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

2012-08-15 00:53:10燚,王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残冠残根固位

杜 燚,王 燕

(江门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广东 江门 529030)

以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形态功能是口腔修复的常规技术,纤维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与美学性能,及其与牙本质接近的弹性模量﹑操作简便易拆除的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使用DMG LuxaPost玻璃纤维桩套装修复85例患者的97颗患牙,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患者共97颗患牙(残冠77颗、残根20颗),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21~55岁,平均38岁。患牙无叩痛,无松动,牙根有足够长度,牙槽骨无吸收能获得足够的支持。77颗残冠中前牙43颗,双尖牙23颗,磨牙11颗;20颗残根中前牙13颗,双尖牙7颗。

1.2 材料

采用德国DMG LuxaPost珞赛玻璃纤维桩套装(含纤维桩、相匹配的钻头),LuxaBond全酸蚀根管黏结剂,LuxaCore Dual桩核树脂。

1.3 修复方法

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2周。根据根管长度粗细选择根管预备钻,按照根管预备的一般原则,对患牙进行常规根管预备,预备深度为牙根的2/3~3/4。根据根管的粗细及长度选择合适的玻璃纤维桩,黏接后用桩核树脂恢复桩核。完成全冠牙体预备,复诊戴牙黏固。

1.4 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患牙能承担咀嚼功能,无明显的主客观症状、纤维桩与根管壁密合无松动,桩核冠与牙体组织密合无松动,未出现继发性龋和牙周病等;失败:患牙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纤维桩与根管壁不密合且松动,桩核冠与牙体组织不密合且松动、脱落,牙齿出现继发性龋、牙周病等。

2 结果

本组85例修复后随访18个月,未完成随访6例(共6颗患牙)。在完成随访的79例患者(91颗患牙)中,有4例(4颗患牙)纤维桩脱落,脱落时间为修复后2个月2例、3个月1例、4个月1例。有1颗修复体在修复15个月后发生桩折断。其余桩核冠均良好,无松动、脱落及根折,成功率为94.5%(86/91)。

3 讨论

纤维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美观性佳等优点,最突出的优点为其弹性模量与牙体组织接近,能更好的传递和分散咬合力,从而起到保护牙体组织的作用,可减少根折的发生率[1-3]。在本研究中,有1例纤维桩折断发生于修复后15个月,玻璃纤维桩平牙根颈缘折断,折断原因为该患牙为残根,未能提供足够的牙本质肩领,应力集中于纤维桩,且患者自然牙颌面磨耗严重,自述有咬硬物习惯(牙合力过大亦是导致桩折断的重要因素);有4例患者纤维桩脱落,脱落的纤维桩均为桩核整体脱落,这提示纤维桩与桩核材料间黏结固位良好,主要是黏结剂和牙本质之间未形成良好的机械和化学固位作用。纤维桩的黏结步骤较复杂,涉及材料较多,技术敏感性强,修复后失败模式主要为桩黏结失败[4]。因此,在临床具体的操作中,对牙本质的表面处理和树脂黏结应仔细。

桩核脱落的病例均为残根,双尖牙3颗、前牙1颗。4颗残根均有1~2个面缺损至龈缘,未能形成完整的牙本质肩领。在剩余牙体组织过少时,纤维桩修复的固位欠佳,在日常的咀嚼作用下易脱落。在承受功能负荷时,纤维桩潜在的弯曲容易使黏结剂受到拉伸和剪切力,而黏结剂受拉伸和剪切力时比受压应力时更脆弱,容易使黏结的边缘封闭丧失,导致口腔液体和细菌的微渗漏,增加桩脱落的概率[5]。M.Naumann等[6]的研究表明,缺乏2 mm的牙本质肩领,往往会导致桩和冠的松动,保留1.5~2.0 mm牙本质肩领的抗折强度比无牙本质肩领显著提高。牙本质肩领在降低应力和增加固位两方面都对修复体的成功非常有利。人造冠边缘放在健康的牙体组织上可降低核桩结合部产生应力集中的可能,保护患牙及桩核免于折裂,同时有助于保持黏结剂封闭的完整性。对于牙体组织缺损至龈缘甚至龈下的残根,或者残冠缺损范围较大,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牙本质领圈时,都应慎重选择纤维桩修复。

本研究中共有8颗磨牙残冠采用纤维桩修复,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桩核脱落等不良情况。磨牙根管方向不同,若制作金属铸造桩,为取得共同就位道需要磨除大量牙体组织,抗力型和固位型均较差;或者使用分体桩技术,但技术要求高,取模复杂。而使用纤维桩修复,不受共同就位道的限制,既避免了为取得共同就位道磨除过多的牙体组织,又避免了金属铸造桩核时取模、制作的复杂程序。且纤维桩之间互成角度,产生制锁,固位力强好。纤维桩树脂核的成型可以选择合适的树脂堆积到纤维桩表面进行塑形固化,可以立即进行牙体预备和暂时修复体的制作,极大地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

[1]Sidoli G E,King D A,Setchell D J.An in vitro evaluation of a carbon fiberbasedpostandcorc system[J].J Prosthet Dent,1997,78:5-9.

[2]Assif D,Bitens M A,Pilo R,et a1.Effect of post design on resisitance to fracture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withcomplete crown[J].J Prosthet Dent,1993,69:36-40.

[3]Makade C S,Meshram G K,Warhadpande M,et al.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fracture resistance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different post core systemsan invitro study[J].J Adv Prosthodont,2011,3(2):90-95.

[4]Naumann M,Reich S,Nothdurft F P,et al.Survival of glass fiber post restorations over 5 years[J].Am J Dent,2008,21(4):267-272.

[5]Boudrias P,Sakkal S,Petrova Y.Anatomical post design meets quartz fiber technology:rationale and case report[J].Compend Contin Educ Dent,2001,22(4):337-340,342.

[6]Naumann M,Sterzenbac G,Alexandra F,et a1.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pilot trial of titanium vs glass fiber prefabricated posts:preliminary results after up to 3 years[J].Int J Prosthodont,2007,20(5):499-503.

猜你喜欢
残冠残根固位
长箭头卡的临床应用
玻璃纤维桩主辅桩在老年患者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两种固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