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对董湘琴《松游小唱》整理与研究的思考

2012-08-15 00:49
关键词:阿坝州羌族古道

张 起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形态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各民族艺术经验相互交融与传播的结果,这应是研究民族传统艺术学时坚持的基本观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乃至建筑师、工匠,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不仅具有艺术传播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民族传播学价值。或可说,系统研究中国文学艺术的多民族元素构成,应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晚清生活在川西藏羌回汉杂居地的羌族诗人董湘琴,借鉴民间曲艺的说唱艺术经验,把自己对川剧唱词的学习,与传统诗词曲赋结合,创新出一种崭新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通俗性、口述艺术特征、民歌特点的民间唱词,名为《松游小唱》,展现了羌藏人民生活的松茂古道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近百年来成为流唱川西北羌族群众中的羌族文学艺术的代表。从根本上说,董湘琴的《松游小唱》表达了羌人的观念和情感愿望,反映了羌族人民对生存环境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才使它虽湮没民间,却没有衰亡。

松茂古道又叫茶马古道,是旧时川西通往“蛮夷地区”的官道,是成都平原到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起于灌县(今都江堰),止于阿坝州松潘古城,全长七百多里。沿途杂居着汉、羌、藏、回等民族,多民族的共生使得那里民风民俗奇异,加上独特的山地自然风光与岷江河谷交错,一直深深吸引着人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连接着藏羌地区与内地的商旅交通,是沟通成都平原和川西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重要走廊,是联结羌、藏、回、汉各族的纽带。它还是军事要道,安定阿坝州为历代治蜀的头等大事,所谓“稳藏先安康”,川西北高原安定则成都安定。这条道路可以说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记忆。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即为晚清流唱于阿坝州松茂古道的一首记游长歌,堪称古代松茂古道的风情画卷。可以说,记录这段羌藏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的惟一文艺作品就是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湮沦民间,不为官方所知晓,历经百载,唱词更是湮没无闻。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羌学研究的推动和汶川大地震后对非物质文化抢救与保护的重视,有学者开始关注、发掘和研究《松游小唱》与松茂古道的文化、艺术、旅游价值。

董湘琴,字玉书,号香芹,约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末理番厅贡生,为誉满川西的少数民族诗人。大约在光绪七年(1881年)诗人受松潘总兵夏毓秀之聘,从军入幕,时年诗人37岁,豪情勃发,即赋《松游小唱》。据《清史稿》载:“光绪七年,松潘番蠢动,命(夏毓秀)署总兵治之。”夏乃函催董湘琴往助。《松游小唱》即诗人赴任途中对松茂古道少数民族地区所见所闻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松游小唱》有诗前小序:

《松游小唱》者,松潘之游,随游随唱也。曷唱乎尔?自来名士从军、才人入幕,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如白玉蟾、朱桃稚辈,信口狂吟,自鸣天籁,托性情于一时,由来久矣。余自灌束装,以迄抵松,途次无俚,辄欲将所见,以五、七字赋之。而又苦于裁对,聊复效颦,发为小唱,籍以消遣。音之高下,句之长短,所在不计。间有挂漏,亦略其所略。古人阳春白雪尚矣!下里巴人,何妨敝帚自享。二、三知己,谓为板桥《道情》可;目为盲女《弹词》,亦无不可。

夏毓秀平定边患后,升四川提督,诗人亦随领“蓝领后补知县”衔。但诗人秉性刚直,厌恶官场,终弃职回归故里,携家隐居。

《松游小唱》传出后,即辗转传抄于川西文人彦士之间,大有“洛阳纸贵”之势。被后人誉为“饱含着诗、词、曲之节奏和韵律。似诗非诗,似词非词,似曲非曲,而完全摆脱了诗、词、曲格律之桎梏,自成一体。”①孙洪寿签注,《<松游小唱>签注》,自印,2006年,第13页。但全国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旧式文人的创作不受重视,渐渐被湮没几至于遗忘民间了。

改革开放的80年代末,才被人发现,都江堰市文化名人李启明批评说:“纷纷兴起研讨久负盛名之《松游小唱》,但各有抄本,各有不同,各执一词,以伪传伪,争先付印,终不免留下白圭之玷,为识者所羞也。”②李启明,《前言》,《<松游小唱>签注》,第12页。指出了近年民间自印《松游小唱》的不足。

一、关于《松游小唱》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对《松游小唱》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松游小唱》版本展开的研究或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最早搜集整理《松游小唱》的是阿坝州汶川文管所,于1985年新出的内部《文史资料》(第一辑)收录了《松游小唱》(称汶川本),但各种错漏,使小唱文华黯淡。1993年都江堰中学退休教师何正泰不满前作,著《<松游小唱>校注》(称灌县本),他在《校注笔札》中说:“本来百年沧桑,辗转流传,错漏在所难免,然而木刻本、铅印本、珍藏抄本,以讹传讹,本本不同调,家家视为秘籍。对此我们也有责任作一比较整理,力争为后世留一较好的本子。”③〔清〕董湘琴遗著,何正泰校注,《<松游小唱>校注》,自印,1993年,第143页。我们认为正泰先生的93版本,是迄今最好的本子。是从几种流传版本(手抄本)中校勘而出,文质兼美。但由于没有正式出版,只自印少数,错漏仍多,只在朋友间流唱交流,几无影响。2004年画家张宗品出版《<松游小唱>绘图本》,这是惟一一本正式出版的本子,但只是一本绘图本,目的不在学术价值。它图文并茂将七百里岷江河谷的山光水色,民俗风情,以绘画的形式一一展现,只具有观赏性。2006年羌学学会理事、阿坝州理县退休干部周礼富著《<松游小唱>辨误》,首次对文本记载错误作辨正,亦是自印。2010年都江堰蒲阳乡贤九十叟孙洪寿,以数年功夫签注《松游小唱》,亦未得正式出版,只是朋友资助自印。其中何正泰本、周礼富本都是由都江堰市在全国广有影响的《老年文学》、《玉垒诗刊》帮助印刷刊行的。可见,民间整理《松游小唱》一直未曾间断。

二是对《松游小唱》文化价值的挖掘。对岷江河谷地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人文景观、羌族民风民俗;诗人与山川关系;抢救和留存;文化的多样性展开研究。有张宗福的《董湘琴的<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1]和《<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2],两篇论文从羌族诗人董湘琴《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岷江河谷山川风物、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赋予《松游小唱》的特殊地域文化意义;同时,《松游小唱》又留存和丰富着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特色,进而论述了研究《松游小唱》对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抢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松游小唱》是纪行唱词,诗人从灌县到松潘,履足岷江河谷松茂古道,沿途的自然山水、丰富的民族文化随时触发诗人的灵感,与诗人形成超时空的对话。岷江河谷的历史文化、藏羌民族文化在这一对话中得到鲜活的展示。

三是对《松游小唱》的文本、文献展开研究,有周正的《董湘琴<松游小唱>的成因简析》[3]对清末贡生董湘琴的诗歌如何写成作探讨,诗人入番的历史事件对诗歌创作的作用,文本记录历史,历史引发文本生成。此外,李清茂的《谈<松游小唱>旅游诗的文献价值》[4]则将《松游小唱》置于今天旅游开发以及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的语境下,认识其旅游文献价值的独特性,在阿坝旅游文化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关于《松游小唱》的认识现状

近年随着“羌学”的提出,“松茂古道走廊”研究的逐步开展,《松游小唱》的整理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从时间上看,研究论文全部集中于汶川大地震后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说明过去从未重视过对《松游小唱》及其作者的研究,是近代民间文艺研究的一大缺失;其次,《松游小唱》只出版了一本绘图本,书旨又不在学术,亟待出版一本有学术性的笺注本,搜集整理原始资料,为研究者提供工具;最后,从数量看,研究论文极少,只有四篇,数量远远不够,谈何质量呢?

现实是《松游小唱》由于问世时,传播手段缺乏,流传范围又只在灌县至阿坝州一带,知道的人不多,时至今日,就更鲜为人知了。甚至连一些治巴蜀学的专家都不知晓。对西蜀民间的地方的文史了解不够全面,是殊为遗憾的,自然遗忘和漏掉了董湘琴。例如近年出版的几本《巴蜀文学》、《羌族文学》,均是文学史的角度研究四川文学,但所关注的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与巴蜀相关的名家,均未写入晚清重要的地方民间文人董湘琴,对《松游小唱》的不提、不收采,不能不说是巴蜀民间文艺极大的损失。《羌族文学》又倾向羌族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而无暇顾及晚清诗人董湘琴。再如当代著名作家、90岁高龄的马识途先生也是近年才知道有《松游小唱》的,据《四川日报》报道:当他读了张宗品的《<松游小唱>绘图本》后欣喜不已,当即挥毫题辞“诗既自成一格,画出古朴精妙,装帧尤美,可读可臧”。作为四川的文化名人,近年才知道有《松游小唱》,实在遗憾。更说明了推广介绍《松游小唱》的必要性了。

1958年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阅读古典文学,他曾经开出过一个书目,里面就包含了《松游小唱》。笔者专门查访到了1957年的省图古籍书目,黄绢纸油印7册,但未见收录。笔者又查《清人别集总目》,在下卷中找到董湘琴的著录:“董玉书,蜕庵赋存一卷,光绪铅印本(南图)”,“湘琴遗著,民国25年孙绍康铅印本(南大)”[5]。故,今人能够看到《松游小唱》原貌的并不多。

笔者认为松茂古道是羌藏民间文化集中反映的载体,《松游小唱》则是这一载体身上附丽的羌民族民间文学最美丽之魂魄。羌族民间有喊魂的传统,巧的是一百年前人们唱着唱词,往来于这条古道,就是在用《松游小唱》为生活在这里的羌藏回汉民族喊魂。故阿坝州羌族文化研究系统,必然包括松茂古道的研究和《松游小唱》研究以及羌族诗人董湘琴研究,这才是完整的体系。笔者主持的课题属于民族地区民间文艺个案整理研究和实证考察研究,主要以《松游小唱》研究以及羌族诗人董湘琴研究为主,以四川阿坝州松茂古道为实证性考察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文化价值的发掘。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高度重视阿坝州民族地区的恢复重建,除了物质层面的建设,当然还包括文化的重建,社会和谐需要精神文化建设,且日益重要,以“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为题,对董湘琴和羌族民间唱词《松游小唱》整理与研究,对于整合阿坝州的民族资源、整理古籍、文化遗产开发,提升旅游形象,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另外,《松游小唱》诗体形式的多方杂采,转出新体,在古典文学中实属罕见,立于文学史林而无憾,我们认为它的文学形式是具有“惟一性”的,这也是研究的意义。

三、关于《松游小唱》整理和研究的思考

首先以文学研究的方法切入,对《松游小唱》进行整理与研究,再拓展研究松茂古道的人文历史文化积淀,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在对松茂古道的研究中深化对《松游小唱》的历史记忆功能的再认识,对《松游小唱》的研究又促进了对松茂古道的文化载体功能的再认识。以达到发掘、整理传统文化遗产,弘扬羌族民间文艺的目的。

《松游小唱》的整理与研究,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作家研究,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生平事迹考证;董湘琴遗著辑佚。二是作品整理,《松游小唱》笺注。唱词长达万言,经我们统计,中有120多个景点,18处历史古迹,10多个掌故传说,16处民族风情,因此,《松游小唱》可谓是羌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松茂古道的“百科大全”了。因此,整理时须利用阿坝州各县、乡地方志资料,作详尽考证,每个“节点”数百字的人文、风光介绍,以还原晚清松茂古道沿途风貌。进而充实《松游小唱》的注释,增加诗歌所提供给人们的审美附加值,丰富对《松游小唱》的认知。资料来源以阿坝州、都江堰及相关各县方志为主①资料来源包括:民国版《灌县志》、《龙溪乡志》;《汶川县志》;《松潘县志》;《茂县志》。阿坝州及各县文管所或方志办自编地方《文史资料》。成都学院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库。《文史资料(第一辑)》阿坝州汶川文管所1985年内部资料,收录《松游小唱》(称汶川本)。中华书局版两唐书《地理志》、《宋史》、《清史稿》,巴蜀书社版《四川通志》。。三是作品研究,《松游小唱》与松茂古道结合研究,包括松茂古道走廊的历史文化记忆;具有“惟一性”的羌族独特行吟形式;“小唱”的“唱词”艺术;空间诗学下的《松游小唱》文本建构;“小唱”描写的岷江河谷农耕生活及羌族风俗;想象与意象地理中的《松游小唱》,以及松茂古道在历史中的地理演变。

其次还要认识到《松游小唱》中的羌地风俗文化及对保护原住民生态文化,具有现实作用。震后阿坝州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的恢复,重建松茂古道文化旅游,有赖于从前辈先贤那里获取早年的认识和文化营养,这也是文化传续性的要求,厘清它的文脉,才可以加以利用。因此,《松游小唱》作为文学作品就具有现实的文化启示作用,具有了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它对还原松茂古道的面貌给出了文化依据。不至于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建设者,盲目建设不伦不类的“古道景观”。研究《松游小唱》的应用价值,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长期倡导的“古为今用”的文艺政策。

最后,还应联系地方戏曲,从《松游小唱》表述方式的口语体与书面诗体的结合,可以推知,董湘琴深爱川剧艺术,受着川剧、曲艺的启发,从而转出新体。

笔者的研究,主要考虑以《松游小唱》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为主,为羌族学研究提供基础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再涉及考虑《松游小唱》与松茂古道人文风情的关系、历史地理空间对《松游小唱》创作的影响、《松游小唱》对地方戏曲的借鉴、《松游小唱》的民歌化倾向多个方面的研究,为羌族近代民间文学研究补充空白。

四、关于《松游小唱》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路径

古籍的发掘整理工作繁多,要多种科研手段结合,诸如校勘中的分段标点、注释评价、作者考证、版本比较、资料辑佚等等。《松游小唱》在百年前曾在阿坝和川西地区局部流传,流传的形式之一,就是民间口诵,因此还要运用民间采风的科研手段,现场笔录。

首先采用田野作业法,通过实地游走松茂古道的形式认知董湘琴的行走路线,通过沿途观看、走访等形式了解羌藏文化、岷江流域自然风光对诗人的或显或隐的影响。运用实证方法,可以使研究者亲身体会这种影响如何感染他的思想情感,形成创作激情。进而更深地理解作品。到目前为止,笔者已到阿坝地区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并已收集到一些文献。在阿坝藏羌地区,索观瀛(桑吉悦希)家族作为当地头领,他的子侄辈索国光,解放后任汶川县政协主席,与笔者的父亲是故旧。笔者在都江堰某校执教期间,曾来访,谈及《松游小唱》,他说,在藏羌地区非常流行,他年幼时便能熟读,当时民间已将其作为“启蒙读物”,类同于汉区的《三字经》、《百家姓》,影响非常大。都江堰市在全国很有影响的《老年文学》杂志,为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影响,几次组织作家、诗人、文化人关于《松游小唱》的座谈。画家张宗品绘图本出版[6]也曾在都江堰市组织座谈。笔者都曾参与会议,收集了大量材料。

其次是运用文献学方法,为校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搜集、梳理《松游小唱》各种版本资料、董湘琴的生平资料、松茂古道资料、沿途各县地方志资料、文管所资料,尤其注意那些民间的比较感性的描述性材料。目前已经收集到了杨蕤林手抄本(俗称“汶川本”)、董湘琴后人董玉珊转录本、蒲种芗手校鲁靖洲编次的灵光室铅印本、中学教师何正泰1993年自印校注本(俗称“灌县本”)、孙洪寿签注本、无名氏本,等等。据笔者调查晚清灌县、茂汶地区的多家私塾,均把它作为教材让学生诵读,这真是不错的乡土教材,在诵读中自然了解松茂古道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无名氏本,就是指这种教材。此外,实地走访查阅县乡志、民族志等文献资料也为必须,为校笺重要的资料采集途径。

第三综合分析法,运用羌族学、地方戏曲艺术、人类学、文化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对《松游小唱》和松茂古道作拓展研究。尝试引入西方文化研究中的空间研究成果,借鉴列斐伏尔、福柯、哈维、巴什拉等西方学者在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工具,研究《松游小唱》中的历史地理空间、意象地理所构建的诗性。

笔者把课题研究的重点置于对民间流传的《松游小唱》及董湘琴生平资料的收集、甄别,搜集散佚的董湘琴诗文有相当的难度,但这是获取全面认知的前提;利用辑佚资料重新修正、注释《松游小唱》,解决各种手抄本、木刻本、铅印本的争议,以获最接近原稿的认知;然后再作杂论,《松游小唱》与松茂古道的双向同构、对话关系;《松游小唱》的空间审美意识;董湘琴的地方戏曲经验与《松游小唱》唱词艺术的创新等等。

自然,难点也是无可回避的,即资料奇少,毕竟许多是民间口头流传,征引困难。时间久远,木刻本已佚失,抄本又私人收藏,需要走访借阅,难度很大。解放后,又从未正式发掘整理过,所以文献查阅是课题的难点。由于都是抄本自印,后人多有增删改动,对文本的辨识工作则是课题的另一难点。再,将《松游小唱》唱词与传统戏曲唱词比附研究,须十分熟悉川剧曲艺,实难,此前无人作过研究。

五、结语

《松游小唱》整理与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填补羌族文学空白,对晚清羌族民间诗人董湘琴及《松游小唱》的系统发掘、整理、保护为建国后第一次;二是属于原生态的羌族民间文艺研究。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言,作为地方文化先贤的遗作,反映羌藏回汉聚居地原住民文化生存状态的宏大诗篇,也是应予以保护的,也是极具发扬光大的价值和必要性的。

笔者祖母有羌族血统,小学时曾从老师那里接触到《松游小唱》,虽对内容不甚了了,但小唱那种文学样式,儒雅的文字,悦耳的音韵,进入了心灵律动的记忆。80年代末,大学毕业在灌县工作,看到一些旧抄本,误讹很多,随意窜改。某县1985年新出的内部《文史资料(第一辑)》收录了《松游小唱》,也是标点不对,诠释不对,臆测杜撰,使小唱文华黯淡。本来百年沧桑,辗转传抄,错漏难免,然而木刻本、私家珍藏抄本,以讹传讹,异文甚多。那时就有整理校笺的想法。人到中年后仍不能释怀,念念不忘它。尤其汶川大地震时,正好在都江堰,九死一生后,更加珍惜生命,珍惜这里人文山水的赐予,于是早年想为《松游小唱》做的工作迫在眉睫,这于笔者人生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为不使这一民间文人创作的艺术佳作湮没无闻,笔者多方搜求,着手烦杂艰巨的校勘、考证、注释和评论工作,对比版本,改正错讹,努力再现文华。这对古老的巴蜀文化,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后,羌藏回汉多民族聚居地文化的关注、发掘、抢救、保护都是有意义的事情。笔者在前期工作中,还发现了全新的材料,毛泽东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时得见原诗,十分兴奋,在谈到诗歌创作的大众化方向时,曾高度赞扬董湘琴的《松游小唱》,还随口背出几段精彩诗句来,对《松游小唱》大胆创新、尝试表示肯定。几十年前毛泽东就认识到了诗歌形式发展到成熟后,会出现定体的现象,但它又往往形成新的束缚,当年毛泽东提到的诗词创作问题和民歌方向,是有深意的,是包含了文学形式的创新和突破的。今天看来我们对此的理解还不够。董湘琴的《松游小唱》打破传统诗的定格,赋予它崭新的自由体,这也是毛泽东对古典诗词向自由体发展的想法,因此引起了毛泽东的共鸣;《松游小唱》把川戏唱词、川西曲艺引入诗歌,丰富了诗歌表现力的借鉴,也正好与毛泽东学习民歌文艺思想一致,所以引起了毛泽东的赞扬和喜爱。

最后,文章稿成于2010年底,近日阅读第五期《民族文学研究》,见到徐希平教授的《晚清川西民族风情的艺术记载——羌族作家董湘琴<松游小唱>述论》[7],此举可谓开新,将阿坝州民族风情文学和羌族诗人董湘琴推介向全国,说明对董湘琴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关注,与笔者的课题研究不谋而合。

[1] 张宗福.董湘琴的《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J].西华大学学报,2009,28(4):57 -61.

[2] 张宗福.《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36(3):131 -137.

[3] 周正.董湘琴《松游小唱》的成因简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2):79 -81.

[4] 李清茂.谈《松游小唱》旅游诗的文献价值[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33 -38.

[5] 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下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175.

[6] 张宗品.《松游小唱》绘图本[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

[7] 彭超,徐希平.晚清川西民族风情的艺术记载——羌族作家董湘琴《松游小唱》述论[J].民族文学研究,2011(5):113.

猜你喜欢
阿坝州羌族古道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