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的探讨
——基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视角

2012-08-15 00:52单庆国
关键词:学习型市民基地

单庆国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奉化分校,浙江 奉化 315500)

“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的探讨
——基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视角

单庆国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奉化分校,浙江 奉化 315500)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电大理应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本文论述了完善基层电大“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的对策,以及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学习型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宏伟,任务艰巨。我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实现这种转变,教育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前提是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终身教育论者为未来教育发展勾画的理想境界,即教育与政治经济(包括家庭和个人生活)密切交织,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工作,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可见,学习型社会的本质在于可以为个人人格成长所需要的“随时的、自由的、必要的学习”提供一个制度化的保障。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形成中,一是全体公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人人愿意学习、崇尚学习,学习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状态和重要衡量标准;二是要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优良的软硬件设施;三是要有保障制度,要建设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制度,形成贯穿在学习者一生中、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更灵活选择的制度。

奉化市是宁波的一个县级市,现有户籍人口48.6万,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新市民”)15.8万,“新市民”占我市本地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新市民”学历层次低,大多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学习愿望不强,无力承担学习费用,因而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新市民”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服务的人群。本文着重探讨县级电大如何为“新市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问题。

一、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的措施

学习支持服务基地是指电大与“新市民”集居社区共同建设的学习支持场所,由社区提供场地和管理,电大提供设施设备、师资和教学资源,建立组织机构,机构人员由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所在地方政府、学校、社区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组织机构制订管理制度、确定运作方式,主要为“新市民”接受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提供支持服务,以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和拓展电大办学空间为建设目标。基地的构成要素是场地、人员、设施设备、教学资源、服务内容、管理机构和运作方式。2010年以来,我校与奉化市“新市民”集居地——西坞街道“力邦社区”联合,建立了“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取得了一定成效。非学历培训工作成绩斐然。充实了培训内容,创新了培训方式,开发了培训项目,年培训增加了300人次;学历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初升高、高升专、专升本在校生人数达300人以上,比原来增加了100人;初步形成了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五整合、一平台、三制度”的运作模式。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新市民”受益面还不够广,学校开设的专业和基地培训项目还不能“新市民”的需求,存在着“新市民”被学习的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

(一)深入调查,把握学习需求

为增强学习支持服务内容的针对性,我们对“力邦社区”居民进行了二次抽样调查,分别是2009年12月和2011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学习需求、对电大的了解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1.居民的基本情况。“力邦社区”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2800多名居民,有68.4%的居民在服装、机械、电子等加工制造业工作,还有一些分布在娱乐、货运物流、服务等各行各业;76.1%的居民在企业中是一线工人,15.8%担任班组长和车间管理人员,担任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只占8.1%;上述结果表明:“力邦社区”居民主要是年轻人,来奉化时间短,流动性大,学历层次普遍低下,主要在企业中从事一线操作工人,收入普遍不高,只有19.1%的社区居民达到了我市企业职工的人均收入,文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居民的学习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1)在知识的有用性调查中,77.5%的居民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来自各级培训和网上自学,其他依次为学历提升12%,电视教学8.6%,其他教育1.9%;(2)有90%的居民有学习愿望,希望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这其中47%的居民选择通过提升学历的方法,53%的居民喜欢短期培训;(3)选择通过提升学历的,33%选择读高中,28%选择专科,而选择读本科的只有19.8%;(4)在学习专业上,45%的居民选择管理类专业,26%选择读经济类,8.6%选择读教育学 ;在学习方式上,因受到工作生活压力,74%的居民选择业余学习,还有17%选择完全自学,仅有4.2%选择脱产学习。

调查结论:“力邦社区”居民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学习内容许多居民还是首选能在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机械制图、服装制作和管理知识等内容。也有相当部分居民在学历提升方面有需求,主要集中在高中和大专层次,学习内容以管理类居多,其次是经济类和教育类,希望增加奉化文化和他们老家文化相结合的内容。多数“新市民”无力承担学习费用。

(二)健全组织,创新基地管理

2010年初,我们成立了基地组织机构——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建设和实施。管委会下设培训部和学习部,培训部负责非学历培训工作,学习部负责对就读电大的“力邦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管理人员主要由教育局、西坞街道、我校和社区相关负责同志组成。为使学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改变“新市民”被学习现象,使新市民成为学习的主人,今年初,我们创新了基地管理,让优秀“新市民”参与基地管理工作,在基地领导班子中“新市民”增加到50%。对基地组织机构的成员作了明确分工,政府领导负责基地建设宏观层面的工作,主要制定基地良性发展的政策和统筹协调工作等;我校和社区领导负责基地建设中观层面的工作,主要制订管理体制、经费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新市民”领导成员负责微观层面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和培训形式的确定、培训人员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三)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益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新市民”学习内容首选能在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机械制图、服装制作和管理知等方面,基地原来开设的培训项目缺乏机械制图和服装制作等。开设机械制图和服装制作培训班,一是需要有这方面专长的培训指导教师,二是要有实训场地,三是要提高培训效益,让尽可能多的“新市民”参加培训。我们将整合社会资源,来做好基地非学历培训工作。

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坚持以力邦社区周边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西坞镇年产值亿元企业已达到3家,5000万元规模企业4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5家。力邦社区居民大多在这些企业里工作,所以基地的培训以他们的工作应用为目的。在企业建立实训场地,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担任指导教师,进行实用操作技能的培训。

有效整合基地资源。“力邦社区”是宁波市外来工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样板,也为全国同类城市瞩目,被誉为“力邦模式”,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该社区开展培训工作多年,有培训场地、培训管理人员和适合“新市民”的培训项目,积累了一定的培训经验。学校充分利用他们拥有的培训条件,发挥电大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基地培训项目。

有效整合人力资源。为做好培训工作,我们与西坞街道、力邦社区以及10多家在力邦社区居住职工100名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依靠这些单位的团委、妇联和工会等组织,落实专门人员,做好短期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依托西坞街道、力邦社区和相关大中型企业的宣传栏及网络平台发布教育、培训信息和动态,使电大的重要信息及时进入“新市民”的工作、生活圈。

(四)搭建平台,加强网络教育

“力邦社区”原来只有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所建的营业性网吧一间,在功能和作用上远不能满足“新市民”学习需求。2010年5月政府和学校投入30万元,在“力邦社区”建成了30座多功能电脑房一间,具有上网及双向视频功能,电脑配置先进,以10兆宽带专线接入公网,网速快捷,保证在线学习的畅通。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有两大类建设:第一类,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平台和“电大在线”平台对接,共享三级电大教学资源;第二类,非学历培训资源。主要有实用技能类、生活常识类、心理辅导类和法律道德知识类等,较好地为“新市民”提供了学习资源。

下一步基地网平台建设的重点是为“力邦社区”建设自己的网站。网站主要栏目包括:(1)力邦社区介绍;(2)展示社区动态:新闻发布;(3)资源中心:提供学历和培训资源,学历资源设计登录三级电大平台的快速通道,培训资源(生活保健、家庭安全、家庭教育、休闲技艺、家庭理财、法律维权、生活环境、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等)在网站上直接展示;(4)学习服务中心:提供学历和非学历培训学习支持服务,如发布通知,提供文档下载及介绍学历教育专业介绍和培训项目介绍;(5)考证专栏:提供考证方面的信息;(6)社区采风:人物专题、学员风采;(7)故乡风情:介绍“新市民”家乡的风土人情;(8)学习交流BBS空间。网站还将设计友情链接,与奉化市政府网、新浪网、东方热线、百度搜索、google搜索等网站直接链接。

“力邦社区”网站建成后,既为社区居民网上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又为开展网络教育创造了条件,也为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对基地“新市民”的网络教育。一是充分发挥多功能电脑房的作用。由于就读电大的“新市民”经济收入不高,自备电脑的人很少,多功能电脑房的建成,为他们网上学习提供了方便,受到了学生欢迎。学校因势利导,多功能电脑房配备了专门管理人员,定时免费向学生开放,利用三级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和学习活动;二是建立网上互动制度。要求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平均每天上网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参加短期培训的人员平均每天上网学习时间不少于0.5小时,由班主任负责检查,同时要求教师在基地网站上及时发布重要信息、上传辅导资料,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网上与学生的互动情况由学校信息中心负责检查,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考核奖挂钩。

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基地运作机制,创新了基层电大办学模式,创建了新市民网络学习平台,提高了“新市民”的综合素养,提升了电大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推广学习支持服务基地模式的设想

基地运行机制的形成,对于提升“力邦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下一步我们要做的重点工作是扩大学习支持服务的受益面,提高全体 “新市民”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

(一)宣传发动,提高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知名度

首先,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奉化日报、奉化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宣传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实施成效,让社会各界和全体“新市民”了解基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如:巡回演讲、上门联欢、文体活动、上门分发宣传资料、在社区张榜公布优秀学生名单等),在奉化各个外来人口聚集地,对“新市民”宣传基地的特色、亮点、优势和实施成果,使全体“新市民”逐渐知晓基地,了解基地,接受电大,最后达到“人人知电大,求学到电大”的目标。

(二)政策支持,帮助“新市民”解决学习经费困难

基地建成以来,力邦社区居民就读开放教育人数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全市“新市民”就读开放教育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市民”收入不高,据2011年12月统计,力邦社区居民年收入在奉化市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以下的占80.9%,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和养家问题,没有资金来考虑自身的教育。为此,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新市民”解决学习经费困难。首先积极与企业沟通,采用委托培养的方式,争取企业对“新市民”学习经费予以一定的资助;其次,学校对就读电大的“新奉化人”的出台优惠政策,如允许“新市民”分期付款、对特困人员减免部分学费、设立“新市民”励志奖学金等;再次,争取政府政策支持,针对“新市民”的非学历培训项目全部由政府买单。

(三)以点带面,推广学习支持服务基地模式

奉化市有近16万“新市民”,除“力邦社区”外,还有8个“新市民”集居社区,集中居住在社区的“新市民”2万多人,其余“新市民”分散居住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推广“力邦社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模式,在所有的“新市民”集居社区建立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并把基地的服务对象辐射到居住在基地附近的所有“新市民”,使学习支持工作惠及全体“新市民”,进而把学校建设成为奉化市“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的中心。

三、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对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前提是全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人人有学习的愿望。从目前情况看,“新市民”比本地人的学习愿望要弱一些,提高“新市民”的学习愿望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确立的教育理念和形成的运作模式,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相比较,实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以传统的教师和教学为中心向以“新市民”和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二是以单纯追求知识向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转变;三是从机械、被动的学习向实用性、效益型和灵活性的主动学习的转变;四是由班级教学向个别化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转变;五是教育内容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向“新市民”自主选择确定转变;六是教学管理从功利性管理向全过程学习管理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以后,“新市民”学习的是自己喜欢的知识、实用技能,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力邦社区”有部分“新市民”由一线工人转型为管理人员,大部分“新市民”的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希望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比两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新市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在确立,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搭建了技术环境平台

“力邦社区”网站和多功能电脑房的建成,形成了“天地人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在这个网络教学环境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现代远程教育两大平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解决了社区居民由于经济原因缺乏网络设施的困难,使电大远程教育的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显著。目前,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办学层次多样化、办学类型多元化、办学门类综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习形式自主化的趋势。“力邦社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模式推广到全市后,为完善多媒体、数字化、交互式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覆盖城乡的电大支持服务系统,为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相互结合,为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相互整合,乃至教育资源的重组营造了新的环境,从而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搭建了技术环境平台。

(三)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样式

奉化电大“新市民”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建设经过两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探出了服务“新市民”的途径,形成了基地运作模式。基地运作模式为:“政府‘掌舵’,教育‘领航’,电大、社区‘划浆’,‘新市民’坐船”。政府“掌舵”指政府行为导向机制,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任基地管委会主任,基地运作的有关政策、行动方向由政府领导亲自制订和把握;教育“领航”指基地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科学确定教育内容,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满足“新市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电大、社区“划浆”指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具体工作由电大、社区负责,主要工作有: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人力、信息、企业、管理等资源的整合,基地师资的培训,基地各类教学的实施等;“新市民”坐船指让“新市民”共同参与基地建设,充分享受基地的成果。这样的运作模式使社区、“新市民”、电大、企业、政府共同融入到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之中,共建和谐社会,成为共同的赢家。这一模式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式。

[1]杨晓宁.现代远程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于红梅.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喻少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2011,(1).

猜你喜欢
学习型市民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我的基地我的连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意义”的问题所在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