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讨

2012-08-15 00:47:17白永生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白永生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现代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讨

白永生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现代媒体作为现代社会的新生技术力量在教学中的运用,引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转变;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难度和广度也提出了挑战。在现代媒体语境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运用好现代媒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现代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现代媒体通常指包括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激光视盘、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设备等,其共同特点是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不仅能传送文字、语音、静止图像,还能够传送活动的图像[1]12。现代媒体作为现代社会的新生技术力量,深深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进一步探讨现代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之途径尤为迫切。

一、现代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一)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往往重智力而轻态度,重共性而轻个性,重知识而轻素质,重书本而轻实践,重内容而轻方法,重教师灌输而轻学生主体参与,重学校统一安排而轻学生自主成长[2]102。现代媒体的开放性、快捷性使得学生对信息的获得更加及时和多元,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接受和主导教学内容的回应,他们更容易被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思想和价值观所吸引,对同一事情有着更多不同的看法。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必须实现由封闭式的教学观念向开放式教学观念的转变,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重视他们心理的互动与回应,明确教学只是探究问题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二)加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从单一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现代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使任何一个人在现代媒体面前都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学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通过现代媒体自主地搜集信息、自主地学习,对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也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找到答案。教师必须学会以教材内容设计和教学大纲要求为主导,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再是垂直化的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交流式的情感、思想和知识的传递过程。

(三)加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从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转变

目前,“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材、多媒体、微博、手机短信等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使得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把传统教学的优势与现代媒体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从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媒体教学手段的转变。

二、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能获得很多机会,但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主要的挑战有三种。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内容的信度受到负面影响

现代媒体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为学习者创造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及时全面地获取全世界各个角落最新的资源信息而不必受身份上的限制[3]60。学生通过新媒体可以获取信息、查阅资料、交流沟通、游戏娱乐等,可以轻松地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全面、更丰富、更有趣的知识,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等现代媒体找到答案。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对教师的知识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学生变得不再认同教师的权威;另一方面是基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信度提出了质疑,学生不再迷信书本内容,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道德及价值观念等产生了不同理解和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受到严峻挑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难度提高

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学生对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学技能水平的要求明显提高,教师的知识权威性明显弱化。因此,教师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手段,实现对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思想的塑造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大批先进的教学设施与实验设备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极大丰富思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但也给较多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如果教师不懂得运用新媒体技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筛选的广度拓展

现代媒体作为新型传播媒介和载体,可以实现海量信息资源随时随地的共享,但是现代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更加多元,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发生碰撞,挑战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媒体占更多的信息,拓展信息筛选广度,引导学生做好信息的利用。

三、现代媒体语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在现代媒体语境下,高校教师主要应采取三种途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一)遵循规律、创新教育载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思想信息饥渴性联动,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易于接受信息轰炸现实,对已知的不满足,是他们追求新知、接受新知的原动力。但其信息饥渴一旦出现联动性,就会使他们对外来信息的良莠不辨,求知欲强而识别力低,是他们的一大弱点[4]258。现代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信息阵地,深刻把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信息饥渴性联动规律,引导学生立足教材,科学筛选和占有信息。在关注新信息新认知的联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认同。

(二)运用现代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信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主动了解与研究现代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不断掌握和更新教学技能和方法,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改变课堂上理论知识传授的枯燥和苍白无力,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网络话语进行舆论引导,努力掌握网上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与趣味性。同时,在课堂上接受教育之外,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通过新媒体途径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整合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工具,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同时,高校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资源库,包括按课程体系研制的CAI课件、影音资料库、图片资料库、教学课件库、测试系统和题库、教学案例素材库、理论前沿、影音视频库、教学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信息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此外,把握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两个主阵地,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覆盖面,及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以及解答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1]兰冰.对现代媒体在英语远程学习中的应用及成本的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2010(4).

[2]卿前文.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素质教育[J].怀化师专学报,2002(2).

[3]何晟敏.论新媒体作用下传统教育模式的转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2).

[4]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Modern Media Context

BAI Yong-sheng
(the School of Marxism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 541004)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media in the teaching as freshmen technical strength in modern society,is causing the changes in teaching concepts,model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halleng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the difficulty and breadth,so teaching reform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act and challenges of the modern media,and make good use of modern media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effectiveness

G642.0

A

1673-8861(2012)02-0071-02

2012-03-29

白永生(1980-),男,陕西清涧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指定课题(2009ZSZ004)。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