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手足口病63例临床观察

2012-08-15 00:45:10宋忠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1期
关键词:发疹生石膏牛蒡子

宋忠敏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中心医院 桐乡314502)

笔者在2008~2009年期间,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手足口病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3例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10个月~9岁,其中10个月~4岁45例,5~6岁15例,6岁以上3例;发病季节3~5月份11例,6~8月份45例,9~10月份7例。以上资料可见本病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发,夏秋季节发病率明显增高,男性多于女性。

1.2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的诊断一般根据双手足心、肛周可见水疱样皮疹,皮疹较多时亦可以见于关节周围,口腔溃疡,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本组病例因条件所限未做此项检查。

1.3 临床表现 多为突然发病,热程1~2 d,发热多先于发疹或与发疹同时出现,热型不规则。皮疹特点:呈离心性分布,见于手掌、足跖和口腔,偶见于面部、胸背或臀部。皮疹呈红色斑丘疹,或呈椭圆形白色小米粒至绿豆大小水疱疹,周围绕以红晕。手足皮疹不易破溃及合并感染,1周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

1.4 治疗方法 解毒为主,佐以清热、化湿、凉血,主方为宜透散(葛根、金银花、连翘、紫草、牛蒡子、薄荷、蝉蜕、芦根、生石膏、生甘草)。湿热重者加茯苓、厚朴、藿香;热入营血者加当归、赤芍、玄参;高热不退者加柴胡;口腔溃疡者加黄芩、栀子。

1.5 治疗结果 63例患儿兼表证者3例,兼湿热证者30例,兼热入营血者2例,使用上述方法治疗,疗程最短者2 d,最长者7 d,63例患儿经本方治疗,62例痊愈,其中1例配合静点西药后痊愈,均无并发症。

2 讨论

根据发病季节及传染性,可知本病为外感时行邪毒,其性状兼湿,湿热邪毒,经口鼻而入,内蕴肺脾,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肤而成[1]。故治疗当从解毒为主,兼从清热、利湿。选用宜透散加减,方中葛根辛凉,具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为主药;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肺卫;紫草凉血活血,解毒为辅;芦根、生石膏清热泻火;蝉蜕、薄荷、牛蒡子疏散为佐;加茯苓、厚朴、藿香健脾化湿,振奋脾胃之气机;当归、赤芍养血化瘀凉营,汗利不伤阴血,顾护稚阳;热者加柴胡以退热;口腔溃疡者加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引热下行,共收清热解毒、化湿之功。

[1]王琪,杨照学.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12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2):43

猜你喜欢
发疹生石膏牛蒡子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生石膏掺量及其比表面积对熟石膏性能的影响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治三叉神经痛
妇女生活(2019年2期)2019-02-20 02:08:02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28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0
牛蒡子中牛蒡苷测定方法的优化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49
发疹型汗管瘤2例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