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2-08-15 00:50赵瑞君王兰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业河北省

□文/赵瑞君 王兰红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 河北·石家庄)

为了实现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目标,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全省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使得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河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900亿元,比“十五”末接待人次增长近90%,旅游收入翻了一番,接待入境游客92.12万人次,创汇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2%和19.03%。但在我们惊喜于旅游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旅游地环境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烟工业冒烟”等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河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兼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开展生态旅游应该成为河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提出,其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全过程及旅游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突出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主要是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态体验的服务和要素组合;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指到具有生态价值的地区,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体验生态之美的行为。

二、河北省生态旅游发展优劣势分析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要使河北省生态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应对河北省旅游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清楚认识,对其外部的机遇和挑战时刻提高警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优势分析

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民俗风情等,是开展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符合这些要求的河北省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1)众多的名胜古迹。全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4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明长城、清东陵、清西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承德、保定、邯郸、正定、山海关,现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具有科研价值的文物12,00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均居全国前列。(2)齐全的地形地貌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3)独特的民俗风情。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名扬世界。(4)璀璨的民间工艺。衡水内画壶、武强年画、蔚县剪纸、丰宁布糊画等享誉海内外。

2、区位优势明显。河北环抱京津,濒临渤海,消费群体集中,京津常住及流动人口达3,000多万人,而且京津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出游能力强,是全国主要的客源地,尤其重要的是该地区的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环境保护意识强,符合生态旅游对旅游者素质的要求。此外,京津两市是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入境口岸,成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主要口岸之一,故而,河北省可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充分开发进入京津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有利于河北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3、旅游产业基础有一定规模。经过长期开发建设,全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基础和旅游生产力。目前拥有景区景点450余处,星级饭店313家,旅行社727家,旅游车船公司30多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4A级景区30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较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的旅游产业基础为河北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脆弱。河北省以复杂的地形地貌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既是有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也属于脆弱易损型资源。因为河北省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季风现象显著,易发生狂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加上过去传统的旅游发展观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很多河北省适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一是土地沙漠化。如承德、张家口两市土地沙化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坝上4县土地风蚀沙化面积达54%,其中康保县风蚀土壤面积占91%;二是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3;三是草场退化严重。由于长期过量放牧,导致很多山场林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承德坝上草原退化面积已达3,200万亩,占总面积的43.4%。这些问题威胁到我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从业人员生态意识薄弱。河北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4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200万人,但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接受生态旅游方面的教育,其中许多人都不能在知识和技能上完全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他们对生态旅游的知识和特点知之甚少,因而即使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难以使之达到最佳的旅游效果。

(三)机遇分析

1、生态旅游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它已充分显示出在维护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维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优越性,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产业。在我国生态旅游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确定该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之后,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这一切都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河北省应紧跟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潮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产业。

2、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契机。为了解决河北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其中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和战略举措。另外,为了促进河北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河北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河北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研究制定了《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充满活力、带动性强、国内领先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产业政策的导向和政府的重视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业界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理解不足。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思想、新意识,旅游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的含义、特点以及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生态、社会、经济的影响缺乏全面、科学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特殊性研究不足,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生态环境监测不够,如旅游旺季人满为患现象严重,以至超过生态旅游区最佳环境容量而对生态旅游区资源及生态造成破坏。另外,在实践中,由于旅游学界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尚有不同,致使众多的生态旅游活动只是贴上了生态旅游的标签而已,并没有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有别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凡是与自然的或绿色的有关的就是生态旅游。有的企业甚至拿“生态”做幌子,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不惜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谋取经济利益,结果造成环境永久性破坏,与生态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驰。生态旅游在中国还处在探索阶段,理论上还有很多误解需要澄清,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偏差需要纠正。

2、邻近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河北省的区位既对生态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也使其面临“南北夹击”的挑战,周围的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屏蔽。尤其北京是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优良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对河北构成强烈的竞争,同时河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北京具有雷同现象,但景区面积、景观条件、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大都劣于周边发达地区。另外,河南、山东等省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都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周围区域的生态旅游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情况下,如何在突出地方特色、生态特色上做文章,组合旅游资源,发挥品牌优势,成就旅游精品路线,形成竞争力是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很大,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利用机遇来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来迎接挑战,一定会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旅游观念。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所以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旅游观念。对社会公众开展环境保护和景观生态教育,利用宣传媒体、学校教育、旅游节活动和其他一切有效形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宣传保护旅游景观的重要性及对社会带来的好处。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旅游从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他们对有关生态旅游的政策、法规、运营规律、操作程序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真正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在旅游中让他们自觉遵守旅游规章,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行为,自觉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全民的生态素质提高了,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才可能蓬勃发展。

(二)以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为主导,开展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建议省政府尽快组织编制《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使生态旅游有序发展。各级政府根据《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既符合现实需要,又适度超前的生态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求规划者对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对旅游者的行为有良好的控制力。其次,要充分了解河北省各旅游地资源、环境的价值、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资源的生态特色为基点,进行资源与环境保护区划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保护区域,确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式、强度与开发秩序。最后,将生态旅游规划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依靠当地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行政、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各种手段,协调解决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差异开发,错位发展,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布局。河北省应充分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针对京津日益增加的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的市场消费需求,突出河北独特的优势资源,实现与周边旅游产品的差异开发和错位发展。按照“生态河北、绿色河北”的原则,构建环京津生态旅游圈,形成如下生态旅游布局:秦皇岛、唐山海滨生态旅游区,应发挥其环渤海优势,开发海滨度假、森林休闲、民俗、长城和皇家陵寝观光等生态旅游产品;承德、张家口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区,应发挥森林草原、冰雪、古建园林、清文化、辽文化等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森林草原生态观光、避暑、度假、滑雪等生态旅游产品;太行山绿色生态风景区,应开发浓郁燕赵风情、森林休闲、太行风光、人文古迹观光等生态旅游产品;廊坊、保定温泉湖泊生态休闲区,依托温泉、湿地等特色资源,整合商贸、农业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开发温泉养生和湿地生态等生态旅游产品。

(四)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根据旅游资源品级及择优成片开发的理论,可以选取一些资源基础良好、开发条件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扶持,打造成河北省生态旅游精品。生态旅游精品在旅游产品结构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将对生态旅游市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围绕“生态长城”、“绿色燕赵”、“皇家休闲”和“红色太行、生态太行”四大品牌,精心设计,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旅游精品,树立河北省生态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和良好信誉。

(五)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开展生态旅游宣传活动。集合目前全省生态旅游区,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树立河北省生态旅游的整体形象;注重市场营销,设计生态旅游区的形象、宣传口号,录制宣传片,开展异地或本地的旅游推广活动;利用政府机关、林业部门、旅游部门的网站和服务窗口,搭建生态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生态旅游建设动态、生态旅游指南;在京津及环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宣传图片展等活动。

[1]河北旅游政务网.河北旅游2010年工作总结.http://www.hebeitour.gov.cn,2011.1.10.

[2]焦慧元,路紫.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21.

[3]张秋娈.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4]王会欣.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业河北省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