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魁城赋》民俗述考

2012-08-15 00:49
关键词:黑龙江民俗

李 军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以其独具魅力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而为人所注目,在光绪癸未(即光绪九年,1883年)由王秉恩元尚居合斠汇刊为《西藏等三边赋》①共两册,其中《西藏赋》与《卜魁城赋》合为一册,《新疆赋》独成一册,汇刊的截至时间为光绪九年(1883年)。一般,将此版本称作“元尚居本”。。《三边赋》所涉及的“三边”,分别为西藏、黑龙江、新疆。这些边疆地区,向来就以迥异于内地的各种民族及其独特的民俗而著称。

《卜魁城赋》的作者英和(1771-1840),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是乾、嘉、道三朝名臣。先世居吉林,其高祖于清初随军入京。从道光元年(1821年)起,英和受命在遵化东陵宝华峪为孝穆皇后监修陵寝。八年(1828年)九月,发现地宫浸水,道光震怒,连发十余道谕旨,谴责在事诸臣。英和始终其事,责尤重,夺职,籍没其家。等到审讯时,道光盛怒未息,欲大辟之。幸太后以“不欲以家事诛大臣”为由力救,道光才将英和“解发黑龙江充当苦差”,其子奎照、奎耀也“随侍前往黑龙江”。英和接旨后旋即赴戍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于道光九年(1829年)作《卜略城赋》。十一年(1831年),释回,复子孙官职。二十年(1840年),病卒,赠三品卿衔。[1]

英和通达政体,遇事有为。同时,又屡掌文衡,爱才好士,于嘉庆十年、十五年及道光二年三次任顺天会试总裁,提拔了叶绍本、穆彰阿、姚元之、徐松、彭邦畴、祁寯藻、程恩泽等大批士人。其著述,有《左传读本》、《制艺》、《石氏受姓源流纪略》、《恩福堂年谱》、《卜魁纪略》(取《卜魁城赋》自注而成)等。其文学创作,除《卜魁城赋》外,还有《恩福堂笔记》、《恩福堂诗集》、《恩福堂集》、《卜魁集》、《庚扬集》等。

《卜魁城赋》规模宏大,兼容并包,极尽铺排夸张之能事。单从篇幅看,可谓煌煌巨制,自序163字,正文2341字、正文自注6133字,徐松跋文195字,凡8832字。《卜魁城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可以视作压缩了的方志、国志来读,马积高先生认为,此类边疆舆地赋“渐将让读者了解某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作为一个重要的目的”,并说:“英和的《卜魁城赋》、和宁的《西藏赋》、徐松的《新疆赋》写边邑山川风物,尤可开拓人们的眼界。”[2]英和因流放卜魁,对其山川道里、风土民情非常熟悉,在《卜魁城赋》中,以正文加自注的形式,对卜魁独特的民俗进行了详细叙述,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时期黑龙江的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卜魁,即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名为卜魁,而其所涉及的民俗,实际上囊括了整个黑龙江地区,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住与出行民俗

包括卜魁在内的黑龙江省,冬天气候极度严寒,这一因素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的居住民俗形态。这里居住民俗的演变,是经历了穿地为穴的穴居,到半穴居居,而后才使居所完全建于地面,这一漫长的过程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的[3]。《卜魁城赋》对清代时期黑龙江的民居及其习俗,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了细致描述:

其气候也,暖薄寒重,少雨多风。夏至之昼,驻景高舂。秋霜肃沃,春露□□。夏雷间作,雨雹相从。凛凛冽冽,可畏三冬。阴则积素盈尺,晴亦舞霰长空。冻合地而缝裂,雾罩树而林封。屋藉草以覆顶,虞焚轮之掀冲;窗涂油而护纸,虑惊砂之击撞。炕周三面,爨袅檐筒。煨马矢以寒却,烧败叶而烟□。手在袖而指堕,口嘘气而冰重。居则拉核之是蔽,出则爬犁之能通。洵苦寒之所届,为冱阴之所锺。

卜魁的气候,突出地体现在冬天的严寒,正因如此,其居住的房屋,颇具地域特色。从赋作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房屋的顶上通常有苫房草,藉此保暖,即赋作所云“屋藉草以覆顶”。关于这一点,清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尤其频繁出现在一些被流放东北的文人的诗文、杂著中。如吴振臣《宁古塔纪略》:“俱用草盖,草名盖房草,极长细。”杨宾《柳边纪略》:“屋皆东南而立,破木为栅,覆以薄草,厚二尺许。”《卜魁城赋》中,还提及当地房屋的另一特点,就是屋顶还要压上大木,防止苫房草被大风掀翻,即“虞焚轮之掀冲”,并在自注中云:“地多风,屋宇藉草压以大木,然往往尚为掀拔。”关于这一点,清人著述中也常见,如《柳边纪略》:“草根当檐,绹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

2.以油纸糊窗,抗霜雪侵蚀,即赋作所云:“窗涂油而护纸,虑惊砂之击撞。”并自注云:“冬日,窗积霜雪,融则纸脱,故涂以油,取其耐久。”这种用来糊窗的油纸,叫做高丽纸,《柳边纪略》对此也有描述:“西、南窗皆如炕大,糊高丽纸,寒闭暑开。”可以看出,房屋的窗户很大,适宜采光,而糊以油纸,又能御寒。窗户的方位,一般开在西、南两面,《宁古塔纪略》也对此进行了描述:“有南窗、西窗,门在南窗之旁,窗户俱从外闭,恐夜间虎来撞进。”

3.火炕与火墙,是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房屋最具特色的构成部分和居住习俗。关于火坑,赋作云:“炕周三面,爨袅檐筒。煨马矢以寒却,烧败叶而烟□。”并自注云:“屋内炕皆三面,或煨牛马粪,或烧草木枝叶御寒。外彻砖为筒,以出烟气,清语呼兰是也。”关于火墙,赋作云:“居则拉核之是蔽。”并自注云:“《龙沙纪略》:‘拉核,墙核,犹言骨也。木为骨,而拉泥以成,故名。立木如柱五尺,为间层,施横木,相去尺许,以□草络泥挂而排之,岁加涂焉,厚尺许者,坚甚于甃。一曰挂泥壁。’”可以看出,《卜魁城赋》对火坑与火墙的描述极为精练而清晰,为我们了解清代黑龙江民居保存了可贵资料。火坑与火墙,从考古资料得知,其发明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到了金代,渐趋成熟,《大金国志》载女真“穿土为床,温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可见,女真人房屋居住民俗很有地域特点,是火坑奇妙地防御了东北冬季的酷寒。清代,这方面的记载也很多,《宁古塔纪略》有详细描述:“有白泥泥墙,极滑可观。墙厚几尺,然经间寒气侵入,视之如霜。屋内南、西、北接绕三炕,炕上用芦席,席上铺大红毡。炕阔六尺,每一面长二丈五六尺。夜,则横卧炕上,必并头而卧。……靠东壁,间小板壁隔断,有南北二炕。有南窗,即为內房矣,无椅凳,有炕桌,俱盘膝坐。客来,俱坐南炕。”《柳边纪略》亦云:“土炕南一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做灶,上下男女各据炕一面。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晓起,则叠被褥,置一隅,覆以毡或青布。”

《卜魁城赋》在叙述居住民俗后,提及了当地典型的冬季重要交通工具雪爬犁。赋作云:“出则爬犁之能通。”并自注云:“爬犁,清语法喇也。制如凌床,屈木驾马,行冰雪上,疾若飞鸟。”这里的“清语”即满语,描述的是马拉雪爬犁。据《元一统志》卷二载,“若驰驿,更换马匹,冰雪之地可以日行三四百里。”当然,还可以牛、骡拉。这是北方地区用来运载木材,“施毡幄及狗鹿皮围”载客的普遍便捷的交通工具[4]。当然,最普遍的还是狗拉雪爬犁:“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元一统志》卷二)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狗拉雪橇”,尤以被称为“使犬部”的赫哲族擅用。清代东北的雪爬犁,各族、各地的形制略有差异,但均“以木为之,犁而有架,车而无轮,辕长而软。”(清·杨宾《柳边纪略》卷四)

二、生产民俗

在黑龙江省,数千年以来,林业、农业、牧业、渔业四种经济形态并存,同步发展。《卜魁城赋》正是从这四个方面,分别对其生产习俗,用大篇幅浓墨重彩地展开铺叙,逐一详细地加以介绍,尤其是强化、突出其物产的丰富。首先是林业:

是以气凝而坚,在物必贞。松有五针之茁,草有三棱之萌。酱瓣□之若絮,桃花水之疑饧。栎房斗细,柞火枝明。种榆作塞,编柳成营。又或百卉罗生,迷原被泽。野花兰名,药苗堪摘。羊草晨肥,兔丝秋碧。更有章茅、水葱,萹蓄葶苈。富财用于编氓,渺百里之芦荻。以及玫瑰绕砌,芍药缘坡。凤仙绰约,鸡冠婆娑。牵牛露浥,翠雀风过。龙爪猜详,鬼脸惊诃。识芙蓉之有种,辨日奇以无讹。寒非腊而紫缀,冷异秋而红多。他若丁香结复,茉莉颜酡。金钱蕊覆,金盏星罗。当盛夏而畅遂,美长春之猗傩。灌园抱瓮,行菜扶筇。蔓菁、莱菔,菠薐、蒜葱。马齿齹□,猪牙□髳。五茄味逾酥酪,柳蒿根异唐蒙。金针的烁,木耳蓊茸。蒝荽薄采,薯蓣是□。香菦菹绿,苦荬汁浓。独夸阑之异品,岂鸡足之能同!移彼高丽之菊,杂以俄罗之菘。麦铃铛而常缀,谷老鎗而堪礲。

黑龙江森林茂密,野生物、植物资源丰富,林业历史悠久,形成了特殊的林业生产习俗,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关于采集,《卜魁城赋》罗列大量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自注中,提到当时广为流传的关东谚语:“辽东三件宝,貂鼠、人参、乌拉草。”此外,黑龙江山多林密,资源丰富,清代时期,黑龙江人民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为生活提供了莫大的方便和帮助,形成了浓厚的林业采集习俗。比如,赋作提到“桃花水之凝饧”,自注云:“桃花水,草本。状若杨梅而无核,色红味甘,质轻脆。五六月间,徧地皆是,争采食之,又名花水。……花水,出爱珲,色赤。望之如豆,入口成液。离枝十余日,輙化为水,以蜜收为膏充贡。’”可见,在清代人们就有采食桃花水的习俗,而且加工成蜜膏,作为贡品。再如“栎房斗细”,自注云:“栎子房,生名为橡斗,今谓之橡盌。可以染衣,土人只取供柴耳。”可知,清代人们还对栎子房进行采集和加工,用作染衣的染料,还可当作柴火使用。又如“柞火枝明”,自注云:“柞,亦名鑿子木。取枯心以引石火,谓之木火茸。”人们就地取材,将柞用以钻木取火,称作火茸。又如,“更有章茅、水葱”,自注云:“章茅,可苫屋;水葱,生水中,如葱而长。又名翠管,可为席。”可见,清代黑龙江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就连房屋的建筑材料、室内的陈设,很多都是以林业产品为原料而采集加工的。此外,自注中还有众多其他采集习俗,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狩猎习俗,《卜魁城赋》也是用了大量篇幅进行集中描写和渲染:

防淫于逸,警怠与顽。秋风马健,夜月弓弯。七札矢贯,百步杨穿。期示乎三五,技贵乎熟娴。惰则示惩,勤则赐锾。值春秋之暇日,乃有事于平原。于是戒储备、裹糇粮,度丛樾、陟崇冈,槛熊罴、辚豺狼,搤海豹、博惊麞,铤野豕、足黄羊。堪达汉之坚厚,亲达罕之青苍。獭儿灰鼠,宜冠宜裳。惟丰貂之最贵,实种人之输将。竞嗾犬以先导,继集丁而比长。攀崇山之嶻嶫,入林莽以潜藏。办差等以翦帛,作贡赋以倾囊。腾欢声之踊跃,稽勤惰而周详。禽则铜觜缩脖,黄鹌青□。寒鸦结阵,灵鹊巢阳。沙鸡在林,秃鹙在梁。红牙纷泊,天鹅翱翔。青健则海东扑雪,红飞而千里惊霜。乃驰斑驳、骋骊黄。星流爝火,电掣金鎗。奔者褫魄,窜者走僵。没羽蔽野,触丝相望。载以后车,其乐未央。

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明的富有东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狩猎图。可以看出,打猎是当地人们非常重视的事情,要在之前进行动员和教育:“防淫于逸,警怠与顽。”狩猎的习俗,包括季节的选择、马匹的强壮、夜间的突袭、技术的娴熟等等方面。另外,还要带足储备、糇粮,便于持久战。猎物丰收,还要庆祝欢呼。而名目繁多的各种禽兽,尤其是珍异者,常作为贡品。最著名的是貂,赋作用相当篇幅详细介绍猎貂的民族如奇勒尔、赫哲人、费雅喀人、库叶人、鄂伦春人,而布特哈人最着,世代以捕貂为业。接着,介绍捕貂的方法,自注云:“捕貂以犬,非犬则不得貂。犬前驱,停,嗅深草间,即貂穴也。伏伺擒之,或惊窜树末,则人、犬皆息,以待其下,纳于囊,徐俟其死。”另外,还介绍了貂的种类和品级以及捕貂人对朝廷的进贡情况。

其次是农业:

喜蜀黍之多稼,又戎尗之恒充。艺高梁而滋长,获稊稗而年丰。屑荞面之如雪,宜煮食而为麷。辨乌桓之青穄,治□田而有终。烟为负贩之利,麻资纺绩之工。变瘠土为沃壤,因敦劝于三农。复有李氏种瓜,亩计横纵。粲老羌与西壶,为日饫之常供。李二尺兮林麓,菱六棱兮涧中。实垒垒而可撷,芟刺手之榛丛。

黑龙江地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已经出现,农业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到了清初,满族从黑龙江区域走出,入主中原,致使大片土地荒芜。清代统治者把东北三省视为“龙兴之地”,初期就实行封禁政策,不允许关内汉族来此开发耕种,《大清会典》卷158对此有明确记载。到了乾隆年间,为解决京师部分旗人生计,才决定移旗就垦于黑龙江,于是出现了兵屯、旗屯开垦,以及族地开垦、流民开垦等多种形式,即《卜魁城赋》所云“变瘠土为沃壤,因敦劝于三农。”但是在整个18世纪,清政府日益举棋不定,时而封锁移民,时而对汉人渗入柳条边佯作不知[5]。赋作介绍了清代当时黑龙江农产品的众多、农业的兴盛,如单是豆类作物,就品种繁多,自注云:“豆有黑、黄、赤、小之分,复有芸、蚕、碗、扁之别。”瓜果也是品种丰富,自注云:“王瓜、西瓜、甜瓜、倭瓜之属,皆可种植。”并根据《全辽备考》记载,说明往时瓜类并不多,清代始渐多,这就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瓜类引进和栽培历史的资料。再如,自注云卜魁即齐齐哈尔一带土地贫瘠,往日农作物如谷类不多,而清代才“诸谷皆生矣”,并且将高粱、荞麦作为主食,而荞麦更是当时黑龙江所独有的农作物:“产荞麦,甘香如雪,宜糕餠,中土所未得有。”这些,同样也是重要的农作物历史资料。更独特的农作物,还有“谷老枪而堪砻”,自注云:“老枪谷,茎叶如鸡冠,高丈许。实如栟榈子,深赤色。取粒作粥,香美。”又云:“夏秋间,以穄米未脱者礲而炊之,香软可食。冬,则生砻,香稍灭。”赋作还介绍了当地蒙古族重要的农耕习俗,那就是非常注重土地的轮作和播种时机的选择:“蒙古耕种,岁易其地。待雨乃播,不雨则终不破土。”这是非常典型的农耕习俗。

再次是渔业:

率兹众庶,复次水畔。挺叉千张,集网两岸。鲦、鲴、鮠、鳠,鳙、鳜、鳟、鰋。夏鲤冬鯾,鲫惟良产。诧比目之乖分,见重唇之游衍。弃勾星之形恶,欣遮鲈之入馔。鱼鳖纷聚,鰕目凌乱。水沸澜翻,霞飞绮散。大者钩牵,细或柳贯。知入山之皆足,岂临流而空叹!

在黑龙江,最具有渔猎民俗鲜明特征的是赫哲族,自古以来,就繁衍在三江流域,是北方惟一的渔猎民族。他们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视季节的不同、鱼类习性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捕获[6]。遗憾的是,《卜魁城赋》对此叙述无几,只是提到了柳炙鱼的制作方法及当时进贡朝廷祭祀之用的习俗:“柳炙鱼,圆身、细鳞,出太子河者尤美。今,有司贯以柳炙之,以供祀典。”赋作的大部分,用来描述鱼类的繁多,以展现清代黑龙江渔业的发达,如鲦、鲴、鮠、鳠、鳙、鳜、鳟、鰋、鲤、鯾、鲫、比目鱼、重唇鲫、勾星鱼、遮鲈鱼、牛鱼、柳炙鱼、及鳖、虾,这部分也是借助“挺叉千张,集网两岸”的渔猎活动而展示出来。

最后是牧业:

所畜维何?首重乎马。逐电追风,骝骆丹赭。经莫能殚述,笔莫能传写。大宛不得而过之,渥洼亦非所伦也。头白之豕在羣,盖青之犬在野。策蹇卫以引重,跨明驼以游冶。比邻则鹅鸭声喧,日夕则牛羊来下。乐孳畜之蕃庶,以同符乎中夏。

黑龙江区域多山林、多牧场,牧业生产兴旺,畜牧品种繁多,尤其是东北各民族“首重乎马”,《卜魁城赋》赞叹道:“经莫能殚述,笔莫能传写。大宛不得而过之,渥洼亦非所伦也。”此外,诸如豕、犬、驴,以及家禽如鹅、鸭,还有家畜如牛、羊。凡此种种,赋作用了“乐孳畜之蕃庶,以同符乎中夏”加以大力赞叹。牧业习俗,赋作介绍了“使犬部”之一的盖青部,向清朝贡奉貂皮的习俗,还有蒙古族乘驼来卜魁交易的习俗,以及清代时期在卜魁设立官方马、牛、羊厂的情况,每年要清栏,还用以犒赏三城军卒。

三、民风民俗

是其为俗也,湻湻闷闷,狉狉獉獉。无繁华之尚,匪玩好之珍。挽强习射,明义讲信。演连环而教战,工弄湖于临渊。操弧矢之旧俗,勤树艺于新田。通菽粟如水火,敦友助于乡邻。曾不趋未以忘本,似唐魏之遗民。苟圣教之未明,负朴动之质性。乃设学于三城,进童蒙而就正。亦管亦弦,是观是听。如塞开茅,如昬磨镜。端揖让于步趋,泯矫悍于争竞。砥砺其廉隅,坊表其言行。喜士气之蒸蒸,率同声而相应。有贤才之辈出,斯得人而交庆。

可以看出,卜魁城一带的民风民俗,也是与中原一带异中有同,独具特色的是“无繁华之尚,匪玩好之珍。挽强习射,明义讲信。”并且有渡船送往行人,还经常兵农一体进行操练,即平时务农,战时出征。由于地处边陲,所以有很多官屯,当地老百姓还租种公田,按丁纳粮。当然,卜魁城一带由于清代的大量移民,尤其是汉族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当地的风俗很大程度上带有中原一带的烙印,如敦友睦邻、人习礼仪、重视人才、倡导教育等,赋作称赞卜魁城一带的民风民俗是“湻湻闷闷,狉狉獉獉”。

四、商贸民俗

若其大辟市廛,时届五月。贡貂少余,各辏方物。商贾咸集,旗民毕达。蚁聚蜂屯,车膏马秣。褰帐连云,编茅荫暍。携累重以偕行,听子女之欢萃。通有无以懋迁,储经岁之生计。羡户籍之益繁,增倍蓰而犹未。奄十屯之广袤,为东北之都会。

由于卜魁城地处边陲,所以赋作重点描述当地的边贸盛况。交换的物品,名目繁多,如土物(东珠、松子、蜂蜜、鱼类),异产(木变石、桃皮木),还有来牟(即小麦),还有鹰、海东青、貂皮等等。这里的边贸热闹非凡,盛况空前,赋作一再赞叹:“商贾咸集,旗民必达”、“携重累以偕行,听子女之欢萃”、“奄十屯之广袤,为东北之都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卜魁城赋》中,先后征引大量同时代学者的著作,充分吸收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如齐召南《水道提纲》、林佶《全辽备考》、方式济《龙沙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还有官方的《大清一统志》、《大清会典》、《皇朝通考》等等,使得赋作也具有了重要的民俗学文献价值。有关黑龙江诸种民俗事象的记载,清以前没有专集,而自清以来,则大量涌现,诸如被称为“龙江三纪”的《柳边纪略》、《宁古塔纪略》、《龙江纪略》。清末,又有西清的《黑龙江外纪》、徐宗亮的《黑龙江述略》、林传甲的《黑龙江乡土志》等等,都对清代黑龙江的民俗,起到了重要的记载和传承作用。

[1]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1282 -11283.

[2] 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44.

[3] 宋德胤.中国民俗大系·黑龙江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63.

[4] 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561.

[5]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9.

[6]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02.

猜你喜欢
黑龙江民俗
冬季民俗节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弃风博弈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