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矛盾多元决定论”探析

2012-08-15 00:42:38刘保民
关键词:阿尔都塞决定论历史观

刘保民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723000)

阿尔都塞在1962年7月以研究笔记的形式完成了《矛盾与多元决定》这篇著作,载入他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之中。这篇著作主要讲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与黑格尔在辩证法思想方面的关系,从而引出他自己的矛盾多元决定论思想。虽然阿尔都塞本人称这篇著作是以“研究笔记”的形式完成的,但事实上它是一篇经典。

一、阿尔都塞“矛盾多元决定论”的渊源

阿尔都塞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否定了黑格尔的抽象矛盾决定论观点,使得矛盾回到历史现实中来。为了推出自己的思想,阿尔都赛借鉴了列宁和马克思的观点来说明他自己的矛盾多元决定论思想。

阿尔都塞说:“正如列宁的实践和思想所证明的,俄国的革命形势恰恰是由于俄国的基本阶级矛盾具有强烈的多元决定的性质。”[1](P93)阿尔都塞在这里是要说明,俄国革命的爆发,不是由一个矛盾决定的,而是由多个矛盾决定的。基本阶级本身就存在多个矛盾,多元决定就成为必然。

讲矛盾的多元决定,或许人们要追问矛盾同样有一个特殊性的问题。但实际上,特殊和一般、多元和共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特殊也是一般,一般也是特殊。阿尔都塞说,俄国革命的特殊形势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实际上有时候,特殊就是一般,就是规律,因为它本身就揭示了一般规律。就革命而言,1849年的德国革命的失败,1871年的巴黎革命的失败,1914年的沙文主义的叛卖,1917年的俄国革命的胜利等等,初看起来,或者单个看起来,这些都是特殊,但总体来看,它们都有共性,都是革命,都有失败的或胜利的结局,这就是共性,就是规律。这是铁的事实,是铁的规律。阿尔都塞说,如果不承认这种事实,无视特殊与一般的相对关系,那就只能像黑格尔一样,用抽象的矛盾和规律来解决问题和对待矛盾,那特殊“无非是与纯洁的和简单的‘辩证’系统所具有的某种四平八稳的抽象认识相对而言,由于这种系统是简单的,它保留着黑格尔模式的影子(或带有黑格尔模式的风格),依旧相信抽象矛盾具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1](P92)。我们并不否认抽象的观点具有能够满足动员群众的某种主观需要,正如空想社会主义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一样,在当时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意识,而如果要引导群众前进,那就更应该掌握群众的思想。也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前半期思想一样,只停留在唤醒群众意识和思想的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摆脱乌托邦和纯概念的性质,应继续朝前走,回到历史的现实中来,并要深入研究,在现实中解决矛盾。阿尔都塞说,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此写了大量的政治和历史性著作,并得出结论:“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从不是简单的,而始终是由矛盾在其中起作用的具体历史形式和历史环境所特殊地规定的……这一矛盾是由上层建筑的形式(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宗教、政治组织等)和国内外的历史形势(一方面是本国的民族历史,例如资产阶级革命业已完成或‘半途而废’,封建剥削已全部和部分废除或尚未废除,地方性的‘习俗’,特殊的民族传统,甚至政治斗争和政治态度的‘独具一格’等;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国际环境,例如国际环境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帝国主义的国际主义’或帝国主义的内部的争夺,等等)所特殊地规定的,集中的许多现象都能纳入列宁所说的‘发展不平衡规律’中去”[1](P94)。阿尔都塞的这番论述,从历史和事实层面上揭示出了矛盾的多元性和多元决定的结论。所以,阿尔都塞得出结论说,所谓特殊也要为自己发现规律,多元决定的矛盾在多元决定的情况下,或者朝历史停止的方向发展,或者朝矛盾“刹车”的状态上演变,或者导致革命的爆发。但不论矛盾朝什么方向发展,都不是单一矛盾的表现,都是矛盾多元决定的结果。

所以,阿尔都塞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一切矛盾在历史实践中都以多元决定的矛盾而出现;这种多元决定正是马克思的矛盾与黑格尔的矛盾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黑格尔辩证法的简单性来源于黑格尔的‘世界观’,特别是来源于在世界观中得到反映的历史观”[1](P95)。在这里,阿尔都塞在矛盾的多元决定问题上,站在世界观的高度最终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得以区别开来,这也正是阿尔都塞的伟大之处。

二、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观的具体区别

阿尔都塞从矛盾的抽象模式和历史观的抽象模式角度,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观的区别角度,再次追述和论证了自己的矛盾多元决定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本身不是对黑格尔历史观的简单颠倒。阿尔都塞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本身不是对黑格尔的历史观的简单颠倒,但人们往往会表面的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就是对黑格尔历史观的颠倒。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会说,才会有马克思的历史观,才会把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黑格尔的历史观得以区别开来,才会把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得以区别开来。而事实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社会“本原”辩证法,即用意识的辩证法来说明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具体历史。阿尔都塞说:“马克思则相反,他用人的物质生活来解释人的历史,人的意识和意识形态无非是人的物质生活的现象。”[1](P96)正是这“意识”与“物质”两词之差,就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从本质上区别了开来。具体来说,黑格尔继承了18世纪政治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得出了一切社会都是由两种形式组成,即需求的社会与政治的社会,或者叫市民社会和国家社会;社会是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方面构成的,而物质生活仅仅是理性的诡诈,是观念规律的产物。马克思则恰恰相反,他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从本质上颠倒,要把本质改为现象,把现象改为本质;使理性与物质倒转过来,各自朝着反方向相互起作用。其结果是,在黑格尔那里,意识形态因素是经济因素的本质;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因素是意识形态因素的全部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经济是基础的观点就十分明显了。因此,马克思是对黑格尔的否定,而不是简单的颠倒。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既不是对黑格尔矛盾观简单颠倒,也没有照搬和保留黑格尔的社会模式的术语,而是在批判黑格尔的矛盾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矛盾观表达术语,具体表现为:一是“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消失了。市民社会概念马克思也在不时地应用,但马克思也能够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剖和批判市民社会,最后要推出新的概念,这就是生产方式的概念。阿尔都塞说:“当然,马克思还谈到‘市民社会’(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该词往往被不恰当地译为‘资产阶级社会’),但那是为了暗示过去的事,为了指出马克思的发现是在什么场合实现的,而不是为了袭用这个概念。”[1](P98)不论是18世纪政治哲学的抽象形式也好,还是由18世纪政治经济学的较为具体的形式所表露出来的对经济行为的描述也好,都不外乎是哲学和经济学的一种现象学。不论是洛克、爱尔维修也好,还是斯密、杜尔哥等也好,对市民社会的描述,都逃不脱黑格尔的“需求的世界”,都超不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而马克思不是这样,他既不是抽象地论述市民社会,也不是只停留在简单的社会现象上看市民社会,而是对市民社会进行现实的分析,达到现实辩证法的要求程度,使“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生产关系的状况”从此成为马克思的基本概念。市民社会未给马克思提供任何有意义的“原料”,这正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具体表现在社会历史观上的革命性和创新之处。二是“国家”概念的本质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阿尔都塞说:“至于国家,它的内容在马克思那里和在黑格尔那里是不同的,这一点很容易证明。在马克思那里,国家不再是‘观念的现实’;不仅如此,更主要的是马克思把国家当作为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服务的镇压工具而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在这里,马克思透过对国家属性的‘描述’和升华,发现了一个新概念,即与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着的社会阶级的概念。”[1](P99)随着这个新概念的出现,随着它同经济结构的基本概念相联系,国家的本质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这里,阿尔都塞已经十分清楚地把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概括了出来,真正做到了保卫马克思。

三、“矛盾多元决定论”的最终结论及其内容

不论阿尔都塞怎样论述,其目的都是要保卫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之中提出自己的创新理论,“矛盾多元决定论”就是他的独特理论之一。

术语关系的变化两端是矛盾多元决定论的基本依据。阿尔都塞在前面系统论述的基础上,在术语的分类上,逻辑地走到了术语关系的变化点上。阿尔都塞说:“然而,不单术语变了,甚至术语之间的关系也变了。”[1](P100)这 样,我 们 对 术 语 就 必 须 重 新 分类,按阿尔都塞的分法:一方面是结构(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另一方面是上层建筑(国家,以及各种法律形式、政治形式和意识形态形式)。在这两端之中,黑格尔为首的观点实际上是纯而又纯的形式,甚至把自己降低到了霍布斯和洛克的水平上,这显然是一种诡诈,把政治与经济彻底等同了。而“在马克思那里,经济与政治的不言而喻的等同(现象、本质和真理的等同)消失了,而代之以在构成一切社会形态本质的结构和上层建筑复合体中各决定性领域相互关系的新观点。”[1](P100)这种新观点的引出就逐渐导引到阿尔都塞的矛盾多元决定论之中了。新观点是什么呢?马克思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说明,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决定性因素,而上层建筑及其特殊效能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要求我们要从这两端之间来寻找真正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恩格斯早在1890年就找到了,已澄清了这一问题,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因素。恩格斯说是决定因素而不是说也不能说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否则就把这一问题变成了抽象的、无稽的空话。阿尔都塞还进一步用恩格斯所举的德意志社会变化的典型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矛盾多元决定论观点就显而易见了,即经济和社会以及上层建筑各个因素共同决定,即多元决定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恩格斯后来说得更多的是,经济归根到底决定历史进程。但历史进程要在上层建筑的许多形式(从地区传统到国际环境)中为自己‘开辟道路’。”[1](P102)阿尔都塞说,到此为止,他的矛盾多元决定论的内容就一清二楚了。“只要承认上层建筑的形式和国内外环境在多数情况下是特殊的、独立的和不能归结为单纯现象的真实存在,矛盾的多元决定就是不可避免的和合乎情理的。”[1](P103)矛盾的多元决定不是偶然的、特殊的,而是必然的、普遍的;经济的决定作用不是纯粹的单一作用。所以,阿尔都塞得出结论说,单纯的、非多元决定的矛盾观念是不成立的,正如恩格斯所否定的那样是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阿尔都塞在这篇著作的最后部分总结性地说:“1.社会经济结构的革命不能闪电般地一下改变现存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假如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革命就会引起这样的改变),因为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而能够在其直接生存环境之外保持自己的生存,甚至重新创造出或暂时‘分泌’出替代的生存条件;2.由革命所产生的新社会,通过其新的上层建筑形式或特殊的环境(国内外环境),可促使旧因素保持下去或死而复生,这种死而复生在没有多元决定的辩证法中将完全是不可想象的。”[1](P106)这也是阿尔都塞的矛盾多元决定论的最终结论。我们不能简单认为矛盾是简单的存在。有的属于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不仅是矛盾存在的形式,而且是矛盾存在的必要条件;有的属于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是复杂的;有的属于国际环境,而国际环境在众多矛盾中往往起着特殊的作用。各种矛盾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特有的本质及其效能,众多矛盾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又会产生新的整体,在不断膨胀中对整个社会产生根本的变化和发展效应。所以,阿尔都塞认为,矛盾是同整个社会机体的结构不可分割的,是同该结构的存在条件和制约领域不可分割的;矛盾在其内部受到各种不同矛盾的影响,它在同一项运动中既规定着社会形态的各方面和各领域,同时又被它们所规定。因此,矛盾本质上是多元决定的。

总之,我们要精确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要精确研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要得出精确的认识和结论。要在研究黑格尔中研究马克思,要在研究马克思中“让黑格尔的影子回到茫茫黑夜中去”,保卫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阿尔都塞研究黑格尔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动机和结论。

[1]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猜你喜欢
阿尔都塞决定论历史观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理论探讨(2021年3期)2021-12-28 00:45:13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2:04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阿尔都塞的镜中自舞
——重读阿尔都塞的《论青年马克思》
对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思想的再审视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7
气象影响文艺:从结构决定论到文化生产论
阅江学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2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