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媒体在一条“伪新闻”传播中集体失语的思考

2012-08-15 00:44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莫西艾森豪威尔外星人

何 平

(湖南工人报,湖南 长沙 410003)

美国前总统曾会晤外星人

2012年2月16日,《现代快报》A6版“世界新闻”专版,以4/5版面、大图配长文的编排方式,推出一组题为《美国五角大楼前顾问惊爆内幕(引题)艾森豪威尔会见外星人(主题)》的长篇报道。

该报道称,据英国《每日邮报》、《每日快报》15日报道,日前,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前“UFO研究顾问”蒂莫西·古德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二台弗兰克·斯金诺时事新闻秀节目访谈时证实,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在1954年三次和外星人秘密会晤。

上述报道详细介绍了蒂莫西·古德在此次访谈节目中说的内容。据他介绍:“外星人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名不同行业的人都曾有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接触。”“早在1954年,外星人就和美国总统见过面,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曾和外星人秘密会晤过三次,会面地点都是在一些美军空军基地中,其中包括新墨西哥州的霍罗曼空军基地。”

报道援引蒂莫西·古德的介绍称,1954年2月20日晚,艾森豪威尔在加利福尼亚棕榈泉的烟树农场附近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秘密会见了两名外星人。外星人表示想与美国人做一笔“交易”,如果艾森豪威尔同意消除美国的核武器,他们就会将自己拥有的超级科技和智慧与美国人共享。不过,艾森豪威尔拒绝了这笔“交易”,因为美国并不想放弃核武器。1954年晚些时候,艾森豪威尔又与另一个种族的外星人在其他空军基地进行了另一次会晤,并且签署了一项秘密协议。该协议规定,为了从外星人手中获得先进技术,美国同意不干预他们在地球从事“生物研究”,允许其将地球上的少量人畜捉去做实验,但实验后必须将人类安全送回地球。

报道还配发了一组4篇小稿:《议员拍录像声明证实第三类接触》、《尼克松安排好友参观外星人尸体》、《英国首相丘吉尔掩盖UFO事件》、《发心灵感应信息邀请外星人来访》,从侧面证实蒂莫西·古德说的关于外星人的消息是真实的。

2月16日的新浪科技网也刊登了同样内容的一条消息,不过篇幅没有那么长,消息来源只有英国《每日邮报》一处,并且提供了英国广播公司这档时事节目的英文名称Opinionated。该报道称,艾森豪威尔和一些联邦调查局官员曾下令向外太空发射所谓的“心灵感应信息”,与外星生物进行沟通。

这是一条有许多疑问和破绽百出的“伪新闻”

“伪新闻”是近些年来对于披着“新闻”外衣炒作娱乐节目的形形色色报道方式的总称,是假新闻的变种。它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新闻要素,难以确证的公众关心的事件,达到吸引读者、观众的目的。“伪新闻”在娱乐新闻中泛滥成灾,进而蔓延到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领域。

以“美国前总统曾会晤外星人”为例,这条新闻虽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新闻要素齐全,新闻来源提供人身份具有权威人士的某些特点,但仔细分析便可看出存在疑问和破绽。

首先,外星人研究历来是科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这么重要的一个科学事件,为什么隐瞒这么久不通过科学家向世界公布?尤其在1954年,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处在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为自己能够最早发射人造卫星和最先将人类送上太空暗中较劲,既然有外星人主动来地球并且还可以与他们签署协议,何不请他们给美国捧捧场,先于苏联的加加林送一个美国人上太空?

其次,美国是全世界外星人研究领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的国家,既然美国总统、国会和军方在1954年就已经知道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和外星人有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接触”,为什么美国政府后来还要花费巨资去证明宇宙是否存在外星生物?既然他们可以用“心灵感应信息”召唤外星人,为什么在多年劳而无功后,还要继续花费巨资建造许多射电望远镜去搜索外太空的外星人信息?

再次,先看看蒂莫西·古德身份,以前是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的“UFO研究顾问”,最新身份是讲师和作家;再看看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的英文名称Opinionated,中文意思是“固执己见”。新闻来源提供人的“UFO研究顾问”和作家身份,就不能排除他可能在为自己写的书做前期炒作;在“固执己见”栏目播出这种新闻,更不能排除广播公司考虑了既能炒作这条惊爆“新闻”吸引受众,又能规避虚假报道的风险。

第四,类似的新闻在此前也多次出现,曾引起美国公众质疑“政府隐瞒外星人真相”。2010年5月27日,中国新闻网援引台湾“今日新闻”的报道《美国前总统曾与外星人开会?退休议员称看过密件》,就和这次报道的内容相同。为了回答这些新闻报道和公众质疑,2011年11月7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官员菲尔·拉森在白宫官方网站上撰文说,美国政府认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地球之外存在外星人,没有任何外星人联系或接触过地球人,也没有可信的信息表明,政府对公众刻意隐瞒了与外星人有关的信息。说明美国官方早已澄清了此事。

以上四点都是这条新闻真实性的“硬伤”。可能的情况是,蒂莫西·古德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零星线索和自己曾经的特殊身份,与英国广播公司一个貌似新闻的娱乐节目合作,共同拼凑出这条惊爆世界的“伪新闻”。

编辑照转、评论员失声和媒体集体失语

面对这条有明显硬伤的“新闻”,中国新闻媒体出现了集体失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编辑不加思考照转不误。这条新闻2月16日在《现代快报》和新浪科技网站发表以后,立即被我国各类媒体广泛转载。在纸质媒体中,可能受限于“版权所有、转载需经允许”的限制,只有《郑州晚报》等为数不多的几家都市类报纸予以转载;而在网络媒体中,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科技网等主流媒体的门户网站均进行了转载。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现代快报》或新浪科技网的这篇文章照转不误,未见有编辑通过修改标题、加编者按、配评论等方式对转载的新闻进行质疑或者存疑。

(二)评论员匿迹和失声。我国专业和业余新闻评论员队伍十分庞大,每有重大新闻刚一面世,评论文章便会接踵而至,抑扬褒贬,及时评论,非常活跃。但是,对于这条新闻,却长时间不见一篇评论文章,素以头脑机敏、反应迅速自诩的媒体评论人似乎集体销声匿迹。一些曾经的“反伪科学斗士”和“打假英雄”,也不见就这条新闻发表看法。

(三)无主流媒体和科技专业媒体组织求证性报道。所谓求证性报道,是指当一家媒体发现另一家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存在可疑之处时,自行组织报道,通过采访持不同观点的对象,对同一新闻事实进行求证,以此来表达媒体对新闻真实性的立场。对于这条新闻,本可以用这种报道方式表达中国媒体的观点,但遗憾的是没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没有,科学日报、中国科技报等科技类专业媒体也没有。

中国媒体对这条“伪新闻”的集体失语,导致媒体受众对这条新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除纸质媒体和主流媒体的门户网站转载外,其他类型的门户网站和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转载的更是不计其数,仅用“美国前总统曾会见外星人”作为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出40多万个相关结果的网页。

媒体集体失语后的几点反思

分析“美国前总统曾会晤外星人”新闻的首发环节、转载环节,环顾媒体编辑、记者和评论员现状,总结集体失语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至少有如下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第一,我们为什么会集体失语?

首先,首发的媒体对西方媒体报道的新闻真实性过分信赖。《现代快报》报道的新闻,是援引两家英国媒体转手的“二手货”和“三手货”。按照传播学的“信息递减”原则,这条新闻从英国广播公司做这期节目起,有些信息在层层转手传播中就可能被过滤掉;新浪科技网虽然做了压缩,在导语中也出现了“所谓的”、“据传”、“据说”之类的提示性和客观性字眼,但《美国前顾问称美前总统1954年曾会晤外星人》的标题,仍会让一般人深信不疑。其次,对新闻来源提供人的身份未加仔细辨别。蒂莫西·古德身份全称是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前UFO研究顾问”、讲师和作家,在他的一长串值得怀疑的身份里,媒体选择性地只使用“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这个定语,很容易使人认为他代表美国官方的看法。再次,在转载环节,众多媒体对国内主流媒体转载的新闻盲目认同。

第二,我们是否有能力判断某些新闻的真伪?

这虽然是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但仍然值得继续追问,需要许多媒体勇敢直面尴尬。毫无疑问,“美国前总统曾会晤外星人”,是一个值得求证真伪的重大新闻。然而,我们媒体的编辑、记者、评论员了解科学界对外星人研究的进展吗?了解其他媒体曾经有过否定此类新闻的报道吗?清楚科学家对外星人研究的不同观点吗?编发此类新闻的编辑有科学界的朋友吗?如果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意味着无法判断这类新闻的真伪,那就不难理解为何媒体集体失语。

第三,我们如何防止集体失语?

这是一个宏大的议题。就防止再次出现“美国前总统曾会晤外星人”之类的“伪新闻”广泛传播而言,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贡献给同行诸君参考:

1.对于自己无法直接获取一手资料的重大新闻,编辑、记者、评论员等媒体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求真、质疑的职业操守。第一时间抢发、抢转重大新闻固然体现了媒体人的新闻敏锐感,但被“伪新闻”牵着鼻子跑也容易使人陷入尴尬。当天上掉下一个大大的新闻“馅饼”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再来享用总没什么坏处。

2.如有可能,主流媒体都应当也可以培养一两个熟悉科学界的专家型编辑、记者和评论员,督促他们与科学家广交朋友,鼓励他们进行科普阅读和创作,广泛涉猎包括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科学探索新闻和文章,以此提高科学素养。一家媒体只要有一个这方面的人才,同一媒体内的其他同行遇到此类问题就可能会去请教,就会给判断此类新闻的真伪增加一些保险系数,所编辑、转载的新闻就不是人云亦云、网云亦云。

3.科技类专业媒体不应保持沉默。严格地说,“美国前总统曾会晤外星人”是科技新闻,以科学传播为己任的科技类媒体,有责任主动组织报道澄清事实。这次他们没有这样做,可能是他们敏感欠缺,反应迟钝;也可能他们认为这只是一条社会新闻或者娱乐新闻而不值得组织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面对形形色色的来自西方强势媒体的科技类“伪新闻”,中国媒体出现集体失语不是第一次,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受众来说,一条没有质疑的“伪新闻”被广泛传播是媒体误导公众;对于新闻界来说,在“伪新闻”面前集体失语是媒体人的失职和耻辱。

猜你喜欢
莫西艾森豪威尔外星人
妈妈的歌谣
外星人可怕吗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世界最高莫西干头
莫西,莫西
小艾森豪威尔的“败局”
艾森豪威尔下棋
艾森豪威尔为何不进军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