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葵葵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南 郑州450007〕
耐力作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不仅影响学生运动能力,而且关乎学生体质健康。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试图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体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耐力素质。但是,学生耐力素质徘徊不前甚或持续下降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因耐力素质不良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
在教育改革语境下,高校体育逐步确立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应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心理调控能力、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勇敢面对耐力素质训练中的困难和挑战,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顽强意志等优良品质,为他们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是将希望与梦想转变为现实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目标可以集中人的力量,激发人的潜能,是行为的重要指导和推动力量。[1]250耐力素质训练目标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耐力素质训练的动机、方向和强度,所以,设置训练目标,既要使学生明确耐力素质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还须重视训练目标的中长期与短期之间、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之间的重要关系。
1.设置耐力素质训练目标,应当考虑有效推动行为的原则,要使学生认识到耐力素质训练目标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的。可将耐力素质训练长期目标化整为零,化为中期或短期训练目标。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明显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持续保持较高的训练动机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接受和认同训练目标,不断克服困难,增强耐力素质训练的愿望和动机。
2.由于心理技能训练重在对心理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的耐力素质训练必须首先加强学生对耐力素质的构成、性能和对自身发展作用等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富于挑战性的训练目标。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训练情况尤其是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及时评价反馈,通过教师科学的评价测量,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努力、努力程度与实现目标的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不断培养与激发训练兴趣和潜力。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支配着人的行为。由于情绪具有外显性、不稳定性和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等特点,所以,人的行为常常被情绪所左右。耐力素质训练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受训者的情绪。由于耐力素质训练是一项训练强度大、过程单调枯燥的运动项目,畏难情绪是影响学生训练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自我情绪管理水平,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重视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有效调节心理状况。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情绪可以在条件反射并的基础上产生,如果外界刺激使得原有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和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体验。[2]因此,在学生耐力素质训练过程中,要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情绪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心理技能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控制不良情绪,有效排除训练障碍,逐渐建立适应训练的心理模式和个性特征,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控制和有效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获得高水平的心理素质。
2.降低情绪紧张度,消除身心疲劳。由于“大脑与骨骼肌具有双向联系,即信号不仅从大脑传至肌肉,也从肌肉传至大脑。从运动器官向大脑传递的神经冲动,不仅向大脑报告身体情况,而且也是引起大脑兴奋的刺激”[1]256。降低情绪紧张度可以选择心理技能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调整呼吸,使紧张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降低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降低由于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的能量消耗,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脑力。
巴甫洛夫认为:暗示训练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从而调节心理状态(如情绪、意志和信心),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和降低体温,加速和减缓新陈代谢)。[3]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自我暗示能够较好地利用心理能量,控制和调节自我行为,排除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取得高水平的训练效果。
1.通过他人暗示,增强自信心。在训练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问题,如可能产生急躁、焦虑和畏惧等情绪,暗示训练可以使学生情绪逐渐放松和稳定,可以有效提高大脑对肢体的调节与支配能力,改进和纠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巩固和加速动力定型的形成,改善不良情绪,唤起运动兴趣,提高训练自信心。
2.通过自我暗示,增强意志力。暗示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情绪和意志水平。自我暗示一般依靠学生不断重复暗示语来实现。在耐力素质练习中,常常需要学生通过“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行”等语言来暗示自己,以此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力,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直至顺利完成训练任务。
3.通过正确归因,用积极思维替代消极思维,帮助学生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形成自我效能知觉。通过暗示,在具有针对性、具体化的提示语言鼓励下,培养学生对待困难的积极态度,使学生通过一定的成功认知和记忆积累,逐步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定势,时时刻刻充满热情,信心百倍地投入训练,并力争取得预期成绩。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讲,学校教育总是力图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习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其他品质,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4]从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角度来讲,不但要通过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心理能力,而且要探索训练效果保持和迁移的方法,使持久而稳定的心理训练效果,能够有效地迁移到耐力素质训练的情境和任务中。[5]教学中追求心理技能训练的迁移效果,就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迁移能力,促使大学生在心理技能训练中获得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较高的心理调节与应对能力等优良心理品质,并将这些品质有效地迁移到耐力素质训练中,有效应对耐力素质训练中的困难与挑战,最终取得高水平的耐力素质训练效果。
[1]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晓文,张玲,屠荣生.现代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9.
[3]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4.
[5]何耀慧,汪晓赞.对我国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9(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