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新(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管仲在《管子·水地篇》中说:“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是以圣人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这些就是治国之枢在于水的道理。马克思在探讨东方社会的独特道路时指出,东方社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水利事业作为国家的公共工程,在东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水利事业的盛衰往往同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在水利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社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的变革又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一业兴旺、百业繁荣的局面。一旦水利失修,又影响着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就会造成水患丛生、民不聊生、兵燹四起、社会动荡,甚至造成政权更替。历史上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统一、社会的安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封建割据,战争频繁,水利失修,因而造成政权频繁更替。这充分说明了治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曾经说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中,我国经历了三次统一和平时期,带来了三次水利的大发展和人口的大增长。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得以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为统一治理江河创造了条件,黄河流域得到很大的开发,全国人口从2000万左右增至5000多万。第二次是唐末时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并修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全国人口发展到近亿。第三次是元明清时期,水利在全国范围进一步发展,到1840年人口已达4.1亿。”(《钱正英水利文选》85页)这充分说明了治水与治国的关系。
大禹治水成功的使他成为部落领袖,并使原始公社禅让的民主制度解体,大禹把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夏朝。这样,大禹治水的成功直接促成了国家机器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文明史的新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水利事业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秦国从一个荒蛮小国发展为国富兵强的春秋五霸之一,再到战国七雄之首,最后又一统天下,是以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其中水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秋前期,秦国的势力已扩展到渭水流域的大部地区。秦人在东迁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农作物耕种,发展农业生产和灌溉,使秦国很快富起来。有一年,与秦国相邻的晋国遭遇了严重饥荒,向秦国求援,秦穆公用船运车送,运输粮食的队伍从秦国的雍都一直连续到晋国的绛都,可见当时秦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大大发展起来。
秦穆公以后的几代国君为了实现称霸天下的雄心,在政治上积极实行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发展生产,使秦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加。秦昭王时(公元前306—前251年)秦国的势力已经向南扩展到今天的四川一带。当时岷江每年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秦昭王任命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出任蜀郡郡守,兴修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消除了岷江水患,方便了航行和灌溉,使灾害频繁的成都平原一跃成为“水旱从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成为秦国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秦昭王时代成为秦国的大发展时期。到秦庄襄王时,秦国已经据有天下1/3的土地、3/5的财富。《战国策》说秦“积粟如丘山”。
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继位。他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继续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秦始皇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生产,以保证战争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关中平原是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这里地处渭水流域,有肥沃的土地,但却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造成粮食减产。因此,发展关中水利,建设关中粮仓,已成为秦国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为此兴建了沟通泾水和洛水的大型灌溉工程郑国渠和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的灵渠。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关中开发水利视为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是我国封建时代颇有作为和影响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水利建设为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为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交通,汉武帝时期先后修建了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工程。汉武帝还亲自指挥了黄河在南岸濮阳瓠子决口的堵口工程。由于汉武帝对水利的高度重视,使西汉时期出现了“用事者争言水利”的局面。水利受到各级政府官员的普遍重视,从而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水利大发展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以水教子的故事也是很有哲理的。一次唐太宗见到太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去乘船时,他便对太子说:“水能载船,水也能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在这里唐太宗把水、民众和人君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盛唐时期对于农田水利、航运工程的兴建,在规模上较西汉有过之而无不及。
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创造大明帝国的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屈指可数的几位颇具雄才大略、在治国方面有所建树的皇帝之一。他以布衣之身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扫平群雄,推翻了元朝统治。在平定全国建立明王朝以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使得国家经济在他执政时期便达到了鼎盛阶段。
明朝建立初期,经济上面临的是一派凋敝不堪的景象。20多年的战乱使整个中国遍地荒芜,满目疮痍。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朱元璋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采取了释放奴婢、垦荒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这样使得水利建设在明代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太祖要求全国地方官员,凡是老百姓对水利的建议,必须及时报告。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特别向工部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凡是陂塘湖堰能够蓄水、泄水以防洪涝旱灾的,都要根据地势一一修治。同时分别派遣国子监生和专门人才到各地“督修水利”。在他的关心和督促下,全国各地水利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屯田拓荒兴修水利,促进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清朝初期有过“康乾盛世”,所以出现“盛世”也是与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分不开的。清王朝定都北京,统治中原以后的第二代皇帝即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建树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清王朝不仅在政治上得以长期稳定,而且在水利上也得到重大发展。他曾经说过:“听政以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三藩”是政治问题。另两件大事都与水利有关。所谓“河务”,即黄河的防洪问题;所谓“漕运”,即通过运河进行的南粮北调问题。康熙皇帝将河务、漕运与平叛三藩并列,作为施政的头等大事来抓,足见其重视程度及治水在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康熙皇帝还对黄河、淮河、运河、辽河、永定河的治理进行过调查研究,甚至亲自进行测量,提出治理方案。在我国历史上,关心水利建设的皇帝能亲自进行水利实践者却不多见,康熙帝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值得称道的。他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史学家称赞的“康乾盛世”其中水利的贡献功不可没。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继康熙皇帝之后又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开拓疆土,开创了大清帝国国力强盛的新时期。乾隆皇帝继位之初,水旱灾害经常发生。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常有旱灾;广东、湖北、河南常发大水;浙江、江苏受海潮威胁;河北、山东、安徽和苏北地区则水旱交替。乾隆皇帝看到稳固的统治背后,隐藏着社会经济的危机。 他在勤政殿对大臣们说: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吃饭问题越来越突出,假如遭遇水旱灾害,怎么办呢?我们君臣如果不及早筹划,做好准备,到时候肯定措手不及。他要求大臣们树立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乾隆皇帝主张兴水利、除水患应以预防为主。他说:“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除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水利对农业关系重大,因此他要求各省督抚在平时就要讲求研讨,做到“潦则有疏导之方,旱则资灌溉之利”,反对靠天吃饭和单纯依赖赈济。为此,江南、甘肃、云贵、安徽、河南等地的地方官员都纷纷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从当地实际出发,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修建陂塘沟渠、圩埂土坝等,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乾隆皇帝认为“直隶河道水利关系重大”,因此对这一带的水利建设特别重视。据《清史稿·河渠志》统计,乾隆年间对永定河进行较大规模的治理活动有17次之多。乾隆皇帝还注意培养和选拔水利人才,清代选官基本是通过科举,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奇缺。为改变这种状况,皇帝规定担任过河官或者熟悉治水业务的地方官员,可以在履历中注明,优先提拔使用。这种办法鼓励有更多的官员重视水利、热心水利,献身水利,促进了水利的发展。
正是由于康熙、乾隆等帝王对水利的高度重视,使得清朝前期“全国水利普遍发展,远超前代”(见姚汉源著《中国水利史纲要》18页),而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创建“康乾盛世”创造了有利条件。
兴水安邦、兴水而强国富民的事例还可大量列举。水衰而民困,民困而国亡的事例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累见不鲜。翻开中国的农民革命战争史,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政治十分腐败,水利年久失修,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年代。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统治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但直接的导火线是这一年的七月,陈胜、吴广和900多贫苦农民一起被征发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在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刘村集)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冲毁,无法按期到达渔阳。按照当时秦朝的法律,不按期到达就要处死。这时,陈胜与吴广商议:如今到渔阳是死,造反也不过是死,同样是死,还不如造反还有一线活的希望。他们认为老百姓受秦朝统治的痛苦已很久了,号召造反,一定能得到广泛响应。就是因为这场大雨,导致陈胜和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农民起义的火种从此燃起。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反动统治。
随后的西汉末年王匡、王风领导的绿林军起义和樊崇领导的赤眉起义,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宋朝的方腊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等等所有的农民起义,其中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都是水利工程失修。水旱灾害严重,或是“庐舍为墟,饿殍载道”,或是“赤地千里,人相食”。水旱灾害引发的各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把历史的车轮不断地推向前进。
正反两面的事实,都充分说明水利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是定国安邦的重大国策。