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台阶式”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理论基石

2012-08-15 00:49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经济

万 俊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台阶式”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基于深刻认识并准确总结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在理解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上,提出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律。重温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台阶式”经济发展理论,对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1],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一、“台阶式”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就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在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总结历史与现实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中国“台阶式”经济发展理论。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与国家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四年时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步时期,随着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步,从1984年到1988年是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五年,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GDP年均增长了11.6%。这五年的经验事实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发展隔几年有一个新的台阶,是可能的。然而,高速发展的经济也积累了一些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开始了持续三年的经济整顿工作,这三年的经济整顿为经济的下一次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经济发展与整顿的实践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问题。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首次明确“台阶式”发展思想:“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2]368这是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是其发展观思想的重大理论突破。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过程中,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再次深刻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在讲究效益,稳步协调的过程与状态的情况下,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对此,“台阶式”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台阶式”发展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关于中国“台阶式”经济发展思想是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一些实践产生出的独创性经验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的,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有以下七个部分构成,即动力论、周期论、机遇论、速度论、效益论、策略论、途径论。

——动力论,即“台阶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首先,改革开放是“台阶式”发展的基础与根本推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基础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是人民在根本利益基础上一致的矛盾,因而可以在社会主义内部解决。在这个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依然决然的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随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对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最终确定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又全面展开了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等领域的改革,后来又发展到向政治体制领域的重要改革。开放也是先在南方办试点,在取得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到线最后到面,国内几乎全面开放,这个是地域层面,领域方面,几乎全部的生产资料领域方面开放,还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等等,只要不涉及到国家安全都实施了开放。在开放的对象方面,在遵循互利的原则下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与地区实施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涣然出无限生机。与此同时,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与信念。由此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对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的时候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370这充分说明了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的总结经验,对的坚持,错的及时改,以便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上的台阶更大更稳。再者,科技创新是“台阶式”经济发展的主导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观察世界发展形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著名论断,这是科学继承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的。“也体现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变革作用,抓住了怎样发展现代生产力……使自己的经济思想始终体现了时代性。”[4]它是一个现代的科学命题,在面对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深刻概括,对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思想。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用科学技术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因此,科技创新理应成为“台阶式”发展的主导推动力。

——周期论,是指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总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迭、循环反复的现象,而不是一味的直线型运行,这个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在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过程中,科学的驾驭和掌握了这一经济增长的规律。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件,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跳跃——整顿——再前进,再跳跃”的周期性发展过程中实现的,这正如他说“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三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2]377这样看来,经济的跳跃发展是基础与条件,整顿是必要的环节,为的是经济的继续发展的质量更高,速度更快。

——机遇论,即“台阶式”经济发展的战略契机或时机。机遇本来是指境遇、时机或者机会,运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指出现的波动中形成的可能性地域空间与持续时间,它往往表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大于发展面临的困难。这里的机遇是指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机遇具有随机性与不可重复性,这是因为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转移,失去了机遇,经济的快速飞跃就难以实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我国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许多次发展的机遇,慢慢变得落后了。现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利用好相对稳定国内环境和人们对发展经济巨大热情,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抓住一切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实现“台阶式”经济发展。

——速度论,即“台阶式”经济发展思想的实质与目的。经济发展最终是要在速度方面体现出来,没有速度就没有发展。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仅直接关系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问题,更是关系到本世纪中叶四个现代化的最终完成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信心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问题,所以速度不仅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社会主义中国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距离,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关键就看能不能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其实,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所以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实质。

——效益论,即“台阶式”经济发展理论的质量实质。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2]375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建国初期,一味的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至于出现了“反冒进”、“大跃进”,最终导致经济困难。在后来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又没有注意到经济的发展规律,又多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改革开放以来,迫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实施的低水平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资源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的再生长都造成了极为紧张的压力,在200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经济工作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第二年,在党的十七大会议正式作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决策。

——策略论,即“台阶式”经济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方针。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四个现代化”是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具有极其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分三步走”战略步骤,而“台阶式”经济发展就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个发展目标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设想:首先,他认为我国实现的现代化是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其实质就是量力而行,把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标准与时间置于可能的范围之内,这是个科学的策略。其次,根据中国的国情,他提出了完整的和规范的中国式的“三步走”战略,上世纪后半期走两步,经过努力使人们的生活达到温饱和小康,在经过努力到本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也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又极其不平衡,经济全局性的发展必然具有极其复杂性,而极其复杂的经济发展去实现极其复杂、极其艰巨、极其长期性的“四个现代”,战略方针尤为重要,因而,“台阶式”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指导方针。

——途径论,即“台阶式”经济发展体现了经济目标实现的途径。毛泽东曾经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5]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率先打破了平均发展、同步发展经济发展格局,提出了发展的非均衡规律的“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目标的“台阶式”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设计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沿海地区要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发展,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等发展到一定时期,沿海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个时候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他设想在上个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发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的问题。党中央根据这一战略步骤,在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这些战略步骤,从总的来说,都是为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台阶服务的。

三、“台阶式”发展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石

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邓小平基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这个总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理论的逻辑与具体的辩证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一定时间和空间量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然后又在新的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的积累,从而为下一次新的质创造条件。邓小平提出的“台阶式”发展思想,强调的是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并表现为阶段性跨越发展的思想,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他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他在阐述“台阶式”发展思想时所强调的“治理整顿”、“稳定”、“协调”、“扎扎实实”等都是关于我国经济建设量变积累;而“上一个台阶”、“发展”、“跳跃”、“飞跃”等都是我国经济质的飞跃。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部分质的变化,再到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必须扎扎实实、稳步协调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速度。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都是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其表现形态近似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过程。1984年到1988年是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五年,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GDP年均增长了11.6%。“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2]371为此,国家开始了持续三年的经济整顿工作,这是对我们经济建设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否定,实质上就是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这三年的经济整顿为经济的下一次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跳跃——整顿——再前进,再跳跃”的周期性发展过程中实现的。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深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邓小平就是基于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思想。党的后继者根据这一思想理论,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这一思想,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地区协调发展的等等科学的发展观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

[1] 中国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0-10-1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4] 黄怀平.邓小平经济思想初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6.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思想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