户农户,3,328.4亩土地入股,开始探索农民用土地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年村级收入达到20万元,人均收入达4,700元。
多年来,城西村以向应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园、高科技农业的展示园、北方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的景观园和外向型农业的样板园。2008年城西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由落后村一跃成为富裕村,并荣获:大连市“文明单位”、“五好村党支部”、“市先进集体”、大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计划生育示范村”、“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大连市首个信息化示范村”、“大连市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基本做法。城西村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将农民承包的土地部分或全部折价入股的方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经全体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市工商局审核批准,成立股份制企业。按照《公司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管理人员4人,外聘1名教授和4名科技人员,长期工人10人,其他农工在村民中临时招用。224户农民土地参与入股分红,集中土地面积3,328.4亩,一分地为一股,考虑到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无论公司盈亏,每年每亩给予保底200元~300元(地类不同),如果公司到年底还有盈利,上缴国家税金后的利润,60%用于扩大再生产,40%用于股金分红,各股权一律平等,年终一次性付给股红。2008年农民每亩获得保底金300元,分红300元。此外,入股村民还可继续承包公司的大棚,也可到公司打工,目前在公司常年上班的农民有600多人。承包公司大棚的入股村民所得收入与公司五五分成。在公司工作的入股农民男工一年工资 l5,000元~20,000元,女工工资 10,000元~15,000元。
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城西村的农民土地股份制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是以大连向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纽带,保留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的经营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但没有改变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性质,而且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2、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民土地股份制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挥规模效益。2001年城西村224户农民土地参与入股分红,集中土地面积3,328.4亩。城西村现已建有蝴蝶兰连栋温室12万平方米,大樱桃基地2,000亩,黄桃基地4,500亩,基本告别了传统大田种植。
3、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股份制形式,使土地集中开发生产,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以蝴蝶兰为例,1平方米蝴蝶兰产值相当于大田、玉米的10倍。同时促成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事二、三产业或发展养殖业等其他行业的生产,土地入股的农民或到园区务工,或从事养鸡、养猪等畜牧养殖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4、更新了农民观念,提高了农民素质。进入公司的农民,虽然依旧在务农,但却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产业员工。由于不断地接受企业的组织纪律教育,生产所必需的时间观念、协作观念、诚信观念、质量观念、创新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很自觉遵守公司的章程纪律,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员工在公司内,不但享有工作权、承包权、选举权、被选举权、议事权、监督权、参与决策权、收益分配权等权利,还摒弃了过去农民身上的不良习气,变成勤劳致富、遵守纪律、讲求民主、热爱学习、追求文明的新型农民。
实践证明,城西村通过农民用土地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是成功的。但其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亟待今后加以解决。
1、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法律和政策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新生事物,需要研究解决相关的政策和法律问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社员退出、破产或清算时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征地补偿收益的归属和分配,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特征及其法律属性等,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农户间的联合和规模化经营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2、融资困难问题。按照现在的金融政策,集体土地不能作抵押和担保,因此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与此相应的,集体土地上的农业设施也难以作价,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制度性挑战。“贷款难”是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制约因素。在土地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金融制度就必须有所调整,必须在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健全信贷担保机制上有较大的突破,切实建立为三农服务的特殊体制和机制。
3、营销体系建设问题。由于现代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农业,要让产品价格高、销路好,研究需求很重要,特别是作为一个小小的村,在需求上就要做市场调研。要下大力气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营销渠道,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4、自然风险问题。这里地处东北和海边,巨大投资建成的日光大棚及其价格昂贵的花卉能不能经受风灾、冰雪等灾害的袭击?因此,应增强自然风险意识,参加相关农业保险。
[1]武文胜.中国民生60年[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李小华,何奇.从土地改革到大连海关的新农村实践[N].大连日报,2009.3.6.
[3]王彧.专家眼中的向应现代农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