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波 姚义安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 200120)
1977年Gruentzig首先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于临床,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我国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仅2010年,我国年PCI手术量就达到280 000例,2011年还有增长趋势。然而,PCI术后的患者并不是生活在“保险箱”里,完全无后顾之忧。据不完全统计,PCI术后24 h内急性血栓发生率为0.6%,4周内亚急性血栓发生率为0.5%~18.0%,一年内因血栓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发生率高达15.8%。随着中国PCI患者的日渐增多,心脏科医生管理PCI患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对于PCI术后患者综合评价其危险因素,指导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心脏病的复发事件、改善生活质量。指南指出,对PCI术后伴冠状动脉和其他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应进行全面控制,包括控制高血压、管理血脂、控制体重、戒烟、改善糖代谢、治疗糖尿病、长期合理应用ACEI、RAS抑制剂和(或)β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心肌梗死后和(或)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等。通过这些综合治疗以降低术后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达到PCI治疗的预期效果,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保持心脏健康的4大基础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因此,在饮食方面,切忌过饱,宜清淡多样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量多餐;另一方面,吸烟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会增加2~6 倍。因此需指导并督导患者戒烟,对于难以戒断烟瘾的患者,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在运动方面,要根据术前、术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术前功能状态、年龄及住院期间的运动训练情况制定院外运动计划。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每日进行30~6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2次的阻力训练。出院后半年内每隔2 个月可作1次心功能评定,以调整下一步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案,同时根据评定结果、有无心绞痛症状等辅助判断是否出现再狭窄。对术后残余3 支病变或较严重的2 支病变、术后出现并发症得到控制、存在糖尿病、年龄大、一般情况较差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应采用低强度的康复训练方案。
尽管患者在接受支架手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改善,但支架仅仅解决了局部病变。植入体内的支架虽然能保障在一段时间内使血管不再狭窄,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血管内皮有轻微的损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受破坏后,导致内皮下基质暴露,引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继而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同时凝血系统的激活使形成的血栓增大,造成管腔闭塞。冠脉内支架的植入也可激活血小板,增加急性、亚急性和晚期血栓发生率。2009年美国ACC会议上公布的MATRIX研究显示,持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波立维1年的患者和没有使用到1年的患者相比,后者的死亡率比前者增加近3.5倍。因此,指南推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应持续1年,此后可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若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替代。
积极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单药治疗更能减少MACE事件,是降低支架内血栓风险的有效手段,但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常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而在ACS及PCI术后患者中,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常需中断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由此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加上出血失血所致的系列并发症,使得该类患者病死率增高。因此在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必须监测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功能,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聚集率控制在50.0%以下,ADP聚集率控制在40.0%以下,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低;若前者在20.0%以下,后者在10.0%以下,则出血风险较高,需调整用药。另一方面,从临床症状来讲,对于症状轻微而且消化道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可密切监测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若症状不明显,可先尝试饮食调节;若症状持续,可考虑使用制酸剂、前列腺素药物及H2受体拮抗剂;若上述治疗失败时,可考虑选择奥美拉唑以外的PPI进行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既往有消化道溃疡,Hp阳性患者),可在初始时联合应用PPI,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国家心血管数据登记处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是PCI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占64.0%。另一方面,PCI患者已存在基础性心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动脉顺应性降低、弹性减弱,且常合并多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次入院治疗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应积极控制血压,可显著改善PCI患者的预后。
2007 AHA/ACC/SCAI PCI指南及2009中国PCI指南推荐,普通的PCI手术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是<140/90 mmHg。对于糖尿病以及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如伴随有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的患者),目标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而对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目标则是<130/80 mmHg。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是降压治疗的基石,若经过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善血压仍未能达到目标值以下,则应及时选用药物治疗。
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激活、内皮功能紊乱、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以及糖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应用RAS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前者介导的不良作用,包括血管收缩、炎症反应及心室肥厚等,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提供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因此在药物方面,可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在ACEI类药物不能耐受或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ARB类药物。
但近来还有证据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可能存在J型曲线关系,也即血压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可对其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血压低于110~120/60~70 mmHg,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因此,在保证血压达标的情况下,需避免患者舒张压水平低于60~70 mmHg。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代谢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调整血脂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PCI术后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6 mmol/L以下,并可考虑更低的目标值,2.08 mmol/L以下;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将LDL-C控制在2.08 mmol/L以下。达标后也不可停药,更不宜减量。若应用较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仍不能达标,可考虑联合应用其他种类的调脂药物。
目前对他汀类药物的认识已不仅仅限于降低血脂,而是进一步深入到了斑块水平的探索。安贞医院的赵冬教授在第6届国际心脏病预防大会上的报告显示,北京1994-2002年因ACS的住院患者中,近60.0%是既往有稳定型心绞痛或ACS病史的患者。而另一项研究表明,首次发生ACS的患者应用IVUS检查三条冠脉中的破裂斑块情况,结果共探测到50个破裂斑块,每个患者有0~6个不等,平均每个患者有2.8个破裂斑块。这说明,ACS患者除罪犯斑块外,常同时有多个不稳定斑块破裂。79.0%的ACS患者除罪犯斑块外至少有1个破损斑块。PCI手术可能只干预了这个破裂的斑块,但整个不稳定的血管床还需要我们的长期管理。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即使接受完全性血运重建,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高于正常人。研究表明,他汀类应用可影响血小板聚集,有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抗炎和稳定斑块的作用。积极地辅以他汀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这种获益与他汀治疗的时间明显相关,治疗时间愈长,获益愈明显。因此,PCI术后患者的他汀治疗要避免血脂“正常”后停用的误区。
尽管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仍是医患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认为,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涉及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肌毒性等方面。因此一旦出现肌痛、纳差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和判别。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肝酶升高是其常见副作用,他汀类药物的肝脏损害多在用药后1~2周起作用,4~6周达高峰。肝损害多与剂量相关,尤其与起始剂量相关。临床发现在低体重、合并多种用药、严重感染、围手术期的患者、既往有肝病和老年人中发生肝损害较为常见。因此应在他汀类药物应用6~8周左右复查肝功能及血脂情况,若血脂达标,而且无明显肝功能肌酶变化的情况下,可继续应用。若出现肝酶持续(在不同的时间测定2次)升高超过3 ULN,判定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情况下,应该减量或停药。
流行病学调查及观察性资料显示,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风险递增。因此,对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均应询问有无糖尿病病史,并通过常规检测了解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对于无糖尿病病史、但空腹或餐后2 h血糖异常的患者,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的试验,评估是否合并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控制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考虑服用降糖药物。若患者一般情况好、年龄轻,可将血糖控制在5~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左右;若对于一般状况差、糖尿病病程长、高龄、有严重低血糖病史、严重微血管疾病或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反而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从而产生不良后果。故应放宽血糖控制,将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8.0%左右为宜。
总之,PCI患者常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伴随疾病,综合管理各种危险因素是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并最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