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语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

2012-08-15 00:53邱谊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变迁制度语言

邱谊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36)

近400年来,美国英语通过移植、融合与创新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当前,美国英语的扩张正在影响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与语言文化的发展,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已有学者开始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语言,本文也尝试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诠释美国英语的变迁,以便正确应对美国英语的全球性扩张。

20世纪末,著名经济学家诺思(Douglass North)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成功地诠释了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经济学家将制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包括宪法、法令、产权等在内的正式制度;另一种是包括道德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语言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约束,所以语言不仅是属于非正式制度范畴之内的制度,而且是一个基础性的元制度”[2]。正如经济学家鲁宾斯坦(Ariel Rubinstein)所言:“语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制度。没有语言,将没有其他制度;没有语言,人们将无法理解制度”。[3]

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旧的、效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4]语言既然是一种非正式制度,语言变迁也就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变迁。由此看来,美国英语变迁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效益较高语言替代了另一种较低语言。美国英语正是在向高效益迈进的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与壮大的。在这一过程中,成功的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探讨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对美国英语变迁的影响,不仅可以为语言发展研究提供一条捷径,而且有助于应对美国英语的全球性扩张。

1 美国英语变迁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柯武刚、史漫飞指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5]也就是说,一种制度一旦形成都会影响后来的制度选择,就如同进入了一种特定的路径。在语言变迁中,早期所走过的路径同样可能对后来的发展产生影响。美国英语就是这样,英国英语所走过的融合与创新之路对美国英语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1 语言融合

1.1.1 英国英语的融合之路

语言融合是英国英语发展的一条捷径。英国英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很容易将外来语与英语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词,并可以转换词性。“外来词进入英语后,迅速与英语词汇结合,组成新词,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英语gentle(文雅的,出身高贵的)是1225年从法语引进的,1230年就出现了新词gentlewoman(贵妇人);1275年出现了gentleman(出身高贵的人,绅士),1300年出现了 gentleness(文雅)和 gently(文雅地)”。[6]从这个借词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不仅词义扩大了,而且通过在借词上加后缀的方式将词性转换为名词或副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统计,仅“在1250~1400年间,大约就有1万个法语词汇被英语借用,其中75% 至今还在现代英语中使用”。[7]

1.1.2 在语言融合上的路径依赖

美国是个移民之邦,为语言融合创造了更多的条件。美国英语充分发挥了语言融合的优势,使它得到了比英国英语更快的发展,实现了成功的路径依赖。

17世纪初英国移民来到北美时,他们面对着陌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母语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求。为了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迫切需要解决语言问题,而借用外来语则是最经济而有效的办法,于是他们借用了许多印第安语、荷兰语、德语、西班牙语、法国语等外来语。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英语词法结构上的可塑性很快地扩展出更多的新词语。例如,美国英语mugwump(共和党的脱党分子)一词是1884年从印第安语mugguomp(酋长、首领)借用来的,后来它专指政治上的骑墙派,并派生出“mugwumpery”(犹豫不决、骑墙)、“mugwumpian”(骑墙的、独立的)、“mugwumpism”(骑墙主义、独立主义)等多个词汇。据统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借用以及转换、意译、音译和派生等形式,至今美国英语从印第安语中借用的常用词语多达1700余个”。[8]几个世纪以来,随着新的移民的不断涌入,语言融合始终在推进着美国英语的发展。语言融合上的路径依赖为美国英语变迁提供了一条捷径。

1.2 语言创新

1.2.1 英国英语的创新之路

创新是英国英语发展的法宝。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曾掀起过英语创新的高潮,实现了从综合语向分析语的演变。在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对母语又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不仅将动词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词尾“-eth”简化为“-s”,而且将“古英语遗留下来的英语屈折形式继续消失。名词只是在复数和所有格中才保留屈折形式”。[9]名词复数词尾形式“-n”已基本消失,变为词尾加“-(e)s”,只有极个别的几个名词复数的屈折形式被保留下来。

从17、18世纪起,英国英语进行了以构词法为中心的创新。如,词根加词缀法(Root plus Affix)、合成法(Composition)、转换法(Conversion)、缩略法 (Clipping)、混成法 (Blending)、逆序造词法(Back Formation)等。这些新的构词法大大方便了造词,为英国英语的进一步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之曾一度称霸于世界。可见,英国英语的创新之路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

1.2.2 在语言创新上的路径依赖

美国英语作为美利坚民族的语言,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沿着英国英语开辟的创新之路,迈开了更大的步伐。它在不断的报酬递增与自我强化中,获得了成功的路径依赖。创新是美国的立足之本,也是美国语言的立足之本。早期的欧洲移民多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教徒,他们不仅将母语带到了北美,而且把创新精神也带到了北美。正像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所说的那样:“美国英语的重大发明创造是一种新的力量,它使一个沸腾的由不同种族组成的国家去创造他们自己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10]

在开辟语言创新的大道上,美国英语得到了比英国英语更快的发展,实现了成功的路径依赖。

在美国英语变迁中,创新的主题贯穿于整个语言变迁之中,其中西进运动时期是一个创新的高峰期。例如,frontier(边疆)、bullfrog(牛蛙)、squatter(擅自占地者)、saloon(酒馆)等新词都是在这一时期创造的。二战后,美国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语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例如:“Ms.(女士,1952);UFO(不明飞行物,1953);fast food(快餐,1954);hot line(热线,1955);software(软件,1959);carpool(合伙用车,1962)、aerobics(有氧运动,1968);workaholic(工作狂,1971)”[11]等,许多新词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美国英语创新有了更大的平台,新词新语更是层出不穷。仅以前缀e-为例,就涌现了一系列的新词,如:e-mail(电子邮件)、e-shopping(网购)、ecommerce(电子商务)、e-cash(电子货币)、e-banking(电子银行)、e-marketing(电子营销)、e-life(电子生活)、e-book(电子书)等。由此可见,美国英语在语言创新上实现了成功的路径依赖。

2 美国英语变迁的目标选择

美国英语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成功的路径依赖,而且得益于新的目标选择。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制度变迁的目标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当现有制度无法获得潜在利益时,就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去选择新的目标。对于美国英语变迁来说,美利坚民族的独立与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产生了新的潜在利益。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美国选择了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目标。

2.1 民族化

语言是民族的象征,也是民族的灵魂。语言的民族化是语言发展的必经之路。当美利坚民族独立后,语言民族化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建国初期,民族主义者与保守势力曾就语言是否民族化的问题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美利坚民族虽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在语言上还没有真正独立,很多美国人认为自己的语言比较粗俗,不如英国人语言的高雅、纯正。一些学者也认为应该保持英国英语的“纯洁性”,就连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害怕美国语言蜕化,他曾说到:“希望美国会不断使英国的最佳英语成为我们的标准语言”。[12]

针对保守势力的言论,民族主义者认为,美利坚民族既然已经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那么就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语言。作家马克·吐温严正指出:“王国英语不是国王的。它是一个合股工会,美国人占其中绝大部分股份”。[13]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也积极倡导美国语言的民族化,他指出:“美国的语言之所以称之为民族语言就是因为它是美利坚民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人民,根植于民族之中,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精神”。[14]杰斐逊总统还亲自研究民族语言的标准,“他发现有些边远地区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和创新性,如:rugged(崎岖的、结实的);uncouth(笨拙的、粗鲁的);appalling(令人震惊的)等,他认为这是美国英语改革的样板”。[15]

语言民族化必须要有本民族的语言标准。韦伯斯特(Noah Webster)为创建美国英语的标准贡献了毕生的力量。1783—1785年间,他连续编写了《美国英语拼写手册》、《英语语法》、《英语读本》等3本普及读物,积极普及与推广美利坚民族的语言,其中1783年出版的《美国英语拼写手册》60年畅销不衰,在多达250次的印刷后,美利坚民族的语言标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接着,韦伯斯特花费20多年时间编写了《美国英语词典》。该词典收词7万多条,是第一部采用美国拼写法、标注美国发音、援引美国英语著作做例证的词典,充满着美利坚民族语言特色,被世人公认为是美国英语形成的重要标志。至此,美国英语变迁走上了民族化的自主发展之路。

2.2 全球化

二战后,美国为了更多地获取全球性的利益,确立了语言全球化的发展目标。在美国英语全球化的过程中,首要的一步是夺取原英属殖民地的语言领地。当时的英属殖民地面积很大,约占全球面积的1/3。趁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之机,杜鲁门政权为对刚独立的国家实施了经济援助和文化援助,特别是通过兴办语言学校和派遣语言教师来传播美国英语,来取代英国英语原有的地位。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经济实力。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与前苏联成为了世界上两大超级大国。20世纪后期,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国已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英语需求的日益增多,为美国英语提供了全球性发展的机遇。

美国英语为了实现全球化的战略目标,从各方位全面出击,力图占领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方面,美国英语从横向出击,扩大了与世界各国的语言接触,通过互联网络、影视文化、语言教育等多种途径输出美国英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通过教育考试中心(ETS)在全球设立了SAT、TOEFL、GRE等多种形式的考试,使许多的海外学子掌握了美国英语,为其全球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美国英语从纵向出击,向全球各个领域的纵深发展。美国英语作为英语世界新的领头羊,正在渗透到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之中,现成为许多国际政治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国际航空航海等方面的专门用语。由此可见,美国英语的全球性扩张正在严重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这足以引起世人的重视。

3 结语

纵观美国英语400年的变迁,一方面,美国英语沿着英国英语融合与创新的路径,实现了成功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美国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选择了语言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发展目标。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在美国英语变迁的速度与方向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邱谊萌.美国英语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7(6):51-53.

[3]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钱勇,周翼,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王宗炎、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7] Crystal,Davi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8] Marckwardt,Albert H.American Englis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9]牛道生.英语与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M].谢廷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1]徐昌和.英语新词新语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2]Kahane,Henry & Rene,Henry.Virtues and Vices in the American Language:A History of Attitudes[J].TESOL Quarterly,1977,11(2):118 -185.

[13]Moss,Norman.British/American Language Dictionary[M].Passports Books,1973.

[14] Andresen,Julie T.Linguistics in America 1769 -1924:A Critical History[M].London:Routledge,1990.

[15]蔡昌卓.美国英语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变迁制度语言
语言是刀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清潩河的变迁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