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2012-08-15 00:51:12郭桂霞
上海蔬菜 2012年2期
关键词:子囊孢子子囊菌核

郭桂霞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农技站 271600)

油菜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油菜主要病害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其中菌核病危害最重,主要危害油菜的茎、叶、花和菜荚,以茎秆受害损失最大,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油菜减产20%~30%,给农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现将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及规律

油菜菌核病又称白杆、烂杆,从苗期到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结实期发生最重。在开花结荚时,经常一株一株发病枯死,剥开下部茎秆,里面有许多像老鼠屎一样的为菌核。苗期发病,先从幼苗的基部发生软腐,以后扩展到全苗,叶片变青灰色似烫伤状糜烂,经常引起成团枯死或整窝枯死。成株期发病,茎秆受害后,病部涌现淡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可使茎成段变白,造成秆腐,且易折断。变干时,表皮破裂象麻丝,后期病秆糜烂成空心,并生有白色菌丝和鼠屎状菌核。严重时全株枯死,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秕粒增多。花瓣感病后呈黄褐色小斑,易脱落。油菜籽受害,褪色变白,种子瘦瘪,无光泽。

油菜菌核病菌在田里或混杂在油菜籽、泥土肥料里越夏或过冬,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越夏或过冬的菌核萌发长出像蕈子一样的子囊盘,分发出子囊孢子,成为该病的首次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内喷出,随风传播到油菜株上萌发产生菌丝,经过伤口或苍老组织侵入,子囊孢子只能侵染苍老的叶片和花瓣。受害茎、叶的菌丝,通过油菜枝叶的互相接触而蔓延邻近健株,进行再次侵染。

油菜菌核病发病盛期通常有两次,第1次在11月下旬~12月,第2次在次年的3~4月(此期正值油莱期易感病的花期,也是油菜受害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段期间又遇多雨、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油菜菌核病发生严重。

2 防治方法

2.1 物理防治

(1)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应具备茎秆牢固、抗倒伏、花期短的特点,对减轻油菜菌核病的损害能起到主动作用。(2)播种时,种子要经过筛选、水选,以消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然后用10%食盐水选种,消除漂浮的菌核后,再用清水冲刷,晾干后播种。(3)油菜发生菌核病后,若在苗期,应及时切断子囊盘,减少病源;若在花期,应清洁田园,清除油菜基部脚叶、枯黄老叶和病叶,集中销毁,切断传播途径。(4)加强管理,合理施肥。要注意早施苗肥促早发;增施腊肥,保温防冻至冬前;稳施薹肥,春发稳长促高产;避免薹花期过量施用氮肥。薹期应防止春发过度、旺长,以免造成荫蔽、病害加重,后期脱肥而减产。

2.2 化学防治

轻病田块于始花期或盛花期喷药1次,重病田块应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1次。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油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宁可湿性粉剂、25%富力库或30%爱苗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用药时间一般为11月下旬左右,或在3月中下旬,每667m2每次用量30~60g,稀释成2000~3000倍液即可。使用这些药剂应在盛始花期喷1次药,在谢花结荚期再喷1~2次。

猜你喜欢
子囊孢子子囊菌核
红心曲来源Thermoascus aurantiacus QH-1 的生长代谢特征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贵州科学(2021年3期)2021-07-09 12:19:28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2021年1期)2021-03-12 06:33:30
冬虫夏草菌室内侵染蝙蝠蛾幼虫的代谢分析
乡村科技(2020年6期)2020-07-09 23:01:41
冬虫夏草菌室内侵染蝙蝠蛾幼虫分析
乡村科技(2020年7期)2020-05-19 09:48:38
菩提树黑痣病菌生物学特性及病害发生规律
粗糙脉孢菌7种子囊型归类教学探究
遗传(2019年11期)2019-11-28 12:03:42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