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其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财会金融系,安徽 合肥230059)
高职院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普遍将“西方经济学”改为“经济学基础”,旨在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形成“经济学基础”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为此,人们在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的不同观点。例如,有人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是提高“经济学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1]。有人强调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上的重要意义,认为讨论式教学方法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有人提出在高职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3]。还有人建议在经济学教学中综合应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4]。这些观点都是针对特定的经济学基础教学问题而提出来的,对改革教学方法无疑有积极意义。但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缺乏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统领,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特色没有合适的教学载体加以体现,从而给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建设和改革带来不少困惑。我们认为,在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上,需要关注研究以下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1)“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2)引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有利于实现“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3)如何在教学理念指导下整合多元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本文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拟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方法改革是由课程教学目标调整引起的。“西方经济学”改为“经济学基础”,不应理解为课程名称的更换,其实质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调整。高职院校原先开设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中被界定为:传授理论上必需、实践上够用的经济学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显然,沿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经济学基础课程创新的功能作用,因而需要重新界定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基础是为经济、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而设置的,其教学目标应指向“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意味着有较高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也称综合职业能力,即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有它自身的顺序。如果把职业能力发展看作是一个阶梯,职业基础能力就好比其他专业能力发展的第一级阶梯,有了这个阶梯,其他职业能力才能得以顺利发展。经济管理职业能力发展的顺序是,先获得职业基础能力,然后在职业基础能力基础上,发展职业专门化能力,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经济管理工作的职业基础能力包括经济思维能力和管理思维能力。经济管理职业能力、职业专门化能力及经济思维能力(管理思维能力)三者的关系是: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由若干职业专门化能力集合而成的,而那些经济管理专门化能力又是以经济思维能力为基础。例如,营销管理能力就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由产品管理、定价管理、渠道管理和促销管理等专门化能力构成,而各专门化能力形成的基础之一便是经济思维能力。这里,经济思维能力是经由经济管理专门化能力发展经济管理综合职业能力的必要阶梯和基础。
经济思维能力在经济管理职业能力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对“经济学基础”课程在经济、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上提出了目标要求,那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主要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为学生发展经济管理职业能力打好基础。经济学内容本身缜密的逻辑性、与现实经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其他经济管理课程的有力支撑,决定了“经济学基础”是一门最适合训练经济思维能力的课程。从以传授经济学知识为主转向培养经济思维能力为主,是“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种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整成为“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逻辑起点。
引入何种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调整,需要从经济思维能力形成方式上求解。
职业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5]。作为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经济思维能力是指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现象的分析、经济决策问题的解决及经济行为变化的预测等之间的联系。经济思维能力与经济学思维能力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经济学思维能力是对经济学知识(例如假设、模型)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拓展能力,而经济思维能力是对经济管理实践联系经济理论的能力。比较而言,前一种能力主要指向理论性思维,注重经济学的概念及原理之间逻辑关系的推理和批判,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后一种能力主要指向应用性思维,着重于运用经济学概念及原理解决实际经济分析和决策问题,是从事经济管理实践工作必要的能力。培养经济思维能力要求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必须把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的复杂联系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必须将如何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情境中,引导学生努力构建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的联系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影响经济思维能力形成的因素,不是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多少,也不是经济管理工作任务的种类和性质,而是如何让学生在经济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起联系。建立这种联系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学习储备足够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的经济学知识,然后经过社会实践或工作过程,把这些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工作任务联系起来,逐步形成经济思维能力;二是以典型经济管理实践任务为对象,在处理典型经济管理实践任务过程中获得经济学知识并形成经济思维能力。两种联系方式的区别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第一种方式反映了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关系。它打破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管理实践应用完全脱离的传统,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的某种联系,即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工作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当前所谓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就是这种关系的一种反映。虽然理论与实践有了联系,但理论与实践也并没有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而是间接的联系。第二种方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关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指学理论和实践通过一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方式下,经济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实践之间的联系过程,与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过程,不存在“时间上的滞后”,而是直接的和有机的融合。与第一种方式相比,第二种方式强调要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任务情境中,引导学生努力建构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实践的联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因此,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改革“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的必然选择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按照行动的复杂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实验导向性教学,二是问题导向性教学,三是项目导向性教学。无论哪个层次的行动导向教学,都是思维和行动的统一[6]。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可以从三个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是实现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的理想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及其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行动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根本,以行动任务为载体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关键。引入并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能够促进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有利于培养经济思维能力。
1.学生可以从现在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经济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困扰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难题。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授课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只是教学主体实施教学的对象,以至于鲜活的案例教学也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抑制。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对象,而是积极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行动者,并在完成行动任务中激发学习兴趣、自我管理学习,主动构建经济知识和经济思维能力。
2.教学的中心从传授经济学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在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是在脱离经济管理实际的情况下传授经济学知识,学生虽然理解并记住了一定量的经济学的概念、曲线和公式,但却难以将经济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工作任务 (问题)对接起来。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意味着经济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不是简单地讲授知识,而是努力使学生在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动态的和复杂的联系,形成经济思维能力。
3.教学过程的组织从以章节知识点为载体转变为以行动任务为载体。长期以来,在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下,组织经济学教学的载体是教材章节或教学大纲安排的知识点,教学方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课程考核等环节的实施都远离经济管理实际情境,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难以培养经济思维能力。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强调以“行动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学生完成基于经济管理工作的“行动任务”来设计,在接近经济管理工作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实际上,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经济学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创新,并非指向某种教学方法,而是整合多种教学方法;也并非只涉及教学方法本身的改革,而是涉及到课程目标、学生、教师、资源及教学环节等多要素、多环节的整体性教学模式转换。因此,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规范教学方法的整合和运用,这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成败的关键。
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基础性要求。一种教学方法要成为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必须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功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就是要求任何教学方法的采用,都必须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分析问题的机会和动力,让学生自己在资料搜集、问题分析和观点陈述与批判中,发展经济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条件。行动导向教学不是完全的学生自学,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实施的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式教学。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负责课程教学组织、典型经济管理工作任务的选取、案例项目的具体设计,以及关键环节的引导和线索的提供,推动学生参与等方面。离开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学习就可能演变为“放羊”式学习,学习效果也难以提高。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要将学生主动性和教师主导性结合起来,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
与知识导向教学以知识体系为核心实施教学不同,“行动任务”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核心,行动任务设计的好坏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有关键性影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要求,“行动任务”应该是能够反映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管理实践之间紧密联系的教学载体。它在形式上,可能是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经济、管理案例,也可能是一个经济管理实验项目或社会调查项目。它在内涵上,可能是一个经济现象,也可能是一个经济管理决策问题,或经济行为预测问题等。它在任务上,指向如何在经济学知识与经济现象的分析、经济决策问题的解决及经济行为预测之间建立联系,以形成经济思维能力。无论什么形式、内涵的行动任务,共同的特点都是把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管理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成一体,通过系列案例或项目的教学,达到培养经济思维能力的目的。在“经济学基础”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行动任务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行动导向教学培养经济思维能力的功效。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教学改革。在“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否得到优化整合,教学环节是否协同配合,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整体性教学改革意味着任何一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都要有教学整体性意识,需要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与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相配合。从教学资源整合利用来讲,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行动任务的设计、执行及评价为导向,重新整合利用校内外经济学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教学手段及教学场所等。从教学考核环节来看,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学习质量评价考核从知识点转向能力点,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从教师单一评价转向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资源的再配置和教学观念、教学路径的突破与创新。坚持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环节协同相结合,是经济学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经济学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上的必然要求。但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结合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借鉴其科学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有原则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性。
[1]李景霞,石冶.《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1):51-54.
[2]张国忠,王旭,张弘强,王瑜.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3-54.
[3]孙晓荣,单再成,李青阳.《经济学》课程交互式教学法研究初探[J].当代经济,2010(4):102-104.
[4]黄建红.高职财经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9-70.
[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0.
[6]赵志群.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 [J].职教论坛,2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