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影像学分析

2012-08-15 00:53:10陈小丽刘建滨毛志群张青松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筛板鼻甲鼻咽

陈小丽,刘建滨,毛志群,张青松

(a.株洲市二医院放射科,湖南 株洲412005;b.湖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5)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和鼻窦内较常见的肿瘤,在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呈多发性、匍匐性生长,具有局部浸润、易破坏周围组织、切除后极易复发且有恶变倾向等特点,因此属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边缘肿瘤[1-2]。临床上易误诊为鼻息肉。本研究对湖南省人民医院及株洲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9~78岁,平均51.6岁,病程20 d~6年。临床表现:鼻塞、流涕、鼻衄,部分伴有头痛、嗅觉减退。鼻腔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新生物,呈粉红色、灰白色或半透明荔子状肿块,表面颗粒状或息肉样,质地较硬,触之易出血。

1.2 检查方法

27例患者均使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及东芝单排CT机和西门子3.0 T MRI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额窦顶部至上颌骨全部。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27例患者均获得冠状CT图像,其中24例同时获得横断位图像,2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获得MRI扫描图像。

2 结果

27例患者CT表现均为鼻腔或鼻窦软组织密度灶,2例CT增强扫描肿块中度强化。26例见占位效应,冠状位清晰显示鼻甲比邻结构,表现为鼻甲推移或鼻窦腔膨胀性扩大;薄层图像显示:软组织表面呈乳头状、结节状外观(封四图1A)。25例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为13例,右侧12例,2例累及双侧。1例仅表现为左侧鼻前庭小息肉样结节,另26例均累及中鼻道区域,其中8例累及上颌窦,4例累及筛窦,4例向后生长累及鼻咽部(封四图1B)。26例中9例可见鼻甲及筛骨骨质硬化。5例发现癌变,其中3例术后随访再次复发,软组织病灶邻近骨质可见筛孔状溶骨性破坏改变(封四图1C);2例骨质破坏累及颅底,其中1例向后累及双侧鼻咽部,软组织填充鼻咽腔间隙,颅骨、斜坡及筛板骨质可见虫蚀样破坏(封四图1B-C)。

3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2例表现为T1、T2序列信号与脑灰质接近,等T1稍长T2信号,呈中度强化;1例术后复发,肿块侵及双侧筛窦、蝶窦、额窦、前颅窝及脑膜(封四图1D-F),病灶内夹杂点状短T1长T2信号,可能为小灶性出血,软组织肿块范围、边界及侵及范围较CT显示清晰,但骨性结构及破坏改变显示不及CT。

3 讨论

3.1 概述

鼻内翻乳头状瘤由Ward 1854年首次报道,Ringertz于1938年首先将此瘤命名为鼻内翻乳头状瘤。组织学特点是上皮成分向基质内呈内翻性增生,增生的上皮可呈指状、舌状和乳头状等,上皮细胞以移行上皮为多,且基底膜完整(基底膜是否完整是有无恶变的主要鉴别依据)。鼻内翻乳头状瘤与癌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鼻内翻乳头状瘤约有5%~15%病例可转化为或在相同部位伴有鳞癌,恶变病例与HPV感染具有一定关系[3]。本研究中癌变率为18.6%(5/27),稍高于文献[3]报道。

3.2 内翻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

CT可清晰地显示内翻乳头状瘤的起源部位及范围,明确有无骨质硬化及破坏,故对临床上已诊断为鼻息肉的患者应常规行鼻窦水平位及冠状位CT扫描,结合薄层CT,对提高鼻内翻乳头状瘤诊断率及早期发现癌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鼻内翻乳头状瘤几乎是单侧发病,双侧发病极少见,仅占4%,68%~90%的病例发生于鼻腔外侧壁近中鼻道区域,仅少数病例起源于鼻窦[4]。本研究中93%的患者为单侧发病(25/27),97%累及中鼻道区域(26/27)。CT表现为鼻中隔及鼻甲受压移位,9例病例表现为鼻甲及筛板骨质增生硬化,病灶可侵及上颌窦、筛窦引起窦腔膨胀性扩大,骨质表现为压迫性吸收或膨胀性吸收。筛板骨质增生硬化改变,可能与肿块较大和(或)阻塞鼻窦引流口导致鼻窦的慢性炎症的发生有关,薄层CT或冠矢状位易显示表面呈乳头状凹凸不平。曲永惠等[5]认为,CT上表现骨质的破坏、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与肿瘤癌变没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中5例内翻乳头状瘤癌变患者CT检查均发现在鼻甲及筛板骨质硬化中伴发鼻甲溶骨性破坏,其中3例为术后复发病例,1例合并颅底、眼眶及额骨骨质溶骨性破坏,其中1例向后累及双侧鼻咽部,软组织填充鼻咽腔间隙,颅骨、斜坡及筛板骨质可见虫蚀样破坏,误诊为鼻咽癌。笔者认为,当骨质硬化中合并溶骨性破坏时,要提示内翻乳头状瘤恶变的可能,术后再次复发病例要警惕其恶变。

内翻乳头状瘤的MRI影像表现报道不多,该病无论是原发病例,还是复发病例,病变在MRI上多呈分叶状[6],边界清楚,与邻近肌肉比较,T1WI多呈等信号,T2WI多呈不均匀高信号;与鼻中隔黏膜比较,病变增强后多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在T2WI或增强T1WI上,病变内部结构多呈较规整的栅栏状,也称为卷曲脑回状。杨本涛等[6-7]认为,MRI T2WI或增强TlWI上呈较规整的栅栏状表现是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靠征象,形态不规整可能提示伴发恶变。

3.3 内翻乳头状瘤CT及MRI的比较

CT可以显示软组织影与鼻甲及周围骨质结构关系,薄层扫描可见肿块呈乳头状、结节状,冠状位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起源及与鼻道、鼻甲的关系,侵及范围,对于骨质硬化及破坏具有优越性,增强扫描可明确区分、鉴别软组织肿块与鼻窦阻塞性炎症。

MRI不但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起源部位、生长方向、大小及数目,几乎不需要增强便可区分肿瘤和伴发的阻塞性炎症、息肉,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大小,对于病变侵及眼眶、颅内及翼腭窝等鼻外部位蔓延的范围价值更大。

3.4 内翻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

中鼻道、上颌窦区常见的3种病变包括鼻息肉、真菌球及内翻性乳头状瘤。因此,内翻性乳头状瘤首先需要与前两者鉴别。鼻息肉多数双侧同时发病,单侧发病相对少见,由于组织学上绝大多数为水肿型,CT平扫密度相对稍低,增强扫描一般为边缘强化,中心内容物强化不明显;而MRI T2WI多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增生肥厚的组织及黏膜明显强化,内容物一般无强化。真菌球常发生于上颌窦,CT可显示病变内多有点、条状钙化;而在MRI 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此外,本病还需要与血管瘤、癌及鼻腔淋巴瘤等病变鉴别。血管瘤临床上常有反复鼻出血病史,CT增强后有明显强化,在T1WI多为中等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鼻腔及鼻窦癌中以鳞癌多见,CT显示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强化程度不一,无典型内翻乳头状瘤的表现,易侵犯鼻外结构。原发性鼻腔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NK/T细胞型淋巴多见,以单侧鼻腔多见,肿瘤更容易侵犯鼻旁窦和鼻唇沟以及鼻咽和眼眶等[5],大部分病例都伴有骨质破坏,但程度常较轻,仅表现为局部骨质的吸收和硬化,和鼻窦的巨大肿块明显不成比例,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

[1]卜国铉.鼻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27-531.

[2]von Buchwald C,Bradley P J.Risks of malignancy in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5(2):95-98.

[3]钟振华,闫艾慧,姜菲菲,等.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及恶变关系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5):209-211.

[4]Minovi A,Kollea M,Draf W,et al.Inverted papilloma:feasibility of endonasal surgery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87 case[J].Rhinology,2006,44:205-210.

[5]曲永惠,邹昕,李博颐,等.89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T检查的价值[J].临床放 射学杂志,1998,17(3):139-140.

[6]杨本涛,王振常,刘莎,等.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1261-1265.

[7]祁良,李锋,王仁法,等.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1,26(2):164-167.

猜你喜欢
筛板鼻甲鼻咽
一种新型原煤分级高效防堵孔筛板的制作工艺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23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策略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
纯碱工业(2014年6期)2014-03-11 15:09:25
动筛跳汰机筛板的改造设计及技术分析
筛板洗选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益气解毒方对癌前病变鼻咽黏膜超微病理组织的逆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