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点击教师的“一桶水”

2012-08-15 00:52
关键词:人格素养环境

杜 蕾

(山东德州学院 教育系,山东 德州 253023)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这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一句很古老的话了,如今,我们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对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等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同样,作为重要授课内容的教师手中所持有的“一桶水“也遭到震撼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这桶水”应该与时俱进的怎样发展,“桶水”的量、“桶水”的质、“桶水”的倒法,“桶水”的内容组成、水的味道、水的可饮用程度都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下面,笔者略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由原来的“桶水”变为“长流水”,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桶水说”是过去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知识经济发展缓慢的时代,教师拥有“一桶水”便能足以应付学生的需求。当今,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新的信息技术和新的思想观念使我们的时代突飞猛进,并不断地被引入教育领域。互联技术、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除了以传统的静态的文本形式存在之外,还可以以动态的超文本形式存在。当前,师生面对的知识系统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二是知识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仅靠有限掌握的“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是“长流水”,不仅量要丰富,而且要随时更新,能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随时提炼出适合不同学生口味的“杯水”呈现给每个同学。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随时学习,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随时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动态性、丰富性,只有这样,教师的“一桶水”才永葆鲜活,才能在一桶水的基础上,变成汹涌澎湃的知识江河。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善于思考和创造——这是保证水质的关键

由“一桶水”变为“长流水”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一种量上的贮备,似乎越多越好,而我们不得不考虑,教师“桶中水”的质量如何?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是不是复制的痕迹很大?信息澎湃的网络社会,水量的满足只需点击鼠标,而水质的满足则是不是那么简单。网络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看得多、想得少、动手多、动脑少,网络在开阔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侵吞着人们的思考和创造。而唯有创新才真正具有价值,才能在这个“复制、粘贴”的社会显露头角,脱颖而出。教师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信息澎湃、信息泛滥的社会需要老师像一个有智慧的渔者一样,有自己的判断、选择、思考和创造,能接受,能评判,能进的网去,出的网来,不丢失自己的个性和思考,能给在信息海洋中漫无目的“鱼”们以方向和指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唯有教师自己善于思考不断地创新从而也点拨、引导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地创新,才能在信息海洋中独立潮头,成为网络环境下的最终获胜者。

三、“杯水”“桶水”相互倒水,是网络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必需”,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的“内需”

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先得装满一桶水,多少年来,似乎没有人怀疑过这样的先后顺序。但是网络环境下,问题似乎发生了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师生双方在知识的占有量、前瞻性上的差距逐步缩小,有时时间不容许我们装满“一桶水”再去教学生,而且等“一桶水”装满时可能很多的知识已经落伍了。因此,网络环境下,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很多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地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价值的实现、自我的成长。因此,一个有智慧、充满自信的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我这里没有一桶水倒给你们,你们都得拎上自己的装着水的桶来,和我桶中的水相互倒,不仅仅是杯水向桶水中汲取营养,桶水也要向若干的杯水中汲取营养,反复交流、相互撞击,这样才能真正激荡出智慧的甘泉。相互倒水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完全平等的姿态共同学习的过程,整个过程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网络环境下,师生应彻底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倒水者”转变为“引水者”,学生由“接水者”转变为“汲水者”

教师以“倒水者”的姿态出现,体现了一种“灌输”的方式,还是很大程度上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要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由“教”转变为“导”;将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将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建构知识的过程”。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教师与其时刻准备将自己桶里的水向学生的杯里倒,还不如彻底将自己变成一个引水人,“用一勺水引出学生一杯水,用一杯水引出一桶水,用一桶水引出学生的无穷水”。引水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主动建构、积极汲水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学习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桶水”、“勺水”看似量上的不平衡,其实是更高意义上的平衡,教师为了这勺水可能要终身学习,时刻思考。

五、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桶水中”不可或缺、必须要加入的新内容

何谓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就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经过分析综合,笔者将信息素养界定为“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指的是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实现终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它是21世纪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桶水中必须要求加入的内容。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终究被信息社会淘汰。

六、网络环境下,“桶水”中各种成分的侧重点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合新时代的“育人“任务

现代社会,教师依靠“闻到在先”所获得的知识,学生通过轻点鼠标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即可获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遭到极大的挑战。而网络社会,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网络色情、网上暴力、网络游戏的诱惑,心里素质欠佳的学生极易导致自我的迷失、价值的失范、道德的滑坡、人格的不健全,教育面临着新形势下“育人”的新的严峻任务。而且,社会矛盾冲突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引导。只是教师“传道”、“育人”的职责更加艰巨,而“授业”、“解惑”的任务明显减轻。网络环境为新时期的“育人”任务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探讨符合网络时代的新型的育人模式。在“师德”过硬的基础上,多给学生“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过多的“说服”、“说教”或“灌输”。

七、网络环境下,教师唯有完善人格,使自己的“桶水”极富人情气息,才能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毋庸置疑,网络时代,教师的神圣、权威、作为知识载体的形象弱化,教师、教室、教材对学生的控制性减弱,学生不在仰视和崇拜那“一桶水”,师生关系变得平等、民主和松散,师生交流趋于冷淡和符号化。而唯有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来说,依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早就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尤其是当代社会,高科技发展导致的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冷酷,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追逐,出现的损人利己、拜金主义、贪污腐化等人性失衡现象,教师的人格更彰显其价值,甚至有人提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中的一切”。只有教师自身先具备完美人格,才能担负起塑造高尚、自主、科学、健康人格的重任。

在教师人格结构中,厚爱学生,是完美人格的核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教育的实质就是如何去爱每个学生。网络社会中,老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人性、人情的东西更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网络虽然是精彩的、有诱惑力的,但确是无人情、过于机械化,网络环境下,由于过多的人机交往而导致人际交流的逐渐疏远和冷淡,教师唯有怀有一颗伟大的爱心,真正去赏识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才能弥补由网络世界而带来的心灵的缺失、情感的匮乏,重新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

八、网络环境下,教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伦理、道德、法制观念,这是教师“桶水”可饮用的前提

当今,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和思维方式,已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或“第二生存环境”。 网络空间环境的好坏,无疑关系到人们生存质量的高低。难怪尼葛洛庞帝大声疾呼:“计算机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数字化环境”。在这个“第二生存环境”中,教师自己同时也应带领学生做“环保卫士”,践行“绿色消费”。比如增强法制观念,遵守虚拟空间的游戏规则,维护虚拟空间的正常秩序,不散步虚假、有害信息,对各种有害信息提高鉴别、免疫能力,加强自控、自律、自我调节能力。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灵魂。只有自己具有过硬的伦理、道德、法制观念,才能承担起当代社会“以人育人”、“以德育德”的任务,才能使教育的效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德高”是教师“桶水”可饮用的前提。

[1]田凌晖.网络教育:挑战传统的师生观[J].教育科学,2002,(2).

[2]夏仕,冯敏英.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探讨[J].伦理与道德,2008,(12).

[3]罗鲁景.基于网络环境下教育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16).

猜你喜欢
人格素养环境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