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勤营 □滑爱丽(新乡市大功引黄工程管理处)
(作者分别系新乡市大功引黄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
庚寅入冬,辛卯之春,豫北旱虐,千里无津,青苗罹殃,民生危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新铁军闻令即动,于2011年2月13日出动1033名官兵、车辆机械205台,紧急驰援封丘黄河滩——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抗旱一线,奋战30昼夜,开渠14.7公里、挖土120万立方米,引水注田16.87万公顷,谱写了一曲当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壮丽诗篇!我们亲历了这场军地同心抗击旱魔的感人场景,见证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特以实记之,以飨今人后人。
公元2010年冬2011年春,豫、皖、苏、晋、冀冬小麦主产区遭遇了自1953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大功引黄灌区位于豫北地区,涉及新乡市的封丘、长垣和安阳市的内黄、滑县两市四县,灌溉面积达24.67万公顷,灌区农田内的冬小麦因缺水、缺墒而枯黄。
欢度佳节的鞭炮还在炸响,绚丽的礼花还在空中绽放,旱情却牵动着省市领导的心。
2月11日,阴历正月初九,副省长刘满仓即率新乡市市长李庆贵、新乡军分区司令员周世杰,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等有关人员风尘仆仆来到豫北封丘黄河滩区——大功灌区顺河街引水渠,进行实地调研。刘副省长一行顶着凛冽的寒风、漫天的黄沙,沿渠进行了认真查看,详细了解了目前大功灌区引水情况:由于目前使用的东大功、三姓庄两条引水渠在黄河水每秒300立方米的情况下,引水能力不足每秒1立方米,无法满足灌区农田用水的需求。而位于上游的顺河街引水渠因多种原因20年前已停止使用。刘副省长神情凝重,对现场的有关领导说:“当务之急,要快引多引黄河水,增加引水能力,缓解当前旱情,尽快疏通上游的顺河街引水渠,势在必行。”他最后说“地方如确有困难,可请求部队支援。”
2月13日上午,驻新71521部队长戎贵卿、参谋长石正露率周世杰,王晓然及地方有关领导,亲临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现场,进行前期勘查。在工程现场,戎贵卿将军认真听取省市县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详细汇报。了解了施工工程量等有关情况,又沿渠对施工地形、环境等做了查看,当场就部队进驻提出意见。
2月12日,71521部队接到济南军区号令后,连夜组建指挥机构,筹划部署,展开准备。2月14日,铁军工兵团和猛虎师工兵营出动兵力1033人、车辆及工程机械205台(部),采取同步组织,两路对进,分批机动的方式,从驻地出发,摩托化机动300公里,当日下午6点全部到达集结地域——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顺河街引水渠。这次工程西起顺河街南引黄口,东至三姓庄红旗闸,长14.7公里,需作土方120万方,要求30日完工。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到达后边宿营,边展开施工,当日下午即组织部分工程机械展开探索性施工作业。15日,多段位同步展开施工,在14.7公里的战线上,拉开了全面决战的大幕。
为顺利按期完成任务,铁军官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14.7公里开挖疏通的战场上,处处军旗猎猎,彩旗飞扬,机声隆隆,迷彩生辉,战歌嘹亮。“困难面前有铁军,铁军面前无困难”的红色横幅与日月相映。
这次施工土方量大,障碍物多,部分河段积水,黄河嫩滩区土松易塌方,易淤积。铁军施工指挥部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一是建立军地协调组织机构举纲带目。每日下午4时准时召开军地协调会,并成立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明确军地各级职责分工,协同事项,议事规则,建立综合通信机要等执勤和请示报告制度,并就做好工程施工指挥协调、现场监督、油料器材保障进行具体研究和协调,还建立了军地联络员制度,联络员参加每日下午4点的例行协调会。施工期间,召开军地协调会29次,及时高效的解决了清障、技术、保障、安全等施工进程中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是讲求方法提高施工进度。采取多点同步展开,分段整体推进的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划分5个责任段,以每个工兵营为单位编成指挥协调组、障碍清除组、渠道开挖组、护坡修理组、土方转运组、堤坝整修组、安全监控组、综合保障队“七组一队”的编队模式进行施工作业。研究确定了定施工力量、定作业任务、定质量标准、定完成时限、定各种保障、定安全责任“六定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是加强宣传鼓舞士气。为激发官兵的工作热情,积极开展施工优胜营,“六好一快”评比活动,即组织指挥好,力量编制好,工程质量好,施工安全好,综合保障好,战斗作风好,作业进度快。开展安全管理先进营的“三好五无”评比活动,即组织健全好,教育落实好,制度坚持好,无违规违纪,无车辆事故隐患,无平民纠纷,无作业事故,无安全隐患。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猛虎师工兵营、工兵团3营4营优胜营、工兵团1营安全管理先进营。参战官兵无一伤亡,无一事故,无一平民纠纷。
四是亲民爱民,秋毫无犯。铁军官兵以实际践行“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亲民爱民秋毫无犯。坚持不懈地进行拥政爱民、团结互助、遵守纪律教育,专门制定群众纪律10不准,印成卡片发给官兵随身携带,并成立了党员先锋队,为附近驻地做好事15起,修公路2千米。官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受到驻地群众热烈拥戴、高度赞扬。
为全力配合铁军施工,迅速打赢目前这场抗旱攻坚战,新乡市倾力支援配合子弟兵施工,各级政府迅速建立组织机构,采取措施,落实责任。
2月13日新乡市成立了以王晓然为指挥长的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协调组、技术组、宣传报导组、卫生服务组、综合保障组、后勤服务组,服务部队施工。
当日上午,王晓然主持召开了由市委宣传部、水利、河务、公安、林业、电业、石油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协调会。王晓然作重要讲话,要求各有关单位倾力配合,做好各项后勤保障等工作。会后,王晓然又陪同戎贵卿莅临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现场勘察,随即王晓然又在封丘召开市地军政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进一步要求市地各部门落实责任,通力协作,密切军地关系,打好这场“硬仗”。
2月14日,新乡市水利局局长李志铭主持召开全局会议,要求:“倾全局之力,搞好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并从局直机关及二级机构抽调12名业务精干,派住施工一线。
新乡市大功引黄工程管理处未雨绸缪,早筹划,早准备,牢牢掌握主动。处长屈培源年未过完,大年初五,在机关召开全处动员大会后,即率40名技术及工勤人员身背测量仪,冒风沙,顶严寒,用2天时间,徒步14.7千米,往返多次,完成测量。按技术要求制定好各项标准,绘制成断面图。提前为施工提供好技术保障。紧接着不顾鞍马劳顿,又带领全处职工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去。
大功处为部队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物资保障。购买汽油6000升、手套6000双、地皮布20包、反光背心70套、照明灯16套、药品2箱、麻绳500米、电缆线2300米、卷尺20盒、塔尺10根、铁锹500把、胶鞋600双等物品。支援29台履带式旱地挖掘机,3台履带式湿地挖掘机,配合部队机械作业。市指挥部综合组长王国强、技术组长李强、后勤组长屈培源日夜坚守在施工工地全面协调、技术指导、后勤保障,以保障部队顺利施工。自施工战斗打响以来,他们参加军地协调会26次,主持市县协调会26次,技术协调会26次,及时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为部队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封丘县迅速建立领导组织机构,14日成立以县长李晖为指挥长的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县指挥部,迅即召开由宣传,电业、公安、卫生、交通、公路、移动公司、林业、水利、广播、荆宫乡政府等有关单位参加的协调会。副指挥长、副县级领导蒿良万要求与会各单位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到做好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强配合,搞好协调,提供各项后勤保障,为部队创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工程近期完工。
施工期间,封丘县公安局出动警力40余人次;水利局出动人员50余人次;电业局出动人员70余人次;卫生局出动人员40余人次,医疗车2辆,食品卫生监督车1辆;交通局公路局设置路标10处,铲车2台,平整道路2千米,平整地面两万平方米;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协助部队铺设电缆4千米,赠送移动话机两部;林业局协助地方政府清障树木8万余棵;宣传部、广电局出动人员40余人次,车辆4台,对工程全程进行宣传报道;施工所在乡投入资金10万元,出动机关干部40余人,包村、包片、包路段,整路面,清障碍,为部队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月18日,元宵佳节,封丘县旱区丁庄村、老鸦张村村民自发组织盘鼓队,为正在施工的子弟兵表演了“锣鼓震天庆丰收”、“欢天喜地锣鼓响”等节目。该乡蒋楼村村民温永红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馍铺,听到部队帮助老百姓抗旱保丰收的消息后,拿出家里最好的面蒸了2000个馒头送给子弟兵,向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福。
自部队进驻封丘旱区以来,一曲曲鱼水深情的交响乐便在旱区农民与子弟兵之间奏响。村委会、党员、干部、村民自发行动起来,纷纷向部队送去整箱的水果、整车的蔬菜、整扇的猪肉,谱写了一曲曲新时期民拥军的壮丽篇章
初春的黄河滩区,虽然春寒料峭,时而雨雪交加、时而黄沙弥漫,却情满春天。自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打响以来,上至总政治部、济南军区、河南省军政领导,下至有关部门及地方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正确指导和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参战铁军官兵的士气。
2月15日,省军区司令员刘孟合,副司令员杨宏杰,副参谋长姚健莅临施工现场,看望参战的铁军官兵。
2月22日,副省长刘满仓带病再次来到顺河街疏通工程现场看望慰问铁军官兵,他进帐篷,下厨房,嘘寒问暖,了解战士们的生活情况。上工地,向参战的铁军指战员表示衷心感谢和慰问,赠送4万多元的慰问品。
2月22日,市委书记吴天君、市长李庆贵等四大班子领导来施工现场看望慰问铁军官兵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赠送慰问品10万元。
2月24日,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冯兆举顶严寒,冒风沙,亲莅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施工现场,代表济南军区首长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向参战铁军表示慰问。在施工现场他下渠底,攀堤坡,走到作业的战士们中间,和战士们亲切交流;在黄河嫩滩区施工现场,边察看边和官兵商谈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2月25日,北风呼啸,黄沙弥漫,省长郭庚茂亲莅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施工现场,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铁军表示慰问,并作重要讲话,赞扬铁军为河南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月27日,雨雪过后,道路泥泞,寒风凛冽。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在河南视察完其它旱区,不远千里来到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施工现场,看望慰问战斗在抗旱一线的铁军官兵,火热的战斗场面深深感染了贾副主任,即席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总部向铁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当场赠送慰问金5万元。
3月7日,雨雪滋润后的豫北黄河滩区,艳阳高照,春风和煦,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政委杜恒岩一行,不远千里,百忙之中,亲莅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施工现场,看望慰问战斗在抗旱一线的铁军官兵。
在铁军施工指挥部,范司令员、杜政委在认真听取了戎贵卿关于抗旱救灾情况的详细汇报后,驱车来到施工现场。工地上,军旗飘扬,机声隆隆,奋战的战士们士气高昂,风声、机声、呐喊声汇成一曲战天斗地降旱魔的交响乐章。被火热的战斗场面深深感染的范司令员作出重要指示,他首先代表济南军区向奋战在抗旱一线的铁军官兵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部队施工给予的协助和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谢。
范司令员的讲话多次被群情激昂的铁军官兵打断。“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的呐喊声响彻黄河两岸、大功渠畔。
施工期间,省水利厅领导邵新民、于合群、程志明,省河务局领导牛玉国,省农开办领导井建国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市县等有关领导也先后来到施工现场进行慰问。据统计,省市县等各级慰问16次、19种4164件慰问品.
各级军政领导的慰问极大的鼓舞了参战全体指战员的士气,他们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期望,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宗旨,军民团结,早日完成任务,造福旱区人民。
大功引黄灌溉疏通工程位于豫北封丘县黄河滩区,地貌复杂,环境恶劣。初春时节,时雨时雪,为施工带来了种种困难,铁军官兵和地方参战人员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在这场抗旱大决战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工兵团团长李华亮妻子胸腺病恶化,实施了开胸手术,他仅陪护一个晚上就离开了仍处于危险观察期的妻子,返回战场。年迈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多日,也没有回家探望。
猛虎师工兵营士官王广伟妻子刚刚分娩,接到命令后,立即返回部队。施工中,不少官兵身患感冒,仍带病作业,手上磨起了许多血泡,轻伤不下火线。部队这样的典型很多,先后有25人提前结束休假归队,18人推迟休假、结婚,12人主动送走来队的家属,4名同志已经确定转业后仍战斗在抗旱一线。
参战的市指挥部全体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放弃节假日,栉风沐雨,披星戴月,不叫苦,不喊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日夜坚守在施工第一线。
市指挥部综合组组长、水利局副局长王国强参战以来,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领指挥部全体人员吃住在工地,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风沙里来,雪雨里去。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他既要运筹市指挥部全局工作,还要奔波于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出现的急难问题,每日组织召开市县协调会、市内部协调会,参加军地联席协调会,有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他兜里从没断过药。他的口头禅是“在一线工作很得劲”。
市指挥部成员、技术组组长、水利局副调研员李强,身患糖尿病多年,每天需打两次针,维持病情,但他和其他同志一样日夜坚守工地,每天跑遍各施工地点,解决施工中技术上的重点难点问题,严把技术关。
大功处处长屈培源从施工前参加测量,编制技术参数,绘制断面图到工程施工结束,一直战斗在一线,及时为部队施工提供各种后勤保障。年迈的母亲从乡下来新乡,他也没顾上去看望母亲。
大功处女职工、技术员邹红从测量施工至工程结束,不怕苦,不怕累,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数据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得到了同志们和官兵的一致称赞。正读小学的女儿想妈妈,趁星期天从百里以外的新乡来到工地和母亲团聚。从她身上,看到了大功处众多女职工爱岗敬业的缩影。
河南农大社工部大二学生赵韶光,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李汤成争当志愿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他们放弃休息,主动请缨,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怕苦累,与参战官兵并肩战斗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是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普通战士和干部职工在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在一线,无私奉献。他们的感人事迹,可叹可赞,可泣可歌。
3月14日,黄河之滨,通水后的大功灌溉疏通工程顺河街引水渠,翻腾的黄河水,欢快的向下游流去,渠两岸,站满了欢庆的人民群众,参战的铁军官兵,望着眼前奔涌的河水,脸上露出了胜利和欣慰的笑容。
欢庆的人们渐渐离去,大功顺河街引水渠像一条舞动的神龙,向着豫北,为旱区人民送去吉祥和福音。只有岸上那块石碑,应和着淙淙的流水,如诉如歌,向今人和后人讲述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