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亮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公司,福州350001)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项目中的风险
吴永亮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公司,福州350001)
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有的是可控的,有的是不确定性的,如何规避项目中的风险是研究的基本课题。项目中的风险是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总结来规避的。俗话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规避项目中的风险主要以事前控制为主,在此基础提出了水利施工规避风险的建议。
水利;施工企业;发展;事前控制;规避风险
伴随我省水利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施工企业是否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并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身,规避风险,壮大企业自身综合能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就如何规避经营风险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业主方面原因:配套资金未完全到位、征地未完成、盲目选择开工季节或者合同规定由业主提供的料场未解决等原因导致延迟开工、施工停工,从而导致工期延误、机械闲置、人工窝工及期间材料费上涨等各种风险发生。
2)设计方面原因: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未考虑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致使工程无法正常开工;初设图纸过于简单,施工图跟不上施工进度;施工期间设计发生重大变更导致工程停工等一系列由于设计方原因致使工程停工,同样也导致工期延误、机械闲置、人工窝工及期间材料费上涨等各种风险发生。
3)合同签订的不平等,中标合同单价过低致使施工方无力完成项目,导致工程停工。
4)客观原因:自然灾害、通货膨胀等客观原因导致施工停工。
由此看出,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有的是可控的,有的是不确定性的,如何规避项目中的风险,是本文研究的课题。项目中的风险是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总结来规避的。俗话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规避项目中的风险主要以事前控制为主。
前期的考察对今后项目的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从我公司近年来中标项目的完成情况看,大多数项目的施工工期都超过了合同工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场地未达到三通一平业主就盲目要求开工,施工的过程中,业主还在征地,造成工期延误,企业亏损;或者由于中标单价过低,由于基材、人工费的上涨,施工企业需要垫支,企业亏损严重等;再者由于业主的资金不到位,长期拖欠工程款,即使通过法律途径拿回工程款,耗时长,企业最终也大伤元气。综上所述,必要的考察项目,是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前的一次热身,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调研,必不可少。
合同风险是建筑市场经常出现的一种风险。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国家对建筑产品的制造有一系列特殊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建筑施工合同也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尽管如此,施工企业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内部合同评审,防止合同中的条款成为不利条款,尤其针对工期、质量、工程款拨付等具体要求,以及合同各方的责任关系,把合同的隐患消灭在谈判阶段,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项目中标后,合同的签订是以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谈判的过程,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业主方往往为强势方,谈判时施工企业经常遇到霸王条款。最常见的就是业主任意删减合同范本中的内容,把原先为业主的责任转嫁到乙方上来。诸如改变履约保证金额度、要求施工企业垫支、工程款的拨付方式、合同中只罚不奖及施工场地的提供等等。
所以合同在签订时,施工企业需要具有相关经验的法律方面的人才参与,合同内容需要反复推敲、认真审定,对涉及工期、工程款支付结算、违约条款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都应认真的与业主协商签订,据理力争,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以免合同实施时施工企业陷入被动,必要时可委托具有工程方面经验的律师参与订立合同。
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损失的发生。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对施工企业而言,法律风险防范主要为事前预警,提前准备。
1)设立法律咨询机构。施工企业可根据条件设立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可聘请具有工程方面经验,精通法律知识,了解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律师,这样对处理法律问题就能得心应手。法律顾问可参与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及时研究解决相关法律问题,避免和减少纠纷发生,实现法律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举办讲座。法律顾问聘请后,定期举办讲座,主要针对公司负责经营、财务的工作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法律顾问可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作为讲课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普及法律知识,并制定防范措施。施工企业应把法律工作的重心从事后补救转移到事前防范。
近几年来施工基础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很多工程由于业主方面原因导致实际工期超合同工期,从而造成中标单价过低,施工企业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推迟开工的项目向业主提出补偿申请。例如:施工企业可根据福建省闽建筑[2010]39号《关于妥善处理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确保工程质量的通知》提出材料价格补差;由于新定额的实施,工程中新增或漏项的项目可重新调整等。
1)选好项目经理。建设工程项目经理指受企业法人代表委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企业法定代表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确保项目目标实现,这一项基本职责是评价和衡量项目经理管理项目成败、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
任何一个项目都存在风险,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是项目经理能力的体现。选择项目经理上,企业领导应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针对不同的项目,委派不同的项目经理,可以从地域、学历及相关工程经验上选择。项目经理还必须有相当强的公关能力,有较强的发展和协调参建各方的能力,能为项目和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对项目经理可实行一定的奖罚制度,“收益是风险的补偿,风险是收益的代价”,有必要对项目经理在物质刺激的同时采取一定的风险分摊措施既是适宜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选择可靠有实力的劳务队伍并加强管理。严格把关,项目用工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在充分调查同行业同类型劳务队伍的情况后,还要对劳务队伍的资格进行审查,要求其具备与从事的工程项目有相关的经验。劳务队伍进场前需要签订严谨的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防止发生纠纷后无据可依。
抓安全促效益,重质量促发展。质量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命脉。我公司有着惨痛的教训,对此,施工质量安全:①要把好原材料关,项目部在材料进场时应严格验收,坚决抵制以次充好、材料检测未达标的材料;②严格按图施工,参照相关规范进行,实施过程中应及时与设计、监理沟通,确保工程质量合乎规范和合同的要求;③把好安全关,安全事故是工程施工的大忌。必须按强制性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安全防范的措施必须强力推行到位。项目部要直派安全员,明确职责,做到项目安全专人抓;④加强对项目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把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成本控制是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计划成本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有必要提醒的一点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督促各项目部对项目的资料如合同资料、技术资料、安全资料、质量资料、劳动力管理资料、材料管理资料妥善保管,确保在项目索赔时有证据支持。尤其是在和业主的文件往来方面,做好收发文签字制度。
证据的收集和管理是在长期的项目施工中培养好的习惯,也是一个施工项目防患于未然的一个手段。尤其是当项目需要索赔的时候,各种往来文件都成为法庭上必不可少的证据。
事后控制是待问题偏差发生之后,才采取控制程序、改正问题或者总结经验,以达到挽回损失,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工程完工后,项目部将转向新的项目,因此,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有次序的安排退场,及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及时把有关工程项目的资料文件备档并对项目部人员进行奖罚。
总之,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认清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效益是根本,资金是保证。为此,施工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加强对项目的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确保项目的顺利完工,资金及时回笼,同时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培训,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以迎接新的挑战。
[1]曲珍.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项目风险[J].安徽建筑,2007,3(14):202-203.
[2]师海英.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规避与对策[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22):78-79.
[3]方建良,张剑平.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4):132-134.
TV71
C
1007-7596(2012)09-0162-02
2012-08-16
吴永亮(1978-),男,福建沙县人,工程师,从事水利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