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2012-08-15 00:47:53王爱真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1期
关键词:调水底泥净化

□王爱真(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1.工程概况

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审批,擅自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购进的矿石原料中砷含量较高,其中硫铁矿中砷含量高达4260mg/kg,导致生产废水总砷含量严重超标,并直接外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

2.砷污染底泥控制技术

重金属污染底泥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疏浚、原位化学处理和原位安全固化、调水冲刷等。

2.1 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解决河流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通过底泥的疏挖去除底泥中所含的污染物,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目前,江河湖库的底泥疏浚主要包括机械疏浚、水力疏浚和爆破等3种形式,共有挖、推、吸、拖、冲和爆等6种施工方式。

2.2 原位安全固化

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会以离子态或某种结合态进入水体,如果能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抑制重金属的释放,则可降低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调高pH值是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在较高的pH环境下,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加入碱性物质将底泥的pH控制在7~8左右,可以抑制重金属以溶解态进入水体。常用的碱性物质有石灰、硅酸钙炉渣、钢渣等,施用量的多少,视底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pH的高低而定,但施用量不应太多,以免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3 调水技术

调水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调水通过增大污染河道的水量,加速了河水流动,促进污水的稀释,河水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因而不易在河道中滞留导致黑臭。同时,调水时河道水动力条件的改善使水体复氧量增加,有利于河道自净能力的提高。对于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具有充足的清洁水源、水利设施较完善的河网地区,利用调水改善河道水质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治理方法。

3.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污染河道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生物消浪改善生境技术、浮游动物改善透明度技术、生态浮床改善生境技术、水生动、植物组合生态重建技术、水位调控生态重建技术、湖滨带生态重建技术、综合消浪技术、围隔技术、生物控藻技术、絮凝除藻技术、机械收藻技术、湖滨带水生植被恢复技术、仿生与水生植物镶嵌技术、污染物阻控技术、入湖口湿地生态系统重建技术、湿地强化净化技术、入湖河口底泥疏浚技术、人工介质岸边生态净化技术等。

以上述技术为基础,针对砷污染河道的具体情况,可以确定适用于砷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底泥疏浚技术、人工介质岸边生态净化技术、湿地强化净化技术和水生动、植物组合生态重建技术等。

水利工程引水调控释污技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以水治水,生态为本”的理念,利用水利工程有序调控,合理调引一定流量水质较好的江河、湖泊的水,按一定的输水途径,调入目标河湖,经稀释、扩散、混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调入区的水质和生境条件(水流、水深等),目的是满足水质改善,功能达标,生态修复和某些突发性污染事故处置的应急要求,是保障上述技术方案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可靠技术方案。太湖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均已有引调水工程的实践,作为水体污染控制和治理必要的辅助性措施,也可满足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对水质改善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调水底泥净化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当代水产(2019年10期)2019-12-18 05:29:30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当代水产(2019年3期)2019-05-14 05:42:48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Coco薇(2017年7期)2017-07-21 16:49:50
底泥吸附水体中可转化态氮研究进展
陶色净化
金色年华(2016年23期)2016-06-15 20:28:28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德兴铜矿HDS底泥回用的试验研究
铜业工程(2015年4期)2015-12-29 02:48:34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2
膜下滴灌作物以肥调水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