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程素质培养与提高实践育人能力研究

2012-08-15 00:52张淑玲
关键词:素质育人工程

张淑玲,沈 田

(湖北经济学院 电子工程系,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国家一直把人才培养放在发展战略的高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新时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指出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

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新时期的实践育人任务在于通过工程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入手,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在大学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系统地掌握工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实践与创新,从而达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论述教师工程素质对培养社会所需的工程人才的作用与影响。

一、高校教师工程素质的现状分析

工科高校教师工程素质概括为四个方面:学术研究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维品质以及工程教育方法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包含三大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工科的一大门类,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以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特点的专门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因此对教师的工程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对教师工程素质培养十分重视,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

(一)近几年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迅速上升,学术研究水平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年龄结构上趋于年轻化;积极引进具有工程经验的高级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三)开展了质量工程建设例如:精品课程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学校和教师投入了很多人力、精力与财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加强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内容,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开展学科竞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了教师对实践课程的教学能力,部分学生提升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

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近几年由于新增教师绝大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锻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师资队伍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比例不断下降;

(二)缺乏教学团队的协作与研究,缺乏工程素质训练的系统性与衔接性研究。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重本课程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工程学科、现代工程所需要的系统思维能力,结果很多学生快毕业找工作了,发现所学的知识都是为了考试,到社会上不知道干什么用;

近几年来,钻井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更新,尤其是各种钻井液新型处理剂相继问世,这就迫切要求相关行业标准能够及时满足技术进步的需要。但是我国目前钻井液方面技术标准的内容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在一些标准的衔接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与市场接轨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加大力度完善钻井液相关标准,提高处理剂质量,推动企业间良性竞争,并满足不断发展的钻井技术的需要。针对目前行业标准的现状,制定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行业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科研与教学联系不够紧密。目前高校教师在科研、职称评定方面承受很大的压力,真正能做到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引导科研方向的很少;

(四)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师与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很重要的实践环节,但目前高校的基本情况是以学生就业为主,致使本科学生第八学期在校认真做毕业设计的很少,大多数是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五)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与激励措施。例如在学科竞赛、学生科研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对教师和学生最好的锻炼,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无论在教学考评或者科研考评上都没有一席之地。

二、培养教师工程素质的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经超过汽车与石油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上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合格人才,对学校、对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师工程素质,达到实践育人的教学目的也成为新形势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工程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与不断实践。高校现有教育模式下,教师队伍的管理与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趋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大多数以指标来量化考核:科研水平以发表论文数量、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准;教学水平以学生评价、督导评价以及同行评价为准;教学质量以学生考研数量和就业率为准。教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与激励措施,体现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论文和应用成果等并重的原则,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工程实践,激励教师不断进行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以激发教师提高工程素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制度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从理论体系到教学方法上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制度为提高教师工程素质提供了保障。为此院系要根据每个教师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师资培训计划,具体体现在进修、学历提升、新技术培训、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学术交流等形式,但最重要的是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使师资培训效果落实到实处,能真正用到教学工作中。

(三)科研与教研项目研究并重,促使科研与教学水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型大学中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是有限的,如果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根据教学的需求开展应用型项目研究或实践性教学项目研究,通过教学团队的协作与研究,那么必定会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素质,同时也带动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学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做为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所讲的课程内容,自己必须掌握大量的相关基础知识、实例以及应用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科研项目中涉及的内容,在教学时都能讲得透彻、明白,学生又易于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很多知识点,把它们综合起来并结合电子系统的应用就变成了小型的应用型研究项目,一些教材上讲述不够透彻的重难点内容,通过研究、总结提炼为教研项目,也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教师一定要牢记: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在教学中探寻科研的内容,在科研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达到教学与科研的交融与统一。

(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育人科技创新活动

实践育人科技创新活动虽然十分重要,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工作压力重,另一方面实践育人科技创新活动没有参与教学与科研考核,很多教师的参与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为了使更多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那么学校应该建立更加合理的体制与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育人科技创新活动,培育教师的工程意识,激励教师不断进行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改革。

(五)重视人文关怀,引导教师健康成长

高校虽然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成才,并为之创造了很多条件,但由于高校教师处于松散式的管理模式,教师的成长主要靠自律,其次才是单位的管理,不像企业或研究机构工作人员朝夕相处,他们都有一套企业文化和培养人才的专有模式,使每个成员在短期内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上有大的提高,此外教师的综合素质涉及范围较宽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教学方法、人文素质、工程素质等很多方面,教师的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很多是从学校(上学)走向学校(工作),需要学校与资深教师的关怀与培养,引导教师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服务。

三、提升教师实践育人能力的具体措施

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不断创新实践,尤其是工科类中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尤其如此,很多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通过大量的系统性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这些课程。因此一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经过长期的努力,积累大量的工程素材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要跟上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与创新实践,推陈出新,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提高教师实践育人能力方面,主要从系统性、创新性与实践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一)设计工程实例,应用于课程教学与实验

首先以课程教学为主线,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对电路理论系列课程、信息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与仪表测量技术系列课程的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与分析,使每位教师对主干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把握,并掌握主讲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和课程衔接点。

然后按照技能训练、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实验、仿真系列课程实验、编程系列课程实验、电子技术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实验进行分类,组织教师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工程实例的开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理解。

(二)开发实训类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题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期实习实训和学科竞赛题目分电子、通信、信号处理与计算机编程等四个方向开发实训类项目,着重于涉及知识的系统性、功能性研究。学科竞赛题目主要考查电子系统的设计能力,重点对测量类、高频类、控制类与电力电子类的项目进行研究,着重于涉及知识的功能性与指标性研究。

在实训类项目开发过程中,组建教师团队,每位教师确定2~3个研究方向,参与近十个项目的设计开发,不仅锻炼了教师电子系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与系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素质,而且在实践教学与项目培训过程中使能系统地学习、实践到完整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研究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和学生科研项目研究需与较先进的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同步,并且可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师需开展前期的研究工作,掌握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并学习相应的软件平台、硬件开发平台,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手段以及科技文献的写作方法等,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系统地实践,把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四)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是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工程素质,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协作、创新、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我才能胜任,因此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学术交流会等提高自我工程素质。同时积极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其它形式的电子设计大赛,并提供相应有效的训练平台,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能够得到更多地训练,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构建系统性与创新性的全程实践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积极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程素质。因此教师主导的项目研究采用“项目研究——实践教学——跟踪调查——及时总结”的闭环研究模式,教师对于新领域新知识的讲授形成“学习——工程实践——教学实践——再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大学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系统地掌握工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全程实践教育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工作岗位搭建一座工程实践的桥梁。

四、结语

目前各个高校对实践育人工作更加重视,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从教师工程素质培养着手,树立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为培养人才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

[1]张炳生,管春英.对提升工科院校教师工程素质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0,(3):91-92.

[2]惠晓丽,吉莉,徐鹏.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26(6):65-68.

[3]李炎锋,薛素铎,等.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探索和实践.理工高教研究[J].2010,29(5):18-20.

[4]李宝斌,许晓东.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科研失衡的实证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76-81.

[5]李如玮.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与探索[J].教师,2011,(5):31-32.

[6]刘继荣,胡方茜,叶民.论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1997,(6):91-93.

猜你喜欢
素质育人工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子午工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